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2)
2023(375)
2022(371)
2021(324)
2020(298)
2019(716)
2018(729)
2017(1680)
2016(851)
2015(938)
2014(1030)
2013(998)
2012(1055)
2011(946)
2010(961)
2009(897)
2008(825)
2007(735)
2006(668)
2005(514)
作者
(2311)
(2035)
(1963)
(1942)
(1279)
(901)
(868)
(832)
(799)
(743)
(675)
(668)
(665)
(655)
(641)
(616)
(587)
(556)
(549)
(511)
(491)
(475)
(473)
(473)
(463)
(460)
(435)
(429)
(425)
(424)
学科
(8880)
经济(8875)
方法(4388)
数学(4315)
数学方法(4314)
地方(3033)
地方经济(2709)
中国(1761)
管理(1442)
(1309)
(1201)
经济学(1062)
(1050)
金融(1050)
(921)
(894)
(813)
(800)
银行(799)
环境(794)
农业(790)
(783)
(660)
贸易(659)
发展(657)
(657)
业经(650)
(627)
及其(577)
产业(573)
机构
大学(13629)
学院(13308)
(8843)
经济(8787)
研究(4907)
管理(4828)
理学(4297)
理学院(4269)
管理学(4203)
管理学院(4189)
中国(3527)
经济学(3521)
(3339)
经济学院(3289)
财经(2796)
(2541)
(2537)
(2427)
科学(2418)
研究所(2222)
中心(2097)
财经大学(2064)
(1698)
(1694)
经济研究(1669)
研究中心(1541)
北京(1532)
经济管理(1529)
商学(1471)
业大(1466)
基金
项目(8643)
科学(6947)
基金(6739)
研究(6104)
(5722)
国家(5691)
科学基金(4822)
社会(4794)
社会科(4613)
社会科学(4613)
基金项目(3427)
(3158)
资助(3112)
教育(2799)
自然(2616)
自然科(2550)
自然科学(2550)
(2520)
自然科学基金(2515)
(2437)
经济(2433)
国家社会(2281)
(2187)
(2114)
重点(2028)
发展(1969)
(1956)
编号(1944)
教育部(1942)
人文(1940)
期刊
(8869)
经济(8869)
研究(4452)
(2307)
经济研究(1982)
管理(1949)
科学(1796)
学报(1642)
财经(1638)
中国(1498)
(1475)
问题(1373)
大学(1372)
学学(1356)
统计(1347)
技术(1217)
(1129)
决策(1108)
技术经济(1101)
(1083)
(1060)
金融(1060)
业经(913)
经济问题(902)
世界(862)
(832)
商业(807)
农业(761)
经济管理(728)
(647)
共检索到18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牛犁  
<正>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总体回升态势。一季度,在各地方全力拼经济、政策靠前发力、前期积压需求集中释放等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开局良好。受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进入二季度以来经济恢复步伐有所放缓。尽管如此,我国经济依然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飞轮  刘雪燕  何明洋  杜秦川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稳"的态势在延续,"变"的因素在增多。宏观动力与微观活力匹配度增强,社会预期趋于改善,反映出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但受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影响,国内市场总体不振,凸显经济内生动力依然不强,经济发展中"忧"的影响尚未根本解除。为此,应加快落实已出台的各项逆周期调节政策,加快完善市场体系自我修复机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提升,加强风险防范,力促经济实现平稳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The Party Leadership Group of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刚刚过去的上半年,前2个月我国经济开局良好,3月下旬受疫情反弹和乌克兰危机等超预期因素冲击,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增大。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施稳经济大盘各项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5月下旬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持续企稳回升,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一、经济实现实现较快企稳回升(一)宏观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巨大潜力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关键词: 积极因素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智库课题组   张慧慧  冯明  汪红驹  李双双  张彬斌  左鹏飞  
202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整体呈现恢复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厚积薄发,但经济恢复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仍待增强,内需不足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应把握扩大内需和提振信心两大关键,将宏观调控和深化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双管齐下,形成推动经济内生增长、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宏观调控方面,建议以扩大内需为主要着力点,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统筹协调,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增强经济持续好转的内生动力。体制改革方面,建议推出关键改革举措,引导微观市场主体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谭顺  
当前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不足的主要症结集中在居民消费需要发展不足和居民消费效能不足,究其原因则是当前我国消费不足治理单纯追求市场供求平衡而脱离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消费扩大未能有效提升居民消费满足程度,未能有效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的关键在于强化需求导向机制及其运行,以人的发展统摄消费发展、生产发展。具体而言,以促进人的发展为运行目标,以培育消费者为运行动力,以消费力结构提升为运行调节,以构建需求导向机制为运行逻辑,以个体治理为运行方式,以提高消费效能为运行评价。这样,生产发展、消费发展、人的发展内在衔接与统一,通过人的发展为国内大循环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一鸣  
去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有效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态势,率先实现了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曲折艰难,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积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文秀  
<正>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我国经济恢复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研判经济形势、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下面,就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一鸣  
当前我国经济仍处在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换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建伟  
我国经济增速能够持续回升,内在条件是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已进入复苏阶段,刺激经济增长有充足的内需扩大空间;外部因素是国内大力度的扩张性政策刺激内需快速增长,弥补了出口大幅度下降产生的需求缺口,使经济运行从2009年初的超跌状态迅速向内在增长趋势回归。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国内调控政策力度的稳定性与美欧日经济的发展动态。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能够实现GDP增长9%、物价涨幅控制在2%以内的良好发展状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京津冀一体化这一特殊历程,使北京除了要完成经济结构优化这一艰巨任务外,还需要妥善解决功能疏解、人口调控等特殊问题2014年以来,北京市经济金融形势总体向好,短期内经济企稳迹象明显。但从中长期看,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仍面临着一些问题。2014年以来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北京市与全国经济总体走势基本一致,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增长形势有所好转。从北京市经济数据看,上半年地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增长进入了转型升级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与消费升级,民生基础设施投资等将为未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应多管齐下,大力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由原先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变为重创新、调结构、扩内需的内生增长方式,经济增长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从多种因素分析预测,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与消费升级、民生基础设施投资等将为未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余根钱  
2012年三季度,受出口增速明显下滑的影响,我国经济略有走低,中国经济指数略低于二季度,经济增长7.4%,比二季度低0.2个百分点。导致经济下滑的各种因素均已处于低位,有的已经回稳,经济下滑动能已经基本耗尽,但支持经济回升的因素也不充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蕴涵  
今年以来,消费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服务消费增长态势持续较好,节假日对消费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消费下沉与“北上”消费特点显现,重点品类消费走势分化。但应注意到,现阶段扩大消费的核心问题在于消费能力有待进一步恢复,疤痕效应仍在起效,服务消费潜力释放面临一些能力短板和限制制约,消费品以旧换新“最后一公里”问题犹存,各类消费环境短板弱项影响消费意愿释放。建议紧抓服务消费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两大抓手,多措并举减少消费释潜障碍,推动今年消费持续向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