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1)
2023(15102)
2022(12670)
2021(11569)
2020(9502)
2019(21231)
2018(20948)
2017(40244)
2016(21589)
2015(23974)
2014(23861)
2013(23574)
2012(22127)
2011(20496)
2010(21064)
2009(19994)
2008(19412)
2007(17448)
2006(16048)
2005(15023)
作者
(62224)
(51428)
(51263)
(48927)
(32915)
(24365)
(23318)
(19779)
(19529)
(18550)
(17515)
(16987)
(16608)
(16490)
(16059)
(16025)
(15225)
(15139)
(14840)
(14821)
(13247)
(12697)
(12437)
(11924)
(11776)
(11706)
(11432)
(11351)
(10311)
(10067)
学科
(108476)
经济(108386)
管理(61582)
(55609)
(42133)
企业(42133)
方法(35668)
中国(32862)
数学(31485)
数学方法(31168)
地方(29132)
(28183)
(22712)
业经(22171)
(20194)
(19191)
贸易(19176)
农业(18956)
(18947)
(18540)
(18533)
银行(18525)
(18050)
(17847)
金融(17846)
地方经济(17304)
环境(16734)
(15357)
(14242)
(13447)
机构
学院(314858)
大学(311402)
(142739)
经济(139776)
管理(116389)
研究(114000)
理学(98177)
理学院(97033)
管理学(95532)
管理学院(94914)
中国(89242)
(67272)
(66350)
科学(64813)
(57623)
财经(51834)
研究所(51245)
中心(51090)
(49425)
(46759)
(46024)
经济学(44863)
(43208)
北京(42994)
师范(42867)
(41278)
经济学院(40072)
(39543)
业大(39259)
财经大学(37992)
基金
项目(195012)
科学(154646)
研究(148920)
基金(139962)
(120012)
国家(119027)
科学基金(101931)
社会(96479)
社会科(91658)
社会科学(91643)
(76431)
基金项目(71952)
教育(68090)
(64167)
自然(61458)
编号(61055)
自然科(59959)
自然科学(59945)
自然科学基金(58834)
资助(58002)
成果(51040)
(48027)
重点(44585)
课题(43834)
(43549)
(40226)
国家社会(39922)
发展(39605)
(38977)
创新(37768)
期刊
(173182)
经济(173182)
研究(106102)
中国(68009)
(49040)
管理(45748)
(43226)
科学(39843)
学报(39783)
教育(37655)
(37104)
金融(37104)
大学(30927)
农业(29548)
经济研究(29452)
学学(28889)
技术(28454)
业经(28088)
财经(26146)
(22662)
问题(22404)
(19225)
国际(17270)
技术经济(17105)
统计(16599)
商业(15991)
世界(15433)
(14969)
(14912)
现代(14810)
共检索到505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创   曹子雯  
评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进行量化识别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调控效果以及深层次调控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具有相对较强的空间指向,且重点作用于东部板块、西部板块以及东北板块。(2)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大体上可以实现在保障经济发展效率的同时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目标。从四大板块来看,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能够显著缩小东部板块以及西部板块的区域差异,同时对东部板块、中部板块以及西部板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相对较强的促进效应。(3)在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调控下,东部板块以及西部板块重点通过抬升“腰部省份”或者“尾部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缩小板块内区域差距,中部板块内各个省份则呈现“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思薇  刘一康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研究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布情况,文章通过梳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建立包含8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我国30个省份2004—2019年的相关面板数据,并运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得到各年份各省份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最后运用标准差椭圆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虽然逐渐缩小但仍然存在,各省份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梯度下降分布;同时,在基本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友好方面,各省份的水平分布较为集中,基本实现均等化,而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进步等方面,东部发达省份仍表现突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维   杨红荃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视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特质表现为人才培养对标区域需求、产教融合支持区域创新优化、社会服务促进区域空间开发。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为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及功能定位的优化、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共同利益的实现;外部动力机制为内生增长的知识与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优化的整体性科学发展规划、健康发展的协调适应性生态环境。由此,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走特色化、开放化及一体化发展之路。要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优化教育供需均衡,创建协同共治体系、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对标区域产业发展、服务国家区域战略,构筑多元创新生态、打造区域职教品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智轩  
以2010—2019年西部11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对各省科技、教育和经济高质量协调增长状况进行动态评价。发现:各省的科技、教育和经济高质量增长指数都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发展不均衡。科技、教育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保持上升趋势,但协调等级都偏低,说明西部科技和教育发展显著滞后于经济高质量增长。科技和教育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贡献偏低、科技制度不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弱和教育投资激励不足是西部各省共同的突出短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婧  
区域协调发展是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问题之一,也是体现我国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区域协调发展离不开法治先行的整体策略,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法律协调和干预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可见,从法律角度研究经济学理念及经济法之间的紧密联系,分析我国区域发展的失衡现象及所做的调控努力,借鉴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经济法手段处理区域不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深层次协调我国区域间发展关系和推动国家长期稳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研究区域经济相关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的失衡现象及调控努力,结合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在经济法视阈下的重构策略。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区之间差异显著,区域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陆续形成了以地缘划分的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即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同时实施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继续推进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黄河流域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东西联动、陆海统筹、协同对外的区域发展新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琦  黄天华  
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有多种因素,财政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但研究发现,现行财政政策的调控措施缩小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效应并不明显,甚至起到了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因此,为缩小东中西部三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提供的均等化,须完善政府均衡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财政政策,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名豪   叶欣   吴文俊   郭杰   欧维新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城乡、区域、要素和人与自然四大协调发展核心要义着手,选取20项具体指标对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市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此研究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异质性及时空演进规律。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水平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趋势,长三角地区各维度协调发展水平均高于其他地区,且溢出效益明显,对整个长江经济带具有良好的辐射作用;且通过城市群内部引力分析,虽然长三角城市群凝聚力占有绝对优势但三大国家级城市群均呈现较强增长趋势;省份发展水平受到省会影响明显,强省会的省份出现明显资源倾斜,同样省会为核心的城市群也出现发展失衡现象。因此,基于对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和现状特征研究,从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出发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蒙恬   姚聪莉  
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主要通过科技创新效应和人才集聚效应来提高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3)西部地区设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其正向促进效应存在由西向东逐渐减小的特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设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在“大城市”更为明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郑艳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比较德国、日本两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入手,通过分析各自的特点,总结出我国可以借鉴的方面,并构想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该如何建立,为解决我国在市场经济进程中产生的区域差距扩大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剑辉  李洪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都呈现较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形成有区位、禀赋等客观原因,也有区域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策策略等原因。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顺应生产要素开始向西集中的经济规律,营造良好环境,扩大向西开放。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从时机、内容、导向、措施等方面都能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此,本文从规划、财税、金融、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提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春  
对中部崛起政策效应实施效果的测度与分析为新时期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决策参考。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中部崛起政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崛起政策缩小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中部地区内部发展差距。中部崛起主要是通过投资、政府支出规模扩大等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春  刘来会  
在利用1995-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DID)研究了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政策虽然在整体上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区域的协调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西部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并且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固定资产投资等实物资本的增加来实现的,一般具有短期效应,那些具有长期效应并能够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产业结构、外商投资、人力资本水平等并未因政策的实施而得到显著改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志刚  刘磊  
高职院校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支持,而区域经济范围内的企业则可以反哺高职院校,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形成校企一体化的技术发展模式。文章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视域范畴,探讨高职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模式的特色、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共建策略,为高职特色技术人才培养及科研平台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邓创   曹子雯   贺霖卿  
本文通过测算中国金融跨域支撑网络,考察金融一体化分布情况及演变态势,探究其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特征及影响方式。研究发现:第一,随着时间推移,区域金融一体化程度逐渐提高,部分欠发达省级行政区在金融跨域支撑网络中的嵌入程度有所提升。第二,目前中国金融一体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关系,当金融跨域支撑关系处于较低水平时,金融一体化有助于促进欠发达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缩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但其促进效应呈现递减态势;当金融跨域支撑关系处于较高水平时,金融一体化对欠发达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转为抑制效应,同时对相对发达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更大的促进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