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3)
2023(11416)
2022(9793)
2021(8804)
2020(7378)
2019(17114)
2018(16818)
2017(32174)
2016(17612)
2015(19958)
2014(20447)
2013(20443)
2012(19780)
2011(18277)
2010(18778)
2009(17532)
2008(17413)
2007(15949)
2006(14240)
2005(13339)
作者
(54077)
(45352)
(45205)
(43156)
(28989)
(21805)
(20724)
(17644)
(17062)
(16290)
(15668)
(15067)
(14558)
(14532)
(14309)
(14109)
(13561)
(13450)
(13128)
(13080)
(11587)
(11402)
(11077)
(10450)
(10347)
(10276)
(10134)
(10044)
(9312)
(9024)
学科
(98370)
经济(98291)
管理(46832)
(45017)
方法(34311)
(33654)
企业(33654)
数学(30150)
数学方法(29935)
地方(26966)
中国(26543)
(23996)
业经(19252)
(18480)
(18240)
农业(16595)
地方经济(16341)
(15564)
贸易(15553)
(15070)
(14932)
(14109)
金融(14107)
(13894)
银行(13866)
(13430)
环境(13294)
(13288)
(12613)
理论(11182)
机构
学院(266280)
大学(265470)
(120989)
经济(118516)
研究(99947)
管理(96391)
理学(81168)
理学院(80145)
管理学(78901)
管理学院(78386)
中国(75433)
科学(59748)
(57619)
(53152)
(52536)
(47675)
研究所(47250)
中心(44694)
(42483)
财经(41452)
业大(38383)
经济学(38171)
农业(37280)
北京(37278)
(37278)
(36538)
师范(36192)
(35135)
经济学院(34122)
(33638)
基金
项目(165081)
科学(128693)
研究(121802)
基金(117112)
(101645)
国家(100764)
科学基金(84798)
社会(77676)
社会科(73652)
社会科学(73630)
(65731)
基金项目(61506)
教育(55466)
(54734)
自然(52251)
自然科(50968)
自然科学(50952)
自然科学基金(50032)
编号(49750)
资助(48584)
(42086)
成果(41280)
重点(37898)
(36620)
课题(35484)
发展(34209)
(33662)
(33430)
国家社会(31935)
创新(31398)
期刊
(146477)
经济(146477)
研究(85993)
中国(58101)
(44524)
(40997)
学报(40436)
科学(37498)
管理(35814)
大学(30140)
农业(30089)
教育(29292)
学学(28301)
(27429)
金融(27429)
技术(24350)
经济研究(24235)
业经(23075)
财经(21392)
问题(19139)
(18568)
(16250)
技术经济(15511)
(14976)
世界(14045)
统计(13832)
商业(13577)
国际(13045)
经济问题(12379)
理论(12246)
共检索到423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侠  高文武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其核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文章从经济动力、效率创新、绿色发展、美好生活、和谐社会等五个维度选取34个指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最优的极值熵权法进行客观赋权,衡量中国2001-2017年各省份经济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各省经济质量发展水平逐年呈现上升趋势,并对代表性年份的经济质量水平进行排序。进一步分别从整体视角,五年经济发展规划,影响因素等角度阐释。在此基础上,利用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探讨经济质量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各区域经济质量发展水平差异逐年呈现缩小态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正旭  张樨樨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组合赋权法测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其耦合协调关系及演变趋势,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结果表明:(1)从时间角度来看,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稳步提升,但整体水平偏低,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创新指数、协调指数、绿色指数、开放指数、共享指数呈不同程度增长趋势,协调指数增长最快,共享指数增长较为缓慢。从空间视角来看,东部海洋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优于北部和南部。(2)研究期内,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五个阶段,由轻度失调最终步入中级耦合协调阶段。(3)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差异逐渐缩小,新发展理念五大维度发展趋于均衡,三大海洋经济圈中,南部海洋经济圈内部差异最大,成为影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指数差异结果显示,协调发展将是未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黎黎  杨颖  李慧  
文章基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内涵,从"海洋经济系统、海洋资源环境系统、海洋社会系统"三大系统对象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2+3+5"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体系。以我国11个沿海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双向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系统对象与新发展理念维度均呈现稳步提升趋势,双向评价结果具有有效性。(2)从趋势演变来看,系统对象维方面,海洋经济系统发展有分层态势,部分地区海洋资源环境系统集约发展开始凸显,海洋向社会提供支持与保障的能力逐步增强;新发展理念维方面,海洋创新能力、协调程度以及成果共享程度显著增加,但海洋绿色水平有所下降,海洋开放发展区域分化严重。(3)从区域差距形成来看,海洋资源环境系统和协调理念是未来缩小区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差距的重要突破口。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晓  刘力钢  周洋  演克武  
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作为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7—2019年中国旅游经济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对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地区内和地区间的差异及地区差异来源进行了分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旅游经济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再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中国地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态演进。结果表明:(1)中国旅游经济高质量指数值较低,存在地区差异。(2)地区间差异是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平均贡献率为67.76%。(3)Moran’s I数值为正,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卫红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整体影响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将不同经济主体的不同利益纳入研究视野时,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差异性和负面效应便凸显出来。通过一般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相结合,有助于全面而深刻地了解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静梅   钟浩   李钰琪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构建了包含实体经济夯实、平安中国先行等八大准则的评价体系,测度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引入文本分析算法对指标差异化赋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由同质化考核到差异化考核的转变。进一步运用因素分解法、泰尔指数、相对β收敛模型刻画其演变特征,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东部与中部整体水平较高,西部与东北部增速凸显;对八大准则进行分解发现,民生福祉增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贡献最大,不同地区已经显现出差异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此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差异逐渐缩小,这也体现在全国层面存在显著的“追赶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整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区域内差异,打破了“唯地区论英雄”。稳健性检验表明,差异化测度结果并不受关键词提取算法的影响,相关结论依然成立。为此,政府应找准定位,夯实长板,弥补不足,以民生为导向,打破唯地区GDP论英雄,强化区域合作,缩小发展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邦克  邢茂源  杨青龙  
文章从经济增长高质量、创新发展高质量、生态文明高质量和民生发展高质量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模型——组合加权主成分法,对我国2013—2017年各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领域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空间聚集效应,形成"东高""中平"和"西低"的分布格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郑志来  
本研究基于国家层面"互联网+"教育与民族地区教育的政策背景,从"互联网+"视角分析了民族地区教育不同于其他区域教育以及传统教育的特征。研究发现,民族地区"互联网+"教育存在着供给侧与需求端不匹配、发展模式存在路径依赖、内生动力不足以及"互联网+"民族教育长尾问题等差异性特征。针对四方面差异性特征构建民族地区"互联网+"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并提出具体对策建议,如:从民族地区"互联网+"教育线下线上融合发展的O2O模式,加强民族地区"互联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与变革民族地区"互联网+"教育培养模式,基于"互联网+"建立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东  胡宏伟  
基于规模化、法制化、精细化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中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表现为“东>东北>中>西”的差异化分布格局。分维度来看,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规模化水平呈剧烈波动上升趋势,法制化水平上升态势相对平稳;精细化水平则表现为快速上升趋向。从影响因素来看,政府干预程度、经济增长水平、服务人员质量、网络信息环境发挥正向作用;城乡收入差距和服务人员数量发挥负向作用。据此,应从健全法制、应用数智、深化改革三维发力,提高社会保障治理与服务效能,为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姜钰  蔡秀亭  
采用泰尔指数、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004~2013年中国区域林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无论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还是各区域内部都存在差异性。在众多影响因素中,林业产业因子、区域经济因子、森林资源因子的影响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林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震  徐明威  徐佳慧  刘文新  
“一核一带一区”作为区域发展类型中的一种特殊组合,是为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尝试。本文通过构建“一核一带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分析2015-2020年“一核一带一区”及其内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果显示:“一核一带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一核”“一带”“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梯度特征显著。此外,“一核”“一带”“一区”的21个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各自区域内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三种类型。因此,全面深入推动“一核一带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因地制宜施策,积极探索差异化的错位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区域战略的协同综合效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智团   唐晓超   彭青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自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和必然要求。文章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出发,提出一个能够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梳理总结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经验。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进入新时代后城市经济在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效率、发展结构和发展布局等五个方面的转变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要求。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推进我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师博  任保平  
利用新方法测算了基于经济增长基本面和社会成果两个维度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1992-2016年中国省际经济增长质量在波动中上升,其中在1992-2014年经历了4个完整的周期,2015年开始新一轮周期波动。近年来中国省际经济增长质量波动周期的时间跨度逐渐拉大,结合2017年前三季度的宏观数据可以预测,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将进入较长时期的上升通道。预计2020-2022年,我国平均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将由2016年的0.49上升至0.55,经济增长质量最高的上海将超过0.85。但东、中、西部经济增长质量分布非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江  王虎邦  
在Barro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引入平滑迁移机制,考察地方债务影响经济发展的平滑迁移特征及其区域异质性,以期在防范地方债务风险进程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平均新增债务率的门槛值为8. 11%;低于该值时,地方债务增加会显著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该值时,地方债务对经济的发展将从高速影响机制平滑转向低速影响机制。此外,东、中、西部地区债务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区域不均衡程度明显且省级分化特征突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殷培伟  谢攀  雷宏振  
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军力量。在明确界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基础上,以经济运行供给侧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分维,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19年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指数和综合指数进行测度和比较,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剖析区域发展差异及来源。研究发现:17年间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但由东向西梯次下降;三个子系统指数在国家中心城市内部及其之间均表现出高度非均衡性;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异集中在区域间,而东—西区域间差异最大且呈扩大趋势。据此,从加强区际循环、深化三大变革、开展先行示范等方面提出推动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