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66)
- 2023(6380)
- 2022(5460)
- 2021(4996)
- 2020(4348)
- 2019(9626)
- 2018(9469)
- 2017(18663)
- 2016(10151)
- 2015(11049)
- 2014(11088)
- 2013(11066)
- 2012(10144)
- 2011(9065)
- 2010(9289)
- 2009(8864)
- 2008(9124)
- 2007(8204)
- 2006(7447)
- 2005(7126)
- 学科
- 济(41312)
- 经济(41242)
- 管理(37375)
- 业(34245)
- 企(30376)
- 企业(30376)
- 财(16552)
- 方法(15979)
- 制(15694)
- 数学(13750)
- 数学方法(13638)
- 中国(11421)
- 体(11035)
- 务(10786)
- 财务(10766)
- 财务管理(10745)
- 农(10517)
- 企业财务(10352)
- 业经(9979)
- 体制(9753)
- 银(9123)
- 银行(9110)
- 行(8668)
- 融(8636)
- 金融(8634)
- 学(7644)
- 划(6977)
- 农业(6523)
- 地方(6507)
- 产业(6475)
- 机构
- 大学(148993)
- 学院(147167)
- 济(65313)
- 经济(64066)
- 管理(56021)
- 研究(49473)
- 理学(47882)
- 理学院(47371)
- 管理学(46767)
- 管理学院(46460)
- 中国(39204)
- 财(35616)
- 京(30632)
- 科学(27291)
- 财经(27243)
- 经(24638)
- 所(24461)
- 江(22900)
- 中心(22092)
- 农(21776)
- 研究所(21696)
- 经济学(21542)
- 财经大学(20307)
- 业大(19359)
- 经济学院(19293)
- 北京(19253)
- 院(17951)
- 州(17374)
- 范(17101)
- 师范(16861)
- 基金
- 项目(94861)
- 科学(76223)
- 基金(71390)
- 研究(69773)
- 家(61424)
- 国家(60948)
- 科学基金(53138)
- 社会(47348)
- 社会科(44942)
- 社会科学(44935)
- 基金项目(37321)
- 省(36133)
- 自然(33218)
- 教育(32554)
- 自然科(32441)
- 自然科学(32434)
- 自然科学基金(31913)
- 划(30372)
- 资助(29258)
- 编号(26447)
- 制(23895)
- 成果(22983)
- 部(22518)
- 重点(21828)
- 国家社会(20188)
- 创(20119)
- 教育部(19982)
- 发(19615)
- 课题(19034)
- 人文(18968)
共检索到226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 陈柳钦 曾庆久
本文考察经理人掌握实际控制权时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如何决定的。通过建立模型,本文分析了利己主义的经理人如何利用债务水平来最小化企业破产的风险和来自控制权市场的接管威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钟志平
消费威胁的事件不断出现,已日益引起政府和消费者的关注。本文在回顾总括人类对消费威胁的认识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威胁产生的机制,并就控制消费威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消费环境 消费威胁 标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晓梅 秦涛 肖慧娟
文章考察由经理人与股东的利益不一致所导致的经理人非理性行为对资本结构产生的显著影响。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利己主义的经理人在收购威胁与破产机制下如何进行资本结构选择的。文章总结了经理人的最优负债选择问题,并推导出相应的比较经济静态分析结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闯 郭斌
在家族型上市公司中,创始股东往往会利用控制权威剥夺中小股东的利益,从而造成公司价值的损减。这时,经理人是否会为了保持"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职业操守与创始股东争夺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本文基于社会资本分析视角,将创始股东控制权威视为对经理人的社会资本控制,将经理人保持职业操守赢得的收益归为从内外部社会关系网络中取得的社会资本支持。然后,根据上述两个概念构建了经理人决策模型,详细解读了国美电器治理实践中的"控制权冲突"事件。经研究得知:理性的经理人会综合权衡创始股东控制权威和保持职业操守对其社会资本的影响,并以此选择是否争夺创始股东的控制权。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红波 王国顺
论述了岗位竞争及解聘威胁对经理人的激励作用,通过建立模型,探讨了岗位竞争、解聘威胁与分成激励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岗位竞争与解聘威胁对经理人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分成激励具有替代作用。企业必须融合股权、分成、岗位竞争及解聘威胁等的共同激励作用,构建一个完善的多元经理人激励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双燕 汪晓宇
当现金并购支付方式优先于股票被大量采用时,以往研究认为这源于主并方控股股东避免控制权稀释导致控制权私利受损的动机,忽视了并购发生时和并购后有持续攫取控制权私利的潜在需要。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控制权私利动态性的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理论框架。对2004-2007年上市公司774个并购事件的实证分析表明,并购支付决策是控股股东在控制权稀释威胁、债务融资约束及预期并购后所面临的监督之间权衡的结果,前者促进了现金支付偏好,而后两者均减低了该偏好。所隐含的政策启示是,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创新本质上要与抑制控制权私利活动结合起来。
关键词:
控制权稀释威胁 控制权私利 并购支付方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松 莫星兴
能否将企业的杠杆率控制在有效防范风险的阈值内,事关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去杠杆”战略的稳步推行。选取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视角考察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否影响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结果显示,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能够提升资本结构调整速度、降低资本结构偏离程度;区分偏离方向发现,相较于向下偏离目标资本结构,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更能加快对向上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降低向上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机制检验发现,提高信息透明度、缓解两类代理问题是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发挥治理机制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退出威胁可信性、退出威胁强度及市场化程度越高,非控股大股东退出威胁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治理效应越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默
随着中国股市步入"全流通"时代,围绕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案例越来越多,公司管理层通过损害股东利益的方式抵制潜在收购者收购的行为也屡见不鲜。本文通过讨论公司间交叉持股,考察其对公司创始股东、经理人员和可能取得控制权的潜在接管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均衡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交叉持股的公司之间存在一个旨在保证公司不会出售其他公司股票的制裁机制,那么交叉持股会使得参与博弈的各方利益均得以提升,公司的经理人员也可以着眼于长远利益,不必为规避潜在收购者的威胁而采取损害公司价值的短视行为。研究结论为交叉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
关键词:
控制权 项目选择 交叉持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白默
随着中国股市步入"全流通"时代,围绕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的案例越来越多,公司管理层通过损害股东利益的方式抵制潜在收购者收购的行为也屡见不鲜。本文通过讨论公司间交叉持股,考察其对公司创始股东、经理人员和可能取得控制权的潜在接管者之间的利益博弈均衡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交叉持股的公司之间存在一个旨在保证公司不会出售其他公司股票的制裁机制,那么交叉持股会使得参与博弈的各方利益均得以提升,公司的经理人员也可以着眼于长远利益,不必为规避潜在收购者的威胁而采取损害公司价值的短视行为。研究结论为交叉持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证据,即交叉持股有助于经理人员选择增加公司价值的投资项目,从而提升公司绩效和价值。
关键词:
控制权 项目选择 交叉持股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贺 柯大钢 马春爱
以近两年一直实行年薪制的155家上市公司2002年~2003年数据为样本,对经理权利论在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管人员现金报酬制定过程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并不受经理控制力的影响,不同股权结构上市公司在制定年薪时并没有明显不同;上一年的年薪总额对于确定高管人员当年的年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决定年薪增减时,公司主要以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为参考标准,独立董事对年薪的不合理变动能起到遏制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红波 王国顺
通过建立一个基本分析框架,研究了经理人过度投资行为与控制权配置机制设计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设计适当的控制权配置机制能够有效缓解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且控制权的配置存在着某些规律性,并由此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当市场机制较为完善或股东的监督效力比较强时,或当投资项目的风险较大而使监督经营行为的成本很大时,经理人应配置更大的控制权;当经理人获取隐性收益的能力和可能性较大时,经理人应配置较小的控制权;配置给经理人的最优控制权及其最优分成比例在激励功能上是互补的,为降低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而设计的激励机制就是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文章最后还对缓解我国公司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提出了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守明 王爱民
1932年,伯利(Berle)和米恩斯(Means)在他们创造性的实证研究中提出了被称为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命题。其假说是,由于股份公司中股权的广泛分散,企业的控制权已转入管理者手中,而企业的所有者"已被贬到仅是资金提供者的地位。随着企业这个黑匣子"被打开,经理层控制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秉祥 张涛涛 孙悦
文章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经理人对股权激励与控制权私利之间关系所起的作用,并以2008~2018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独立型经理人对股权激励抑制控制权私利的行为起着正向调节作用,依附型经理人并未发挥有效的监督效应;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环境中,股权激励对控制权私利的抑制效应更显著,发挥的替代效果更佳。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对经理人公司治理角色的认识,拓宽了对控制权私利的研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梁洪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郑志刚
一些国家的公司治理实践表明,由于CEO在董事会人选的产生过程中发挥影响的事实,未来职业市场声誉的关注对公司董事行为的激励作用有限。本文探讨了接管威胁下的董事会治理对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在职业关注对公司董事行为的激励作用有限时,有效的董事会治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问题。我们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外部接管威胁下的董事会的监督强度要高于接管市场不存在时董事会的监督强度;同时,迫于外部接管威胁,即使在董事会人选的产生过程中发挥影响,CEO仍有激励选择相对较高的董事会独立水平,从而使公司治理效率改善。因此,公司控制权市场所带来的接管威胁构成董事会实施有效监督的重要的外部环境。上述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