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5)
- 2023(9946)
- 2022(8702)
- 2021(7746)
- 2020(6800)
- 2019(15782)
- 2018(15320)
- 2017(30427)
- 2016(16107)
- 2015(18575)
- 2014(18887)
- 2013(18912)
- 2012(18064)
- 2011(16539)
- 2010(16825)
- 2009(15926)
- 2008(15846)
- 2007(14547)
- 2006(13050)
- 2005(11969)
- 学科
- 济(92207)
- 经济(92120)
- 管理(45008)
- 业(43130)
- 方法(37378)
- 企(35016)
- 企业(35016)
- 数学(33529)
- 数学方法(33319)
- 银(21057)
- 银行(20912)
- 中国(20481)
- 地方(20413)
- 制(20341)
- 行(19585)
- 农(18634)
- 财(18591)
- 学(16720)
- 业经(15850)
- 融(15697)
- 金融(15695)
- 地方经济(13498)
- 贸(13403)
- 贸易(13394)
- 易(12886)
- 农业(12421)
- 度(11777)
- 制度(11766)
- 环境(11511)
- 和(11488)
- 机构
- 大学(247121)
- 学院(244083)
- 济(116146)
- 经济(113920)
- 管理(92977)
- 研究(87033)
- 理学(79224)
- 理学院(78329)
- 管理学(77134)
- 管理学院(76688)
- 中国(71989)
- 财(52129)
- 京(51550)
- 科学(50158)
- 所(44740)
- 农(41893)
- 财经(41613)
- 研究所(40457)
- 中心(40256)
- 经济学(37886)
- 经(37688)
- 江(37462)
- 业大(34353)
- 经济学院(34051)
- 农业(33034)
- 北京(32838)
- 财经大学(30893)
- 范(30283)
- 师范(30010)
- 院(29946)
- 基金
- 项目(154353)
- 科学(121618)
- 基金(113875)
- 研究(111382)
- 家(99237)
- 国家(98090)
- 科学基金(83378)
- 社会(73666)
- 社会科(69931)
- 社会科学(69906)
- 基金项目(60136)
- 省(58932)
- 自然(52356)
- 自然科(51138)
- 自然科学(51120)
- 教育(50417)
- 自然科学基金(50250)
- 划(49374)
- 资助(47491)
- 编号(43250)
- 成果(35512)
- 部(35343)
- 重点(34879)
- 发(34115)
- 创(31499)
- 国家社会(30995)
- 教育部(30582)
- 科研(29822)
- 课题(29719)
- 人文(29709)
- 期刊
- 济(131788)
- 经济(131788)
- 研究(78517)
- 中国(46851)
- 财(40921)
- 农(37168)
- 学报(36922)
- 融(36146)
- 金融(36146)
- 科学(34572)
- 管理(33843)
- 大学(27798)
- 学学(26554)
- 农业(23240)
- 经济研究(22265)
- 财经(22243)
- 技术(20590)
- 经(19172)
- 业经(18305)
- 教育(18208)
- 问题(17177)
- 技术经济(14687)
- 贸(13707)
- 统计(13497)
- 世界(12794)
- 理论(12777)
- 业(12723)
- 国际(12532)
- 商业(11919)
- 策(11890)
共检索到381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金同 毛育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华 卢孔标
本文在回顾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引进外资银行的历史及相关理论实证研究中发现,外资银行已经成为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部门中的现实的竞争力量,外资银行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银行体系的影响,也从提升一国银行部门的信息披露和监管水平,提高到银行业务的溢出效应,再进一步上升至改善一国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增强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等宏观层面。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顾锋锋
20世纪整个90年代,以东欧国家为代表的欧亚各转型经济体普遍经历了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大部分转轨国家出现大批银行倒闭的银行业危机,给这些国家的转轨进程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试图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转轨进程中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对银行业危机形成的重要影响,以此说明转轨进程中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性。
关键词:
银行危机 宏观经济 形成机制 转轨国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曼怡 蒋静芳
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深化,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已经成为金砖国家不可逆转的选择,资本项目的逐步放开将对一国的金融体系造成诸多影响,而银行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如何在妥善应对资本项目开放风险的同时保持银行体系稳定,成为金砖国家在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00-2014年金砖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资本项目开放与银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金砖国家资本项目开放对其银行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同时银行风险上升也会延缓资本项目的开放进程,就此针对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资本项目开放及银行业稳定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砖国家 资本项目开放 银行 稳定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静
本文在折衷理论的框架下,以中东欧国家为样本,运用DEA方法、面板数据及协整的方法探讨了影响转轨国家外资银行进入的因素。结果显示区位因素在外资银行进入中作用显著,转轨国家的经济发展、金融深化等制度改革及外资偏好对外资银行进入有深刻的影响,相比之下所有权优势及内部化优势等对外资银行进入影响并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以下结论:外资银行进入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获得转轨国家迅速发展及管制放松所产生的市场与租金,而能否带来先进技术促进东道国本土银行业研发、管理等的发展则有待商榷。
关键词:
折衷理论 经济转轨 外资银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曙光 张逸昕
本文对外资引入影响银行业宏观市场稳定性的途径和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归纳,提炼出了市场竞争效应、金融文化重构效应和金融监管倒逼完善效应三大积极效应,及资本外撤效应、外资母国风险传导效应和金融监管规避效应三大消极效应。采用61个国家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本文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外资引入与一国银行业宏观市场稳定性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曲线极值点对应了消极效应不断放大并超出积极效应的临界点。倒U型曲线代表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且随一国发展发生动态变化,不同国家因制度文化等差异其倒U型曲线也各自不同。最后,本文基于该关系曲线,提出了适度提高银行业外资占比、健全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制度和内外并举、双向开...
关键词:
银行业 外资引入 金融安全 宏观稳定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曙光 张逸昕
本文从微观个体稳定性出发,创新性地系统提出了外资引入影响银行业微观个体稳定性的六大效应,其中积极效应包括金融创新效应、信用体系与治理结构优化效应、溢出效应;消极效应包括投资减持效应、制度不兼容效应、特许权价值降低效应。基于国内112家银行机构的面板数据,构建实证回归模型,结果发现,外资持股比例增加能够提高引资行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流动性,但同时也将增加运营成本、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外资银行占行业总资产比例提高对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成本管控和盈利水平均有正面影响,但将降低非利息收入占比、限制金融
关键词:
银行业 外资引入 金融安全 个体稳定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曙光 张逸昕
本文从微观个体稳定性出发,创新性地系统提出了外资引入影响银行业微观个体稳定性的六大效应,其中积极效应包括金融创新效应、信用体系与治理结构优化效应、溢出效应;消极效应包括投资减持效应、制度不兼容效应、特许权价值降低效应。基于国内112家银行机构的面板数据,构建实证回归模型,结果发现,外资持股比例增加能够提高引资行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流动性,但同时也将增加运营成本、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外资银行占行业总资产比例提高对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成本管控和盈利水平均有正面影响,但将降低非利息收入占比、限制金融
关键词:
银行业 外资引入 金融安全 个体稳定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戴金平 王晓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邓红霞 崔建华
本文采用67个国家1980——1999年的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公开存款保险的承保范围、加入方式、保险基金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对一国银行业稳定性的影响。并且通过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证明了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环境不同的国家中,存款保险的实施效果有着显著的不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制度环境相对较好的国家,由于可以更好地控制道德风险,存款保险给银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对于信息披露机制和监管体系尚待完善的中国,制度先行是一个稳妥的办法。并且由于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金融资,产集中于国有大银行、对国家信用高度依赖等问题,一个适宜的存款保险设计应该能在保护存款者利益和...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银行挤兑 道德风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赫国胜 徐明威
经济转轨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对银行体系进行了重构。各国中央银行基本上脱胎于原国家主体银行,并以法律为依据建立,其对经济的调节逐渐由直接管制转向间接调控。在商业银行重构中,各国采用了康复式和新进入式两种模式。目前经济转轨国家都已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二级银行体系,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明显增强,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多元化,治理结构日趋完善,经营业绩有所提高。
关键词:
转轨国家 银行体系 重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振东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基础薄弱、经济规模小的基础上 ,为了发展本国经济 ,长期利用封闭式的金融垄断经营集中使用有限资金 ,造成了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业制度的脆弱性、服务低效性以及产品单一性。从理论和经济分析看 ,通过开放银行业 ,在有效管理下实现银行业的竞争 ,发展中国家可以获得资源分配优化效应、竞争效应以及金融稳定效应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银行业开放 经济金融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亢 赵旭 张彦伟 吴九红
我国金融改革实践表明 ,银行体系的稳定是以牺牲银行效率为代价的。本文运用Gorton&Winton理论模型 ,对我国银行体系效率与稳定性关系的分析表明 ,银行倒闭是不可避免的 ,虽会带来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但因银行体系效率提高而增加的福利远大于因银行倒闭而损失的福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国红 王擎
对银行业市场力与稳定性的关系研究是学术界悬而未决的难题。本文基于"市场力状态依存"论的观点,尝试分存贷款市场分别考察中国银行业市场力与稳定性的关系。以1995-2012年在中国大陆境内运营的141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计算样本期间中国银行业存贷款市场的Boone指数,将其作为市场力指标;采用随机前沿方法计算中国银行业的"稳定非效率",将其作为银行业稳定性的逆向指标;最后以差分广义矩方法(GMM)估计了中国银行业存贷款市场上的市场力与"稳定非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中国银行业存贷款市场有着不同的市场力,其中贷款市场上的市场力高于存款市场上的市场力。(2)样本...
关键词:
银行市场力 银行稳定性 Boone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