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2)
2023(9462)
2022(8500)
2021(8209)
2020(6987)
2019(16352)
2018(16303)
2017(31630)
2016(17196)
2015(19356)
2014(19356)
2013(19265)
2012(17260)
2011(15319)
2010(15174)
2009(13774)
2008(13845)
2007(11562)
2006(9960)
2005(8586)
作者
(48213)
(39626)
(39307)
(37571)
(25457)
(19026)
(17920)
(15722)
(15108)
(14225)
(13813)
(13138)
(12438)
(12390)
(12056)
(11967)
(11955)
(11932)
(11273)
(11210)
(10057)
(9645)
(9481)
(9041)
(8922)
(8827)
(8820)
(8746)
(7932)
(7889)
学科
(64095)
经济(64019)
管理(52817)
(51208)
(45196)
企业(45196)
方法(33605)
数学(29172)
数学方法(28873)
(21107)
(16154)
财务(16097)
财务管理(16074)
(15343)
企业财务(15212)
(15136)
中国(14762)
业经(14086)
地方(12260)
(11558)
理论(11333)
(10720)
(10457)
贸易(10452)
技术(10323)
农业(10302)
(10132)
环境(9870)
(9112)
教育(9028)
机构
大学(238956)
学院(237597)
管理(100104)
(88649)
理学(87748)
理学院(86843)
经济(86587)
管理学(85372)
管理学院(84954)
研究(72193)
中国(53708)
(50304)
科学(45837)
(44935)
(35987)
财经(35771)
业大(34878)
(33645)
(32866)
中心(32782)
(32442)
研究所(32315)
北京(31827)
(30000)
师范(29745)
(27335)
财经大学(26745)
商学(26710)
商学院(26433)
(26357)
基金
项目(165346)
科学(129723)
研究(121269)
基金(120249)
(103593)
国家(102723)
科学基金(89425)
社会(74348)
社会科(70397)
社会科学(70378)
基金项目(65179)
(64096)
自然(60042)
自然科(58663)
自然科学(58649)
自然科学基金(57600)
教育(55601)
(53816)
编号(50390)
资助(49882)
成果(40517)
(36373)
重点(35973)
(34192)
(33355)
课题(33263)
项目编号(32107)
科研(31979)
创新(31741)
教育部(31418)
期刊
(92143)
经济(92143)
研究(68224)
中国(40088)
(38230)
学报(36647)
管理(35332)
科学(33267)
(29503)
大学(27652)
学学(26007)
教育(24803)
农业(21104)
技术(19598)
(18076)
金融(18076)
财经(16986)
会计(15959)
业经(14971)
(14079)
经济研究(14051)
财会(13642)
图书(13389)
理论(12861)
实践(12066)
(12066)
问题(11826)
科技(11549)
技术经济(11297)
(11207)
共检索到334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冬伟  
从经理人股票期权的性质角度分析 ,经理人股票期权不是企业的负债 ,而应是企业的权益 ,但是不符合现有会计模式权益的定义。因此 ,主张把经理人股票期权纳入现有的报表要素中 ,如此处理一应增强所有者权益定义的独立性 ,突出权益的剩余索取权的经济实质 ;二应拓宽所有者权益的内涵 ,建立“或有权益”概念。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方慧  
近年来,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开始实施,如何在借鉴国外已有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有国情和“本土化”的股票期权计划的发展程度构建的我国股票期权会计制度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认为我国经理人股票期权应当费用化确认,同时采用服务单位法在经理人提供服务期间进行摊销;选择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行权日为计量日;采用公允价值法计算考虑经理人股票期权稀释效用后的每股收益并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刘文  
本文对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提出 ,按照现代企业理论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是企业经理人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 ,行权前的经理人成为企业的非股东所有者。因此 ,应将股票期权确认为企业的利润分配 ,而非美国现行的确认为费用之处理 ,以反映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这样 ,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将不影响利润表 ,从而也更有助于推动用公允价值法计量之 ,以更科学地反映其价值。为此 ,应革新现行的财务会计观念与模式 ,建立非股东所有者的新概念 ,使之适应企业经理人参与现代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的现实。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芸  李冬伟  
本文着重探讨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问题。通过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的分析,作者认为经理人股票期权不是企业的负债,而是企业的一项权益,但又不是现有意义上的权益概念。要把经理人股票期权纳入报表内,首先应增强所有者权益定义的独立性,突出所有者权益的剩余索取权的经济实质。第二,应拓宽所有者权益的内涵,把或有股东持有的或有权益包含在内。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方慧  
自安然、世通事件爆发以来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问题再一次成为争论的焦点。目前 ,关于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存在两种观点 :“利润分配观”和“费用观”。本文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角度以及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经济实质的探讨出发 ,主张经理人股票期权报酬成本应当确认为费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玉勋  
本文将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形成的交易作为基本的分析对象,首先探讨经理人股票期权交易的性质——激励性股票期权交易是企业为了获得经理人在等待期提供的边际服务;授予经理人非激励性股票期权是对经理人过去服务的补偿,或者是经理人对利润的分享。在此基础上,对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利润分配"进行了分析,指出将经理人股票期权交易认定为"利润分配"是错误的;对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计量的两种主要观点"混合计量"和"授予日计量"进行了分析,其主要错误在于将经理人股票期权交易所形成的合同义务认定为股票期权。最后,本文提出了与交易性质相吻合的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邓孙棠  
对于约定给予条件的经理人股票期权,以及虽未约定给予条件但被用作签订雇佣合同红利的经理人股票期权来说,企业在授予日之后才接受其相应的经理人服务,未约定给予条件的经理人股票期权若被用作对经理人过去服务的补偿,则企业在授予日之前已接受其相应的经理人服务,又由于服务的耗用与接受同步,因而前者于企业授予日后将耗用的经济资源,应先确认为资产,耗用时再摊销;后者则是授予日前已耗用的经济资源,应确认为当期费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青儒  张利云  
在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中 ,计量是关键环节 ,它主要解决经理人股票期权在何时、以什么单位及以多少数量入账的问题 ,也就是计量属性、计量标准和计量方法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益纯  覃锋  
在美国,关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意见与规则是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成立以来20多年历史上最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之一(P.M.DECHOW,A.P.HUTTON,AND R.G.SLOAN,1996)。通过回顾美国与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有关的会计制度规则的历史沿革,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实践演进的脉络。本文拟对美国股票期权由不披露、不确认到费用化确认成为公认会计准则的演变过程进行完整的梳理,以期为我国实施新准则以来ESO费用化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基础。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谢德仁  
谢德仁和刘文(2002)提出了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利润分配观。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论证,认为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交易的经济实质是股东为激励经理人而将部分剩余索取权(在财务会计意义上就是利润分配权)让渡给经理人,而不是经理人直接用服务来交换股票期权,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并不以经理人服务的投入为必备前提,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交易内含的价值运动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剩余索取权(所有者权益)从现有股东那里来,流到经理人处去。因此,在经理人股票期权赠予交易的会计确认上,应将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对应项目确认为企业的利润分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武玉清  
归纳和评价我国现行的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方法,分析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并存的原因,并基于“利润分配观”,对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处理进行创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袁艳红  
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确认问题是亟待解决的会计理论和实践问题。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是企业经理人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经理人股票期权是一项无形资产,应在经理人提供劳动期间内,将其平均摊销。应改革现行的财务会计观念与模式,增设“待转股本准备”科目,以适应企业经理人参与现代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的现实。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蒋俊鹏  杨青  
我国最近几年才引入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关于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本文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实务作了探讨,介绍了美国的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处理准则,给出了经理人股票期权价值计量模型及会计处理实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晓玲  
作为激励薪酬的经理人股票期权种类有传统期权和溢价期权、业绩期权、可再定价期权、指数期权、已购买期权、再装期权等非传统期权。传统期权和非传统期权的价值不同,它们的激励效果体现在股价敏感度、股价波动性敏感度、分红率敏感度等方面也有不同。实施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可以根据企业的性质,在不同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激励股票期权种类,以增强激励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