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32)
- 2023(18833)
- 2022(16428)
- 2021(15248)
- 2020(12870)
- 2019(29795)
- 2018(29246)
- 2017(56638)
- 2016(30270)
- 2015(33993)
- 2014(33847)
- 2013(33566)
- 2012(31328)
- 2011(28576)
- 2010(28674)
- 2009(26555)
- 2008(25887)
- 2007(22612)
- 2006(20269)
- 2005(18223)
- 学科
- 济(145027)
- 经济(144884)
- 管理(86588)
- 业(80827)
- 企(65648)
- 企业(65648)
- 方法(60308)
- 数学(53038)
- 数学方法(52435)
- 中国(37952)
- 农(34559)
- 财(32604)
- 地方(30164)
- 业经(29124)
- 学(29005)
- 贸(25723)
- 贸易(25708)
- 易(24937)
- 制(24876)
- 农业(22756)
- 银(19883)
- 银行(19836)
- 融(19629)
- 金融(19627)
- 环境(19592)
- 理论(19569)
- 和(19479)
- 务(19167)
- 财务(19094)
- 财务管理(19044)
- 机构
- 大学(441103)
- 学院(436996)
- 济(189575)
- 经济(185782)
- 管理(172689)
- 研究(150437)
- 理学(149004)
- 理学院(147371)
- 管理学(144857)
- 管理学院(144056)
- 中国(113737)
- 京(94393)
- 科学(89382)
- 财(86677)
- 所(74333)
- 财经(69337)
- 中心(68125)
- 研究所(67199)
- 农(66301)
- 江(63580)
- 经(63059)
- 业大(62273)
- 北京(59910)
- 经济学(59134)
- 范(56253)
- 师范(55752)
- 院(54953)
- 经济学院(53200)
- 财经大学(51541)
- 农业(51527)
- 基金
- 项目(293187)
- 科学(231582)
- 基金(214818)
- 研究(213769)
- 家(186623)
- 国家(185174)
- 科学基金(159796)
- 社会(137655)
- 社会科(130698)
- 社会科学(130666)
- 基金项目(113345)
- 省(111728)
- 自然(102864)
- 自然科(100484)
- 自然科学(100461)
- 自然科学基金(98652)
- 教育(97164)
- 划(94524)
- 资助(89593)
- 编号(86007)
- 成果(69223)
- 重点(65432)
- 部(65421)
- 发(62926)
- 创(60081)
- 课题(58536)
- 国家社会(57594)
- 教育部(56521)
- 创新(56213)
- 科研(55820)
- 期刊
- 济(209125)
- 经济(209125)
- 研究(135117)
- 中国(82115)
- 学报(65456)
- 财(64898)
- 管理(64477)
- 科学(61788)
- 农(59279)
- 大学(50591)
- 学学(47589)
- 教育(41496)
- 农业(40521)
- 融(39691)
- 金融(39691)
- 技术(38502)
- 经济研究(34790)
- 财经(34701)
- 业经(32391)
- 经(29873)
- 问题(28889)
- 贸(23120)
- 技术经济(22945)
- 统计(22546)
- 理论(21862)
- 图书(21861)
- 业(20339)
- 现代(19992)
- 策(19870)
- 商业(19797)
共检索到656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豆建民 汪增洋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集聚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城市土地产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密度是影响城市土地产出率最重要的因素,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性造成就业密度对城市土地产出率的贡献很小,甚至为负;城市净集聚效应为负和资本劳动比不断攀升,说明城市资本投入是低效率的;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控制城市用地面积、发展先进制造业有利于提高城市土地产出率,经济集聚和产业结构因素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城市土地产出率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具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经济集聚 产业结构 土地产出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杏村 田淑英 王晓玲
以2005-2016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了中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同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财政分权、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05-2016年中国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相对较低,年均下降5. 1%,其中,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下降是其下降的主要原因。财政分权、专业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均是显著为负,但财政分权可通过专业化产业集聚促增绿色经济效率;多样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多样化产业集聚可通过财政分权促减绿色经济效率。从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二产业比重、固定资产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促减作用;对外投资对绿色经济效率有负影响,科技投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为正,但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本文针对相关分析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大垒
金融产业集聚现象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已比较明显,并有效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金融业集聚式发展模式,有必要研究其形成原因。本文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8~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EViews6.0软件,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工业总产值、金融业从业人员和地区生产总值三个因素对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居民储蓄和园林绿地面积两个因素对其形成则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据此,本文从金融企业、工业企业、地方政府和城市居民四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城市金融产业集聚形成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凯 蒋伏心
城市经济发展伴随着生产密度和要素使用效率由低到高的转变。文章利用江苏省13个地级市1996-2010年的数据,基于集聚效应函数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考察了城市发展过程中要素集聚、政府行为及区位条件对城市土地产出率的影响程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柯善咨 赵曜
文章通过新经济地理学的资本流动模型分析了城市规模对资本积累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3-2009年我国653个县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集聚效应导致大城市以更高的效率吸收资本,城市规模增长促进了资本深化;控制其他因素后,人口规模增加1%推动城市人均资本存量平均增加0.22%,而省会以上城市的管理职能放大了城市规模的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明强
研究目的:发现城市工业用地产出率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和区域差异,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工业集约用地。研究方法:根据土地功能理论和经济主体动力学关系导向原则构建城市工业用地产出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利用地级城市面板数据估计并检验工业用地产出率影响因素及作用程度并进行区域比较。研究结果:城市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就业密度和全要素生产率对1999年来城市工业用地产出率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3%、-7%和85.7%;它们对工业用地产出率的边际贡献由于东中西部工业用地集约度、产业类型、劳动素质不同而呈现出区域差异。研究结论:应遏制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工业新区建设中粗放用地行为、促进工业投资并加强工业区生活配套以提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贺祥民
产业集聚是影响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一种重要环境因素,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影响。采用中国27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考察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比专业化集聚更突出;服务业(整体)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比多样化集聚更明显,而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应积极引导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贺祥民
产业集聚是影响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一种重要环境因素,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影响。采用中国27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考察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比专业化集聚更突出;服务业(整体)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比多样化集聚更明显,而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应积极引导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贺祥民
产业集聚是影响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一种重要环境因素,会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影响。采用中国27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考察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比专业化集聚更突出;服务业(整体)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比多样化集聚更明显,而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集聚对城市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应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合理的空间集聚,在制造业集聚中鼓励多样化集聚,并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集聚,以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金滟 宋德勇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利用2003 ̄2005年的中国284个地级单位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特征、专业化和多样化如何促进城市集聚经济以及在经济集聚中的相对贡献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对资金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和交流外部性的细分和扩展可以解释不同类型城市集聚经济的来源;(2)对中国地级市的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多样化更能促进经济集聚;(3)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促进竞争,加大基础设施和教育投入,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来促进多样化,扩大城市集聚。
关键词:
城市集聚经济 专业化 多样化 外部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俊松
文章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运用熵指数探讨了城市产业多样化和专业化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并根据2003-2010年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产业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集聚经济、城市产业相关性多样化和无关性多样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而言,城市产业集聚的多样化和专业化都能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但是多样化的作用显著大于专业化的作用;(2)并非所有的多样化都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以知识溢出为主要影响机制的相关性多样化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而以组合效应为主的无关性多样化不能或尚未促进经济增长。这表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受益于具有相关性或互补性的多样化部门和专业化部门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文章验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凤莲 段会娟
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在空间经济学框架下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两者关系的经验检验较为缺乏且研究结论差异较大。本文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模型考察集聚、产业结构类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集聚确实是内生的,考虑了内生性问题的SGMM估计显示:区位熵对经济增长具有不显著的促进作用,专业化而不是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更有利于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修岩
本文基于中国2003~2006年的城市面板数据,通过就业密度、城市相对多样化水平和相对专业化水平等集聚经济因素对城市非农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了关键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从而得到更加可靠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一个城市的就业密度和相对专业化水平对其非农劳动生产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就业密度 生产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国安 苏诗琴
房地产投资增长对于城市综合杠杆率的影响是房地产投资增长对城市经济增长和债务增长影响的综合反映,其对我国房地产业调控和宏观杠杆率调控的方向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房地产投资增长对于城市债务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即推动了城市综合杠杆率的上升,那就应该对房地产投资增长的合理性进行考量。本文基于2003~2020年104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房地产投资增长对城市综合杠杆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期来看房地产投资增长促进了城市综合杠杆率的下降,房地产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于债务增长,但在不同人口规模城市、不同商业魅力城市存在较大差别,在不同时期也存在较大差异。要使城市综合杠杆率保持合理水平,就应当保持房地产市场合理健康发展,合理调节房地产投资增长的空间结构,做到因城施策,努力实现房地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债务合理增长相协调的格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钊 张营营 高煜
在分析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双循环"战略的现实背景,基于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空间效应视角下研究了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集聚与本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呈"倒U"型关系;与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水平呈"倒U"型关系,与盈利能力呈"U"型关系。同时,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利用指数衰减空间权重矩阵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集聚对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分别为450km和550km。本土市场效应、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是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其中,本土市场效应存在负向作用,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存在正向作用。本文以空间效应视角为切入点,为理解"双循环"战略下经济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对城市发展和制造业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软件产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2006-2013年27个省市软件产业的面板数据
创意产业集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自2004—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否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2005—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股权结构视角下财务杠杆对企业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
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长三角16个中心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东部15个省(市)面板数据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就业差异——基于我国四大经济区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房地产价格与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结构——基于2009-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对地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FDI对于中国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基于1999年~2006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