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43)
2023(14322)
2022(12210)
2021(11447)
2020(9534)
2019(21693)
2018(21218)
2017(40995)
2016(22126)
2015(24882)
2014(24936)
2013(24431)
2012(22767)
2011(20259)
2010(20644)
2009(19054)
2008(18804)
2007(16347)
2006(14350)
2005(12809)
作者
(60899)
(51056)
(50811)
(48597)
(32948)
(24235)
(23114)
(19844)
(19453)
(18351)
(17281)
(17099)
(16205)
(16170)
(15947)
(15846)
(15300)
(14828)
(14731)
(14450)
(12771)
(12310)
(12272)
(11862)
(11749)
(11400)
(11035)
(10901)
(10359)
(9983)
学科
(107699)
经济(107583)
管理(69931)
(62490)
(52385)
企业(52385)
方法(43591)
数学(38323)
数学方法(37746)
(35125)
中国(26276)
(24490)
地方(24282)
业经(20573)
(19761)
(19338)
(18338)
财务(18281)
财务管理(18228)
企业财务(17338)
(17111)
贸易(17103)
(16499)
农业(15941)
理论(15041)
(14865)
银行(14846)
(14762)
金融(14761)
(14552)
机构
大学(314476)
学院(313975)
(141405)
经济(138726)
管理(123090)
理学(106216)
理学院(105122)
研究(104980)
管理学(103318)
管理学院(102714)
中国(80261)
(71355)
(64038)
科学(59915)
财经(53573)
(51413)
中心(48685)
(48601)
(47208)
研究所(45940)
经济学(44885)
(44393)
业大(41295)
经济学院(40183)
北京(40043)
(39833)
财经大学(39495)
师范(39466)
(37709)
(36419)
基金
项目(205402)
科学(163664)
研究(152070)
基金(151658)
(130281)
国家(129216)
科学基金(112783)
社会(99616)
社会科(94589)
社会科学(94566)
基金项目(79122)
(78396)
自然(71537)
教育(70554)
自然科(69967)
自然科学(69954)
自然科学基金(68684)
(65796)
资助(63027)
编号(60573)
成果(49664)
(46928)
重点(45686)
(44225)
(42441)
国家社会(41745)
教育部(41291)
课题(41272)
人文(40209)
创新(39736)
期刊
(160042)
经济(160042)
研究(98331)
中国(59601)
(58833)
管理(47706)
学报(42891)
科学(40712)
(39291)
大学(34355)
学学(32446)
教育(30445)
(30171)
金融(30171)
技术(28981)
财经(27280)
经济研究(26823)
农业(26626)
(23581)
业经(22841)
问题(20245)
(17108)
技术经济(17023)
统计(16626)
(14839)
国际(14681)
世界(14491)
理论(14387)
财会(14200)
现代(13894)
共检索到478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炜  刘晨晖  
结合近年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本文从效果角度对我国的财政干预与西方的宏观经济理论进行了对比与总结,发现在转轨背景下,我国特有的体制因素实质上使得财政政策衍生出了许多西方政策所不具有的效应,使财政干预除影响到经济增长以外,还作用于经济结构、发展基础等许多方面。基于此前提,本文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并不仅取决于政策实施的力度,更是取决于多种政策效应共同形成的合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继  刘柯杰  
利率弹性、边际消费倾向和税率对财政政策的效力有决定作用。在我国 ,由于利率缺乏弹性、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税率未减 ,影响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效力。因此 ,必须完善税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逐步缩小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 ,提高财政政策的效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阎坤  王进杰  
自 1 998年以来 ,中国政府连续五年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通过发行国债、扩大政府支出并辅之以稳健的货币政策 ,实现了经济稳定与增长的目标。许多研究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没有挤出效应 ,还有挤入效应 ,也就是引致民间投资的效应 ,但还是有一部分学者从债务的可持续性以及财政的稳定性出发 ,说明了过度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会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增长构成威胁。本文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内涵、政策手段和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美国、日本与香港特区运用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教训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凌云  鲍怡  
本文以中国1999—2007年26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理论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针对制度特征、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分析了它们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论表明: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逐年提高,FDI对我国的制造业整体上存在正的溢出效应,而国有程度高低则对技术效率有负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的重要政策含义是:中国制造业若要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必须加强经济安全意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技术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效应分析”课题组  
本文对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分析了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推动,其中消费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投资。目前积极财政政策暂时还难以退出,需要做的工作是转换模式,扩大内涵,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音频  张友树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但由于政策目标与政策结构的差异 ,将会形成效率型与稳定型两种属性的积极财政政策 ,而它们又将从不同的层面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 ,进而导致不同的政策效果。 1998年以来 ,我国所实行的效率型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的严峻形势。为了扩大就业 ,促进再就业 ,保证改革的稳定环境 ,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应由“效率型”转向“稳定为主兼顾效率”的复合型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秀昆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同为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工具,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其调控作用范围与侧重点是不同的。本文主要针对两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并对两时期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同之处作了对比。我们认为,两时期的货币政策在目标优先次序、独立性水平、力度与节奏,以及转型之后面临的挑战与压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园晨  
财政赤字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其评价,关键是看宏观经济状况和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财政赤字就是好的;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不能搞财政赤字。因此,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时机及其进度,需要认真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马晓玲  
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分析和配合中央近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积极财政政策加以调整。这不仅有利于巩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且对于把握机遇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中要适当调减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改进原来以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实施财政扩张性政策的工具组合,根据公共财政要求调整支出投向和重点。特别是应注重结合财政政策调整推进财政改革,完善税费制度,构建内需平稳增长机制,强化财政对结构优化的作用,并健全分税分级的公共财政体制,在长期建设国债规模缩小后,发展新的财政支出方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秀昆  
积极财政政策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主要内容,当前我国仍然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经济形势。为及时总结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经验,探索在目前的后危机时代如何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维护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本文对2008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策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就共同点和不同点与1998-2003年积极财政政策进行了对比和评价,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容根  
1998年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中国经济成功克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放缓的不利影响,大体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水平。客观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增长有诸多外部和内部因素,其中,持续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及其持续性进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