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5)
2023(6580)
2022(5191)
2021(4610)
2020(4063)
2019(9057)
2018(8862)
2017(17640)
2016(9425)
2015(10179)
2014(9983)
2013(10074)
2012(9076)
2011(7637)
2010(7888)
2009(7633)
2008(7990)
2007(7274)
2006(6459)
2005(6217)
作者
(25921)
(21854)
(21724)
(20334)
(14008)
(10239)
(9768)
(8348)
(8068)
(7853)
(7386)
(7261)
(7236)
(6813)
(6750)
(6598)
(6421)
(6382)
(6193)
(6076)
(5400)
(5357)
(5305)
(5001)
(4860)
(4851)
(4767)
(4724)
(4335)
(4177)
学科
(70876)
(68949)
企业(68949)
管理(50168)
(49429)
经济(49370)
业经(24163)
(21666)
方法(21483)
(18822)
财务(18820)
财务管理(18810)
企业财务(17901)
(17659)
技术(14326)
数学(14307)
数学方法(14264)
农业(13804)
(12314)
企业经济(11903)
(11714)
(11413)
经营(11295)
(10253)
(10140)
技术管理(9947)
体制(9539)
理论(9490)
决策(9104)
中国(9084)
机构
学院(142875)
大学(134853)
(65905)
经济(65005)
管理(63756)
理学(54905)
理学院(54499)
管理学(54092)
管理学院(53821)
研究(38644)
中国(33374)
(31811)
(26973)
财经(25328)
(22974)
(22598)
(22461)
科学(20757)
商学(20054)
商学院(19899)
经济学(19459)
(18612)
业大(18605)
财经大学(18479)
经济管理(17864)
农业(17742)
经济学院(17700)
中心(17497)
(17212)
北京(16511)
基金
项目(88530)
科学(72966)
研究(66827)
基金(66786)
(55900)
国家(55325)
科学基金(50961)
社会(45630)
社会科(43484)
社会科学(43473)
(36194)
基金项目(35784)
自然(32364)
自然科(31692)
自然科学(31685)
自然科学基金(31247)
教育(29358)
(27965)
(27749)
资助(26451)
编号(25891)
(22587)
创新(20010)
(19852)
(19365)
重点(19261)
(19188)
国家社会(18911)
成果(18846)
人文(18128)
期刊
(77923)
经济(77923)
研究(40526)
管理(30107)
(29949)
中国(23572)
(21947)
科学(17218)
业经(15742)
农业(15278)
技术(14820)
学报(14777)
财经(13538)
(12680)
金融(12680)
大学(12509)
学学(12348)
经济研究(12107)
(11814)
(10900)
技术经济(10766)
财会(10454)
问题(9974)
现代(8842)
商业(8714)
世界(8107)
会计(7947)
经济管理(7837)
(7268)
通讯(7167)
共检索到211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新  毛慧贞  李彦霖  
经理人薪酬合约的安排,既是为了缓解代理问题,其本身也可能受到经理人权力的影响。本文实证检验了经理人权力对薪酬结构的影响,发现经理人权力越大时,越倾向于选择高额的货币化报酬,以替代在职消费。进一步看,本文结合经理人权力这一重要权变变量,探讨不同情况下,经理人薪酬结构安排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结论表明,当经理人权力较大时,在职消费一定程度上能够协调公司的利益和经理人的私人利益相一致,对企业业绩发挥积极作用;但当经理人权力越大、同时货币薪酬对在职消费的替代性越强时,经理人越有可能滥用在职消费,降低企业业绩,导致在职消费激励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其使用用途的不规范。不同于以往研究结论中一概而论地只关注在职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锡元  陆杨  
企业职业经理人薪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国内外理论界关注。文章在查阅大量中外文献基础上,发现国内外在职业经理人薪酬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上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文章从年薪制、股票期权、在职消费三个方面,对其与经营绩效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锡元  倪艳  
本文主要讨论了我国上市公司职业经理人薪酬变动与企业绩效变动的关系。本文选取了2002年和2003年的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业绩和职业经理人薪酬的数据,利用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法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职业经理人薪酬的激励制约机制。研究发现,职业经理人的薪酬变动与上年业绩相关性显著,并且随着经理人是否持股、国有股比例和公司所处地域的影响。而职业经理人本年薪酬变动与本年业绩变动的关系不明显,说明我国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而且,职业经理人薪酬下降时导致本年业绩的下降,说明薪酬的制约机制有待建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瑶  
现有对薪酬契约进行研究的文献大多从激励相容约束的视角出发,而文章的研究则第一次从参与约束的视角,探讨来自同行之间的比较如何影响经理人薪酬的制定。选取2008年~2013年度中国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影响国有上市公司经理人的薪酬决定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经理人在上一年度获得的薪酬低于(高于)同行公司的中位值,那么其在本年度的薪酬将显著提高(降低),这种同行比较机制使得薪酬易于上调而难以下调,从而表现出不对称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秉祥  王梦泽  姚冰湜  
本文选取2009~2013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Richardson投资期望模型为基础,通过构建经理人管理防御指数,用薪酬结构作为调节变量来研究经理人管理防御行为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理人管理防御与非效率投资呈现正相关关系;经理人的固定薪酬对管理防御与过度投资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且固定薪酬越高,管理防御对过度投资的影响越大;经理人的固定薪酬对管理防御与投资不足的关系也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固定薪酬越高,则管理防御对投资不足的影响也越大;经理人持股对管理防御与过度投资行为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经理人持股越高,则管理防御对过度投资的影响越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馨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其中投资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投资的增长似乎超出了合理水平,很多企业存在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着重研究过度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引入经理人权力来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过度投资降低了企业价值,且在经理人权力较大时,过度投资对企业价值的损害更加严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四海  江新峰  张敦力  
本文利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两职分离或两职合一的权力配置对企业业绩与高管个人薪酬的影响。研究发现,两职分离或两职合一的权力配置与企业业绩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反,对高管个人的效用产生了显著影响。具体表现在两职分离相比于两职合一,会显著降低高管的薪酬水平,同时也会降低其薪酬业绩敏感性,主要表现在业绩上升时的薪酬业绩敏感性。研究发现,两职合一权力配置的获得与董事长个人社会资本显著相关,拥有政治资本、政治资本级别越高以及政治资本在管理者团队中越稀缺的高管,更容易获得两职合一的权力配置。本文研究的结论表明,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两职分离或两职合一在企业层面实现了帕累托最优,是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辛清泉  谭伟强  
本文结合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制度背景,就市场化改革对国有企业经理薪酬契约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增强了国有企业经理薪酬之于企业业绩的敏感性,同时,相对于会计业绩而言,市场业绩在薪酬契约中的作用有逐渐增加的迹象。进一步研究表明,行业保护和政府控制级别影响了市场力量塑造国有企业经理薪酬契约的能力。研究还发现,市场化改革可能降低了国有企业的在职消费水平。本文为市场力量推动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动态变迁这一假说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获宝  陈春艳  付从荣  
利用2005—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保险行业1654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年度薪酬数据,结合企业特征,对不同类型企业的高管薪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细化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可能形成的差异化实施效应。结果显示:我国不同类型的企业都比较适宜采用锦标赛理论制定高管薪酬激励政策,竞争性的高管薪酬结构对于提升企业绩效具有正面作用,均等化高管薪酬结构不利于企业的价值创造;相对于民营企业、小规模企业、低成长企业而言,我国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高成长企业更宜采用锦标赛理论设计企业高管薪酬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马桂芬  
本文以2010~2017年沪深两市A股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高管薪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考察了社会责任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股权薪酬占比与企业长期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货币薪酬占比与短期绩效间呈现负相关关系;社会责任在以上两者中都发挥了正向的调节作用。本文丰富了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有利于理解高管薪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内在机理,对引导企业动态调整高管薪酬结构起到重要的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延明  陈阳  
经理人薪酬是一种典型的用以降低代理问题的控制机制。以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为对象,从公司绩效、董事会监督及外部大股东控制三个方面对两类企业的经理人薪酬进行了比较研究。实证结果发现:代理理论中以绩效决定经理人薪酬的控制机制在我国非家族企业中是有效的,而在家族企业中效果有限;对经理人经营绩效的评估,会计基础重于市场基础;代理理论在我国主要适用于非家族企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毛慧贞  
高管薪酬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高管薪酬激励制度的设置如"黑箱子"般引发了投资者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2008年的金融危机更是将高管薪酬推到了社会舆论的浪尖上。文章通过收集大量的实证型和规范型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对高管薪酬与业绩之间敏感性的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从公司治理机制、公司特征以及公司战略选择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对公司薪酬业绩敏感性有影响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对现有研究不足的思考,以期为本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晓光  梁慧田  卢宏亮  
薪酬业绩敏感性能激励高管做出对公司发展有利的决策,然而在公司管理层权力较大时,会干扰这种激励效果,进而影响各项决策。基于此选取2009—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尝试从管理层权力视角研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发现管理层权力对二者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当管理层权力较大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会减弱,但这种调节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不明显。因此,企业应结合本公司管理层权力大小和产权性质等因素,制定适当的薪酬契约激励高管做出对企业创新有利的决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永丽  王凯莉  
以2010—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高管团队质量对薪酬契约结构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质量越高,越倾向于选择货币化薪酬激励替代股权薪酬激励,进而影响企业业绩,高管薪酬契约结构在团队质量与企业业绩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说明在我国目前的薪酬机制中,货币化薪酬发挥着积极的治理效应,是较为有效的激励形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兴鹏  张向前  
通过对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薪酬现状的环境、组织、领导、人性(EOL-H)分析,在诸多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薪酬管理问题中探索薪酬管理可能和谐主题,并围绕其可能和谐主题应用和则、谐则及其互动耦合机制分别从薪酬体系设计和薪酬日常管理两方面提供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薪酬管理的分析思路及具体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