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77)
- 2023(6353)
- 2022(5432)
- 2021(4687)
- 2020(3947)
- 2019(8888)
- 2018(8640)
- 2017(17531)
- 2016(9013)
- 2015(9995)
- 2014(10029)
- 2013(10463)
- 2012(10054)
- 2011(9383)
- 2010(9657)
- 2009(9132)
- 2008(8864)
- 2007(8101)
- 2006(7754)
- 2005(7143)
- 学科
- 济(69976)
- 经济(69942)
- 业(24865)
- 管理(24025)
- 税(21611)
- 地方(21079)
- 税收(20179)
- 收(20012)
- 方法(19732)
- 企(18705)
- 企业(18705)
- 数学(17136)
- 数学方法(17039)
- 地方经济(14997)
- 业经(13523)
- 农(13376)
- 中国(13066)
- 财(12527)
- 产业(11517)
- 学(10172)
- 农业(9861)
- 制(8418)
- 环境(8156)
- 和(8071)
- 贸(7888)
- 贸易(7882)
- 经济学(7863)
- 体(7526)
- 易(7475)
- 发(6962)
- 机构
- 学院(142991)
- 大学(140442)
- 济(77835)
- 经济(76725)
- 研究(53046)
- 管理(52878)
- 理学(45212)
- 理学院(44706)
- 管理学(44208)
- 管理学院(43925)
- 中国(38745)
- 财(36891)
- 科学(28572)
- 京(28457)
- 财经(27943)
- 所(26797)
- 经济学(26236)
- 经(25002)
- 研究所(23706)
- 经济学院(23437)
- 中心(22013)
- 江(21862)
- 财经大学(20190)
- 北京(18254)
- 院(18087)
- 农(17919)
- 州(17290)
- 科学院(16558)
- 省(16332)
- 业大(16224)
- 基金
- 项目(87617)
- 科学(69812)
- 研究(65553)
- 基金(64562)
- 家(55171)
- 国家(54813)
- 科学基金(47275)
- 社会(46072)
- 社会科(44054)
- 社会科学(44046)
- 基金项目(33862)
- 省(33380)
- 划(26856)
- 自然(26830)
- 教育(26577)
- 资助(26406)
- 自然科(26192)
- 自然科学(26187)
- 自然科学基金(25712)
- 编号(25195)
- 发(22272)
- 成果(20657)
- 国家社会(20369)
- 重点(19536)
- 发展(19264)
- 部(19058)
- 展(19018)
- 创(18105)
- 济(18024)
- 经济(17885)
共检索到229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关爱萍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GMM模型分析了经济集聚、税收竞争对中国地区间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集聚对中国地区间产业转移具有显著正影响,税收竞争对中国地区间产业转移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各地区之间确实存在产业转移税收竞争,企业所得税竞争是产业转移中更为重要的竞争手段,增值税竞争程度相对较轻;经济集聚和税收竞争对产业转移具有交互影响,经济集聚的存在使得地区间对产业转移的税收竞争变得更加多样化。此外,地区市场潜能、基础设施投资和贸易自由度对产业转移规模具有显著影响,但劳动力成本对区域产业转移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贾康 阎坤 鄢晓发
近年来,许多中心城市提出了“总部经济”的发展战略,以助力于发展地方经济。总部经济固有其诸多正面的效应,但从宏观和全局来看,也加剧了地方政府的无序竞争和税收转移。本文从总部企业的关联交易、税收监管的困难、各地区发展总部经济的财税优惠政策比较等方面,结合苏州案例,对总部经济加剧地区间税收竞争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应引导地方政府正确对待总部经济并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和改进政绩考核标准;推进省以下分税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地区间财税关系;健全税收法治、规范税收竞争秩序以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加强公众监督和税收征管。
关键词:
总部经济 税收竞争 税收转移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谢乔昕 孔刘柳 张宇
随着地区分工的日益专业化,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重要。产业集聚对税收竞争的影响可能存在区域差异效应。利用我国1997~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税收竞争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其中产业集聚对东部地区税费负担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中、西部地区税费负担则产生了负向影响,但作用不显著。对产业集聚产生的"集聚租"则需加以引导,借以提升社会总福利水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任德孝 刘清杰
中国地方政府之间以税收优惠为手段竞相吸引资本的行为客观上导致税源流失的同时使资源配置失衡,新经济地理学与税收竞争理论的结合为缓解税收竞争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本研究以省级政府为研究样本构建空间杜宾模型,针对集聚经济对税收竞争的缓解作用是否适用于中国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区资本流动形成的集聚经济能够有效协调区域之间的不对称税收竞争。上述研究为"十三五"规划关于发展中心城市的政策从税收竞争的角度提供理论回应和经验证据,肯定了发展中心城市吸引要素集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集聚经济 税收竞争 资本投资决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任德孝 刘清杰
中国地方政府之间以税收优惠为手段竞相吸引资本的行为客观上导致税源流失的同时使资源配置失衡,新经济地理学与税收竞争理论的结合为缓解税收竞争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本研究以省级政府为研究样本构建空间杜宾模型,针对集聚经济对税收竞争的缓解作用是否适用于中国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区资本流动形成的集聚经济能够有效协调区域之间的不对称税收竞争。上述研究为"十三五"规划关于发展中心城市的政策从税收竞争的角度提供理论回应和经验证据,肯定了发展中心城市吸引要素集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集聚经济 税收竞争 资本投资决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德孝 刘清杰
不对称税收竞争理论以序贯博弈为模型基础提出地区间竞争双方策略互动行为的异质性,竞争中可能存在领导者和跟随者,而这表现在税收政策信息在竞争双方之间的流向。本文基于Shannon转移熵研究中国地区间不对称税收竞争中的税收政策信息流向,探究地区间不对称税收竞争动态过程。测算结果表明,税收竞争中经济较发达地区承担税收政策信息的净流出方,在竞争中为领导者,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信息净流入方,在竞争中为跟随者。这为剖析中国地区间不对称税收竞争机制,探究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关系,提出缓解竞争对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德孝 刘清杰
不对称税收竞争理论以序贯博弈为模型基础提出地区间竞争双方策略互动行为的异质性,竞争中可能存在领导者和跟随者,而这表现在税收政策信息在竞争双方之间的流向。本文基于Shannon转移熵研究中国地区间不对称税收竞争中的税收政策信息流向,探究地区间不对称税收竞争动态过程。测算结果表明,税收竞争中经济较发达地区承担税收政策信息的净流出方,在竞争中为领导者,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信息净流入方,在竞争中为跟随者。这为剖析中国地区间不对称税收竞争机制,探究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关系,提出缓解竞争对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杰 任德孝
政治晋升锦标赛机制激励下的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展开逐底的税收竞争,而不合理、不合规的税收优惠政策扰乱了市场秩序。税收竞争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线性的,基于动态门槛面板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税收竞争对经济的刺激效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减弱,在经济发展进入发达水平后甚至有可能转变为抑制效应。根据估计得到的门槛值划定经济门槛区间,发现中国当前各地区经济处于第二和第三门槛区间,依靠税收竞争刺激经济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当前税负逐底的税收竞争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作用模糊,且显著抑制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恶性税收竞争造成税收洼地,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必须加以缓解,发展集聚经济、利用集聚租缓解税收竞争可能是进一步的政策方向。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杰 任德孝
政治晋升锦标赛机制激励下的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展开逐底的税收竞争,而不合理、不合规的税收优惠政策扰乱了市场秩序。税收竞争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线性的,基于动态门槛面板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税收竞争对经济的刺激效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减弱,在经济发展进入发达水平后甚至有可能转变为抑制效应。根据估计得到的门槛值划定经济门槛区间,发现中国当前各地区经济处于第二和第三门槛区间,依靠税收竞争刺激经济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当前税负逐底的税收竞争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作用模糊,且显著抑制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恶性税收竞争造成税收洼地,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必须加以缓解,发展集聚经济、利用集聚租缓解税收竞争可能是进一步的政策方向。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学升
快速推进的产业集聚不仅改变着经济发展方式,也在形塑着税收竞争与技术创新格局,而作为中国式分权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影响技术创新的效应也愈发凸显。本文构建了产业集聚、税收竞争以及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2000年-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中介效应与门限效应分析,旨在以税收竞争为视角分析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与非线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技术创新;中介效应研究发现产业集聚通过减弱税收竞争水平,进而促进了技术创新。同时,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产业集聚程度以及税收竞争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非线性效应。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税收竞争 产业集聚 技术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凡莉 朱英明 刘梦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构建了税收竞争决策模型,分析了地区税收竞争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税负地区,税收竞争对产业集聚具有明显正向促进作用,税收水平不受相邻地区税收政策影响;低税负地区,税收竞争对产业集聚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税收水平容易受到相邻地区税收政策影响。其它变量,地区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集聚经济在税负高地区和低地区都正向作用于产业集聚。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在高税负和低税负地区,并没有显著促进产业集聚,反而阻碍了产业集聚的发展。
关键词:
税收水平 税收竞争 产业集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蒲艳萍 成肖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税收竞争理论,利用2002-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通过引入不同空间权重因素对经济集聚与地区策略性税收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地方政府没有对集聚租进行征税,经济集聚降低了地区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基于交互项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地区经济集聚能对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起到缓解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中国市场一体化的推进可促进地区经济集聚,最终产生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中心-外围均衡而非对称性分布均衡,从而对地区间"竞争到底"的竞次行为起到缓解作用。但上述经济集聚削弱地区间税收竞争的关系仅在外资企业中成立,地方政府针对内资企业展开的税收竞争显著低于外资企业税收竞争的程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蒲艳萍 成肖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税收竞争理论,利用2002-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通过引入不同空间权重因素对经济集聚与地区策略性税收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地方政府没有对集聚租进行征税,经济集聚降低了地区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基于交互项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地区经济集聚能对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起到缓解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中国市场一体化的推进可促进地区经济集聚,最终产生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的中心-外围均衡而非对称性分布均衡,从而对地区间"竞争到底"的竞次行为起到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田时中 汪瑾池 周晓星
为研究产业集聚、税收竞争对工业污染排放的影响效应,基于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工业污染面板数据,运用极值熵值法测度工业污染排放指数,通过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工业污染呈"波浪式"上升趋势,2010年以前,东部工业污染排放强度高于中西部,此后,污染压力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各省工业污染排放呈平稳型、持续波动型和跳跃型波动类型。(2)全国看,制造业、服务业集聚均显著加剧工业污染排放,税收竞争程度高,抑制工业污染排放,出现"趋优竞争"现象;经济增长和技术水平加剧工业污染排放,贸易开放度和环境管制显著抑制工业污染排放,城市化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不显著。(3)交互项回归表明,伴随着地方政府不断降低税负,提高税收竞争程度,显著抑制工业污染排放。(4)分地区看,产业集聚对工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特征,制造业集聚抑制东西部地区工业污染排放,加剧中部地区工业污染排放,而服务业集聚显著加剧东中部地区工业污染排放,抑制西部地区工业污染排放,且高税负显著加剧地区工业污染排放。要降低工业污染排放,需促进地区产业绿色升级、规范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和加强政府环境管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