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3)
- 2023(12209)
- 2022(10127)
- 2021(9255)
- 2020(7830)
- 2019(17456)
- 2018(17019)
- 2017(33195)
- 2016(17987)
- 2015(19331)
- 2014(18902)
- 2013(18789)
- 2012(17029)
- 2011(15009)
- 2010(15151)
- 2009(14482)
- 2008(14716)
- 2007(13175)
- 2006(11885)
- 2005(10819)
- 学科
- 业(87543)
- 企(79793)
- 企业(79793)
- 济(78188)
- 经济(78092)
- 管理(71540)
- 方法(34294)
- 财(29075)
- 业经(28609)
- 农(27472)
- 数学(26334)
- 数学方法(26120)
- 务(22116)
- 财务(22100)
- 财务管理(22081)
- 企业财务(21021)
- 农业(19900)
- 策(17932)
- 技术(17530)
- 中国(17255)
- 制(16693)
- 贸(15161)
- 贸易(15155)
- 划(15126)
- 易(14789)
- 和(13320)
- 理论(13245)
- 体(12401)
- 经营(12332)
- 企业经济(12293)
- 机构
- 学院(261439)
- 大学(254444)
- 济(114706)
- 经济(112777)
- 管理(109614)
- 理学(94782)
- 理学院(93950)
- 管理学(92828)
- 管理学院(92363)
- 研究(80677)
- 中国(64741)
- 财(54936)
- 京(51339)
- 农(48240)
- 科学(46867)
- 财经(43284)
- 所(40205)
- 江(39986)
- 业大(39487)
- 经(39368)
- 农业(38094)
- 中心(37083)
- 研究所(36071)
- 经济学(33734)
- 商学(31858)
- 财经大学(31817)
- 北京(31657)
- 商学院(31580)
- 州(30963)
- 经济学院(30613)
- 基金
- 项目(170274)
- 科学(136580)
- 基金(126966)
- 研究(122727)
- 家(110479)
- 国家(109421)
- 科学基金(96075)
- 社会(81200)
- 社会科(77188)
- 社会科学(77166)
- 基金项目(67369)
- 省(66761)
- 自然(63423)
- 自然科(62102)
- 自然科学(62082)
- 自然科学基金(61095)
- 划(55297)
- 教育(55044)
- 资助(51354)
- 编号(48276)
- 业(40007)
- 创(38783)
- 部(37854)
- 重点(37469)
- 成果(36986)
- 发(36257)
- 创新(35345)
- 国家社会(33544)
- 制(32968)
- 人文(32925)
- 期刊
- 济(129304)
- 经济(129304)
- 研究(73561)
- 财(46047)
- 中国(46029)
- 管理(45455)
- 农(44611)
- 学报(37218)
- 科学(36447)
- 农业(30242)
- 大学(28769)
- 学学(27962)
- 融(26814)
- 金融(26814)
- 业经(23904)
- 技术(22702)
- 财经(21988)
- 经济研究(20667)
- 经(18916)
- 业(18466)
- 教育(18239)
- 问题(16812)
- 技术经济(15670)
- 贸(14417)
- 商业(13692)
- 现代(13535)
- 财会(13503)
- 国际(12975)
- 世界(12888)
- 版(11887)
共检索到386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下)
[作者]
张功富 蒋基路
笔者通过对理论和经验证据的疏理,从行为财务的视角分析了经理人过度自信、恶性增资、羊群行为等三种非理性行为与企业投资失败的关系。认为改善公司治理机制是预防投资失败的根本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逸斐
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切入点,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从完整的行为金融学视角对认知偏差、证实偏差、损失厌恶、过度自信和羊群效应等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非理性行为进行特征分析,进而发现导致非理性行为发生的原因包括公司治理机制不合理,企业制度建设存在缺陷以及管理者自身业务素养存在缺陷,并针对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政府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企业建立完善的分析控制制度以及管理者提升自身素质等建议。
关键词:
投资决策 非理性行为 行为成本 偏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希娟 孟慧
本文首先基于对实际决策行为的调研和文献研究,归纳出公司资本投资决策中管理者经常出现的12种非理性行为,并按资本投资决策的逻辑步骤将其分成3类;然后,针对每一种行为,根据访谈和行为决策理论,提出"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被检验的38个假设中,有36个假设得到支持;最后,对36个假设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每一种非理性行为产生的具体原因,揭示出行为背后的不确定因素、认知偏差和心理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思维框架,为改进公司资本投资决策方法与防范管理者非理性行为提供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余丽霞 尚敏 蒲思帆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投资者的重要投资方式之一。文章将行为金融学中关于非理性行为的研究内容引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来验证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对投资决策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居民投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数据,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非理性行为与投资决策的关系,结果表明:过度自信、代表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均对投资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模糊厌恶在内外因素的调节效应下会对投资意愿产生影响,而羊群行为对理财产品的投资意愿则没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投资者、商业银行、政府监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余丽霞 尚敏 蒲思帆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已经成为投资者的重要投资方式之一。文章将行为金融学中关于非理性行为的研究内容引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来验证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对投资决策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居民投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数据,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非理性行为与投资决策的关系,结果表明:过度自信、代表性偏差和保守性偏差均对投资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模糊厌恶在内外因素的调节效应下会对投资意愿产生影响,而羊群行为对理财产品的投资意愿则没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从投资者、商业银行、政府监管三个角度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琦深 邱英 严良 徐亚兰
本文选取深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2003~2012年的年报数据作为样本,通过KZ指数和托宾Q值实证检验非理性行为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预算决策之间的关系,以佐证投资者与黄金投资项目的关系。结果表明:非理性行为导致的股价偏离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预算决策存在弱的正相关关系;股价相对其内在价值较高,上市公司进行资本预算项目的可能性相应增加但效应很弱;股价相对其内在价值较低,上市公司进行资本预算决策的可能性相应降低但效应很弱。
关键词:
投资者 非理性行为 黄金投资 资本预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开元 李灯强
文章将2008~2014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经理人过度乐观与企业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尽管过度乐观的经理人倾向于过度投资,但是当内部现金流充裕的时候,公司会优先将内部现金流用于还债,而不会在此期间进行大量投资。将公司根据融资约束大小进行了分组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过度乐观经理人对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影响在融资约束较大的公司中更加明显。
关键词:
经理人 过度乐观 投资决策 融资约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蓓 袁建国
通过构造二阶段投资模型,本文探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经理人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真实融资约束企业和伪融资约束企业,经理人过度自信心理偏误可能引发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过度自信程度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有正向影响;对于过度自信程度轻微的劣质企业,投资对现金流不敏感,经理人心理偏误仅在举债筹资时可能引发过度投资。
关键词:
过度自信 投资 信息不对称 融资约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瑾 王大波
从行为金融理论的角度来看,信托型企业年金治理中非理性行为主要集中在年金计划基金的投资管理阶段。非理性行为的主体既有计划的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也有计划的参加者和受益人,主要是投资风险分散不足,过度投资于自己就职的公司,投资管理人在投资决策中的羊群效应以及投资及业绩评估中的偏差。行为金融学的视角突破了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引起企业年金治理中非理性行为的群体心理。
关键词:
企业年金 治理 非理性行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幼珠 韩俊华
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交叉学科知识对资本结构进行研究,并分析了管理者自信和财务松懈行为的原因及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认为管理者自信和财务松懈的根本原因是管理者激励不足,最后,给出了管理者自利行为的治理对策:管理者持股和剩余收益治理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卞江 李鑫
经典的公司金融理论建立在决策主体完全理性、有效资本市场的假设基础上。隐含地假定企业经理人与市场投资者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决策者。但是,越来越多的资本市场异象和公司异常财务行为表明,决策主体的认知偏差及市场的非理性会直接影响决策过程和结果,而这很难被生硬地框入传统的"经济理性"范畴。现实中,企业经理人与市场投资者的非理性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深刻影响着公司的财务战略决策,如公司融资、投资、股利政策以及收购兼并等。行为公司金融将市场投资者和企业经理人的非理性引入到企业财务行为研究中,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给出了更为符合现实、也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剑明
在分析我国出口企业非理性经营行为现实表现及其危害性的基础上,运用实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我国出口企业非理性决策行为进行了一般性分析,进而提出我国应建立出口企业“创新补偿机制”,提高出口企业对未来利益的重视程度,完善出口企业产权制度建设,实现其经营行为长期化等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现实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妍 张立光
银行小微贷款决策属于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不确定型决策,现代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人们往往由于认知偏差导致决策偏差,出现系统性的非理性行为。本文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对我国银行小微贷款决策者的三种非理性行为(损失厌恶、框架效应、心理账户)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研究了性别、年龄、认知需求、决策方式等要素对非理性行为出现概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损失厌恶、框架效应在我国银行小微贷款决策者的决策行为中存在,但心理账户效应不显著;(2)就"损失厌恶"效应而言,男性、年轻人更易出现面对损失时的风险寻求,先个体后集体的决策方式能较好地避免这一现象;(3)就"框架效应"而言,女性和认知需求低的人显示框架效应的概率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郭玉磊
从经理人"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的角度出发,分析在制定决策过程中经理人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认为经理人在制定企业的战略决策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趋同现象,在定价策略方面体现为价格的同涨同跌,并且涨跌的幅度近似。
关键词:
羊群行为 集体涨价 定价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