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8)
2023(8952)
2022(7214)
2021(6877)
2020(5478)
2019(12775)
2018(12523)
2017(23628)
2016(12197)
2015(13938)
2014(13807)
2013(13716)
2012(13109)
2011(12382)
2010(12419)
2009(11938)
2008(11773)
2007(10337)
2006(9923)
2005(9518)
作者
(35137)
(29343)
(29336)
(28529)
(19026)
(13813)
(13284)
(11438)
(11185)
(10553)
(10413)
(9786)
(9707)
(9700)
(9608)
(9223)
(8676)
(8588)
(8345)
(7736)
(7545)
(7208)
(6944)
(6815)
(6794)
(6690)
(6479)
(6033)
(5883)
(5760)
学科
(78679)
经济(78610)
管理(30783)
(25370)
方法(25035)
数学(22627)
数学方法(22515)
(22103)
企业(22103)
(21780)
中国(20810)
(20742)
银行(20597)
(19413)
地方(16900)
业经(15635)
(14630)
金融(14630)
(13097)
(12994)
(12624)
贸易(12610)
(12505)
地方经济(12313)
(12134)
(12063)
(11594)
制度(11589)
体制(10345)
业务(9731)
机构
大学(187078)
学院(182463)
(98679)
经济(97181)
研究(74517)
中国(65308)
管理(65293)
理学(54098)
理学院(53472)
管理学(52912)
管理学院(52539)
(45484)
(40505)
科学(37968)
(37157)
财经(35168)
经济学(34174)
研究所(33280)
中心(32335)
(32179)
经济学院(30422)
(27184)
北京(27103)
财经大学(26261)
(26069)
(25969)
(24271)
银行(23287)
(22823)
师范(22667)
基金
项目(109769)
科学(87952)
基金(83756)
研究(82815)
(72287)
国家(71755)
科学基金(61074)
社会(58073)
社会科(55373)
社会科学(55361)
基金项目(41987)
(37211)
教育(37054)
资助(35154)
自然(34796)
自然科(33979)
自然科学(33972)
自然科学基金(33437)
(32332)
编号(29958)
国家社会(26717)
(26715)
成果(25838)
中国(25494)
重点(25177)
(24951)
教育部(23844)
(22246)
人文(22147)
(21954)
期刊
(117046)
经济(117046)
研究(71791)
中国(40757)
(35138)
金融(35138)
(33862)
管理(27842)
科学(24586)
(23843)
学报(23431)
经济研究(20855)
财经(20230)
大学(19005)
学学(17848)
(17680)
教育(16566)
问题(15478)
技术(14875)
(14566)
农业(14130)
业经(14053)
国际(14047)
世界(13660)
技术经济(10798)
统计(9965)
经济问题(9554)
改革(9266)
(9266)
理论(8666)
共检索到312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朝晖  
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制度阻碍和市场阻碍,在短期内还不具备上市的条件。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基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上市的逻辑次序为先将国际业务、信用卡业务分拆上市,然后才是将存贷款业务上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晓辉  张璟  
基于国家所有的独特的产权制度安排是我国银行业“强垄断”结构与“弱竞争”行为的根本原因。产权的国家所有不仅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体系中的“强垄断”地位,也抑制了体制外因素对其形成的竞争压力的释放,从而使我国银行业有效竞争的机制难以形成,最终保护了国有商业银行低效率的市场行为,导致了国家保护下的制度性垄断无效率或低效率。因而破除“父爱主义”的产权制度,以使体制外竞争机制得以形成也就成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前提与关键所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类承曜  
本文通过一个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重点分析了国有银行改革的三个关键领域:股份制改革、市场化和财务重组,分析各个领域改革背后的逻辑以及存在的问题。结论是尽管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政府更多地考虑了自身的成本和收益,改革主要停留在技术层面而回避了深层次的本质问题,而且政府追求短期化目标的结果是短期内银行财务状况的改善是以长期内风险累积为代价。最后得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勇  李琪琦  
传统的经济伦理观念和计划经济传承下来的经济伦理观念成为国家在进行经济改革时所面临的价值取向 ,其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国家在平衡“经济效率”与“经济公平”关系的基础上 ,基于推动国有企业“经济效率”提高和确保转轨的稳定性的经济改革指导思想 ,而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出现诸多“非效率”甚至“损失”的行为 ,完全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将国家经济伦理引入到对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行为的逻辑分析上 ,可了解其背后真实的政治经济学含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庄毓敏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随着经济活动信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对于动员社会资源总量,优化资源配置效果,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意义十分突出。一国商业银行的总体能量及运行效率对于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发展速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脆弱的商业银行体系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隐患。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诞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资金供给的最主要“资金池”。但就经营效率而言,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已暴露和尚未暴露出来的风险很大。因此,从体制的高度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应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超  陈婕  
中国经济的顺利转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的金融控制能力。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过程中,承担着“准财政职能”和商业经营职能,经营目标多元化,客观上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的“预算软约束”和信号混乱。股份制改造成为国有银行改革的突破口,成为退出“锁定”的外在力量。目前,股份制改造和改进公司治理结构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汇金公司如何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实质性的作用;二是上市地的选择问题;三是股权多元化与引入战略投资者。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欣泉  张泽强  
对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处理“历史包袱”的思考赵欣泉,张泽强《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在政策性业务分离出去之后,现国家各专业银行要尽快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运行”。朱基同志在一九九四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各专业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邦会  
论转轨过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何邦会一商业银行的风险是商业银行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切可能损害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客观现象。银行风险包括七个类型:(1)流动性风险;(2)资本风险;(3)利率风险;(4)外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宇高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难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业,另一方面是金融业。金融改革的难点又主要在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过程。金融改革的过程既与农业的“两包”,工业的“破三铁”,商业的“四放开”的改革思路有相同之处,但又有金融业的特殊性。我国金融改革的目标模式与思路,归纳起来为“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磊  李世宏  
本文在回顾国有银行改革文献的基础上 ,通过多元博弈模型和分析 2 0 0 3年以来中国国有银行在中央—地方—公众—银行博弈中的现实表现 ,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第一 ,鉴于中国产业、地区差别的客观存在 ,政策性信贷需求不可能消亡 ,在缺乏其他转移支付机制的前提下 ,国有银行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第二 ,中国的国有银行具备五个基本性质 :一是四家银行分化为“政策性”和“商业性”两类 ,由此形成始终被忽视的初始条件 ;二是国有银行是政府和央行的政策传导渠道 ,行政干预成为必然 ;三是低效率是国有银行的天然属性 ;四是国有银行政策性损失与经营性损失具有不可辨别性 ;五是剥离不可能具备一次性特征 ;第三 ...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援成  肖德勇  肖永明  
效率是衡量银行资源配置和经营成效的重要指标,效率分析可以从定量的角度评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过程中的经营水平和改革成效。本文采用非参数分析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使用C2R模型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两组DE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有一定的成效,但阶段性非常明显,突出表现在 1994-1997年和2003-2004年。改革过程中的银行经营效率与政府的政策推动和扶持有相当紧密的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援成  
本文采用非参数分析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的经营水平和改革成效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有一定的成效,但阶段性非常明显,突出表现在1994-1997年和2003-2004年。改革过程中的银行经营效率与政府的政策推动和扶持有相当紧密的关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羽  李黎  
本文旨在从多角度探寻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内在逻辑,以寻找更切实可行的改革策略。文章主要观点有三:第一,制度变迁具有内在渐进性的逻辑,国有银行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变迁也必然遵循这一基本逻辑;第二,转轨经济下国有银行并非完全缺乏效率,这使得国有银行改革事实上并非像一些人所想像的那么急迫;第三,国有银行改革的关键是提高自生能力,而这恰恰需要时间。本文的结论是中国国有银行改革有其内在的渐进逻辑,期望通过一次“震荡性”疗法来完成商业化改革注定会无功而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瑞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 ,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1 .市场经济对产权概念的阐述 ;2 .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现状 ;3.制约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问题 ;4.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建议 ;5 .商业银行产权完全市场化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