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1)
- 2023(8012)
- 2022(6705)
- 2021(5921)
- 2020(4847)
- 2019(10837)
- 2018(10522)
- 2017(19953)
- 2016(10491)
- 2015(11972)
- 2014(11762)
- 2013(11705)
- 2012(11298)
- 2011(10417)
- 2010(10428)
- 2009(9694)
- 2008(9239)
- 2007(8196)
- 2006(7510)
- 2005(6939)
- 学科
- 济(66397)
- 经济(66334)
- 管理(27519)
- 业(22999)
- 方法(20889)
- 企(18737)
- 企业(18737)
- 数学(18151)
- 数学方法(17977)
- 地方(16838)
- 学(14338)
- 中国(13516)
- 地方经济(12348)
- 业经(11635)
- 农(11358)
- 财(10580)
- 制(8834)
- 融(8667)
- 金融(8664)
- 贸(8090)
- 贸易(8084)
- 环境(7994)
- 和(7851)
- 易(7751)
- 农业(7603)
- 经济学(7410)
- 体(7336)
- 银(7262)
- 理论(7250)
- 银行(7228)
- 机构
- 大学(163192)
- 学院(161296)
- 济(76815)
- 经济(75488)
- 研究(63201)
- 管理(55184)
- 理学(47233)
- 理学院(46644)
- 中国(46117)
- 管理学(45807)
- 管理学院(45521)
- 科学(37866)
- 京(33896)
- 财(33249)
- 所(32855)
- 研究所(29869)
- 农(28985)
- 中心(27479)
- 财经(26492)
- 经济学(25881)
- 江(24483)
- 经(24080)
- 业大(23650)
- 农业(23078)
- 经济学院(22977)
- 院(22372)
- 北京(21410)
- 范(20682)
- 师范(20363)
- 财经大学(19796)
- 基金
- 项目(105538)
- 科学(82735)
- 基金(77443)
- 研究(74708)
- 家(68934)
- 国家(68395)
- 科学基金(57193)
- 社会(49716)
- 社会科(47052)
- 社会科学(47040)
- 省(40348)
- 基金项目(39898)
- 自然(36205)
- 自然科(35372)
- 自然科学(35361)
- 自然科学基金(34733)
- 划(34489)
- 教育(33811)
- 资助(32145)
- 编号(27547)
- 重点(24538)
- 发(24359)
- 部(23712)
- 成果(23182)
- 创(21802)
- 国家社会(21322)
- 创新(20524)
- 课题(20347)
- 教育部(20343)
- 科研(20310)
共检索到251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郭玲玲
经济和政治“彼此互相依存”,马克思和波兰尼都阐释了经济运行的政治属性。在方法论层面,马克思的“历史具体性”和波兰尼的“社会嵌入性”表明经济运行的政治属性是本质性的,也为理解和阐释经济运行的政治属性提供了方法论工具。基于马克思使用价值类概念对生产及再生产过程的分析、波兰尼使用虚拟商品概念对交换领域的分析,经济运行的政治表现可分别概括为阶级斗争和双向运动;具体情况多样并广泛渗入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自由资本经济运行的政治和经济后果是剥削、分化以及非经济关系的消逝。作为政治表现,阶级斗争和双向运动也塑造了真实世界的经济运行。关于如何通过政治力量塑造经济运行,由于方法论的缺陷,波兰尼把反自由市场力量都归为建设性政治力量,这是不合适的,其推崇的社会保护运动也过于笼统;与之相对,马克思方法论的完善性、生产视角、对价值类概念的深度把握,使得他阐明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真正革命性以及社会主义方案的科学性。
关键词:
经济 政治 马克思 波兰尼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屈炳祥
马克思认为,国家并不仅仅是一个维护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和执行社会公共管理的行政机构,它还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经济载体,具有经济的属性。因而是政治、社会与经济属性的统一。在《资本论》及其一系列经典文献中,马克思告诉我们,国家具有多重经济角色,有着多种经济职能,在社会的经济运行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研究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对之进行经济学思考,会得到一些重要启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腾飞 霍然
恩格斯曾指出:“社会的公平或不公平,只能用一种科学来判定,那就是研究生产和交换的物质事实的科学——政治经济学。”显然,政治经济学是研究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理论语境,也应当成为推进马克思正义观研究的理论自觉。在马克思看来,正义不是基于抽象平等的绝对法权,而是由相应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现实,正义不仅关乎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也体现于人类个性自由的充分实现。纵观当前马克思理论研究趋势,虽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下推进马克思正义观研究已成学界共识,但究竟如何在此语境下深入阐释马克思的正义观点、推动马克思正义理论体系的建构,仍有广阔的思考余地和论述空间。对此,由高广旭所著的《政治经济学语境下的马克思正义观研究》一书作出了研究示范。该书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切入马克思正义观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哲学研究,在深度还原马克思正义观思想本质的前提下,对中西方学界关于马克思正义批判问题的研究问题、成果、争议等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引导研究走向正轨的新思路,并尝试从政治经济学语境下再现马克思正义批判的思想内涵与真实意义,对于推进马克思的正义理论建构具有明显的奠基意义。总体来看,该书呈现出如下几个特色。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旭
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创立的基础上,形成了全新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使政治经济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马克思全部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也是贯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形成和《资本论》创作过程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有一个形成过程,最终在《资本论》中将研究对象的提法进一步精确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的方法,应该也必须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方法。需要在这一方法指导下,根据我国处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积极进行理论创新,探索构建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积极有效的理论成果。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承槐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不是单纯的"经济学"理论,更不是关于私人赚钱的工具指导学,与其他任何经济学理论相比较,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最大理论特色就在于它的"政治性":抱着为工人阶级的权利和利益辩护,为无产阶级求解放指引方向的价值观,用他创立的总体方法论结合历史、社会、法律、政治全景式地解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资本的秘密和社会本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和历史宿命,并据此提出指导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原则和策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大体上是由价值学说、生产劳动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所组成的有机体系,进而,需要我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亚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前提下,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并促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新时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是时代的需要。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导筹办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修班集合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杨培祥 邬璟璟 李韵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处理好农民工问题及进一步发挥好农民工的作用,从根本上看,就需要对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进行科学的界定,并让其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朝着合理的方向转化。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基于农民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对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加以界定,认为我国农民工在阶级属性上属于半无产者,在社会身份则为半工半农,而后者是由前者所决定的。然后,文章利用2015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对自身阶级属性和社会身份的认同,并检验了上述理论观点。最后,文章将我国农民工未来发展趋势归纳为四种可能性,并指出我国农民工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半工半农的身份和地位。因此,要妥善地处理好农民工问题,需要在政策设计上使农民摆脱现有的尴尬处境,朝着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向转化。
关键词:
农民工 半无产者 半工半农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睿瑜
本文通过研究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状况和理论成果,分析评价了两大体系在哲学基础、研究假设、重点和结论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对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进行思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佳楠
中国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而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对我国如何成功推动这一发展进程基本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为此,我国知名的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倾注其十年积累的思想撰写《马克思中观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版)一书,全面、系统、深入地总结和分析马克思中观经济学理论和思想,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很高的
关键词:
中观经济学 马克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深化《手稿》中资本理论的再研究,对习近平提出的“要加强新的时代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手稿》先后提出的资本的“六分结构”和“三分结构”,阐明资本运动既以社会化大生产发展为条件,又受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制约的特征;资本是生产资本在价值增殖过程与劳动相对立的生产要素,也是生产资本在价值转移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总体的“普照的光”,决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形态在总体中的“色彩”和“比重”。《手稿》以劳动过程的新的结合方式为基础,对资本推动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作用展开论述;从资本本质及其运动过程中,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命运,由此因势而新提升资本治理本领、因时而进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创新中国特色的资本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民
本文分析马克思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的五大范畴:经济主体的动机和行为体制、竞争机制、技术进步机制、资本积累机制和组织制度创新机制,并与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作了简要的比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聂阳 周坤
数字资本是继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后产生的一种更具综合性和渗透性的资本形态。数字资本以日常生活的普遍数字化为生成前提,这种数字化以技术进步的名义将日常生活改造和重组为资本运行的有机环节,资本增殖的本质要求和人们丰富生活世界的主体需求被深度绑定。数字资本运行的动力机制是数字商品化,即通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相互作用来将用户数据转化为数字商品,以此来实现数字资本隐蔽而快速的动态扩张。数字资本在内在的价值属性之外还显现出鲜明的权力属性,这种权力属性以弥散化的方式发挥作用,强化了数字资本对整个市场体系的微观控制。
关键词:
数字资本 运行逻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哲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是马克思构建其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基础和原则性方法,对其进行全面剖析和再认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涵。围绕抽象上升到具体与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系统论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形成、决定、来源以及理论载体,强调了马克思构建其宏大经济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这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夯实了方法论基础。
关键词: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方法论 解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喜平 刘雷
数学是马克思进行科学研究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工具。马克思数学研究的进阶路径符合人对事物认知的一般规律,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是其钻研数学的根本前提,马克思开创了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数学的先例,为当时数学、经济学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协调发展提供了光辉范例。马克思推动了高等数学的发展,提出“无穷小量”与“0”之间的辩证关系,独创了■求导法,系统梳理了“神秘微积分”“理性微积分”“纯粹代数微积分”的特点和不足,敏锐发现了代数学向微分学转化的环节,揭示了微积分的本质。马克思借助数理逻辑,在阐释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发现了剩余价值论,并用数理逻辑、文字逻辑和现实事例论证了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严谨完成了《资本论》整体理论建构。新时代科学发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数理分析,可强化数学及其他基础学科交叉应用研究,在解决时代问题中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数理理论。
关键词:
马克思 数学 政治经济学 数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冰
<正>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长久以来一直保持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洞察。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发展,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从马克思本人思想的变化、发展中去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要着重关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开创过程中的思想转变,这是从方法论层面正确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想的前提。只有解决了方法论的问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转向才算解决了“怎么做”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