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6)
2023(11131)
2022(9636)
2021(8475)
2020(7301)
2019(16465)
2018(16243)
2017(31683)
2016(16924)
2015(19068)
2014(19051)
2013(18977)
2012(17819)
2011(16251)
2010(16470)
2009(15705)
2008(15172)
2007(13813)
2006(12247)
2005(11043)
作者
(49590)
(41873)
(41435)
(39849)
(26214)
(19750)
(19002)
(16154)
(15441)
(14754)
(14264)
(13686)
(13104)
(13012)
(12963)
(12937)
(12451)
(12260)
(11971)
(11806)
(10354)
(10351)
(10100)
(9578)
(9486)
(9339)
(9139)
(9037)
(8365)
(8122)
学科
(94867)
经济(94807)
管理(45693)
(43171)
方法(34782)
(33274)
企业(33274)
数学(30729)
数学方法(30500)
地方(23045)
(22537)
中国(20296)
业经(18525)
(17137)
(17023)
农业(15253)
地方经济(15249)
(14302)
贸易(14297)
(13770)
(13680)
产业(13080)
环境(11955)
(11815)
(11326)
金融(11324)
(11061)
银行(11036)
理论(10608)
(10550)
机构
学院(251784)
大学(248046)
(116895)
经济(114703)
管理(93742)
研究(88038)
理学(80193)
理学院(79315)
管理学(77996)
管理学院(77531)
中国(65565)
科学(52101)
(51231)
(49594)
(45036)
(42034)
研究所(40689)
中心(39935)
财经(39587)
(38371)
经济学(37437)
业大(35700)
(35641)
经济学院(33606)
农业(33028)
北京(32084)
(31818)
师范(31524)
(30868)
(30308)
基金
项目(161099)
科学(126184)
研究(119187)
基金(115416)
(99549)
国家(98763)
科学基金(84110)
社会(77208)
社会科(73301)
社会科学(73282)
(64459)
基金项目(60746)
教育(53518)
(52789)
自然(51598)
自然科(50365)
自然科学(50349)
自然科学基金(49445)
编号(48650)
资助(47149)
成果(39138)
(37809)
重点(36643)
(35335)
(33554)
课题(33495)
国家社会(32034)
创新(31450)
发展(31103)
(30648)
期刊
(136876)
经济(136876)
研究(75484)
中国(45935)
(39136)
(38980)
学报(36069)
管理(34299)
科学(33917)
大学(26907)
农业(26496)
学学(25724)
经济研究(23388)
技术(22821)
业经(22035)
(21623)
金融(21623)
教育(21055)
财经(20320)
问题(17826)
(17770)
技术经济(14979)
(13994)
(13922)
统计(13723)
商业(13129)
世界(12475)
(12235)
经济问题(11634)
国际(11465)
共检索到378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瑛  邵亚良  
为了尽快提高国民经济实力,我国多年来一直维持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这种超常的 经济增长虽然积累了资本,但也带来了一些产业安全问题,如产业结构低水平同构化、产业转换缺口明 显、民族制造业受挤压、地区间产业发展不平衡等等。本文对经济增长路径进行了再思考,同时提出产 业安全的解决措施,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改善产业安全状况。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巧生  成金华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消费大量能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增进居民福祉的同时,也为经济转型积累了一定物质资本,但伴随这种高增长态势,引发了系列能源环境问题,能源安全提上了日程。本文着重对经济高速增长下的中国能源消费与需求做一分析,并就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强  李才华  
一、中国经济将保持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 (一)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估价 建国4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4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1949~1992年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均增长率约为7.5%,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达24036亿元,是1978年的3.33倍。1978年至199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9%,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3%和美、日、德等西方经济大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2~4%的水平,接近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韩国、新加坡等国的水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文章从70年的跨度,探索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动因。文章的基本结论是:在经济市场化、所有制多元化、外资和出口四个因素中,出口对推动高速经济增长发挥了主要作用。出口的这一作用并不局限于中国。20世纪后期的日本奇迹、东亚奇迹和中国奇迹都起因于出口的高速增长,而后者又得利于利用已有技术实现追赶的后发优势和利用廉价劳动力推动出口的低成本优势。与日本奇迹和东亚奇迹相比,中国奇迹的特点是实现了更快和更长久的出口增长。中国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其特有的大国规模优势和以强势政府为特征的制度优势强化了后发优势和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作用。另外,鉴于中国的规模优势和制度优势源于改革开放前30年的经济变革,因此这些变革构成了改革开放后40年中国实现高速经济增长的原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建国  
本文对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和内在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九方面内在增长动力和压力。对"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进行了分析与预测,研究了经济高速增长下的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并针对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实践的新变化提出了四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磊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安全减灾金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20世纪是人类大发展的时期,过去90多年中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以往的1000年,但是全球人口也从不足16亿猛增至55亿。在这期间,一方面是人类在科学和生产技术方面获得前所未有的进步,另一方面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舜淋  张向前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与最大的经济体量,其活跃的经济环境是催生创新、创造的核心要素,是互联互通蓝图下实现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中高速增长目标的重要"阵地"。本文主要梳理了我国现有产业转型升级、经济中高速增长的相关理论成果并使用Nvivo11质性研究软件,根据扎根理论的一般程序,对按照特定规则获取的原始材料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由16项范畴,1项核心主范畴、3项支持性主范畴、6项典型关系构成的互联互通蓝图下中国产业与经济中高速增长的理论模型。总结出了互联互通蓝图下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中高速增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积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体系、深入明晰经济发展新形态与新目标、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生产要素的整体结构、着力打造"适销对路"的政策规制体系、注重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中高速增长协调性等5项政策建议供有关方面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银银  李凡  
我国步入经济中高速增长阶段,产业结构再平衡尤为重要,知识能力提升将是破解中高速增长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知识分工、知识积累、知识扩散和知识创造促进产业组织结构变迁、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收敛"、新兴产业出现,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迁是知识分工、知识积累、知识扩散和知识创造循环互动、自组织演化的结果。基于知识的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分析,我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立足现有知识积累,深化知识分工,增强产品知识专有性、跨行业整合产品知识体系、增强相关产业知识的流动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怀英  
服务业正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和动力转换的重要支撑。按照高成长性、高附加值、强带动性和绿色可持续四大选择标准,研发设计、现代金融等八大产业将引领服务业,为"十三五"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在积极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应加强服务业结构性改革,实施力度更大、更直接的产业政策,加大对高成长性服务业的支持和保障,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陆根尧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respective contributions of physical capital,labor,human capital and technical progress to the economic growth in the eastern China by the meta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Of the four sources of growth,physical capit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 door policies,followed by technical progress and human capital while labor is the least important.This study clearly indicates that human capital has a large,positive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on output.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宗明  刘敏  高兴民  
高速铁路作为交通运输服务的高级形式,促进了城市圈之间的文化旅游交流。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基于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高速铁路对城市群旅游经济增长产生的空间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武汉城市圈的旅游经济具有高度空间自相关,其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外溢效果;旅游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周边,高铁运营里程及运行班次对武汉城市圈的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速铁路网密度的加大,使各地区旅游出行成本逐渐降低,旅游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加快。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焦必方  
相对于以东京为代表的大都市圈人口高度密集 ,过疏化现象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种表现。目前 ,分布面广、以町村为主的过疏化地区与非过疏化地区相比 ,自然经济条件差 ,自主财源少 ,人口高度高龄化。为振兴及改变过疏化地区的面貌 ,日本自1 970年以后进行了连续几十年的努力 ,但收效甚微。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 ,对伴生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而形成的这一社会经济问题进行研究 ,会对我国有所启发。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再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文秀  邵宁  
五、高速增长时期的其他特征 (一)权威而高效率的政府 政府作为现代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之一,其地垃、作用与企业和个人相比,至少同等重要。对于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来说,政府的作用尤其重要。战后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的一个共同之处也在于它们有一个权威而高效率的政府,经济发展中政府的职能得到了相对来说恰如其分的发挥。具体而言,政府的作用表现或反映在如下一些方面: (1)保证社会处于长期稳定。战后30多年里日本实行的是一党多派执政、联邦德国是西方式的多党制、韩国是军人政权、新加坡是强人政治,无论这些国家在政治制度方面多么不同,但政府的权威性和社会的持续稳定性则是别无二致的。这是经济高速增长不可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