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8)
- 2023(15605)
- 2022(12867)
- 2021(11669)
- 2020(9756)
- 2019(22156)
- 2018(21979)
- 2017(42763)
- 2016(22807)
- 2015(25746)
- 2014(25879)
- 2013(25521)
- 2012(23251)
- 2011(21012)
- 2010(21281)
- 2009(20011)
- 2008(18465)
- 2007(16322)
- 2006(14708)
- 2005(13342)
- 学科
- 济(110437)
- 经济(110323)
- 管理(66099)
- 业(62891)
- 企(52631)
- 企业(52631)
- 方法(42239)
- 数学(36510)
- 数学方法(36176)
- 中国(32436)
- 融(27856)
- 金融(27855)
- 地方(26879)
- 银(26007)
- 银行(25967)
- 农(25514)
- 行(25056)
- 财(24231)
- 业经(24213)
- 学(22001)
- 制(20517)
- 农业(17641)
- 理论(16534)
- 贸(16052)
- 贸易(16036)
- 务(15724)
- 财务(15651)
- 财务管理(15627)
- 易(15455)
- 和(15091)
- 机构
- 大学(328634)
- 学院(326936)
- 济(140254)
- 经济(137301)
- 管理(128295)
- 研究(112597)
- 理学(110730)
- 理学院(109509)
- 管理学(107643)
- 管理学院(107076)
- 中国(88442)
- 京(69646)
- 科学(67162)
- 财(62875)
- 所(56056)
- 中心(51359)
- 研究所(50960)
- 财经(50631)
- 农(49267)
- 江(47183)
- 业大(45947)
- 经(45907)
- 北京(44348)
- 经济学(43628)
- 范(42389)
- 师范(42035)
- 院(40495)
- 经济学院(39035)
- 州(39025)
- 农业(38130)
- 基金
- 项目(219637)
- 科学(172938)
- 研究(162291)
- 基金(159729)
- 家(137982)
- 国家(136818)
- 科学基金(118015)
- 社会(103982)
- 社会科(98610)
- 社会科学(98582)
- 省(85190)
- 基金项目(84724)
- 自然(74979)
- 自然科(73226)
- 自然科学(73211)
- 教育(73143)
- 自然科学基金(71900)
- 划(70850)
- 编号(65867)
- 资助(65587)
- 成果(53461)
- 重点(48896)
- 部(48052)
- 发(47796)
- 创(45344)
- 课题(45168)
- 国家社会(42898)
- 创新(42275)
- 教育部(41697)
- 科研(41360)
- 期刊
- 济(158750)
- 经济(158750)
- 研究(102331)
- 中国(61249)
- 学报(49209)
- 管理(48425)
- 财(46823)
- 科学(46073)
- 农(45521)
- 融(41566)
- 金融(41566)
- 大学(37745)
- 学学(35620)
- 教育(32955)
- 农业(30707)
- 技术(28052)
- 经济研究(26415)
- 财经(25722)
- 业经(23991)
- 经(22042)
- 问题(20336)
- 理论(17128)
- 技术经济(17089)
- 图书(15959)
- 现代(15419)
- 实践(15418)
- 践(15418)
- 业(14990)
- 商业(14642)
- 科技(14635)
共检索到491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文红星
世界经济正经历着以自由化、全球化和金融化为特征的深刻变化,其中金融化是资本主义社会进入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典型表现。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时代,金融行业在宏观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并成为经济剩余吸收的主要渠道;金融资本家获得了控制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绝对优势;"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独立的资本循环体系将在区域性和全球性资本市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金融化的结果必然会增加经济的不稳定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立峰
尽管影响金融不稳定的原因很多, 但实际经济与投资活动始终是最基本因素。这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投资活动失误、经济周期性波动以及结构变动可以直接导致宏观金融风险, 而且表现在深刻影响宏观金融风险形成和发展的金融投资过程, 也是受实际经济和投资活动制约的。经济结构失衡对宏观金融风险的影响是显著的, 结构性危机是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常态。金融不稳定假说阐明了由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导致金融危机的内在机制, 这种内在机制与经济周期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关键词:
宏观金融风险 经济周期 经济结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守东 王妍 唐亚晖
本文首先通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的多元动态因子模型,得到能够反映我国金融系统内在不稳定性的潜在不可观测因子,分析了我国金融系统在"金融不稳定区制"和"金融稳定区制"下的不同特征;其次,本文以"金融不稳定性假说"、"金融加速器理论"等研究为理论基础,通过一个特定的马尔科夫区制转移的自回归模型MSIAH(M)-ARX(P)研究了我国金融系统不稳定性对宏观经济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具有内在的周期不稳定性,并且在不同的经济增长状态下这种金融不稳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在"高速增长"阶段对经济具有显著的正向放大作用,而在"适速增长"阶段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守东 陶治会
本文使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时变系数模型(Markov-TVP)研究我国股票市场与其影响因素的时变响应关系,并对股票市场不稳定性进行分解。时变系数的估计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路径具有不稳定性,2003年以来,股票市场部分地实现了经济"晴雨表"的功能,且自2010年后股票市场对经济的响应关系进入了完全反应区域。不稳定性分解的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不稳定性的主要根源在于外在不稳定性,存在着股票市场外在不稳定性对经济的非对称影响,即在经济增长的高波动区制,股票市场的内在不稳定性和外在不稳定性都对经济没有显著影响,而在经济增长的低波动区制,股票市场的外在不稳定性对经济的抑制作用显著,但抑制程度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罗建
银行体系不稳定性就是各种金融、经济变量异常波动和各经济主体行为异常导致的银行体系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以危机是否爆发为临界点,银行体系不稳定分为两种状态:银行危机和潜在银行危机。潜在银行危机的后果有可能是爆发银行危机,也有可能其潜在不稳定性得以逐渐消除,最终达到稳定的状态。从根本上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是由于实体经济对其的影响造成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剑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一年有余,以IMF为首的救援仍在继续,然而东亚各国依然笼罩在危机的阴影之下。包括IMF在内的许多人对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战略纷纷提出批评。历史总是这样,当金融危机爆发时,人们总是一味的指责借款国。然而事实上,...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剑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一年有余,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首的救援仍在继续,然而东亚各国依然笼罩在危机的阴影之下。包括IMF在内的许多人对这些国家金融体系、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战略纷纷提出批评。历史总是这样,当金融危机爆发时,人们总是一味的指责借款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黎力
2008年"大衰退"以来风行的明斯基思潮,显示出贬低、歪曲和误读明斯基核心理论——"金融不稳定性假说"的风险。该假说旨在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部,去探求其所固有的不稳定性和经济周期波动所产生的根源和机制,包含扩张阶段"向上的不稳定性"的内生形成和繁荣阶段"向下的不稳定性"的内生触发这两层含义。这种不稳定性产生的过程,主要围绕经济体系资本积累的外部融资过程当中可接受的和实际的现金支付承诺-现金收入(利润)比率所出现的系统性上升的趋向,主要依托利润和投资之间,以及资产价格和债务之间的正反馈循环所产生的"偏差放大机制"。与将周期性的繁荣和萧条归咎于外生冲击对稳定经济体系的干扰的主流经济学相比,该假说更具现实解释力;但因对实体因素关注不足,它忽视了不稳定性内在产生的其他可能来源和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郧会梅
本文对金融结构的视角进行了拓展,对其内涵进行了新的阐述,认为金融结构有宏观、微观和中观三个层次。微观层次的金融结构是指各经济主体的内部金融结构,包括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和居民的资本结构;宏观的金融结构为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中观层次的金融结构指一国金融体系内的各种结构,包括融资模式结构、金融机构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工具结构等;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各个层次金融结构的内在不稳定性,进而认为金融体系具有内在不稳定性。
关键词:
金融体系 内在不稳定性 金融结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黎力
2008年"大衰退"以来风行的明斯基思潮,显示出贬低、歪曲和误读明斯基核心理论——"金融不稳定性假说"的风险。该假说旨在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部,去探求其所固有的不稳定性和经济周期波动所产生的根源和机制,包含扩张阶段"向上的不稳定性"的内生形成和繁荣阶段"向下的不稳定性"的内生触发这两层含义。这种不稳定性产生的过程,主要围绕经济体系资本积累的外部融资过程当中可接受的和实际的现金支付承诺-现金收入(利润)比率所出现的系统性上升的趋向,主要依托利润和投资之间,以及资产价格和债务之间的正反馈循环所产生的"偏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卢荻 张强 蒋盛君 艾思
本文结合Minsky金融具有内生脆弱性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外生冲击的观点,认为金融的不稳定性是金融本身的脆弱性受到外生冲击而导致的。本文建立的一般均衡模型表明和金融市场紧密联系的实际利率,有价证券收益率的随机冲击会影响到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稳定。运用两步GMM方法对中国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也支持所建立的一般均衡模型得出的结论,其中利率和外汇的冲击会加剧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最后脉冲响应函数给出了冲击对于宏观波动的累计影响,脉冲响应函数和我们和用两步GMM估计的结果耦合,这更加佐证了本文估计的有效性。
关键词:
金融脆弱性 外生冲击 经济稳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同合
东亚经济危机是目前国际经济学界讨论的一大热点,本文试图从集体行为的角度探讨市场不稳定的一般微观机理,并着重说明金融市场,尤其是国际金融市场具有自身的特点,因而具有更大的脆弱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文捷 蒋晓阳 朱顺和
文章以广东省21个城市2010—2019年的经济数据,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考虑宏观经济不稳定性因素是否会抑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则不存在影响。与此同时,宏观经济不稳定性因素会抑制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培源 陈蓉
以出口地理集中度和出口不稳定性指数为研究变量,采用多地区方差分解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旅游服务出口地理集中度与出口不稳定性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旅游服务出口主要集中于港澳台地区,而出口的波动却主要来自其它国家和地区;剔除港澳台地区后,旅游服务出口集中于韩国、俄罗斯、泰国、法国等加剧了出口波动,而拓展其它地区尤其是马来西亚、菲律宾、蒙古、印尼、印度等不仅可以扩大旅游服务规模,而且可以降低总体的出口不稳定性。因此,主动的目标式的旅游市场拓展战略是我国旅游业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海生 陈少凌 罗党论 佘国满
以1999~2013年地级市官员变更为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政策不稳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官员变更所引发的政策不稳定性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不确定性预期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2)官员变更对经济增长的财政影响总体上要强于其信贷影响,但财政政策渠道传导的主要是官员短视性政策行为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而信贷政策渠道传导的则主要是官员变更引发的政策不确定性预期。(3)经济增长对官员变更有正向的刺激作用,但经济增长风险却是官员晋升体系中的一个负向考核指标。我们还发现,随着科学发展观对官员变更制度中的经济考核指标的弱化,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政策因素和政策风险显著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