- 年份
- 2024(7895)
- 2023(11090)
- 2022(8811)
- 2021(8128)
- 2020(7125)
- 2019(15756)
- 2018(15308)
- 2017(29967)
- 2016(15891)
- 2015(17610)
- 2014(17330)
- 2013(17444)
- 2012(15699)
- 2011(13567)
- 2010(14243)
- 2009(14181)
- 2008(13930)
- 2007(12918)
- 2006(11591)
- 2005(11029)
- 学科
- 业(86667)
- 企(82531)
- 企业(82531)
- 管理(72812)
- 济(68972)
- 经济(68900)
- 财(31055)
- 方法(30787)
- 业经(28385)
- 融(26966)
- 金融(26966)
- 银(25848)
- 银行(25834)
- 务(25242)
- 财务(25207)
- 财务管理(25177)
- 行(24861)
- 企业财务(24062)
- 数学(22669)
- 数学方法(22560)
- 农(22443)
- 制(22436)
- 中国(21258)
- 农业(17173)
- 技术(16156)
- 体(15996)
- 策(15512)
- 体制(14522)
- 划(14475)
- 理论(14075)
- 机构
- 学院(227305)
- 大学(220370)
- 济(99179)
- 管理(97269)
- 经济(97175)
- 理学(81179)
- 理学院(80504)
- 管理学(79717)
- 管理学院(79260)
- 研究(65677)
- 中国(64947)
- 财(53333)
- 京(45421)
- 财经(40812)
- 江(37035)
- 经(37013)
- 农(36003)
- 科学(35420)
- 中心(33908)
- 所(32294)
- 财经大学(30282)
- 经济学(29990)
- 州(29849)
- 业大(29493)
- 商学(29061)
- 商学院(28805)
- 北京(28424)
- 研究所(28191)
- 农业(27856)
- 经济学院(27169)
- 基金
- 项目(137935)
- 科学(110824)
- 研究(102929)
- 基金(102430)
- 家(86470)
- 国家(85641)
- 科学基金(77036)
- 社会(67918)
- 社会科(64717)
- 社会科学(64698)
- 省(55131)
- 基金项目(54075)
- 自然(49066)
- 自然科(48006)
- 自然科学(47994)
- 自然科学基金(47282)
- 教育(45645)
- 划(43527)
- 资助(42074)
- 编号(40799)
- 业(34158)
- 创(32577)
- 成果(31859)
- 部(30512)
- 重点(30252)
- 创新(29539)
- 发(29156)
- 制(28657)
- 国家社会(28143)
- 性(27482)
- 期刊
- 济(117970)
- 经济(117970)
- 研究(67987)
- 财(49305)
- 中国(46430)
- 管理(45184)
- 融(42135)
- 金融(42135)
- 农(34359)
- 科学(28669)
- 学报(27692)
- 大学(22770)
- 农业(22253)
- 学学(22074)
- 财经(22031)
- 技术(21484)
- 业经(20944)
- 经(18997)
- 经济研究(17406)
- 财会(15785)
- 业(15489)
- 问题(14327)
- 技术经济(14134)
- 教育(14028)
- 会计(13573)
- 现代(12832)
- 商业(11552)
- 世界(11178)
- 经济管理(11164)
- 理论(10853)
共检索到363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惠祥 李秉祥 李明敏
企业外源融资结构主要取决于对经营决策具有决定作用的经理层的主观能动性,而经理层能动性受到客观存在的融资风险引发的自身利益损失和职位被替换等防御动机的影响。本文以GONE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经理层管理防御影响企业外源融资结构的机理,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经理层管理防御水平强弱与企业外源融资结构的内在关系,进一步考察股权激励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经理层管理防御是企业外源融资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股权激励能够弱化经理层管理防御对企业外源融资结构的不利影响,发挥对债权融资比向上的调节作用和对股权融资比、长期债务比向下的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应重视运用经理层股权激励对经理层管理防御动机下外源融资结构偏好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可为企业外源融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为弱化经理层管理防御强度以形成合理的外源融资结构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惠祥 李秉祥 李明敏
企业外源融资结构主要取决于对经营决策具有决定作用的经理层的主观能动性,而经理层能动性受到客观存在的融资风险引发的自身利益损失和职位被替换等防御动机的影响。本文以GONE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经理层管理防御影响企业外源融资结构的机理,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经理层管理防御水平强弱与企业外源融资结构的内在关系,进一步考察股权激励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经理层管理防御是企业外源融资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股权激励能够弱化经理层管理防御对企业外源融资结构的不利影响,发挥对债权融资比向上的调节作用和对股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建祥 李秉祥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中代理人风险规避与风险追逐假说,探讨经理管理防御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影响机理和关系,考察股权激励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越强,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说明经理人为了保持自身职位和个人利益最大化,表现出更多的风险规避行为;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管理层股权激励对经理管理防御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股权激励能激励经理人选择更多风险承担行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建祥 李秉祥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中代理人风险规避与风险追逐假说,探讨经理管理防御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影响机理和关系,考察股权激励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越强,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说明经理人为了保持自身职位和个人利益最大化,表现出更多的风险规避行为;管理层股权激励程度与公司风险承担水平正相关;管理层股权激励对经理管理防御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股权激励能激励经理人选择更多风险承担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秉祥 王封青 惠祥
股权激励是管理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多从外部市场环境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出发分析其效果,极少从股权激励机制的根本——契约要素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文章以2006—2012年宣告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激励强度、激励期限、授予价格和业绩条件四个方面分析股权激励契约设计对经理管理防御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激励强度、激励期限、业绩条件与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负相关,而授予价格未显现对经理管理防御的缓解作用。这为完善我国股权激励契约设计,提高股权激励有效性,缓解经理管理防御行为从而保障股东利益提供了实证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秉祥 王封青 惠祥
股权激励是管理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多从外部市场环境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出发分析其效果,极少从股权激励机制的根本——契约要素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文章以2006—2012年宣告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激励强度、激励期限、授予价格和业绩条件四个方面分析股权激励契约设计对经理管理防御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激励强度、激励期限、业绩条件与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负相关,而授予价格未显现对经理管理防御的缓解作用。这为完善我国股权激励契约设计,提高股权激励有效性,缓解经理管理防御行为从而保障股东利益提供了实证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秉祥 雷怡瑾
随着我国研发创新政策的不断推进,企业越来越多增加研发投入,但是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转化能力的研发资本化却没有随之改善。以A股市场2007—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管理防御视角出发,研究经理人对企业研发创新投资的影响,以及股权激励能否发挥对经理人管理防御和研发投资决策之间的治理作用。结果显示:经理人管理防御显著正向影响研发投入却显著负向影响研发资本化,即经理人的研发创新投资决策具有一定的创新迎合倾向;股权激励负向调节经理人管理防御与企业研发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证实股权激励对经理人进行企业研发创新投资决策的治理效果。最后从政府研发创新政策制订、企业研发创新信息披露和采取有效的股权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优化企业研发投资决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小克 邹芮
文章以2010—2020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在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有助于降低企业金融化。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管理层股权激励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状况,降低金融化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行业竞争度较低、风险承担能力更强的企业中,管理层股权激励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果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股权激励政策、抑制金融化程度加深、防止我国经济“脱实向虚”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秉祥 朱涵宇 简冠群
融资结构的选择影响到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以及各方利益,具有不同学历、年龄、持股比例等特征的经理人如何影响公司股权融资决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对20082015年经理人年龄、性别、职位和企业股权融资比例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经理人的不同特征与企业股权融资比例呈一定关系。年龄较大或权力较大的经理人表现出较为显著的股权融资偏好,而高学历经理人以及适当提高经理人薪酬水平则能有效降低股权融资水平。同已有的研究相比,本研究立足于管理者自身的特征来探究公司股权融资比例的影响因素,为公司决策层优化股权结构时提供
关键词:
经理人特征 股权融资 管理防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建军 李秉祥
经理管理防御是影响企业融资决策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经理管理防御影响企业融资决策的理论机理分析,建立融资决策选择模型,讨论了经理管理防御行为对企业最优融资策略的影响路径,揭示了企业非理性融资行为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经理管理防御导致企业融资决策偏离了股东期望的最优融资策略;面临预期的破产风险,管理防御促使经理对债务融资持谨慎态度,但更偏好股权融资;股东对经理非理性融资决策行为的最佳约束水平与投资项目增值的平方根成正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志强 石水平 石本仁 曹鑫雨
文章基于动态权衡理论,以1999-2014年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自然实验"条件,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对其融资决策中防御行为的影响,分离出激励和治理双重效应。研究发现:(1)股权激励有助于抑制高管融资决策中的防御行为,但这种效应只存在于民营企业中;(2)对于国有企业,只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才观察到类似效果,而股改前高管在减少债务融资的同时,提高了股权激励水平,自我激励问题明显;(3)公司股权混合度越高,其在赋予高管股权激励上越谨慎,但在国有股比例较高的公司中,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提高了股权激励水平;(4)股权混合安排显著改进了股权激励契约在抑制高管防御行为方面的效率,这种效应在非国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国良 程芳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较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理论界一般将其归因于股权融资资本成本低、大股东控制权收益、有缺陷的监管制度和低效率的资本市场等。本文认为,这些因素不能完全解释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在当前公司内外部治理失效,对管理者监管弱化的背景下,管理防御行为应是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解释因素。
关键词:
管理防御 资本结构 股权融资偏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淑琴
本文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这些公司2014-2016年的数据分别研究了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以及融资约束对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融资约束制约了企业的创新;(2)在不考虑企业融资约束的情况下,管理层持股的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股权激励促进企业创新;(3)融资约束会影响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企业在面临融资约束的情况下,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会弱化,在融资约束高于某个水平时这种促进作用不再显著。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股权激励 企业创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叶松勤 凌方 廖飞梅
文章选择2004~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的公司数据,就管理层防御行为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现金持有行为中,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因管理防御而产生的代理问题,并且管理层防御程度越高,企业持有现金的价值越低;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管理防御行为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损害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晋升机制对公司高管具有显著的正面激励效应,能有效制约经营者管理防御的机会主义行为损害公司持有现金的价值,同民营企业相比,晋升机制对国有企业高管的激励效果更为显著。本文为晋升激励有效缓解管理防御代理问题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管理防御 晋升激励 现金持有价值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鑫 佟岩 钟凯
如何避免实体企业"脱实向虚"事关金融体系稳定与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2006—2019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实体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国有企业,这一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股东监督力度较小、治理环境较薄弱时,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这是由于股权激励通过加强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同效应,进而对实体企业金融化产生了抑制作用;且管理层股权激励能够促进实体企业"脱虚向实",即通过抑制金融资产配置,促进企业进行长期实业投资和创新投资。因此,企业应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机制,避免可能诱发的机会主义行为;政府应加强对股权激励实施方案的监管,助推实体企业"脱虚向实";金融部门应健全动态金融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