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88)
2023(16056)
2022(13851)
2021(12710)
2020(10747)
2019(24373)
2018(24071)
2017(46206)
2016(25314)
2015(28210)
2014(27989)
2013(27833)
2012(25803)
2011(23372)
2010(23190)
2009(21219)
2008(20318)
2007(17898)
2006(15874)
2005(13567)
作者
(75474)
(62801)
(62438)
(59423)
(39996)
(30276)
(28371)
(24738)
(24066)
(22244)
(21383)
(21317)
(20170)
(19663)
(19326)
(19190)
(18923)
(18605)
(18047)
(17853)
(15782)
(15351)
(15144)
(14427)
(14206)
(13828)
(13799)
(13790)
(12674)
(12528)
学科
(116619)
经济(116431)
管理(69882)
(63865)
(52472)
企业(52472)
方法(47846)
数学(40764)
数学方法(40369)
(28427)
中国(26935)
地方(26791)
(26128)
业经(24706)
(23396)
农业(19204)
环境(18087)
(17742)
(17672)
贸易(17663)
理论(17506)
(17136)
(17018)
地方经济(15386)
技术(15043)
(14240)
(14150)
财务(14085)
财务管理(14063)
(13633)
机构
大学(362834)
学院(360320)
(147226)
经济(144190)
管理(140133)
研究(125346)
理学(122077)
理学院(120630)
管理学(118469)
管理学院(117833)
中国(90051)
科学(80667)
(77534)
(65360)
(63889)
(63041)
业大(58997)
研究所(58797)
中心(56142)
(52184)
农业(51495)
财经(51404)
北京(48557)
(47833)
师范(47298)
(46667)
(45036)
经济学(44495)
(42115)
经济学院(39893)
基金
项目(252323)
科学(196581)
基金(182277)
研究(178527)
(161159)
国家(159807)
科学基金(135867)
社会(113932)
社会科(107218)
社会科学(107184)
(98907)
基金项目(97845)
自然(89885)
自然科(87737)
自然科学(87711)
自然科学基金(86119)
(83718)
教育(81169)
资助(74210)
编号(71593)
成果(56891)
重点(56711)
(54523)
(54237)
(51976)
课题(49317)
创新(48525)
科研(48432)
计划(47042)
国家社会(46377)
期刊
(163432)
经济(163432)
研究(105058)
中国(66671)
学报(64616)
(59035)
科学(57129)
管理(49806)
大学(47821)
(46550)
学学(45320)
农业(40530)
教育(36229)
技术(29971)
(27047)
金融(27047)
经济研究(26697)
业经(25511)
财经(25172)
(21650)
问题(21268)
(20340)
图书(18458)
科技(18340)
技术经济(18335)
(17929)
业大(17117)
资源(16947)
理论(16646)
现代(15785)
共检索到523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磊  胡冰  
提出两个假设,且从地区生产总值(GDP)、基尼系数、人均公园占地面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四个经济社会指标,利用2002~2012年的相关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无锡市2013~2020年的PM10排放物进行预测,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达到96.4%,且论证了两个假设的正确性,结果显示无锡市未来8年PM10排放物一直在减少,到2020年达到44μg/m3。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磊  肖光年  
通过主成分回归分析无锡1995-2008年的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从而找出对无锡碳排放量起关键作用的几个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多种对应的建议,改变影响因素的量从而最终减少无锡碳排放量,这一系列的建议能够使得政策制定者们在无锡发展低碳城市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决策参考。此研究能够在应用层面提出无锡发展低碳经济所需要控制的主要指标,这样才能真正地把碳减排的目标落在实处,使减排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更加量化,也更加便于社会考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守红  邵珠龙  牛水霞  
采用IPCC关于碳排放的计算方法,计算了无锡市1992—2010年的工业碳排放量。结果显示,近18年来无锡市工业碳排放量增长迅速,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致呈S型曲线。接着,应用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了影响无锡工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人均工业增加值是工业碳排放的主要促进因素,产业结构系数和能源效率是工业碳排放的主要抑制因素,工业利用外资对无锡工业碳排放增长也具有较大贡献。然后,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无锡市工业碳排放量进行预测,显示无锡市未来5年工业碳排放量将继续缓慢增长,平均年增长率为2.8%,但由于基数庞大,工业碳排放增加的绝对量仍然很大,减排任务艰巨。最后,提出无锡市减少工业碳排放的对策措施,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工业低碳技术研发、提高能源效率、积极利用清洁能源和合理引进外商投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维洋  
本文根据学者研究成果,确定人口数量、GDP、第二产业比重、能源结构、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为碳排放量主要影响因素。为了分析各影响因素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河北省1995~2010年数据,建立碳排放量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方程。根据碳排放量各影响因素1995~2010年数据,分别建立各自的一元回归方程,并对其未来值进行预测。依据各因素预测值及多元回归方程预测未来碳排放量,同时也预测降低第二产业不同比重情况下的碳排放量,结论为降低碳排放量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提出了降低碳排放量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雪松  谢妍  秦涛  
作为应对环境风险和促进环境保护的金融工具,绿色保险在我国的发展正面临支付意愿不足的困境。立足于微观主体的投保行为,通过理论模型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讨绿色保险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首先,利用效用理论分析投保人的行为特征和保险产品的设计对支付意愿的影响,从理论上提出影响绿色保险支付意愿的因素。然后,结合无锡市推行绿色保险的成功案例印证理论分析得到的结果,提出促进我国绿色保险发展的建议。研究表明,降低投保成本、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保险定价机制,以及政府对绿色保险运行中存在的市场失灵进行纠正,是提升企业支付意愿的主要途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帅宾  杨山  王钊  
中国城乡地域结构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发生着嬗变,通过遴选影响城乡地域结构嬗变的主要经济体制变量,以无锡市为案例,定量刻画经济体制转型对城乡地域结构嬗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体制转型对城乡地域结构的影响在1995年后逐步显著;其中,政府行为转变和土地市场化对中心城区和乡村地域嬗变影响明显,外资企业对城乡过渡带嬗变影响较明显:经济体制转型通过影响政府、企业的空间行为及土地资源配置引起城乡地域结构嬗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帅宾  杨山  王钊  
中国城乡地域结构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发生着嬗变,通过遴选影响城乡地域结构嬗变的主要经济体制变量,以无锡市为案例,定量刻画经济体制转型对城乡地域结构嬗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体制转型对城乡地域结构的影响在1995年后逐步显著;其中,政府行为转变和土地市场化对中心城区和乡村地域嬗变影响明显,外资企业对城乡过渡带嬗变影响较明显:经济体制转型通过影响政府、企业的空间行为及土地资源配置引起城乡地域结构嬗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俊华  陈功  庞丽华  
文章采用“无锡市2002~2004年孕产妇回顾性调查”数据,尝试使用三层贝努里模型分析方法研究出生人口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设计包括个人、家庭经济类型和区域环境三层模型,将影响无锡市出生人口质量的各层因素纳入三层贝努里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该模型数据的分层效应的确会对该市产妇生育结局产生显著影响;个人、家庭经济类型和社区区域环境的三层分层架构可以解释产妇生育结局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三层模型构架下,无锡市产妇出现出生人口质量问题的整体风险概率在(1.658134%,15.4497524%)间浮动;出生人口质量主要受家族遗传因素、污染源及危险因素接触和家庭经济因素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小祥  杨桂山  徐昔保  
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存在很大的依赖性,研究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可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基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的方法估算了无锡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并建立"脱钩"模型探讨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无锡市碳排放从843.35万t增加到2 528.04万t,总量不断增加,但趋势有所减缓,且各县市碳排放特征差异显著;(2)无锡市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整体处于弱脱钩状态,且脱钩状态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市区经济发展已不依赖于能源消费,朝着环境友好方向发展,江阴和宜兴节能减排压力仍然很大;(3)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迪  王彤彤  支金虎  张小平  黄敏洁  
【目的】能源消耗和环境问题是世界范围的研究热点,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的碳排放影响温室效应尤其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方法】根据IPCC法和统计年鉴,以甘肃省为例,测算2000—2017年第二产业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并借助脱钩分析、碳承载力和碳赤字跟踪碳排放的动态变化趋势,选取灰色关联模型分析第二产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利用灰色系统预测2018—2019的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结果】甘肃省产业为"二、三、一"结构,工业占能源总消耗量的73%。从时间来看,2000—2017年间第二产业碳排放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平均碳排放量为11 367.29万t;碳排放强度却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值为8.68万t/亿元;2018—2019预测结果符合趋势规律。【结论】碳排放量与GDP之间呈弱脱钩的态势,脱钩指数有减小趋势;碳承载力增长趋势明显且趋于稳定,19年间碳承载力增长了21.95%,从2011年开始出现碳赤字,并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从地区来看,嘉峪关等5市属于碳排放高强度区,兰州市的碳排放量贡献率最大,平凉市未来环境压力相对较小。从驱动因素分析,煤炭和石油是工业碳排放的主体,关联度最高,关联系数为0.88和0.80。最后提出相应的低碳节能减排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海  姚旻辰  段修亭  曲福田  王博  顾汉龙  
建立常规性土地行政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地方政府土地行为引导,是在现行土地行政体制下促进科学发展和土地公平、高效配置的重要途径。论文从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产管理、支撑体系建设、部门内部管理4个方面出发,应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面向市、县的土地行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无锡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2004年-2009年无锡市土地行政绩效改进明显,综合评价分值从68.73提高至88.47;②2004年-2009年无锡市土地行政绩效提升主要得益于土地资产管理水平改进,其贡献率高达57.2%;③2009年不同市(区)土地行政绩效差异主要体现在部门学习与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土地养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来科  赵捧莲  张云  
文章对当前中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测算中的研究方法加以梳理,并将这些方法分为单一类型研究方法和组合研究方法两大类。分析了情景分析法、指数分解分析法和传统计量法三种单一类型研究方法和情景分析下的投入产出、CGE、系统动力学三种组合研究方法的特点、优势和缺陷,得出单一类型研究方法容易忽略重要的影响因子,组合研究方法的理论模型更具合理性,但参数的设定与实证过程存在难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水军  张文城  孙传旺  
本文基于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序列,采用MRIO模型测算和比较分析了1995—2009年中国生产侧碳排放量和消费侧碳排放量,并通过SDA方法考察了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研究期间中国生产侧碳排放和消费侧碳排放均出现大幅的增长,但生产侧排放明显高于消费侧排放,"入世"后二者差距呈迅速扩大趋势;中国大量的生产碳排放服务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最终需求,即存在突出的"发达国家消费与中国污染"问题,而中国消费侧排放主要发生在国内。结构分解结果表明,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的快速增加主要是由国内最终需求规模的增长和生产部门投入结构变化带来的;而国内生产部门碳排放强度的下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秀平  
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以新世纪以来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无锡市所出台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为研究对象,分析地方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发展的驱动因素,回顾无锡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演变发展的四个阶段,以及在政策作用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所取得的成果,提出需要围绕提升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制定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无锡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炳汝  汪逸群  周冲  
以无锡市惠山区为研究区,从土地利用承载力和土地利用协调度两方面构建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了其土地利用潜力,研究表明:堰桥街道、前洲街道和玉祁街道为土地利用高潜力区,洛杜街道、前桥街道和阳山镇土地利用潜力适中,长安街道受惠山新城建设影响,土地利用潜力最低。洛社镇、玉祁街道应以农业发展为根基,重点维持耕地占有率,适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阳山镇和钱桥街道应根据园、林特色,走以生态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道路;长安、堰桥和钱桥街道应深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打造惠山区的二、三产业和城镇、居民集聚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