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3)
- 2023(12603)
- 2022(9700)
- 2021(8536)
- 2020(6736)
- 2019(14691)
- 2018(14149)
- 2017(27509)
- 2016(14444)
- 2015(15931)
- 2014(16158)
- 2013(15350)
- 2012(13974)
- 2011(12781)
- 2010(13055)
- 2009(12554)
- 2008(11359)
- 2007(10326)
- 2006(9476)
- 2005(9066)
- 学科
- 济(80903)
- 经济(80839)
- 管理(39004)
- 业(38828)
- 企(30644)
- 企业(30644)
- 中国(27333)
- 融(26767)
- 金融(26766)
- 银(24342)
- 银行(24331)
- 方法(23663)
- 行(23604)
- 地方(23006)
- 数学(20593)
- 数学方法(20438)
- 农(18817)
- 业经(18507)
- 财(16644)
- 制(16471)
- 学(14501)
- 农业(13597)
- 地方经济(13267)
- 体(12127)
- 中国金融(11351)
- 发(10986)
- 产业(10904)
- 务(10616)
- 财务(10583)
- 财务管理(10559)
- 机构
- 学院(208907)
- 大学(205513)
- 济(98317)
- 经济(96418)
- 研究(76076)
- 管理(72133)
- 中国(62889)
- 理学(60950)
- 理学院(60270)
- 管理学(59269)
- 管理学院(58891)
- 财(45391)
- 科学(42850)
- 京(42035)
- 所(38017)
- 财经(36002)
- 中心(35387)
- 研究所(34264)
- 经济学(33416)
- 经(32581)
- 农(32479)
- 江(31932)
- 经济学院(29836)
- 院(27085)
- 业大(26843)
- 财经大学(26694)
- 范(26681)
- 北京(26577)
- 师范(26411)
- 州(26180)
- 基金
- 项目(133225)
- 科学(105521)
- 研究(99932)
- 基金(96596)
- 家(83533)
- 国家(82813)
- 科学基金(70895)
- 社会(67120)
- 社会科(63828)
- 社会科学(63811)
- 省(52857)
- 基金项目(49818)
- 教育(44794)
- 划(43185)
- 自然(41813)
- 自然科(40870)
- 自然科学(40860)
- 自然科学基金(40152)
- 编号(39267)
- 资助(38613)
- 成果(32253)
- 发(31788)
- 重点(30827)
- 部(28882)
- 国家社会(28870)
- 课题(28541)
- 创(28095)
- 性(27700)
- 发展(26500)
- 创新(26368)
共检索到331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朱悦蘅 周小保
金融活动本身包含了以公平正义、自由平等为核心的现代性价值属性,但金融始终具有脱离实体经济、服务于自我增殖和膨胀的倾向,放任自由的经济金融化过程反而会造成现代性价值的最终消却。本文分析了经济金融化过程中显现出的多重现代性悖论,结合我国经济金融化的现实困境,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新民 武晓婷
基于中国经济金融化的典型特征,在参考国内外金融化测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中国的金融化指数,以此衡量中国经济金融化的走势及周期波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化指数的估计结果能较好地描述和评价我国经济金融化的走势和波动状况,样本期内中国经济的金融化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下,我国经济金融化的发展趋向和周期性波动不仅与国际经济和金融环境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态势密不可分,而且与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和力度都紧密联系。
关键词:
经济金融化 主成分分析法 金融化指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宇
理论与实证表明,金融过快发展、偏离实体经济以及金融过度投机等将会引发经济金融危机,乃至社会危机。防止过度金融化问题对于促进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社会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认为,现代经济金融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过度金融化现象,既是金融理论创新不足、金融结构缺陷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经济金融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欧美与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出现的过度金融化问题既有经济金融自由化思想发展的因素,也反映了金融体系建设不健全和金融发展不均衡。从国际比较看,分析中国的过度金融化问题,应充分认识到中国现代金融起步比较晚,金融体系建设还处于成长发展阶段,而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吸纳了发达国家数百年的金融理论和实践,期间必然存在不相适应、不匹配等问题,这也折射了迫切需要建立中国独立自主的经济金融理论范式的重要性。本文认为,针对中国存在的过度金融化现象和趋势,既要考虑金融过度发展的危害,也要考虑金融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不利影响,从金融政策制度、金融监管以及金融机构治理等多维度谋划有效路径,构建与经济总量规模、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相匹配的现代中国金融体系,推动中国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未来的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应立足本国国情,坚持走独立自主的金融发展道路,吸取欧美、新兴市场国家过度金融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健康良性循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卢文华
美国经济过度金融化最终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事实证明,金融发展存在一定的边界,金融过度发展反而会阻碍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当金融发展超越甚至脱离了实体经济,进入自我扩张、自我循环的非正常轨道时,将给整个金融系统甚至整个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这就是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的逻辑所在。从我国实际出发,在引导金融回归本源、促使资金"脱虚向实"、实现经济虚实协调发展过程中,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双方要共同发力。金融机构要回归信用本源,在开展金融活动时必须信守承诺,注重声誉维护和信用管理,防止发生信用危机;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云松
经济金融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从总量与结构两个维度深入分析我国经济金融化演进趋势,认为总量方面金融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持续提升,结构方面货币类与非货币类金融资产结构失衡、债权与股权融资结构失衡是当前我国杠杆率高企、债务风险积聚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阐述金融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效应,提出通过拓展股权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机构体系抗风险能力,深化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实现向合理金融化的转型。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云松
经济金融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从总量与结构两个维度深入分析我国经济金融化演进趋势,认为总量方面金融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持续提升,结构方面货币类与非货币类金融资产结构失衡、债权与股权融资结构失衡是当前我国杠杆率高企、债务风险积聚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阐述金融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效应,提出通过拓展股权融资渠道,提高金融机构体系抗风险能力,深化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实现向合理金融化的转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明 谢家智 涂先进
基于经济金融化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特征特别是部门分化现象,揭示新形势下结构性价格波动的形成机制。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GMM方法的估计结果显示,经济金融化是促成结构性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经济金融化过程中的部门分化即农产品金融化和制造业金融化的出现是造成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而工业品价格相对平缓的重要原因。在农产品金融化和制造业金融化演进过程中,农产品投资属性的凸显可能会诱发工业资本的抽离转化成投资(投机)资本,彼此之间也会通过联动效应加剧结构性价格波动。同时,在经济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定价方式呈现虚拟化。进一步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发现结果是稳健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明 谢家智 涂先进
基于经济金融化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特征特别是部门分化现象,揭示新形势下结构性价格波动的形成机制。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GMM方法的估计结果显示,经济金融化是促成结构性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经济金融化过程中的部门分化即农产品金融化和制造业金融化的出现是造成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而工业品价格相对平缓的重要原因。在农产品金融化和制造业金融化演进过程中,农产品投资属性的凸显可能会诱发工业资本的抽离转化成投资(投机)资本,彼此之间也会通过联动效应加剧结构性价格波动。同时,在经济金融化背景下,农产品定价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裴祥宇
本文从部门视角构建测度经济金融化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主观静态赋权法和基于熵值法的客观动态赋权法对美国经济金融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样本期内的美国经济金融化趋势不断增强,金融部门扩张强劲,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化呈现周期性上升态势;联邦基金利率调节在一定范围内对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化产生波动性影响,但无法左右其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进程。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渡边雅男 高晨曦
本文试图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视角出发,从企业、国家政权、阶级三层结构探讨日本经济金融化的原因。在企业层面,本文通过观测企业资产、企业受益和其支出的结构确认了企业积累活动的金融化,并指出劳动分配率的下降以及资本积累率的停滞是它的前提。在国家层面,国家的自由化战略显著推动了经济的金融化。日本经济自由化改革的外因是全球竞争带来的门户开放压力,其内因则是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为了推动企业积累活动的金融化,要求政府放松金融管制。在阶级层面,本文展示了工人、产业资本家和货币资本家是如何在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上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裴祥宇
本文从部门视角构建测度经济金融化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主观静态赋权法和基于熵值法的客观动态赋权法对美国经济金融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样本期内的美国经济金融化趋势不断增强,金融部门扩张强劲,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化呈现周期性上升态势;联邦基金利率调节在一定范围内对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化产生波动性影响,但无法左右其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进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严启发
一、对当前经济金融化的观察与分析(一)经济金融化的本质是虚拟经济不断扩张从现象看,经济金融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渡边雅男 高晨曦
本文试图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视角出发,从企业、国家政权、阶级三层结构探讨日本经济金融化的原因。在企业层面,本文通过观测企业资产、企业受益和其支出的结构确认了企业积累活动的金融化,并指出劳动分配率的下降以及资本积累率的停滞是它的前提。在国家层面,国家的自由化战略显著推动了经济的金融化。日本经济自由化改革的外因是全球竞争带来的门户开放压力,其内因则是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为了推动企业积累活动的金融化,要求政府放松金融管制。在阶级层面,本文展示了工人、产业资本家和货币资本家是如何在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上围绕劳动分配率、生产率和利润分配率展开复杂的斗争,并指出工人阶级的历史性失败和资产阶级内部的霸权交替是经济金融化这一“经济地震”背后的“板块运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樊果
到目前为止,有关现代性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社会学以及比较文学领域。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现代性理论引入经济领域,认为现代性在个体观念及行为模式方面,体现在理性和个人主义上;现代性在资源配置问题上,体现在社会治安、法律秩序、财产保护和产权界定等方面。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会通过影响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生产要素投入,进而作用于该社会的经济产出,使该社会经济体可能持续处于变化之中,使不同的社会经济体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实现不同的增长速度。将现代性理论引入社会经济领域,这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变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为理解经济现象、进行经济史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文晋
经济制度如果没有或者建构不了与之相应的气质与精神,很难说这种经济制度存在的合法性与有效性,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重维度的有效整合,是我们建立"特色"经济精神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
经济精神 市场经济 现代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