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43)
- 2023(11591)
- 2022(9797)
- 2021(9083)
- 2020(7302)
- 2019(16727)
- 2018(16189)
- 2017(31017)
- 2016(16849)
- 2015(18562)
- 2014(18779)
- 2013(18638)
- 2012(17532)
- 2011(15949)
- 2010(16456)
- 2009(15174)
- 2008(15505)
- 2007(13875)
- 2006(12665)
- 2005(11909)
- 学科
- 济(71601)
- 经济(71536)
- 管理(49071)
- 业(48851)
- 企(38358)
- 企业(38358)
- 方法(24132)
- 中国(23700)
- 农(21787)
- 财(21761)
- 地方(20869)
- 数学(20823)
- 数学方法(20555)
- 贸(18986)
- 贸易(18973)
- 易(18527)
- 业经(16466)
- 制(14966)
- 学(14626)
- 农业(14573)
- 银(14485)
- 银行(14471)
- 行(13803)
- 融(13514)
- 金融(13514)
- 务(12861)
- 财务(12830)
- 出(12815)
- 财务管理(12799)
- 策(12691)
- 机构
- 学院(240572)
- 大学(236130)
- 济(102796)
- 经济(100538)
- 管理(88508)
- 研究(86318)
- 理学(74416)
- 理学院(73538)
- 管理学(72416)
- 管理学院(71942)
- 中国(68249)
- 财(54328)
- 京(50745)
- 科学(50200)
- 所(44587)
- 财经(40361)
- 农(39473)
- 江(39412)
- 中心(39318)
- 研究所(39285)
- 经(36423)
- 北京(32594)
- 范(32290)
- 师范(31982)
- 业大(31842)
- 州(31519)
- 经济学(31480)
- 院(31173)
- 农业(30406)
- 财经大学(29381)
- 基金
- 项目(148928)
- 科学(117632)
- 研究(112184)
- 基金(106909)
- 家(92416)
- 国家(91547)
- 科学基金(78237)
- 社会(71729)
- 社会科(68126)
- 社会科学(68113)
- 省(58808)
- 基金项目(54876)
- 教育(51356)
- 划(48977)
- 自然(48614)
- 自然科(47512)
- 自然科学(47500)
- 自然科学基金(46655)
- 编号(45425)
- 资助(44874)
- 成果(38725)
- 发(37117)
- 重点(33744)
- 部(33536)
- 课题(32954)
- 性(31089)
- 创(30672)
- 发展(30286)
- 展(29759)
- 国家社会(29455)
- 期刊
- 济(122398)
- 经济(122398)
- 研究(79324)
- 中国(55279)
- 财(44959)
- 农(37827)
- 管理(34670)
- 学报(34321)
- 科学(32166)
- 融(29865)
- 金融(29865)
- 教育(28897)
- 大学(26527)
- 农业(25651)
- 学学(24886)
- 业经(20789)
- 财经(20259)
- 经济研究(20250)
- 技术(20084)
- 经(17345)
- 问题(16185)
- 贸(15560)
- 会计(14623)
- 国际(13583)
- 业(13460)
- 世界(12054)
- 财会(11588)
- 技术经济(11512)
- 版(11283)
- 商业(11050)
共检索到391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谢德仁 姜博 刘永涛
文章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1年数据研究了公司经理人薪酬辩护和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当公司经理人当期薪酬辩护需求相对更大时(如公司当期业绩相对较差、当期薪酬相对较高或两者同时具备),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开发支出资本化的会计政策。文章的发现表明,公司会利用开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隐性选择进行盈余管理,且其目的之一就是进行当期的薪酬辩护或提升未来薪酬辩护空间。
关键词:
薪酬辩护 开发支出 资本化 隐性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德仁 林乐 陈运森
本文提出并初步实证检验了"薪酬辩护假说"。首先,本文论证提出了薪酬辩护假说,并基于它提出了薪酬辩护假说之子假说——当经理人有着薪酬辩护需求和较强能力影响公司薪酬政策制定时,在薪酬辩护净效用增加的情形下会通过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的提高来为薪酬做"结果正当性"辩护。本文对此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经理人薪酬辩护需求强烈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相对于经理人没有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企业,经理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企业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显著更高,且经理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与更高的报酬—业绩敏感度之关联主要出现在相对薪酬较高、相对业绩较好和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公司之中,这说明经理人报酬—业...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缪毅 胡奕明
基于薪酬辩护的假说,本文以2003-2012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内部收入差距对高管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相对过大时,高管人员会做出种种薪酬辩护行为,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来对业绩进行调整,也可能会在薪酬契约中增加较好业绩指标的权重。进一步研究证实,在内部收入差距相对过大的情况下,国有企业高管的辩护动机更强,其辩护行为也更加明显,同时权力较小的管理者往往通过盈余管理虚构业绩的方式来进行薪酬辩护,而权力较大的管理者往往通过增加有利业绩指标权重的方式来进行薪酬辩护。本文从业绩指标的调整和选择两方面对管理者的薪酬辩护行为进行检验,考察了在不同环境下管理者实施薪酬辩护的具...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黄亮华 谢德仁
本文基于2008-2011年IPO公司数据,研究了IPO公司业绩压力、现金流约束和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业绩压力越小的公司,开发支出资本化的概率越低,但公司所面临的现金流约束会降低业绩和开发支出资本化概率之间的负这一相关关系,且这一现金流约束效应主要存在于所处金融生态环境相对较差的非国有控股公司之中。本文的发现意味着,IPO公司在进行开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隐性选择时不仅考虑了IPO的会计业绩需求,也顾及了公司面临的现金流约束和会计处理的现金流后果(通过所得税后果所带来),且非国有控股公司所处的金融生态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此外,本文的发现也意味着,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宏 黄敏 周大伟 刘宝华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考察政府补助这一外生变量对高管超额薪酬以及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检验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结果发现,经理人利用政府补助获得超额薪酬,谋取私利;并且经理人还通过提高薪酬-业绩敏感性,为其超额薪酬进行结果正当性辩护,以掩盖其自利的行为。上述研究显示,简单地将薪酬与业绩挂钩的契约会受到业绩噪音的影响,降低契约激励经理人努力的效应,这为我国进一步完善薪酬契约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玮倩 乔明哲
本文基于薪酬辩护的视角探究媒体报道对高管薪酬的监督影响作用,利用2007~2014报纸媒体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新闻报道研究发现:被媒体报道的企业高管会通过提升薪酬—业绩敏感性为自身薪酬进行辩护;媒体报道后,企业高管会利用盈余管理达到薪酬辩护的目的,并且相较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被媒体报道的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应计制盈余管理方式进行薪酬辩护。本文的研究厘清了外部条件制约下(媒体监督)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互动机理,同时为我国企业设计合理有效的高管薪酬激励契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廖珂 郑登津
本文以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为切入点来观察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我们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5年间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更倾向于将开发支出资本化以进行正向盈余管理,但公司内部现金流约束和高质量外部审计监督会对此有所抑制。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解除,开发支出资本化也很可能随之转为费用化,控股股东对开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选择存在动态调整。此外,我们还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出现在非国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廖珂 郑登津
本文以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为切入点来观察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我们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5年间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更倾向于将开发支出资本化以进行正向盈余管理,但公司内部现金流约束和高质量外部审计监督会对此有所抑制。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解除,开发支出资本化也很可能随之转为费用化,控股股东对开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选择存在动态调整。此外,我们还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隐性选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主要出现在非国有控股公司和高新技术公司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烨 孟佳娃 许艳
会计盈余时效性反映了企业会计收益信息与实际经营成果的结合程度,是监督、评价经理人当期努力影响未来业绩的重要指标。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中与股东利益相融合的薪酬委员会结构旨在增强经理人薪酬契约设计有效性的观点,对2010~2011年我国A股主板909家上市公司以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的分析结果显示,与股东诱因融合度高的薪酬委员会结构能够增强经理人薪酬-绩效敏感度,同时能够根据当期会计盈余时效性调整盈余的薪酬权重,避免经理人短视,降低代理成本。有经理人参与的薪酬委员会降低了薪酬委员会薪酬契约设计的有效性,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经理人不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情形下的薪酬委员会更加有效,未发现薪酬与审计委员会董事分离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哲 王俊韡 徐晓彤
基于卖空压力"监督效应"和"诱导效应"的双重视角,以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放松卖空管制对管理者创新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放松卖空管制与公司研发支出资本化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卖空机制与研发支出资本化政策选择的正相关关系在小规模公司以及不受现金流约束的公司中更为显著。该研究结论提供了卖空机制同时具有"监督效应"和"诱导效应"的新证据,对完善我国融资融券机制、规范公司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建宏 汪炜
从企业政策性负担和薪酬委员会治理视角,考察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经理人的超额薪酬问题,在控制了导致超额薪酬的制度因素之后,发现企业政策性负担能显著降低经理人超额薪酬,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并不能抑制经理人超额薪酬。在政策性负担较低的公司,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反而会减弱大股东对经理人的监督强度。进一步研究表明,经理人超额薪酬并不能带来公司代理成本的降低,只有正常薪酬才能降低代理成本。研究结论支持了"薪酬辩护假说"和"高管权力假说",推进了国企高管薪酬理论的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书松 黄楠
本文以2011-2015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平衡面板数据,基于"薪酬辩护假说"及"高层梯队理论",探讨了薪酬辩护需求对高管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分别依据产权性质以及高管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存在薪酬辩护需求时,高管会采用盈余管理的方式调节业绩进行薪酬辩护,掩饰自身的自利行为,而且这种情况在非国企中更加明显。同时,年轻高管以及任期较短的高管更容易这么做。
关键词:
薪酬辩护 盈余管理 高管特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书松 黄楠
本文以2011-2015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平衡面板数据,基于"薪酬辩护假说"及"高层梯队理论",探讨了薪酬辩护需求对高管实施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分别依据产权性质以及高管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存在薪酬辩护需求时,高管会采用盈余管理的方式调节业绩进行薪酬辩护,掩饰自身的自利行为,而且这种情况在非国企中更加明显。同时,年轻高管以及任期较短的高管更容易这么做。
关键词:
薪酬辩护 盈余管理 高管特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东清 刘艳辉
以2011~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薪酬辩护的视角,考察管理层权力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以及产品市场竞争的监督约束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高管利用手中权力获取超额薪酬、谋取私利的同时,会通过提升薪酬—业绩敏感性为自身薪酬进行辩护,形成薪酬契约合理有效的表象;产品市场竞争能够显著抑制企业高管的薪酬辩护行为,降低管理层权力对薪酬契约的影响和扭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