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5)
2023(8766)
2022(6718)
2021(5687)
2020(4624)
2019(10077)
2018(10057)
2017(18964)
2016(10260)
2015(11751)
2014(11992)
2013(11560)
2012(10552)
2011(9781)
2010(9952)
2009(9238)
2008(8785)
2007(7841)
2006(7546)
2005(7122)
作者
(30895)
(25876)
(25815)
(24836)
(16501)
(12202)
(11713)
(9999)
(9857)
(9190)
(9153)
(8605)
(8471)
(8378)
(8082)
(7943)
(7695)
(7526)
(7327)
(7229)
(6702)
(6294)
(6275)
(5926)
(5873)
(5840)
(5532)
(5489)
(5400)
(5003)
学科
(69706)
经济(69659)
管理(29232)
(23823)
方法(19550)
地方(18864)
(18016)
企业(18016)
数学(17280)
数学方法(17197)
中国(16736)
业经(13556)
(13396)
地方经济(12818)
(12179)
(10177)
环境(9562)
农业(9549)
(9245)
(8977)
资源(8923)
产业(8619)
(8420)
(8383)
理论(8205)
(7828)
金融(7828)
经济学(7765)
信息(7337)
(7214)
机构
学院(157668)
大学(155635)
(76770)
经济(75402)
研究(58818)
管理(56000)
理学(47281)
理学院(46762)
管理学(45986)
管理学院(45687)
中国(43429)
科学(34019)
(32461)
(31797)
(29774)
研究所(27015)
经济学(25665)
财经(25478)
中心(25289)
(24532)
(24217)
(23096)
经济学院(22746)
(21204)
师范(21035)
(20842)
北京(20548)
业大(20544)
(19418)
财经大学(18640)
基金
项目(101687)
科学(80011)
研究(75520)
基金(72876)
(63426)
国家(62955)
科学基金(53836)
社会(50553)
社会科(48008)
社会科学(47993)
(40595)
基金项目(37960)
教育(34322)
(32660)
自然(31998)
自然科(31110)
自然科学(31101)
自然科学基金(30558)
编号(29983)
资助(29265)
(24744)
成果(23743)
重点(23557)
国家社会(22164)
(22164)
课题(21358)
发展(20450)
(20370)
(20142)
创新(19219)
期刊
(93576)
经济(93576)
研究(50841)
中国(33128)
(23671)
学报(23203)
(22904)
管理(22671)
科学(21634)
大学(17523)
学学(16366)
经济研究(16232)
教育(16223)
技术(15805)
农业(15448)
(14093)
金融(14093)
财经(14021)
业经(13409)
(12391)
问题(12307)
技术经济(9521)
资源(8916)
统计(8187)
(8182)
世界(8140)
(7977)
经济问题(7919)
图书(7736)
(7368)
共检索到247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华  陈博潮  雷佳祺  
借鉴Hsieh和Klenow(2009)的资源错配框架,在测算企业生产要素扭曲的基础上,估算不同的经济集聚类型对要素投入扭曲的影响,并进一步量化要素配置效率变化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专业化集聚提高企业要素配置效率,多样化集聚加剧企业要素错配。专业化集聚幅度提高1%,企业资本要素投入扭曲下降0. 061 7%、劳动要素投入扭曲下降0. 016 1%;多样化集聚幅度提高1%,资本要素投入扭曲上升1. 107%、劳动要素投入扭曲上升0. 305%。(2)经济集聚通过矫正或恶化企业要素扭曲影响企业规模,进而使宏观经济效率发生变动。量化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对宏观经济效率的年均提升幅度为0. 47%;多样化集聚则会降低总量生产率,年均拖累效应达到1. 78%。(3)不同集聚类型的资源配置效应有很强的异质性,西部地区、外资企业从专业化集聚经济获得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大,港澳台企业从多样化集聚经济获得的总量生产率拖累效应更小。研究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不同集聚经济类型影响经济效率微观机制的新视角,对于我国城市化战略的选择与相关政策的制定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祥栋  张亮亮  赵峥  
文章应用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展示了中国城市产业结构专业化与多样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进一步基于集聚经济的视角探讨了城市产业结构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同于马歇尔和雅各布斯的基本观点,本文认为,专业化、多样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非是线性的。多样化与城市人均产出之间呈现出"U"型特征,专业化与城市人均产出之间呈现出"倒U"型特征。这两类曲线的拐点与城市规模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体来说,城市规模越大,产业结构的高度专业化对城市经济增长越不利,而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对城市经济增长越有利。政策上,为了维持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小城市或镇应充分发挥产业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注重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璐  牟仁艳  胡树华  张权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31个细分行业2012—2015年省际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多元回归模型,探索制造业两种不同模式的集聚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创新综合效率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其作用路径不同。专业化集聚对纯技术效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对规模效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多样化集聚只对纯技术效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东部地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与全国类似;中部地区专业化集聚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均不显著,多样化集聚通过影响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正向影响创新综合效率;西部地区专业化集聚通过影响规模效率正向影响创新综合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金滟  宋德勇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利用2003 ̄2005年的中国284个地级单位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特征、专业化和多样化如何促进城市集聚经济以及在经济集聚中的相对贡献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对资金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和交流外部性的细分和扩展可以解释不同类型城市集聚经济的来源;(2)对中国地级市的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多样化更能促进经济集聚;(3)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促进竞争,加大基础设施和教育投入,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来促进多样化,扩大城市集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诺  张银银  
产业集聚与转移是企业寻求最优区位的动态变化过程,专业化、多样化集聚所带来的MAR技术外部性、资金外部性Ⅰ和Jacobs技术外部性等经济效应,伴随着区位条件变化,形成的推力、拉力和阻力影响着产业转移的流向。从全国层面看,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呈现“U”型趋势,东部地区集聚指数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多样化集聚呈现下降趋势,但东中西趋势存在差异。服务业集聚显著低于制造业集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及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服务业集聚水平上升相对较快。文章利用2004—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显著,而制造业多样化集聚、服务业集聚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并不明显。东部地区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最显著,中部地区资本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推动了区域产业承接,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对产业转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海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有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应用DEA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效率;采用区位熵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方法分别测度了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水平;选取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邻地效应,即本地创新效率会在区域间产生溢出效应;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产业多样化集聚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不显著;从区域层面来看,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多样化集聚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乃全  吴友  赵国振  
本文利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了我国2003-2012年30个区域的创新效率、规模效率以及纯技术效率,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考察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空间差异;(2)总体而言,专业化集聚能有效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和规模效率,而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作用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纯技术效率;(3)分区域而言,东部西部地区多样化集聚能有效提高创新效率,而中部地区表现为专业化集聚促进创新效率;(4)区域之间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联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海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驱动,合理的产业集聚模式有助于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应用DEA模型测度了区域创新效率;采用区位熵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方法分别测度了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水平;选取空间杜宾模型从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效率存在邻地效应,即本地创新效率会在区域间产生溢出效应;产业专业化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而产业多样化集聚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产业多样化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不显著;从区域层面来看,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中、西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多样化集聚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叶云岭  邓洲  魏继石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区和发展排头兵,如何通过提升制造业集聚水平,实现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提升,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2007—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衡面板数据,探究长江经济带制造业不同模式集聚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发展政策提供更加精准的理论依据。研究发现:无论是专业化集聚还是多样化集聚,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都可以显著促进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水平提升,而政府干预有助于提升多样化集聚水平。基于研究结果,提出通过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构建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集聚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海曙  胡文艳  钟为亚  
笔者从产业集聚来源出发分析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通过对中介变量——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建立产业集聚与能源效率之间的理论模型。笔者以2000年~2010中国省域制造业20个行业为研究对象,区分专业化与多样化产业集聚,运用系统GMM方法分别探究其与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专业化产业集聚相对多样化产业集聚更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过度产业竞争下专业化产业集聚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丽莉  侯宇琦  
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双引擎——区域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试图从空间关联视角,就不同产业集聚模式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差异化作用进行考察,分析专业化产业集聚与多样化产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进而以2005—2017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专业化产业集聚对本区域的绿色发展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但第二产业占比提高会减弱专业化产业集聚对本地绿色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2)多样化产业集聚对本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具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比提高会加剧这种抑制作用;(3)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专业化产业集聚对相关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具有间接抑制效应,这种相关性不仅体现在地理上的邻近,还体现在经济联系和人力资本联系上,但多样化产业集聚对相邻区域绿色发展水平影响的参数估计结果并不显著。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雅晖  王怡然  杨金霖  赵田野  张大红  
基于2008—2018年中国林业产业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加权区位熵和赫芬达尔倒数对林业产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进行测度,运用DEA-Malmquist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实证分析林业产业两种集聚类型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省林业产业集聚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且与林业发展情况差异具有一致性,同省的两种集聚类型存在一定此消彼长关系;除研究期初,全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因素始终呈平稳波动趋势;林业技术进步是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专业化集聚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U”形非线性影响,多样化集聚则对林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最后,提出优化林业产业布局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若干对策措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邬丽萍  
产业专业化、多样化分工与分工交易经济是研究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路径。已有研究往往忽略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功能定位,鉴此,构建专业化与多样化分工要素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结果表明,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为研究进行实证对象能更好地解释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对城市群及其内部各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广亮  高铁梅  
本文基于城市专业化和多样化理论分析,利用2003—2016年中国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PD-GMM方法对城市专业化、城市多样化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专业化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存在倒U型关系,即在城市发展初期,经济增长水平会随着城市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而上升,直至达到城市专业化水平边际收益为零的点,经济增长水平随着城市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呈现下降趋势;城市多样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正相关,即城市多样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有利于东北城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完善、投资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东北城市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兴辉  高冬冬  逯相雪  
本文选取2004-2013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9个产业的就业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城市产业的专业化与多样化水平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产业专业化有益于城市经济增长,而产业多样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以期为协调区域发展及各地区和城市合理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策略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