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01)
2023(4766)
2022(3881)
2021(3381)
2020(2622)
2019(6032)
2018(5863)
2017(11161)
2016(5652)
2015(6335)
2014(6537)
2013(6619)
2012(6571)
2011(6398)
2010(6577)
2009(6392)
2008(6111)
2007(5511)
2006(5305)
2005(5004)
作者
(17626)
(14956)
(14902)
(14254)
(9733)
(6880)
(6611)
(5723)
(5690)
(5364)
(5286)
(5016)
(4821)
(4808)
(4704)
(4626)
(4350)
(4302)
(4256)
(3976)
(3737)
(3597)
(3579)
(3456)
(3430)
(3396)
(3219)
(3033)
(2910)
(2861)
学科
(55409)
经济(55376)
管理(16286)
方法(16083)
地方(14576)
数学(13521)
数学方法(13453)
(11827)
地方经济(11598)
(10272)
企业(10272)
中国(9634)
(9433)
业经(9070)
(6931)
经济学(6913)
理论(6365)
(6143)
金融(6143)
环境(5923)
(5869)
(5651)
(5598)
(5349)
产业(5303)
(5201)
(4971)
银行(4970)
(4873)
(4688)
机构
大学(100173)
学院(98855)
(55946)
经济(55055)
研究(37881)
管理(35658)
理学(30419)
理学院(30064)
管理学(29654)
管理学院(29464)
中国(28463)
(23529)
(20279)
经济学(19551)
科学(19340)
财经(18792)
(18668)
经济学院(17162)
(16964)
研究所(16642)
中心(15670)
(14570)
财经大学(13852)
北京(13125)
(13029)
(12607)
师范(12547)
科学院(11455)
社会(11411)
(11220)
基金
项目(57395)
科学(46294)
基金(43355)
研究(43239)
(36616)
国家(36336)
科学基金(31464)
社会(31214)
社会科(29668)
社会科学(29662)
基金项目(21931)
(20798)
教育(19206)
资助(18049)
自然(17655)
自然科(17225)
自然科学(17222)
(17073)
自然科学基金(16943)
编号(15980)
国家社会(13749)
(13706)
成果(13364)
(13338)
(13316)
经济(13202)
重点(13053)
教育部(12102)
发展(11915)
人文(11854)
期刊
(71009)
经济(71009)
研究(36593)
(17249)
中国(16919)
管理(15951)
经济研究(12747)
科学(11814)
学报(11163)
财经(10856)
(9721)
金融(9721)
(9621)
(9520)
大学(9194)
问题(8895)
技术(8844)
学学(8834)
业经(8121)
技术经济(7159)
教育(6862)
(6504)
世界(6447)
统计(6414)
农业(6195)
经济学(5956)
国际(5777)
经济问题(5731)
(5364)
经济管理(5279)
共检索到159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萍萍  王毅  
综合已有文献,对经济长波现象、经济长波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长波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如下:经济长波现象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长度为4060年、平均为50年的经济周期;从价格等观察变量开始的单一精确计量在经济长波现象发现过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并未为经济长波存在提供确凿证据,综合多种因素的多元推论历史模型可用来阐释经济长波的存在性;对经济长波的界定以周期性这一本质特性为前提,从狭义向广义发展,即从单纯经济变量发展到经济-社会-制度因素的组合;学者们对过去200多年已发生5次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萍萍  王毅  
综合已有文献,对经济长波现象、经济长波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长波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如下:经济长波现象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长度为40~60年、平均为50年的经济周期;从价格等观察变量开始的单一精确计量在经济长波现象发现过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并未为经济长波存在提供确凿证据,综合多种因素的多元推论历史模型可用来阐释经济长波的存在性;对经济长波的界定以周期性这一本质特性为前提,从狭义向广义发展,即从单纯经济变量发展到经济-社会-制度因素的组合;学者们对过去200多年已发生5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萍萍  王毅  
综合已有文献,对经济长波现象、经济长波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长波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如下:经济长波现象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长度为40~60年、平均为50年的经济周期;从价格等观察变量开始的单一精确计量在经济长波现象发现过程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并未为经济长波存在提供确凿证据,综合多种因素的多元推论历史模型可用来阐释经济长波的存在性;对经济长波的界定以周期性这一本质特性为前提,从狭义向广义发展,即从单纯经济变量发展到经济-社会-制度因素的组合;学者们对过去200多年已发生5次经济长波取得了基本一致的认识,但是在确切年份上因方法和数据的差异而略有不同;创新、战争、核心技术要素、多要素平衡与失衡是经济长波产生的主要因素,历次经济长波一般会伴随着技术或关键要素、产品或服务、基础设施、产业聚集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未来研究可从产业结构变化的角度研究经济长波的发生机理。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马艳  王琳  
从19世纪末开始,经济学家们纷纷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规律性现象,即大体50~60年出现一次长期波动,由此也开启了学术界对"经济长波"这一命题长达一个世纪的研究与探讨。对于长波的存在性问题,目前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中确实存在着长达50~60年的长周期波动现象。而对于长波形成的动因,现有的研究仍是众说纷纭,学者们由于选择的视角不同,往往得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国内外现有的长波理论进行了细致地归纳和梳理,并且按照研究视角的不同将现有研究分为三大类,即技术创新长波论、制度演进长波论以及内生机制长波论。在对这三大长波理论进行介绍、比较与评析的基础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新泽  张耀丹  
经济长周期是工业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规律,周期性波动具有全球同步性。目前,我国经济处于长周期波动下行期,承受着下行压力。应对经济下行,总体上应实行适度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以保持社会稳定,并为创新提供较为宽松环境。摆脱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新的技术武装的新兴产业成长,代替老的主导产业引领经济走入下一个经济繁荣期。然而,新兴产业包括新的主导产业的发展,也有其自身规律,其成长道路"漫长"。每个经济长周期包含数个经济中周期。目前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升级和"双创"所形成的中周期上升力量支撑,其后可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游  翟建辉  
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是经济繁荣的唯一原因。本文通过对英国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关系。按照这一发现,通过研究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情况,本文认为,中国目前正处在创新高涨、潜在增长率下滑的阶段,虽然经济增速在短期内会放缓,但技术创新在未来5~10年内对经济会有拉升作用。除了加大研发投入,中国提高潜在增长率的关键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文进  
各国经济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 ,是由各自所处长波的相对位置决定的。从长波关系看 ,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新的长波 ,而我国则处在旧长波上升期的中间 ,两者的发展差距近 30年。这种长波关系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良好经济发展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也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正日趋恶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从长波关系看 ,加入WTO虽有短期利益 ,但处理不当 ,会牺牲长期利益。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永兵  徐圣银  
美国新经济“一高两低”的现象 ,超出了正统宏观经济学的解释能力。作者运用熊彼特的长波与创新理论 ,阐述了长波、创新与美国新经济的关系 ,探讨了新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作者认为 ,9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作为一次重大基本创新将会引致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经济长波 ,并由此带来一个较长的经济繁荣期 ,同时也将会弱化传统的经济周期 ,增强经济自身的稳定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永兵  徐圣银  
美国新经济“一高两低”的现象 ,超出了传统宏观经济学的解释能力。作者运用熊彼特的长波与创新理论 ,阐述了长波、创新与美国新经济的关系 ,揭示了新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本文认为 ,9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作为一次重大基本创新将会引致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经济长波 ,并由此带来一个较长的经济繁荣期 ,同时也将会弱化传统的经济周期 ,增强经济自身的稳定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闫逢柱  苏李  田国英  
随着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出口增长波动日趋明显。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借助HP滤波法从总体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中国的出口增长波动,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波动整体呈现向上扩张趋势且波动日趋明显。其中,原料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最慢,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持续性最强;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出口增长扩张收缩能力最强,增长最不稳定;易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最快,难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较快;总出口增长和结构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表明,总出口增长波动和五类产品出口增长波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可能出现失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勇  
现代经济学经过百余年发展已经具有一套基本完整的理论体系,然而对于长波问题,尽管不少经济学家对它进行了研究,却始终没有达成一种共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经济学前辈们对于长波和经济发展演化机制之间的联系没有给予充分重视。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把社会经济系统看作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作为一个组织系统,它就必然要有自己发生、生长、演化的机制,而长波只不过是这种演化机制的作用形式。因此,为了透彻地认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谷书堂  杨文进  
在开放经济系统中,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不仅受本国制度变革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后者则主要由各国在同一长波和不同长波之间的相对位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凯强  台航  
文章基于我国1998-2006年的县级面板数据,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机制。理论分析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偏好生产性支出的特点,将提高经济增长波动率;实证结果有力地论证了上述结论,即生产性公共支出占比提高10%,经济增长波动率将增加0.42%。稳健性分析发现中西部县级地区较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波动率更大。此外,我国生产性支出偏好对经济增长波动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在繁荣时期,经济增长波动率的增加幅度将超过0.8%。文章的结论可为推进和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栾海桥  李民圣  
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仍然尚未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世界仍然处于一个大调整的时期。文章根据长波理论及其形成的机制,认为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第五次长波的下降阶段,这种萧条仍可能持续几年,直至新一轮技术革命发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勇华  
令人信服的长波技术原因论不仅需要证明技术创新(速度)决定投资(速度)进而决定经济长波,还需要证明创新本身为何以集群方式周期性出现。通过间断平衡理论的生物学隐喻研究方法,从技术路径依赖、重大技术突破的联动效应和宏观环境的积极作用角度阐述了技术创新集群性和周期性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理论解释力和说服力,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路和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