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4)
2023(9910)
2022(8384)
2021(7468)
2020(6109)
2019(13528)
2018(13250)
2017(26035)
2016(13591)
2015(14879)
2014(14687)
2013(14408)
2012(13353)
2011(12225)
2010(12704)
2009(12046)
2008(11326)
2007(10300)
2006(9550)
2005(8694)
作者
(37109)
(31164)
(30827)
(29666)
(19816)
(14509)
(13966)
(11886)
(11703)
(11218)
(10708)
(10001)
(9960)
(9848)
(9747)
(9649)
(9211)
(8926)
(8766)
(8666)
(7887)
(7534)
(7474)
(7223)
(7162)
(7031)
(6680)
(6651)
(6222)
(6000)
学科
(79958)
经济(79914)
管理(38042)
(35353)
(27314)
企业(27314)
方法(23095)
地方(21874)
数学(20253)
数学方法(20045)
(18951)
中国(17937)
业经(16356)
地方经济(15020)
(13680)
农业(12737)
产业(12488)
(12365)
(11882)
(11722)
贸易(11715)
(11278)
(10642)
环境(10281)
(9649)
金融(9648)
(9576)
银行(9570)
(9277)
(9080)
机构
学院(197571)
大学(190956)
(97777)
经济(96016)
管理(74156)
研究(69830)
理学(62890)
理学院(62270)
管理学(61392)
管理学院(61016)
中国(52924)
(42914)
(38446)
科学(37606)
(34054)
财经(33145)
经济学(31269)
中心(31240)
(31053)
研究所(30262)
(29842)
经济学院(27796)
(26218)
(25199)
师范(25036)
(24861)
(24372)
北京(24259)
财经大学(23993)
业大(23060)
基金
项目(122117)
科学(97511)
研究(95320)
基金(87672)
(73779)
国家(73179)
科学基金(63589)
社会(63326)
社会科(60239)
社会科学(60232)
(49065)
基金项目(44786)
教育(42519)
(39359)
编号(39096)
自然(36884)
自然科(35992)
自然科学(35985)
资助(35934)
自然科学基金(35331)
成果(31926)
(30146)
课题(27718)
重点(27452)
(26708)
国家社会(26277)
发展(25816)
(25772)
(25435)
(24632)
期刊
(121380)
经济(121380)
研究(66059)
中国(37681)
(31958)
管理(30026)
(25593)
科学(22750)
经济研究(21300)
学报(21144)
(20946)
金融(20946)
业经(19669)
教育(18856)
技术(18427)
农业(17386)
财经(17090)
大学(17006)
学学(16287)
问题(15130)
(15115)
(12471)
技术经济(11953)
国际(10796)
统计(10608)
商业(10559)
世界(10554)
经济问题(9904)
现代(9877)
(9778)
共检索到311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强  李才华  
一、中国经济将保持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 (一)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估价 建国4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4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1949~1992年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均增长率约为7.5%,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达24036亿元,是1978年的3.33倍。1978年至199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9%,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3%和美、日、德等西方经济大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2~4%的水平,接近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韩国、新加坡等国的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雷玷  雷娜  
产业政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通过我国产业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结构分析,证实了我国产业政策发展存在三个阶段,证明了产业政策通过改变产业结构从而影响经济增长。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排放系数和产业人均收入指标的研究,表明我国结构调整需要寻找合理的平衡,得出了产业政策和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的结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安  沈坤荣  
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本文在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并用数值模拟了"税收优惠""信贷补贴"和"直接研发补贴发补贴"三种产业政策将如何影响平衡增长路径上的自主创新绩效以及经济增长速率等内生变量。结果表明表明,直接的研发补贴会完全挤出私人部门的研发支出,并不能提高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经济增长率,而间接的产业刺激政策间接的产业刺激政策,如税收补贴、信贷补贴可以有效提高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经济增长率,并且信贷补贴效果最好贴效果最好。因此,未来产业政策应该是对技术创新领域整体给予相关的补贴及优惠,营造一个公平自由的创新环境由的创新环境,而对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方向不应该做过多的判断与干预,即由"选择性产业政策"回归到回归到"战略性产业政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左学金  
在亚洲经济发展的雁行模式中,我国经济正在从队列中的跟随者向领导者转变,从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转变。在此背景下,我国产业政策应该相应转型,对过去三十多年实施的,以选择优先发展的产业为核心的传统产业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将促进研发创新和鼓励竞争作为新产业政策的基石和主要目标。未来我国政府产业政策重点应落在鼓励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等方面。要注重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夯实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左学金  
在亚洲经济发展的雁行模式中,我国经济正在从队列中的跟随者向领导者转变,从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转变。在此背景下,我国产业政策应该相应转型,对过去三十多年实施的,以选择优先发展的产业为核心的传统产业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将促进研发创新和鼓励竞争作为新产业政策的基石和主要目标。未来我国政府产业政策重点应落在鼓励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等方面。要注重加强人力资本投入,夯实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毛振鹏  
政府对产业发展进行政策干预,其目标都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按照产业政策对市场干预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选择性产业政策和功能性产业政策。研究表明,尽管产业政策对于经济增长是有意义的,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线性的。在低收入发展阶段,选择性产业政策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作用;随着一个经济体从低收入阶段进入高收入阶段,选择性产业政策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呈下降趋势,产业政策亦需随之转型,即从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贺丹  唐娅华  胡绪华  
绿色服务产业是绿色产业中提供智力支持和专业服务的支持性产业。在加快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绿色服务产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绿色制造产业,为进一步激励和规范绿色服务产业,充分发挥其对低碳经济的助推作用,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绿色服务产业的相关政策。本文根据《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中绿色服务产业相关目录提取政策主题词,并利用北大法宝数据库提取2002—2017年间2921条绿色服务产业政策,实证分析绿色服务产业政策对低碳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研究表明:(1)2000年后中国绿色服务产业政策数量快速增长,绿色制造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其政策规模明显大于其他地区;(2)绿色服务产业政策对低碳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基础或者生态基础好的区域促进作用更强;(3)中国绿色服务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扩张绿色产业规模、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加强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增长。因此,应进一步完善绿色服务产业政策体系,为绿色制造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关注绿色服务产业政策的异质性特征,促进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军扩  
一、1992年我国经济工作取得巨大成就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我国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国民经济在上年全面回升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新的高速增长。据统计,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当年价格计算达到239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45元,比上年增加320元,首次突破2000元大关。这样的增长幅度是我国自1985年以来最高的,在全球范围内也名列前茅。特别是与1992年世界经济普遍萧条的情况相比较,更加显示出我国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的活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瑛  邵亚良  
为了尽快提高国民经济实力,我国多年来一直维持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这种超常的 经济增长虽然积累了资本,但也带来了一些产业安全问题,如产业结构低水平同构化、产业转换缺口明 显、民族制造业受挤压、地区间产业发展不平衡等等。本文对经济增长路径进行了再思考,同时提出产 业安全的解决措施,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改善产业安全状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其仔  郭朝先  白玫  
从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迅速下降,保增长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样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所以,政府在保增长的同时,还必须协调好经济增长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这不是一个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任务。为了保增长,国家开始选择部分产业,制定产业振兴规划。目前所选定的产业,对推动经济增长是有利的,但现阶段这些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的产业,并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为了协调保增长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当前就需要适度调整我国的产业升级战略,高度重视产业内升级,特别是工艺升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作培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产业政策选择姜作培一产业政策是国家规划、干预和诱导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某目的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优化配置,建立高效益的均衡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产业政策包含的内容很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早  席建成  
尽管实施效果差异显著,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发展史上,产业政策都曾得到广泛运用。本文从发展中国家"实施产业政策具有现实合理性"的前提出发,以"中央与地方"和"地方与企业"两组重要关系为背景,通过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证明:中国式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仅取决于中央政府赋予地方政府的双重任务目标,同时还受制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进程。本文利用中国钢铁工业的相关数据所做经验研究进一步发现:①中央政府考核目标从"偏增长"向"重转型"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方政府在落实产业政策和追求短期经济增长之间配置努力的水平:②在欠发达地区,因为地方政府有更强激励追求短期经济增长,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