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61)
2023(15572)
2022(13288)
2021(12136)
2020(10066)
2019(22983)
2018(22597)
2017(43419)
2016(23638)
2015(26537)
2014(26687)
2013(26308)
2012(24959)
2011(22902)
2010(23453)
2009(22114)
2008(21793)
2007(19845)
2006(17667)
2005(16443)
作者
(69035)
(57616)
(57427)
(54874)
(36908)
(27604)
(26233)
(22210)
(21702)
(20841)
(19725)
(19220)
(18499)
(18373)
(18203)
(17944)
(17216)
(17052)
(16849)
(16705)
(14623)
(14388)
(14073)
(13274)
(13258)
(13004)
(12922)
(12807)
(11587)
(11510)
学科
(115127)
经济(115033)
管理(64524)
(60785)
(47006)
企业(47006)
方法(41608)
数学(36464)
数学方法(36079)
中国(31910)
(30729)
地方(29466)
(24737)
业经(23678)
(21790)
(21400)
贸易(21387)
(20665)
农业(20534)
(19999)
(18260)
银行(18231)
(17840)
金融(17838)
(17624)
地方经济(17054)
环境(16117)
理论(15351)
(15177)
(15165)
机构
学院(343878)
大学(340163)
(151562)
经济(148318)
管理(126126)
研究(124406)
理学(106140)
理学院(104908)
管理学(103152)
管理学院(102503)
中国(96396)
科学(73206)
(72653)
(69640)
(64264)
研究所(57470)
(57232)
中心(56563)
(54710)
财经(53824)
(48513)
业大(47478)
经济学(47067)
(46939)
北京(46670)
师范(46525)
农业(44623)
(44177)
(43610)
经济学院(42038)
基金
项目(213625)
科学(167289)
研究(160194)
基金(151994)
(130944)
国家(129825)
科学基金(110387)
社会(101343)
社会科(96073)
社会科学(96049)
(84847)
基金项目(78766)
教育(73839)
(70736)
自然(68298)
编号(66678)
自然科(66666)
自然科学(66645)
自然科学基金(65430)
资助(63440)
成果(55759)
(51346)
重点(48678)
课题(47190)
(47119)
(43770)
发展(41783)
国家社会(41329)
(41126)
创新(40983)
期刊
(181935)
经济(181935)
研究(110517)
中国(73624)
(53778)
(53521)
学报(48569)
管理(47469)
科学(45887)
教育(40265)
(39818)
金融(39818)
大学(36732)
农业(36269)
学学(34454)
技术(31059)
经济研究(30247)
业经(29395)
财经(27032)
(23400)
问题(23340)
(20009)
(19171)
技术经济(18416)
国际(17945)
统计(17559)
世界(17306)
商业(16868)
理论(16137)
图书(15785)
共检索到545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刘冬冬  
研究目标:对我国货币政策操作进行测度,以期探讨适配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研究方法:对央行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常规与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进行比较、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国际比较以及衡量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变大、主动性增强,更加注重期限搭配的灵活性、市场化方式、宏观审慎管理要求、对经济结构的作用以及对利率和预期引导,同时价格型工具调控效力逐渐凸显,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存在阻滞。研究创新:对货币政策进行系统的测度分析。研究价值:为货币政策的研究和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剑  刘钰  
金融稳定是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维护金融稳定有助于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TVP-VAR模型深入分析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直接和间接传导渠道。研究表明:一方面货币政策短期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的影响,但中长期政策效应并不显著,传统货币政策难以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价格型货币政策的金融稳定效应在短、中、长各期均明显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而金融稳定的中介效应仅在短期内显著,中长期并不明确,意味着货币政策效应还不能从金融稳定有效地传导至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新形势下中国应积极推进传统货币政策转型,搭建具有前瞻性的、兼容多维目标的宏观政策调控框架,疏通金融稳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传导渠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晗  任保平  廉玉妍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衡量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特别是高质量的财富水平,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在国家财富内涵研究基础上,以Dasgupta提出的包容性财富指数为总体框架,从人力财富、物质财富和自然财富等三大维度构建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财富指数。并分别利用J-F终身收入法、永续盘存法和资源预期收益折现法对我国省际层面的人力资本财富、物质资本财富和自然资本财富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1997—2017年我国总财富从171. 67万亿元增长至412. 02万亿元,20年来的财富主要依靠物质资本财富和人力资本财富驱动,其中物质资本财富驱动作用更加明显。从各省(区、市)情况看,财富增长最快的地区均以人力资本财富为主导,而财富增长最慢的地区均以自然资本财富为主导。未来经济发展中应统筹解决好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问题,打好物质资本财富积累基础;以"调整存量、做优增量、提质增效"为核心目标,提升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适时推动生育政策调整,为人力资本财富的增长提供条件;依据各区域财富结构的具体特征,统筹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推动财富结构的持续优化,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成晓  姜旭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并利用SV-TVP-FAVAR模型对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阶段变迁和政策效果进行测度,考察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和政策特点。研究发现,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发展路径经历了五个阶段,其功能由拓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逐渐向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渡,政策影响具有中长期特点,且利率及信贷渠道是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产生影响的主要机制,具备一定程度的市场化特点。未来应从常态化发展、整合政策框架、提高政策效率、加强与积极财政政策配合四个角度,对结构性货币政策进行创新和优化,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汉光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而不同经济结构需要相匹配的货币政策工具。有鉴于此,本文以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为切入点,在测算我国经济结构指数(ESI)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包含数量型、价格型政策工具的门限向量自回归模型(TVAR)以及测度定向调控政策工具的双重差分模型(DID),探究不同经济结构状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以及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效应,并据此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尚才  代飞  
本文采用2000年7月至2009年12月的经济数据,通过建立VECM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在不同经济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差异化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利率对股票市场影响方向不同。在经济扩张时期,股市对利率存在正向反应;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股市对利率存在负向反应。(2)在不同经济背景下,货币供应量变化对股票市场影响程度不同。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供应量变化对股市影响较小;而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股市影响较大。这意味着:由于货币政策在不同经济背景下效果是不同的,因此更需要央行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把握好货币政策的量和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万丽  
全球经济和世界贸易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而遭到重创,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幻莫测。为了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变化,我国政府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广州必须依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及时调整外贸发展思路和对策,从而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文章阐述了外贸高质量发展内涵,并选取了相关评价指标构建外贸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对广州2001年至2020年的外贸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并作深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双循环”背景,提出了推动广州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君  张慧楠  
研究目标: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测度不同区域能源消费的空间相关性与空间异质性。研究方法:使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测度区域间的空间相关性,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测度区域间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中国能源消费呈现北方"高-高"集聚,南方"低-低"集聚的分布特征。创新发展对能源消费的抑制效应北方要高于南方;产业协调发展对能源消费影响处于上升区间,影响较大的区域是西南和西北地区,影响较小的区域是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对能源消费的拉动效应南方要高于北方;绿色发展的调整空间西部和北方地区要大于东南沿海地区;开放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刺激作用东南沿海地区要高于东北和西北地区;共享发展对能源消费的拉动效应西部地区要大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研究创新: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能源消费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价值: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目标、资源禀赋水平、地理位置优势以及国际国内分工的不同,决定了采取差异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方能达到预期效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景初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过大是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推进城乡消费市场一体化对于解决当前我国主要矛盾、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至关重要。为厘清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演变特征,本文以收敛模型为研究方法,分析了2000-2020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存在α收敛,但不存在绝对β收敛,在控制了变量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变量后,才能实现条件β收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许光建  许坤  卢倩倩  
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货币政策由被动型向主动型以及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补充临时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创设定向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实现了调节市场流动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促进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市场化发展等任务。货币政策工具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创新不是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摒弃,而是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济发展以及宏观调控的要求。未来,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以及货币政策体系改革的重点是畅通货币政策由工具目标向中介目标以及最终目标的传导过程,同时亦需要坚持完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尚希  焦建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武鹏飞  王军  
2021年以来经济形势回顾经济增长恢复良好,结构性失衡普遍存在2021年年初以来,我国整体的经济增速已经得到较好的恢复,表现为二季度GDP两年平均当季同比增速已接近疫情前水平。然而结构性的失衡仍然普遍存在,第三产业的恢复情况明显弱于第一、第二产业,消费增速持续低迷,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在快速减弱。从生产法角度看,上半年我国GDP增速已接近疫情前水平,第一、第二产业发展良好,第三产业仍待恢复。2021年一、二季度的GDP当季实际同比增速分别为18.3%和7.9%,两年平均增速依次为5.0%和5.5%,已逐渐接近2019年四季度的5.8%。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文建  顾铭德  刘斌  傅勇  童士清  王家辉  张挽虹  
本文主要运用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经济复苏不同步背景下,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研究显示,危机后美联储等央行的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操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加大了中国稳定物价形势的难度,并限制了中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同时,中国货币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外溢影响。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应更加关注外部环境特别是主要国家和地区央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和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爱琴  张海超  
基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背景,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CRITIC-熵值法组合权重与TOPSIS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2013—2018年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指标体系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企业的数字水平与智能程度的提升,创新能力和绿色发展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高技术制造业等高端制造业引领发挥作用不够,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有待强化;从发展趋势上,整体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分地区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正态分布,呈现"东强西弱"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基于此,提出推进"新基建"建设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完善数字转型治理体系等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振宁  刘洪愧  
文章在新凯恩斯模型中引入内生化资本,以讨论资本国际流动背景下,一个典型的开放经济体应如何实施货币政策,从而最优化社会福利。结果显示,资本的国际流动能影响一国资本结构,进而对经济冲击产生放大效应。在此条件下,相对于稳定汇率的货币政策,独立的货币政策将带来更小的福利损失。文章建议我国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考虑本国资本实际回报率,以起到降低国外经济冲击向国内传导,并且调整国内资本构成的作用,从而控制风险和降低经济整体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