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6)
2023(4401)
2022(3574)
2021(3295)
2020(2687)
2019(5924)
2018(5560)
2017(10424)
2016(5797)
2015(6422)
2014(6227)
2013(6214)
2012(5453)
2011(4763)
2010(4823)
2009(4653)
2008(4977)
2007(4714)
2006(4353)
2005(3990)
作者
(15621)
(13109)
(12819)
(12377)
(8418)
(6012)
(5840)
(5073)
(4900)
(4689)
(4391)
(4367)
(4335)
(4098)
(4076)
(3898)
(3877)
(3845)
(3797)
(3797)
(3187)
(3185)
(3130)
(3070)
(2931)
(2922)
(2885)
(2755)
(2750)
(2563)
学科
管理(30631)
(23612)
(22892)
企业(22892)
(19611)
经济(19588)
(10938)
方法(9828)
(7979)
财务(7960)
财务管理(7941)
企业财务(7573)
数学(7561)
数学方法(7505)
(7182)
(6200)
业经(5990)
人事(5289)
人事管理(5289)
(5069)
(5005)
银行(5004)
中国(5000)
(4937)
(4595)
(4588)
经营(4581)
理论(4327)
决策(4134)
计划(4051)
机构
大学(79000)
学院(78531)
管理(35932)
(31148)
经济(30297)
理学(29281)
理学院(28994)
管理学(28763)
管理学院(28560)
研究(22246)
中国(20821)
(19025)
(16359)
财经(14004)
(13104)
(12771)
科学(12015)
中心(11970)
财经大学(10598)
(10360)
(10149)
北京(10065)
商学(9840)
商学院(9726)
(9616)
经济学(9474)
业大(9250)
研究所(8948)
(8730)
师范(8663)
基金
项目(49761)
科学(39978)
基金(37394)
研究(37200)
(32122)
国家(31847)
科学基金(28287)
社会(25080)
社会科(23825)
社会科学(23815)
基金项目(19662)
(18616)
自然(17728)
自然科(17327)
自然科学(17325)
教育(17264)
自然科学基金(17023)
(15581)
资助(14626)
编号(14389)
成果(11686)
(11436)
重点(10947)
国家社会(10869)
(10338)
教育部(10316)
(10312)
人文(10106)
课题(9831)
创新(9702)
期刊
(37795)
经济(37795)
研究(23508)
(18168)
中国(17956)
管理(17202)
科学(10881)
学报(10582)
(10021)
金融(10021)
大学(8873)
(8339)
学学(8274)
财经(7530)
教育(7367)
技术(7071)
(6589)
会计(5746)
财会(5674)
业经(5489)
经济研究(5436)
农业(5319)
(4707)
现代(4370)
问题(4257)
(4213)
技术经济(4068)
通讯(4051)
会通(4028)
经济管理(3851)
共检索到126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金山  徐兴  
在现代企业中,经理层处于经营管理的核心地位,对经理层的监督与激励问题,一直是理论研究关注的重点。作为弥补制度性监督激励机制的经理层伦理,在完善公司管理和治理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在阐述经理层伦理构成维度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经理层伦理的管理效应与治理效应,旨在准确把握经理层伦理的内涵,探寻经理层伦理在完善公司管理和治理中的作用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银飞  茅宁  
企业决策者对供应商行为准确无偏的伦理判断是有效供应商伦理管理的起点。但是,在有限道德的制约下,企业决策者的伦理判断会出现受害对象确定性偏差,进而影响企业对供应商的伦理管理。运用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采用两因素混合设计与情境法,设计三种不符合伦理规范行为的模拟场景,并把每种行为描述成"受害对象确定"与"不确定"两种情形,研究供应商不符合伦理规范行为的受害对象是否确定、行为类型对企业对供应商行为的伦理判断与伦理管理的影响。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受害对象是否确定与行为类型对伦理判断与伦理管理主效应均显著;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伦理判断对受害对象是否确定与伦理管理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也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秉   张苏串  
作为根植于中国本土的重要文化符号,面子常被看作分析中国人心理活动和行为导向的关键切入点。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已有相当多学者对面子的内涵及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然而现存文献多集中在个体面子观念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上。本文基于认同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构建的多层线性模型指出,组织“挣面子”文化和“护面子”文化将分别对员工道德认同造成正向和负向的跨层影响,进而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产生“双刃”效应。因此,企业管理者正确看待面子文化,确保集体荣誉感不走样;重视员工道德教育,树立正向职场伦理价值观;灵活调整关系契约,降低员工非伦理行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银飞  茅宁  
运用认知心理学实验方法,采用两因素混合设计与情境法,设计了三种不符合伦理规范行为的模拟场景,并把每种行为描述成"渐变"与"突变"两种情形,研究供应商不符合伦理规范行为的形成方式、行为类型对企业对供应商行为的伦理判断与伦理管理的影响。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行为类型与形成方式对伦理判断与伦理管理主效应与交互效应均显著;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伦理判断对形成方式与伦理管理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也显著。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荣辉  金生鈜  
大学的伦理德性是大学在追求文化理想和实践大学的道德使命过程中所形成的卓越品质。大学的伦理德性渗透在大学精神、组织文化、治理方式、教学实践、社会责任、科学研究等方面,是大学作为道德性组织的重要象征。大学要注重伦理德性的养成,不断建构大学完备的道德生态系统,彰显大学卓越的道德品性。大学的伦理德性及其生成是大学内部治理的途径、方式与结果,是大学发展的构成性条件。伦理德性的卓越是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汤正华,韩玉启  
纵观管理学的发展,不难发现管理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一种伦理思考,即人道还是物道的问题。本文从管理发展史的角度对管理思想的伦理特征作了一个简单描述,并指出伦理管理将是理论管理学的新内容以及伦理管理发展的经济与道德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廖小平  
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和出路,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儒家伦理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如何能够真正融入现实生活,理论界见仁见智。我们为此专门组织了一组笔谈,以期促进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蓓蓓  
流行的公司治理理论以公司组织结构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结构性制度的建设为核心,凸显组织制度约束在公司治理中的机制作用。这种理论传统导致在公司治理研究中对公司伦理机制的忽视。公司伦理作为公司基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准则,对公司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内部问题以及不完全缔约困境等具有特殊的治理效应,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公司伦理嵌入公司治理不仅是公司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而且,也为重新解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完整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由制度机制与伦理机制交互作用所构成的二维结构。公司伦理观的完善、公司伦理的职能化以及不断提高公司伦理的控制强度,是架构二维治理结构的必要条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银飞  
供应商的伦理问题涉及人权、环境、多样化、慈善与安全等方面,不同伦理问题的道德强度不同,企业决策者对供应商不同伦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同。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出道德强度的结果严重度、社会共识、结果发生可能性、时间急迫性、接近性、结果集中度等六个维度的相对权重,根据道德强度各维度的相对重要性,对供应商不同的伦理权重进行排序。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米川  
<正>回溯人类发展史,技术与伦理历来是个“二律背反”式的亘古难题。而在“技术越来越把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的人机世或人工智能世代,随着AIGC在“互动本体论”意义上在人类“主体间性”的嵌入,这种难题更是演变为一种生死攸关的社会风险问题。古今中外从来不乏对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深表忧思甚至痛斥。庄子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视“桔槔”之灌溉工具若敝履,宁愿“抱瓮而出灌”。柏拉图《斐德罗篇》中讲到法老萨姆斯对发明文字的塞乌斯说“文字恰恰促进了遗忘,因为人们依赖于外在的符号,疏于用心记忆”。
关键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丹阳  张文霞  
日本当前的科研伦理治理体系主要是以政府和科研机构为主导,以其下属专家委员会为依托,经过科学求证制定全国纲要性文件和行业规范准则。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各大学与行业学会起到了推动作用,自下而上由大学率先成立伦理委员会,政府设置治验和伦理审查委员会,由行业内的纲领规定发展到政府制定颁布相关的伦理规范和指南,中央和下属机构并行从而建立起一套全国范围的伦理治理体系。日本的伦理委员会数量多,覆盖面广,涉及到各行各业,有统一的行规且遵循业内伦理规范和准则,但伦理委员会的运作本身也存在着一定问题。本文从治理理念、组织架构和制度规范三个角度来对日本整个伦理治理体系做一介绍和分析,并提出对中国的经验与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遂昆  郑珂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等会计舞弊行为丑闻频发,会计伦理失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会计舞弊是由相关主体所实施的集体舞弊行为,其产生的伦理根源:从个体伦理视角来看,在于会计人员面临会计伦理困境时存在伦理判断偏差和道德推脱倾向;从组织伦理视角而言,在于领导行为伦理欠缺,经营决策缺乏伦理考量和企业伦理制度不完善,企业经营深陷功利主义伦理氛围。防治会计舞弊不仅应关注会计人员个体的伦理道德修养,也必须重视组织伦理和领导行为伦理管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宇  郑易平  
大数据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导致信息污染、信息异化和信息鸿沟等问题不断涌现,信息隐私、信息安全面临更大挑战。文章在分析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成因的基础上,认为治理大数据信息伦理问题要从倡导大数据信息伦理的规范原则、建立和健全法律、借助技术手段、提高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信息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与治理,能够促进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的健康发展,推动大数据技术的科学合理利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力  
基于对公司治理本质的认识将公司治理应解决的问题划分为社会层、组织层和个体层三大层次,本文探讨了公司伦理在解决各层次的公司治理问题中的效用,分析了公司伦理在公司治理中从约束性效用到工具性效用再到价值性效用的演化攀升过程,建议通过建设公司治理的伦理机制提升公司道德水平,改善公司治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小伟  
在深度科技化时代,科技所带来的伦理挑战日益突出。荷兰学派的道德物化理论或可为科技伦理治理提供建设性思路。道德物化并不是将技术看成中立工具,用其来实现道德目的。道德物化的核心是“关系本体论”,这一理论认为技术与人在知觉和能动性生成层面是互相构成的,人的道德能动性总是受到技术物的调节。这一思路特别重视技术物设计的伦理敏感性,要求科技人员进行“调节分析”,不仅要考虑技术功能的实现和可能的后果,同时要考虑技术被非常规使用的可能,并预见可能的伦理风险。更进一步,在技术全球化布置的今天,“调节分析”要求科技人员对技术的道德敏感性保持高度自觉,尽量避免可能的价值冲突,防范可能出现的价值殖民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