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5)
- 2023(9070)
- 2022(7444)
- 2021(6723)
- 2020(5524)
- 2019(12165)
- 2018(11683)
- 2017(21639)
- 2016(10666)
- 2015(11558)
- 2014(10959)
- 2013(10850)
- 2012(10377)
- 2011(9569)
- 2010(10025)
- 2009(9446)
- 2008(8962)
- 2007(8191)
- 2006(7609)
- 2005(6995)
- 学科
- 济(66935)
- 经济(66891)
- 管理(36016)
- 业(32599)
- 企(28964)
- 企业(28964)
- 地方(18021)
- 方法(17841)
- 中国(16093)
- 技术(15204)
- 数学(14702)
- 数学方法(14544)
- 业经(13515)
- 地方经济(12973)
- 技术管理(11608)
- 学(11414)
- 农(11307)
- 财(10165)
- 制(9840)
- 融(9121)
- 金融(9121)
- 理论(8930)
- 银(8769)
- 银行(8762)
- 行(8509)
- 农业(7999)
- 产业(7883)
- 体(7803)
- 策(7738)
- 和(7728)
- 机构
- 大学(157029)
- 学院(156083)
- 济(76743)
- 经济(75423)
- 管理(59498)
- 研究(56706)
- 理学(50325)
- 理学院(49770)
- 管理学(49044)
- 管理学院(48703)
- 中国(43318)
- 财(33868)
- 京(32153)
- 科学(30177)
- 所(27170)
- 财经(26060)
- 江(24992)
- 中心(24904)
- 经济学(24865)
- 研究所(24050)
- 经(23560)
- 经济学院(21842)
- 范(21306)
- 师范(21167)
- 北京(20629)
- 院(20393)
- 州(19494)
- 财经大学(19104)
- 农(17947)
- 业大(17168)
- 基金
- 项目(98090)
- 科学(79354)
- 研究(76119)
- 基金(71548)
- 家(60971)
- 国家(60466)
- 科学基金(52992)
- 社会(52363)
- 社会科(49782)
- 社会科学(49769)
- 省(38763)
- 基金项目(36729)
- 教育(34469)
- 划(31343)
- 自然(30119)
- 自然科(29503)
- 自然科学(29497)
- 自然科学基金(28981)
- 编号(28943)
- 资助(27209)
- 创(26561)
- 成果(24194)
- 创新(23728)
- 发(22888)
- 国家社会(22736)
- 重点(22342)
- 课题(21299)
- 部(21235)
- 制(19540)
- 发展(19464)
共检索到258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英 陶文楼
《经济思维逻辑》专著有着鲜明的特色和显著的优点。它是一部潜心研究、锐意创新之著,是一部资料丰富、信息量大的著作,又是一部案例生动,可读性强的著作。它既是一部学术专著,又是一本教学体系完备的经济逻辑教材。其社会价值很高,对提高人的思维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
关键词:
经济思维逻辑 创新 特色 社会价值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罗润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章玉贵 赵文成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这一关键命题进行长期探索并取得重大创新突破的理论与实践结晶,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现实特点和前瞻性战略设计。本文从经济学和经济发展的视角,着重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内涵、逻辑演进和范式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相关指标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是一个动态发展和进阶优化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范式,在致力于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同时,通过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现代化的范式参照并形成良性互动,进而推动各国迈向繁荣共生之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鲁清仿 刘佳美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特色国家审计中最能体现制度自信与制度优势并将之转化为制度效能,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也是体现中国国情、适应新形势、完善并促进中国改革开放且在世界范围内独具特色的一种理论创新。本文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次与第二次中央审计委员会的讲话以及其他有关权力监督的理论创新剖析了2019年发布的《规定》的现实逻辑;从党的性质、党政结构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物质基础的角度阐释了其产生的理论逻辑;结合已有实践与制度剖析了该《规定》的五个主要的创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富强
逻辑实证主义起源于对归纳主义之逻辑缺陷的弥补,它不仅与早期的描述主义以及工具主义相一致,而且还可以调和归纳与演绎之间的冲突。更重要的是,它为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披上了严密化、科学化和客观化的外衣,特别适合功利主义的要求。但是,逻辑实证主义本身却内含了约定主义和工具主义,它是在特定引导假定下做些细枝末节的检验工作,从而不但不能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进行批判和反思,同时也很难对实践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敬培 任大鹏 李晓聪
在当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有一个很有特点的群体,即专业合作社中的"典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基于长期追踪调研的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案例研究,分析了这一典范的树立、维继与转型过程,以及典范对非典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典范的树立过程是一个组织的仪式性渐强的过程;典范的维继过程是其出于组织产出或利润最大化考虑,在仪式性投入与技术性投入间进行选择和配比的过程;而当作为典范的组织无法从仪式性投入中获得预期产出时,它就会从典范维继的路径上转向,寻求新的生存之道。非典范对典范的模仿与否取决于模仿的难度,或者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典范 仪式性 技术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一平 朱冉
"两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简称。科学的"两山"价值转化度量是深刻认识"两山"特有性质、内在作用和依存关系的重要前提。但现有方法缺失、定量依据不足。文章基于经济地理的生产、区域、关系、交叉、和谐五重属性,建构了"两山"价值转化模型,利用能值法系统呈现了西南地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能量流动联系,客观反映了绿水青山对金山银山的支撑角色与贡献。而"两山"价值转化水平、生态资本减值强度双评价,可靶向牵引西南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建议通过污染物减量、非化石能源消费减碳来减负释压,实现西南地区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保障经济资本的持续转化目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广德鹏 徐世杰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邓小平深悟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并将这一理论和思维方式艺术地渗透于他的经济理论之中。因此,其经济理论就具有鲜明的辩证逻辑思维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新华 郁惠英
亚当·斯密在创立“经济人”的理论假设时,不会想到它会对西方社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也决不会想到它会成为经济学思想史上争论最多的问题。本文从“经济人”所反映的三方面特点,辨析它的真正归宿。 “经济人”假设第一个方面的特点,是对现实经济生活的远离,表明它已经超出经济学的范畴。 围绕着“经济人”的理论假设,西方经济学家已经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来加以证明,似乎现在离证明的结束还遥遥无期。主流经济学家都把它看成是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前提,单纯的为己、利己的自利行为,既不损人、也不利人,这是最低的和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所谓的“底线伦理”。“底线伦理”一端连着法律,另一端连着类似宗教的信仰、信念的东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萍
该文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周期性运行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也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市场主导型经济体制"对"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的必然替代。经济新常态既是历史逻辑,也是理论逻辑,而且是两者的统一。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新常态 历史必然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萍
该文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周期性运行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也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市场主导型经济体制"对"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的必然替代。经济新常态既是历史逻辑,也是理论逻辑,而且是两者的统一。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新常态 历史必然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时姣 朱云峰
生态文明的创新经济理论和工业文明的创新经济理论是两种不同的创新价值观,两者的本质属性与发展性质不同,两者理论与实践的归旨不同,两者的发展目标和根本任务不同,两者的内生变量与动力机制不同。自然生态发展是人类文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基础,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都要依托这个基础。人类经济活动与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地球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极限以内,现代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基础之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智德 宣国良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是技术创新发展的动力;从金融学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了用DCF方式进行创新投资分析的不足后认为,当前对技术创新的投入等于是购买了对未来价值收益的期权,对期权收益的预期构成了创新激励。最后作者对一些现象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激励 逻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熊德平 朱银芳
本文从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在界定和明确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若干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已有经济发展理论和事实中的制度创新问题,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市场经济的核心内涵是市场制度,继而分析出市场制度创新的逻辑要点以及我国市场制度创新的特殊性和基本要求,以期能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及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启发。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制度创新 逻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炜
本文以中国经济转轨进程为背景考察财政制度创新的逻辑,在对财政体制变迁进行阶段划分与描述的基础上,对体制变迁符合于经济转轨特殊目标与路径的内在原理进行归纳与评价,认为中国的财政制度创新逻辑始终包含着两项内容:一是作为推动经济转轨、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不断根据体制演进和经济运行的变化进行创新;二是本身作为经济转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适时进行改革,保持与整个体制的同步性和一定的运转效率。这一观点也是分析战略机遇期财政形势与策略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
经济转轨 财政制度创新 体制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