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81)
2023(5643)
2022(4736)
2021(4168)
2020(3465)
2019(7701)
2018(7629)
2017(14282)
2016(7841)
2015(8987)
2014(9121)
2013(9288)
2012(9282)
2011(8735)
2010(9029)
2009(8680)
2008(8539)
2007(8036)
2006(7431)
2005(6854)
作者
(25196)
(21212)
(21064)
(20263)
(13541)
(10123)
(9495)
(8167)
(8122)
(7670)
(7530)
(6992)
(6975)
(6899)
(6720)
(6531)
(6390)
(6204)
(6151)
(5843)
(5628)
(5254)
(5160)
(5045)
(4873)
(4850)
(4609)
(4511)
(4402)
(4129)
学科
(59511)
经济(59473)
管理(22157)
方法(17959)
(16155)
数学(15918)
数学方法(15741)
地方(15696)
(13367)
企业(13367)
地方经济(11909)
中国(11365)
(10317)
业经(9592)
(8717)
(7897)
(7788)
(7437)
金融(7437)
(7037)
贸易(7030)
经济学(6869)
(6736)
环境(6573)
(6508)
银行(6491)
理论(6392)
(6303)
(6291)
(5891)
机构
大学(126912)
学院(125918)
(63588)
经济(62312)
研究(49053)
管理(42177)
中国(38853)
理学(34812)
理学院(34389)
管理学(33692)
管理学院(33470)
(28124)
科学(27531)
(26811)
(25638)
研究所(22711)
中心(21964)
财经(21771)
经济学(21658)
(20082)
(19635)
(19606)
经济学院(19077)
北京(17472)
(16701)
业大(16094)
(16026)
财经大学(15881)
(15739)
师范(15576)
基金
项目(72585)
科学(55978)
基金(52500)
研究(51849)
(45844)
国家(45502)
科学基金(37848)
社会(34617)
社会科(32869)
社会科学(32860)
(27122)
基金项目(26427)
资助(23273)
教育(23208)
(22829)
自然(22808)
自然科(22274)
自然科学(22263)
自然科学基金(21857)
编号(19459)
成果(16861)
重点(16670)
(16658)
(16182)
国家社会(14928)
课题(14426)
(14396)
经济(14253)
教育部(13948)
(13789)
期刊
(82128)
经济(82128)
研究(44726)
中国(27287)
(22124)
学报(19825)
(18702)
管理(18664)
科学(17499)
(16810)
金融(16810)
大学(15266)
学学(14637)
经济研究(14038)
财经(12732)
农业(12334)
技术(12036)
(11224)
教育(10638)
问题(10139)
业经(9384)
(8556)
技术经济(8414)
国际(8093)
统计(8011)
世界(7645)
(6628)
经济问题(6365)
决策(6298)
经济管理(6201)
共检索到213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先炳  
从贷款投放与经济成长的缺口比较可知,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通货膨胀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为防止今后几年出现过高的通货膨胀局面,应采取一揽子措施,把价格上升率控制在人们的经济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之内。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艾德文  
寻找有效缓解我国通货膨胀压力的新对策艾德文所谓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之说,没有普遍性的实证依据。寻找我国摆脱通货膨胀困扰的对策时,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而应把经济增长作为前提条件,否则就失去了现实意义。为此,需要突破某些传统观念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幼锋  
对于当前形势下是否应减税,存在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不宜减税,主要原因是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过热,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应该进行减税,主要是结构性减税,不能因为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就延缓减税步伐。那么,在中国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究竟是否应该减税?若减税,应对哪些税种减税,如何减税,减税是否会导致通货膨胀?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对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学诞  
在当前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税收政策如何发挥作用,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物价上涨的主要特征及原因,基于利用增税抑制总需求,通过减税增加总供给,从而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理论,提出,应运用有增有减的税收政策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沈成文  
实践中,我国把零售物价总指数作为通货膨胀测量指标。而这一指标采用“年距环比指数”。不反映生产资料和服务价格变动,加之控制物价的行政手段,产生了通货膨胀率的偏低性。即隐蔽性通货膨胀。当这种隐蔽性的通货膨胀与潜在的通货膨胀形成合力,通货膨胀由隐蔽转为公开,由潜在转为现实时,就形成通货膨胀反弹。潜在的通货膨胀指诱发通货膨胀的诸因素正处于积累或待萌发状态。当前经济活动中诱发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有:1、市场物价上涨压力并未消除;2、产品库存积压使国民经济进入投入——无效产出——高投入的高速低效循环之中;3、货币流通量偏多并大量沉淀;4、经济由冷到热的复苏中社会总需求会相应增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伯钧  
封闭经济的通货膨胀和开放经济中的通货膨胀是不同的。我国经济是开放经济,需要开放经济的通货膨胀理论,但我国经济理论界过去研究较多的只是封闭经济中通货膨胀理论,很少研究过开放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理论。为了适应治理通货膨胀和发展对外开放的现实需要,应该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在借鉴西方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理论的同时,对开放经济的通货膨胀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湘永  
德国控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措施陈湘永(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德国是战后控制通货膨胀最有成效的国家之一。有关统计表明,战后40多年,联邦德国的物价上涨率基本上控制在5%以下,贴现率控制在6%左右,货币市场一直较少动荡,德国马克已成为西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方勋  
“九五”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条件措施国家计委老干部局邮编:100045杨方勋"九五"抑制通货膨胀的目标和条件李鹏总理在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提出:"九五"时期必须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连科  
强化措施抑制通货膨胀潘连科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决抑制通货膨胀,是今年及今后长期的首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价格,国家必须进行必要的调节和管理;对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价格也必须主要运用经济手段,保...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楷  
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和治理措施刘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令世人嘱目,但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如何走出这一困境,使我国经济实现高效、稳定的持续增长,已成为政府和经济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熊礼生  
关于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措施熊礼生Tocurbinnation,weShouldacceleratethepaceofreform,establishsocialistmarketeconomyasearlyaspossible,respectthe...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田江  陈丹丹  
本文使用2005年1—2007年6月月度数据,借助VAR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近期通货膨胀压力与中国经济高位运行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经济高位运行所释放出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其中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对物价上涨的影响比较大,但净出口(双顺差)对物价上涨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樊纲  
正确认识1991年国民经济发展形势是科学制定1992年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本刊编辑部于1991年12月6日在北京二七剧场会议室召开了小型专家讨论会。会议由本刊主编、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所长赵海宽同志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国家物价局、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工商银行总行及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等各方面的专家和学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通货膨胀也具有周期性。通货膨胀周期决定于经济周期,但又滞后于经济周期。根据我国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2010年不会爆发通货膨胀。同时,只要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掌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并根据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优适度区间及时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就能够在保证宏观经济平稳和较快增长的同时,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排除随机因素的冲击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可以预期,在2010年以及今后的几年中,经济稳步增长和低通胀将是我国经济运行的主旋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