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5)
- 2023(11914)
- 2022(9428)
- 2021(8566)
- 2020(7250)
- 2019(16295)
- 2018(15893)
- 2017(30425)
- 2016(15866)
- 2015(17973)
- 2014(17667)
- 2013(17733)
- 2012(16691)
- 2011(15081)
- 2010(15145)
- 2009(14734)
- 2008(14671)
- 2007(13206)
- 2006(12021)
- 2005(11469)
- 学科
- 济(102033)
- 经济(101935)
- 业(77854)
- 企(72451)
- 企业(72451)
- 管理(65092)
- 方法(36589)
- 业经(30605)
- 数学(28477)
- 数学方法(28395)
- 财(26134)
- 农(24999)
- 中国(23012)
- 地方(19483)
- 务(19342)
- 财务(19334)
- 财务管理(19319)
- 农业(18327)
- 企业财务(18308)
- 制(17654)
- 技术(16690)
- 策(16099)
- 贸(15761)
- 贸易(15747)
- 划(15358)
- 易(15325)
- 和(15275)
- 体(14809)
- 理论(12913)
- 环境(12836)
- 机构
- 学院(247983)
- 大学(243271)
- 济(128043)
- 经济(126350)
- 管理(101555)
- 理学(86704)
- 理学院(85917)
- 管理学(85245)
- 管理学院(84769)
- 研究(84106)
- 中国(69827)
- 财(56752)
- 京(50513)
- 财经(45203)
- 科学(43288)
- 经(41164)
- 所(41095)
- 经济学(40991)
- 经济学院(36730)
- 江(36705)
- 研究所(36539)
- 中心(36529)
- 农(35350)
- 财经大学(33248)
- 北京(32435)
- 商学(30470)
- 商学院(30189)
- 业大(29424)
- 院(29327)
- 经济管理(28924)
- 基金
- 项目(151859)
- 科学(124396)
- 基金(116232)
- 研究(114789)
- 家(98803)
- 国家(97962)
- 科学基金(87047)
- 社会(80737)
- 社会科(76859)
- 社会科学(76842)
- 基金项目(60659)
- 省(56186)
- 自然(52425)
- 自然科(51326)
- 自然科学(51314)
- 自然科学基金(50544)
- 教育(50190)
- 资助(47066)
- 划(45888)
- 编号(43255)
- 部(35628)
- 国家社会(35332)
- 业(34699)
- 创(34550)
- 发(34228)
- 成果(33815)
- 重点(33490)
- 教育部(31716)
- 创新(31511)
- 人文(31461)
- 期刊
- 济(151891)
- 经济(151891)
- 研究(80375)
- 财(47276)
- 中国(46094)
- 管理(45268)
- 农(33419)
- 科学(31614)
- 学报(27005)
- 融(25590)
- 金融(25590)
- 经济研究(25522)
- 财经(24956)
- 业经(23539)
- 技术(23258)
- 农业(23024)
- 大学(22481)
- 经(21843)
- 学学(21673)
- 问题(19560)
- 技术经济(17511)
- 世界(17147)
- 贸(17014)
- 业(15372)
- 国际(15029)
- 教育(14697)
- 现代(13208)
- 经济管理(12881)
- 商业(12605)
- 统计(12511)
共检索到387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蓝海林
本文的研究表明,对国有企业集团和国有企业(主要指附属企业)的行为的解释和作用的评价不能够单纯依靠经济学和社会学,还必须从政治学的角度加以补充。国有企业集团是我国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昕扶持和利用的一种有利于同时实现两个“冲突”目标——发展与稳定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工具。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国有企业集团 企业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玉泽
结合国有经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经济行为的研究,应沿着制度———选择———市场秩序这样一个框架来展开。新古典范式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均衡分析方法。供给方指的是国有企业职工,需求方指的是两种不同体制下分立并存的不同部门,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钱婷 武常岐
作为目前中国国有大型企业的主流组织模式和国企改革的产物,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基于国外企业集团总结的理论与经验在多大程度上能适用于中国国有企业集团呢?解答这一问题是应用企业集团一般理论与管理经验以提升中国国有企业集团竞争力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对比国内外企业集团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集团一般理论在中国国有企业情境下的适用性,并提出对于研究中国国有企业集团至关重要的新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本文将扩展企业集团理论,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企业集团管理提供实践启示;同时也为后续的中国国有企业集团理论与实证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
企业集团 国有企业 情境化研究 理论综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敬永春
中国国有企业集团一直存在着内部组织管理系统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是企业集团内母子公司管理关系不清晰,集团内部管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产生这种管理随意性的原因是在集团内部自组织过程存在较大缺陷。文章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提出通过确立国有企业集团内部的序参量出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组织优化,使国有企业集团形成集权有度、分权合理、管理到位的高效组织,从而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国有企业集团 序参量 自组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立芳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企业融资基本上依赖于财政拨款和银行的指令性、政策性贷款,融资成本很低甚至于负利率,形成了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比较单一的融资结构和信贷软约束。国有企业所面临的“软预算约束”使得它们偏好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融资体系不是一个单纯解决企业融资渠道的问题,而是一个与公司治理结构密切相关的系统构建。
关键词:
融资结构 融资偏好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段强
一、我国国有企业组织 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国有企业组织领导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发展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 管理民主化(1949~1952年)。解放以后,我们在一部分国营工业企业中建立了民主管理委员会,在生产行政管理方面实行厂长负责制,并同管理民主化结合起来。管理民主化的中心工作,是真正搞好工厂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厂长以及工厂的党组织与职代会的代表组成。各厂矿的管委会是在厂长和经理领导之下的各厂矿的领导机关,由厂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慧 余怒涛 方巧玲
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集团是否有充分动机与能力促进数字化转型,是否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值得探索。本文以2009—2020年国企集团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国有企业集团通过促进控股公司数字化转型,能改善信息产生、传递与接收的效率,提高股价信息含量;在集团规模较大、集团内有科技企业、两权集中时,国有企业集团促进数字化转型进而提高公司股价信息含量的效果更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外部资本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区域经济增长压力较小、公司为商业类国企、高管在集团兼任、获得较高政府补助时,集团促进数字化转型进而提高股价信息含量的效果更明显。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邵学峰 张东明
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杂志社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等四家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于2007年9月13日~14日在吉林大学召开。本次论坛共收到与主题相关的论文投稿47篇,来自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政府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分别由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传谌教授、《经济研究》杂志社常务副主编郑红亮研究员、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谢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钱津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顾问郑海航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杂志社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邵学峰 张东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成珍
企业集团是一国综合国力的象征,然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集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许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集团治理上的问题。文章从分析国有企业集团治理的现状出发,结合公司治理理论的最新发展,探讨完善和规范集团治理,实现集团治理改革从"行政型"治理深化到"经济型"治理的思路。
关键词:
改革 集团 治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了渐进式改革的道路。实践证明这种选择是正确的和成功的。国有企业已基本转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可以说是行百里、半九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的定位 ,收缩国有经济战线 ,规范现代企业制度 ,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股减持 ,建立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绩效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要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到度的国企改革方向,更要准确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严格区分产权明晰和私有化的界限;对于“抓大放小”的方针,我门不能仅从企业规模而要从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去把握“大”与“小”的区别,对于大企业和小企业都有抓与放的问题,关键是如何抓、如何放。在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当前深化国企改革要抓的“战略调整与改组”、“加大兼并破产、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作力度”和“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和内部经营机制、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等关键措施。
关键词:
国企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 抓大放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昆仑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要害始终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同时,这也是一切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要害)。为此,政界、学界、企业界人士殚精竭虑,穷经皓首,努力探究国企致困原因,精心设计国企解困良方。然而,十六年过去了,国有企业面貌并没有多大改革,反而亏损增多、补贴剧增、增速滞缓。这种局面,着实令圈中人感到尴尬。严峻的现实向我们尖锐地提出了这样不可回避的问题:国企处境维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当怎样调整国企改革的思路?我以为,以往我们对国企处境维艰原因的认识只是抓住了问题的表象而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甚至,倒果为因,颠倒事物内在联系的逻辑次序。如此"号脉诊断",只能导致错开"药方"。结果,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宝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关键要把改革、改组、改造与加强企业管理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