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30)
- 2023(15682)
- 2022(12537)
- 2021(11234)
- 2020(9402)
- 2019(20868)
- 2018(20740)
- 2017(41284)
- 2016(21725)
- 2015(24394)
- 2014(24401)
- 2013(24219)
- 2012(22377)
- 2011(20204)
- 2010(21060)
- 2009(20525)
- 2008(19925)
- 2007(18298)
- 2006(17051)
- 2005(16021)
- 学科
- 济(117551)
- 经济(117429)
- 业(87844)
- 企(77423)
- 企业(77423)
- 管理(76432)
- 方法(40594)
- 中国(35423)
- 业经(33803)
- 农(32430)
- 数学(31978)
- 数学方法(31760)
- 财(31105)
- 融(28750)
- 金融(28750)
- 银(27872)
- 银行(27865)
- 地方(27261)
- 行(27046)
- 制(25766)
- 农业(23077)
- 务(20938)
- 财务(20895)
- 财务管理(20869)
- 策(20193)
- 企业财务(19758)
- 贸(18934)
- 贸易(18915)
- 技术(18828)
- 体(18483)
- 机构
- 学院(325045)
- 大学(318298)
- 济(156713)
- 经济(153844)
- 管理(127966)
- 研究(108913)
- 理学(107779)
- 理学院(106787)
- 管理学(105653)
- 管理学院(105019)
- 中国(93005)
- 财(75159)
- 京(65968)
- 财经(58478)
- 科学(56701)
- 所(53482)
- 经(52776)
- 江(50816)
- 中心(50216)
- 经济学(49493)
- 研究所(47156)
- 农(45114)
- 经济学院(44390)
- 财经大学(42772)
- 北京(42383)
- 州(40540)
- 院(38498)
- 业大(37951)
- 范(37848)
- 师范(37588)
- 基金
- 项目(192738)
- 科学(154421)
- 研究(149845)
- 基金(141159)
- 家(118339)
- 国家(117192)
- 科学基金(102901)
- 社会(100276)
- 社会科(95338)
- 社会科学(95316)
- 省(75028)
- 基金项目(72754)
- 教育(66745)
- 编号(60613)
- 自然(60576)
- 划(60476)
- 自然科(59184)
- 自然科学(59171)
- 自然科学基金(58198)
- 资助(57966)
- 成果(50158)
- 发(44564)
- 部(43596)
- 重点(42743)
- 创(42601)
- 课题(42027)
- 国家社会(41845)
- 性(39649)
- 创新(39078)
- 制(38890)
- 期刊
- 济(189573)
- 经济(189573)
- 研究(109227)
- 中国(63464)
- 财(59565)
- 管理(55322)
- 融(49693)
- 金融(49693)
- 农(43666)
- 科学(37630)
- 学报(34920)
- 经济研究(31347)
- 财经(30866)
- 业经(30558)
- 技术(30085)
- 大学(28996)
- 农业(28836)
- 教育(27496)
- 学学(27495)
- 经(26776)
- 问题(24543)
- 贸(20471)
- 技术经济(20233)
- 国际(18962)
- 世界(18012)
- 现代(17393)
- 商业(17075)
- 业(16363)
- 经济管理(16258)
- 理论(15847)
共检索到522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裴平 卢授永
经济金融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推动了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形成了无国界金融的格局。全球化对中国金融业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要从辩证的、历史的角度对此进行认识。为应对全球化的影响,要采取渐进开放的策略,并通过加强金融法制建设、金融创新及国际合作等措施,趋利避害,实现中国金融业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将中资金融机构打造成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金融机构,也有利于发挥其国际创新能力2018年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国家主席习近平明确将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列为扩大开放的首位,强调指出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方面,2017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同时要加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波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全球金融体系呈现出从过去的严格分业逐渐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趋势。本文探讨了分业经营条件下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动因、过渡性质 ,认为它可以解决我国金融发展需求与监管能力之间的矛盾。在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 ,作者提出了我国金融业的战略选择 :培育核心竞争力 ;准确把握金融业务相关多元化原则 ;建立多元化资本结构 ;运用并购手段实现变革 ;有效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权 ;强化金融控股集团层面的风险管理责任。
关键词:
混业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 金融业核心竞争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扈照轼
在金融全球化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一大特点的背景下,金融安全和金融保障成为金融全球化的不可分割的伴生物,为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关注。金融全球化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金融全球化给全球经济金融、政治和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金融危机 金融安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后小仙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和技术 ,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然而 ,一个国家要想成功地参与全球化 ,就要学会如何参与 ,我国能否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关键在于能否把握主动权 ,能否学会在变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要真正克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寻求到全球化与国家利益的最佳结合度 ,充分获取、放大和享受经济全球化的正效应 ,就必须实施经济全球化战略 ,运用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来规范经济、防范风险。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二重性 机遇 政策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浩
由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演变的全球金融危机迅速影响到了实体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全球化战略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面对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如何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我国经济全球化战略中必须进行深层思考和对策调整的重大课题。本文回顾了我国经济全球化战略取得的成就和隐忧,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出口、企业营运、就业、价格和我国进行海外投资的影响,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风险策略,着重分析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把握向海外投资的机会和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可行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白钦先 薛誉华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白钦先 薛誉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伟 常海忠
金融全球化(financial globalization),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和动力因素,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并继续改变着世界各国金融业——包括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的运行方式和运行特征,中国政策性金融业也概莫能外。正如普罗米修斯从天堂给人类盗来的火种,既造福人类,也带来了灾难的可能一样,金融全球化既为规范和促进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对政策性金融造成了一定冲击,使之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探析金融全球化对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影响,寻求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应对之策,实现我国政策性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厚文 王志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雅珍
本文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提升中国金融业竞争力的可行模式。文章从金融竞争制度变迁的外部动力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认为在中国现实的约束条件下 ,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在全球化背景下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竞争力的一种现实模式选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放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金融业发展浪潮持续高涨,新的金融理念、金融工具、金融商品、金融服务、监管手段等不断涌现,使金融业发生了质的变化。本文将从加快我国金融业发展、跟上知识经济发展步伐的角度出发,对金融创新的内容、本质特征等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并提出我国的金融创新策略。
关键词:
知识经济 金融创新 策略 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