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46)
2023(18677)
2022(15879)
2021(14734)
2020(12194)
2019(27603)
2018(27006)
2017(51505)
2016(28342)
2015(31646)
2014(31248)
2013(30863)
2012(28403)
2011(25916)
2010(25971)
2009(24029)
2008(23456)
2007(20662)
2006(18419)
2005(16380)
作者
(85357)
(71426)
(71052)
(67413)
(45409)
(34179)
(31919)
(27864)
(27135)
(25345)
(24446)
(23946)
(23093)
(22491)
(22221)
(21914)
(21321)
(21052)
(20442)
(20401)
(18050)
(17598)
(17231)
(16314)
(16061)
(15890)
(15825)
(15657)
(14459)
(13988)
学科
(123195)
经济(123041)
管理(82177)
(74503)
(61938)
企业(61938)
方法(48893)
数学(42021)
数学方法(41550)
(30298)
中国(29928)
(29803)
(28987)
业经(26708)
地方(26571)
(24210)
农业(20377)
(19804)
贸易(19790)
(19124)
环境(19111)
理论(18232)
(18030)
(17981)
财务(17908)
财务管理(17871)
(17810)
银行(17732)
(17498)
金融(17492)
机构
大学(412462)
学院(409684)
(165226)
经济(161726)
管理(153976)
研究(144989)
理学(133386)
理学院(131737)
管理学(129325)
管理学院(128602)
中国(104997)
科学(92595)
(87733)
(76222)
(74856)
(74131)
研究所(68523)
业大(65492)
中心(63532)
财经(60700)
(60635)
农业(58438)
北京(55040)
(54959)
(54280)
师范(53632)
(52348)
经济学(50596)
(48259)
经济学院(45276)
基金
项目(281691)
科学(220222)
基金(204372)
研究(199611)
(181316)
国家(179860)
科学基金(152225)
社会(126387)
社会科(119676)
社会科学(119642)
(110225)
基金项目(108822)
自然(100470)
自然科(98050)
自然科学(98019)
自然科学基金(96255)
(93774)
教育(91155)
资助(82715)
编号(79338)
成果(64938)
重点(63922)
(61151)
(60358)
(58441)
课题(55772)
创新(54697)
科研(54021)
计划(52823)
国家社会(52259)
期刊
(187422)
经济(187422)
研究(121543)
中国(77995)
学报(74679)
(68107)
科学(65510)
(58047)
管理(56738)
大学(55140)
学学(52490)
农业(46011)
教育(42031)
(34197)
金融(34197)
技术(32931)
财经(30523)
经济研究(30506)
业经(28940)
(26160)
问题(24159)
(22898)
(21250)
科技(20501)
技术经济(19807)
业大(19638)
理论(18666)
图书(18433)
现代(17951)
(17652)
共检索到602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曹原  葛岳静  王淑芳  胡志丁  
随着中国崛起,世界主要大国将战略中心转移至亚洲并通过各种经济组织和经济联盟等经济途径重塑中国周边环境,由此导致中国周边地缘环境形势变得极其复杂。中国则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经济途径化解。本文按照全球—区域—国家间的尺度,探讨了国际经济组织、经济联盟和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等3种主要经济途径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表现。结果表明:通过国家间经济依赖的不对称性改变各国权力大小,进而影响地缘格局中地缘体的权力分配,其空间表现主要为影响地区冲突和改变国家地缘空间影响范围。而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联盟则通过权力再平衡影响地缘政治格局,其空间表现主要为数量增长、交错分布和空间范围扩大。中国学者对如何通过经济途径增强地缘政治影响力、改善中国地缘环境的研究不够充分。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应更为关注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周边乃至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为此,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研究:1将经济相互依赖转化成为有效的地缘影响力;2利用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联盟拓展中国地缘政治空间;3"一带一路"空间走向及沿线国家;4多尺度经济途径影响效应分析;5运用定量模拟方法探求国家地缘影响力演变的影响因素以及驱动机制等,为中国的地缘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实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熊琛然  王礼茂  屈秋实  向宁  王博  
地缘政治风险是影响全球和区域和平、稳定与发展的5大风险之一。如何识别、评估、预测和管理地缘政治风险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地缘政治风险这一术语的定义还不统一。当前地缘政治风险研究,在致险因素分析、风险影响刻画、风险量化与制图等领域都有一些新进展。针对地缘政治风险致险因子的时空差异性和多变性、各致险因子相互影响与反馈机制的复杂性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对致险因素的精准识别,地缘政治风险形成的机理,地缘政治风险监测与模拟等研究成为核心和前沿问题。中国未来地缘政治风险和重要研究方向包括:周边地区地缘政治风险研究;地缘政治风险的定量化与模拟研究;跨学科、大数据、多终端的地缘政治风险集成计算方法与预警服务平台建设;凝炼科学问题,提升对现实地缘政治问题的解释能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方叶兵  王礼茂  屈秋实  杨艳  牟初夫  
在世界能源和地缘政治格局深度变革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能源地缘政治研究日趋受到学界关注。为讨论能源地缘政治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文对中国知网(CNKI)1998-2015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了三个研究阶段及其特征,并从格局-机理-效应对能源地缘政治的主要研究领域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国内在能源地缘政治的格局演化、驱动机制、主体客体、能源安全及其地缘战略、竞争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但在理论框架上不够成熟,逻辑体系上不够完整,在地缘要素、能源和地缘政治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定量分析较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方叶兵  王礼茂  屈秋实  杨艳  牟初夫  
在世界能源和地缘政治格局深度变革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能源地缘政治研究日趋受到学界关注。为讨论能源地缘政治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文对中国知网(CNKI)1998-2015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了三个研究阶段及其特征,并从格局-机理-效应对能源地缘政治的主要研究领域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国内在能源地缘政治的格局演化、驱动机制、主体客体、能源安全及其地缘战略、竞争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但在理论框架上不够成熟,逻辑体系上不够完整,在地缘要素、能源和地缘政治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定量分析较为薄弱,在地缘要素、能源综合性、经济、能源安全和尺度等研究视野略显偏窄。鉴于此,本文对能源地缘政治研究框架提出了一点思考,未来研究应在能源地缘政治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体系上更加重视,在大数据、模型化和可视化表达等方面得到完善和加强。网络化、地缘环境、新能源、石油结算货币将成为研究新趋向,多种能源的综合性分析应得到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能源地缘政治在中微观尺度研究应受到重视,全球能源治理将成为政策研究的重要落脚点之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涛  刘卫东  李玏  
边境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国土安全屏障和对外开放门户。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边境地区成为地理学、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热点。科学认识和总结国际边境研究是推进学科发展的前提。本文以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中边境研究的学术论文为依据,借助于Citespace科学计量工具,系统回顾了国外1990-2015年边境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领域重点和研究趋势。从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来看,1990年以来刊文量最大的期刊包括《政治地理学》(Political Geography)、《地缘政治学》(Geopolitics)等。国外边境研究的领域集中于政治地理、环境生态、商业经济、公共管治、人文艺术等方面。地缘政治视角下的领土、国家权力始终是边境研究的重要内容。新世纪以来,边境研究在汲取了批判性地缘政治学、人本主义地缘政治的精髓后,逐渐增强了对边境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反思。在文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边境的地理涵义和政治属性、经济商贸交流、边境一体化、边境冲突与安全、文化与社会建构、跨境合作制度等领域的研究趋势。最后提出,未来中国边境研究应增强边境地区的综合性发展战略研究,搭建适应于中国特色发展的跨境合作平台与机制,融入国际政治学、民族学、自然地理学等多学科视角。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毛汉英  
在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西方代表性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理论进行重点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历史和现状特点,阐述了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基本格局与发展态势,即:北部地缘政治关系紧密,地缘经济发展较快;西部地缘政治关系持续发展,地缘经济合作前景广阔;西南部为地缘政治破碎带,地缘经济极具潜力;南部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关系总体良好,但南海问题是不稳定因素;东部地缘政治热点问题敏感复杂,地缘经济结构相对稳定。最后提出了改善提升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关系与发展地缘经济的"北联、西进、南合、东拓"地缘战略及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范高社  
论违法广告的表现及其杜绝途径范高社我国的广告业在经历了一个长期曲折过程之后,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才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并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但是,在广告业的迅猛发展中,我国广告业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这些违法广告直接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建科   董梦如   韩增林   秦娅风  
在提出海洋地缘经济内涵的基础上,梳理海洋地缘经济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及中国学者研究重点,总结其研究特点与现有不足,对未来研究趋向进行展望。(1)海洋地缘经济由地缘经济和海洋地缘政治衍生而来,受地缘政治影响,研究核心主题是涉海国家经贸联系。(2)西方海洋地缘经济研究从海洋地缘思想萌发,到对海权争夺的战略思考,到地缘经济理论的定性描述,再发展到多元化的定量探索。(3)中国的研究重点包括海洋地缘经济理论、海洋地缘经济活动、海洋地缘经济关系、海洋战略资源竞争格局、海洋地缘经济战略、公海保护区等。(4)当前海洋地缘经济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基础理论研究和定量分析均相对缺乏,但其受多学科关注,研究内容愈加多元化。今后可加强对海洋地缘经济研究的理论范式与决策支持、公海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及其空间效应、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海上运输通道安全与港航供应链韧性、海洋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海洋地缘经济环境等的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焕成,张继宏  
国际地缘经济板块及其内在机制研究郭焕成,张继宏(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北京)近年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旧的两极体系被新的多极化体系所代替,与之相应的地缘经济格局也发生了重大调整,国际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丽君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集团间较量的焦点从政治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为此,我们要全面地了解地缘政治的涵义以及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去分析和研究冷战前后地缘政治的发展及对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如何用发展的眼光去洞悉世界的发展方向——地缘经济必然代替地缘政治,并以此来作为制定国家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学勇  杨晓敏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关键是要有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文章分析了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具体构成及其表现形式,结合当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洪菊花  骆华松  
着力于地缘政治学与地缘经济学学科之争、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内涵之争。地缘经济学既不从属于也不会取代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地缘经济学对客观世界在时代特征、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国家安全、领土等关键要素上存在不同见解,国家联盟、争夺领域、争夺地域、博弈手段在地缘政治时期和地缘经济时期亦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殊途同归并有着深刻的互动作用。中国的现实是经济大国正在崛起、区域合作如火如荼地发展,但面临严峻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国地缘战略应以地缘经济为重心,地缘政治为根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爱平  赵仁杰  张志敏  
近年来,伴随全球经济发展,包括自然灾害、环境灾变以及人为灾害造成的损失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因而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和应对机制也成了近年来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外文献对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研究主要关注灾害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及其作用的路径,包括灾后投资收益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技术进步的产出效应等;微观层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对个体行为选择的作用上。灾害的应对机制主要讨论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应对灾害冲击时的作用,并从受灾地的现实出发,提出灾害应对机制的培育策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建华  邹凤明  
本文就资源错配的实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资源错配的影响因素及其测度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述评,着重分析了资源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资源在产业部门间的错配及其影响、金融扭曲引发资源错配等领域的问题,探讨了资源错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未来资源错配问题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的新趋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兴礼  
地缘政治格局是政治地图的空间排列与组合模式,动荡不安与相对稳定的交替演化是其固有的表现形式。影响地缘政治格局的因素包罗万象,因为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本文拟以当前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为例,探讨影响地缘政治格局的因素和机制。 1 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因素地缘政治学认为,地理空间是任何政治实体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和内容,特定区域内政治实力单位、政治实力单位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分布与组合,都受制于区内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条件及其与人文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结合程度,人地相关的地理环境中蕴含着政治现象的规律,从而影响着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显然,影响地缘政治格局的因素丰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