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8)
2023(12924)
2022(10619)
2021(9475)
2020(8170)
2019(18108)
2018(17915)
2017(34355)
2016(18501)
2015(20928)
2014(21102)
2013(20780)
2012(19515)
2011(17598)
2010(18381)
2009(17996)
2008(18161)
2007(17104)
2006(15628)
2005(14749)
作者
(54802)
(46094)
(45926)
(43525)
(29729)
(21751)
(20561)
(17620)
(17323)
(16696)
(16020)
(15361)
(15185)
(14957)
(14577)
(13848)
(13628)
(13339)
(13152)
(13024)
(11766)
(11326)
(11142)
(10770)
(10307)
(10280)
(10274)
(10183)
(9147)
(8915)
学科
(103789)
经济(103651)
(85209)
(79460)
企业(79460)
管理(78252)
方法(35293)
业经(31721)
(30828)
(26400)
数学(26203)
数学方法(25925)
(23214)
中国(21974)
(21911)
财务(21876)
财务管理(21849)
地方(21004)
企业财务(20720)
农业(19003)
(18345)
技术(17967)
(17319)
理论(16875)
(16611)
(16469)
(16391)
体制(15004)
(13961)
银行(13942)
机构
学院(289068)
大学(285597)
(130894)
经济(128459)
管理(111781)
研究(94700)
理学(94226)
理学院(93263)
管理学(92055)
管理学院(91498)
中国(76439)
(65286)
(59635)
科学(52818)
财经(50315)
(47634)
(46838)
(45263)
(43550)
中心(42537)
研究所(41832)
经济学(40629)
北京(37760)
业大(36624)
财经大学(36548)
(36486)
经济学院(36094)
(34509)
师范(34222)
农业(33699)
基金
项目(171979)
科学(137593)
研究(129346)
基金(126689)
(107569)
国家(106552)
科学基金(93616)
社会(86383)
社会科(81867)
社会科学(81843)
(67231)
基金项目(66022)
教育(58479)
自然(57482)
自然科(56169)
自然科学(56156)
自然科学基金(55241)
(54341)
资助(51534)
编号(50854)
成果(42452)
(38647)
重点(38324)
(38151)
(37665)
(37276)
(36795)
国家社会(36067)
课题(35609)
创新(34884)
期刊
(165595)
经济(165595)
研究(94243)
中国(59708)
(56826)
管理(50409)
(42381)
学报(38749)
科学(38235)
大学(31296)
(29972)
金融(29972)
学学(29826)
农业(28276)
财经(28223)
技术(27405)
教育(26484)
业经(25998)
经济研究(25787)
(24535)
问题(20940)
技术经济(18225)
(16560)
(16359)
世界(16000)
现代(15007)
财会(14670)
国际(14283)
经济管理(14060)
商业(13869)
共检索到463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肖虎  
通过分析企业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外部性问题,结合企业合约理论,构建适用于分析不同体制环境下企业的激励制度结构——一种市场、产权、薪酬与晋升相互作用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下,经济转轨中的企业重构,主要表现为:一是通过外部市场建立,为员工能力和努力程度提供准确的度量信息,以此构筑保证产权激励、薪酬激励和晋升有效率的信息基础;二是通过产权改革,提高企业所有者搜集和利用上述信息的内在动力。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长春,刘文革  
1992年初 ,俄罗斯开始以激进改革方式向市场经济过渡 ,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国有企业的强制性私有化改造。到 1999年初 ,俄罗斯共建立股份公司 2 80 0 0多家 ,其中私有化企业超过 2 30 0 0家。俄罗斯非国有经济已占GDP的 72 %。通过大规模的私有化 ,俄罗斯已初步建立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制度结构。但俄罗斯的私有化并未形成有效率的企业制度结构 ,其企业制度及其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这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 ,对俄罗斯新型企业治理模式进行典型案例分析 ,对我国企业改革政策的制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启发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严若森  
本文基于既有相关研究,对转轨经济中的国有企业重构进行了一个新的理论解析,指出转轨经济中的国有企业重构是民营化、治理演进与制度互补三者之间的整合,其实质是一种基于民营化与制度互补的国有企业治理重构。本文籍此就中国经济转轨中的国有企业重构及其治理文化的适应性重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颜爱民  袁玲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一直都在进行 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但是,匆庸讳言,迄今为止,真正成功者,所占比重并不大。产权制度构建的不合理及由此带来的“内部人控制”是问题的一方面,目前国有企业的改制工作主要集中在这一方面。另一方面,具体的管理模式,如激励机制依然带有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这种建立在传统计划经济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晋刚  仝月婷  
所谓“激励”,通常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现代行为科学的发展揭示了激励与行为之间存在着内在、本质和必然的联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激励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本文将从激励理论产生的基础和作用的条件,即职工需要的内容及层次和职工需要满足的内容及层次入手,分析和探讨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职工的激励制度及结构特征,同时也对激励制度变革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革的方向作一些必要的探讨和说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晶  
如何才能使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数优秀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众多内容中,激励问题是重要内容之一。激励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运用的好坏。很多国有企业都有人才外流现象,留不住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激励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培人  迟福林  
国有企业改革近16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但是,由于传统经济体制深层次的弊端没有根本消除,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企业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困难和矛盾.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严重滞后,目前,在许多方面的改革措施已经陆续出台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改革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国有企业改革已经.从浅表层次进入到深层次阶段,需要解决根本体制问题。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丽华  
当前国有企业经理激励与约束存在低效率问题,要解决低效率问题,仅从提高代理人收益,出让部分剩余索取权的角度解释是不够的。可从微观的角度,引入博弈分析方法,探究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经理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特征,进而得出阻碍旧制度变革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风华  王俊杰  
传统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内生激励难题是经济运行无效率的根源;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重要、最艰巨的制度变迁过程;国有企业改制方案要体现投资者保护、经营者激励和员工补偿三个视角的统一和参与改制的战略投资者、民营企业以及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统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珺  
本文通过对经理与行政组织的重复性博弈、经理与企业组织的一次性博弈研究 ,提出了国企经理的双重博弈假说 ,指出了行政组织作为强激励主体是导致国企经理在长期关系中出现短期行为的制度性根源 ,以实证数据验证了这种假说。进而给出了在企业组织与行政组织之间进行重新配置激励资源与权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建平  
建立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建立则应坚持物质利益的原则和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庄子银  邹薇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委托—代理模型出发,认为激励问题和信息问题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改革的思路在于把国有企业构造成为一种高效的激励性制度安排。
[期刊] 改革  [作者] 缪文卿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鲜明的产权特征,寻找"帕累托次优"制度安排的努力,规定了企业家激励制度变迁的必然性。按照时段不同,我国国有企业企业家激励制度可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国家租金激励制度",二是"放权让利激励制度",三是"年薪制激励制度",四是"业绩考核激励制度"。应完善业绩考核激励制度,加强监管,规范企业及其企业家的行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万国仁  
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激励,除按照职业经理人惯常的薪酬制度来进行激励和约束外,如果涉及到产权转移的激励,如股权激励、国有产权转让等,操作起来就不像民营企业那么简单。这个问题曾在我国决策层、理论界和企业界引起广泛的争议。本文从国有企业对经营管理者激励的三种方式,即: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增量持股入手,结合当前国家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的相关政策规定,对激励制度的设计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段强  
一、我国国有企业组织 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有企业组织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发展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 管理民主化(1949~1952年)。解放以后,我们在一部分国营工业企业中建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在生产行政管理方面实行厂长负责制,并同管理民主化结合起来。管理民主化的中心工作,是真正搞好工厂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厂长以及工厂的党组织与职代会的代表组成。各厂矿的管委会是在厂长和经理领导之下的各厂矿的领导机关,由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