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2)
- 2023(16032)
- 2022(13260)
- 2021(11891)
- 2020(10008)
- 2019(22009)
- 2018(21435)
- 2017(41375)
- 2016(21913)
- 2015(24141)
- 2014(23892)
- 2013(23359)
- 2012(21301)
- 2011(19492)
- 2010(19795)
- 2009(19281)
- 2008(18977)
- 2007(17281)
- 2006(15660)
- 2005(14559)
- 学科
- 济(113170)
- 经济(113024)
- 管理(89129)
- 业(84200)
- 企(82801)
- 企业(82801)
- 方法(41558)
- 财(35639)
- 数学(32574)
- 数学方法(32332)
- 业经(29805)
- 中国(24738)
- 地方(24368)
- 务(23627)
- 财务(23596)
- 财务管理(23559)
- 制(23403)
- 企业财务(22458)
- 农(20819)
- 环境(19035)
- 和(18823)
- 划(18774)
- 技术(17912)
- 学(17909)
- 体(17869)
- 理论(16997)
- 策(15905)
- 贸(15497)
- 贸易(15485)
- 融(15410)
- 机构
- 学院(324863)
- 大学(320591)
- 济(147257)
- 经济(144538)
- 管理(128752)
- 理学(110085)
- 理学院(108954)
- 管理学(107570)
- 管理学院(106927)
- 研究(106557)
- 中国(83361)
- 财(73365)
- 京(65584)
- 科学(59683)
- 财经(56964)
- 所(52584)
- 经(51452)
- 江(50119)
- 中心(47751)
- 经济学(46878)
- 研究所(46722)
- 财经大学(41980)
- 经济学院(41953)
- 北京(40950)
- 农(39649)
- 州(39161)
- 院(38763)
- 范(38470)
- 业大(38463)
- 师范(38172)
- 基金
- 项目(207922)
- 科学(167330)
- 研究(154953)
- 基金(154619)
- 家(132459)
- 国家(131361)
- 科学基金(115515)
- 社会(104747)
- 社会科(99590)
- 社会科学(99563)
- 基金项目(80875)
- 省(80525)
- 自然(71516)
- 自然科(69815)
- 自然科学(69798)
- 教育(69631)
- 自然科学基金(68585)
- 划(66046)
- 资助(62143)
- 编号(61073)
- 成果(49020)
- 重点(46739)
- 部(46560)
- 发(45311)
- 国家社会(44678)
- 创(44601)
- 制(44197)
- 创新(41708)
- 课题(41668)
- 教育部(41116)
- 期刊
- 济(175676)
- 经济(175676)
- 研究(99736)
- 中国(63047)
- 财(62241)
- 管理(55295)
- 科学(41994)
- 学报(41435)
- 农(35057)
- 大学(32294)
- 融(31209)
- 金融(31209)
- 学学(30802)
- 财经(30279)
- 经济研究(29244)
- 技术(28937)
- 业经(26291)
- 经(26211)
- 教育(25755)
- 农业(23108)
- 问题(21687)
- 技术经济(19016)
- 贸(17883)
- 财会(16175)
- 现代(15818)
- 国际(15737)
- 统计(15550)
- 商业(15448)
- 经济管理(15153)
- 策(15067)
共检索到499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庞明川 宁赋宪
地方政府投资既是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也会通过改变公共服务供给的结构和分布来影响资源的流动与配置。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高速增长阶段,地方政府在"GDP增长竞争"中有过度投资的倾向,并偏向于实现短期内更快的经济增长而忽视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经济增长极的培育过程中,地方政府投资会加剧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并可能通过"虹吸效应"促使资源在大城市、发达地区及重点领域过度聚集,进而加剧地区资源错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政府投资转向适度,并注重效率提升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有利于减轻资源错配。采用2007—2019年中国29个样本地区数据的分析表明:总体上看,地方政府投资强度(人均地方政府投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区资源错配,且地区经济对国有企业的依赖度越高,该负面影响越大;当环境规制强度过低和过高时地方政府投资强度增加都会加剧资源错配,而在适度的环境规制强度下地方政府投资强度增加可以减轻资源错配,表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转型有利于地方政府投资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但跨越发展阶段的过激转型政策也不利于资源配置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资源配置过度时地方政府投资强度增加会加剧资源错配,而在资源配置不足时会减轻资源错配;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投资强度增加会加剧资源错配,而在中部地区会减轻资源错配。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过程中,要进一步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资源流动和配置效率;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企业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能力;适度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促进地区资源配置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本田 王一杰
基于2007~2017年全国25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分析方法考察了政府行为、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整体上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均表现出稳健的部分中介效应,即政府行为可以直接或通过资源错配间接地影响经济波动,且资源错配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呈现出"U"型特征;分区域来看,资源错配的中介效应在东、中部分别为完全中介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在西部地区中介效应则不显著。由此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间的联系也愈加紧密,政府应重视地方政策对资源要素配置的辐射效应,以便稳定经济增长。
关键词:
政府行为 资源错配 经济波动 中介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黄静 吴群 王健
明确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机理,有利于缓解当前地方政府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现状。本文从经济增长和制度环境双重角度构建影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分析框架,并采用20002013年我国省级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在短期内具有激励作用与惯性特征,长期具有收敛趋势。土地财政产生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之中,经济增长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分税制改革背景下,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等程度是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的前提,土地出让制度市场化改革、地方政府竞争、房地产业
关键词:
土地财政依赖 经济增长 制度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海涛 李成明 董志勇
本文基于1998—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地方政府干预对省级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区域差异,并进一步讨论了地方政府干预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地方政府干预的生产率损失明显大于西部地区;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干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地方政府干预随着经济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推动作用。当越过第二重门槛,地方政府干预将带来生产率损失,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各个省份均已越过第二重门槛。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持续走低的现象,为简政放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廖凯诚 李晓晔 谢慧敏
研究目标:实证检验政府经济投资效率和社会投资效率的区域差异及两者的动态关系。研究方法:采用三阶段DEA模型、Dagum基尼系数法及PVAR模型。研究发现:第一,总体上,政府经济投资效率和社会投资效率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且两者总体的基尼系数呈反向变动;第二,组间差距是导致政府经济投资效率和社会投资效率总体基尼系数上升的主要原因;第三,从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来看,东部地区社会投资效率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投资效率变动的原因,中部地区两者并无格兰杰因果关系,西部地区两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此外,从长期来看,除西部以外,社会投资效率对经济投资效率的冲击均表现为强度不同的负向效应,而经济投资效率对社会投资效率的冲击则表现为正向效应。研究创新:对原有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并首次构建有关政府投资效率的环境指标体系,同时将研究重点聚焦在经济投资效率和社会投资效率的动态关系上。研究价值:丰富和延展了政府投资的理论框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广杰 花小安 侯效敏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熊琛 金昊
本文构建了包含国有和民营企业、金融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量化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累积对信贷配置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模型分析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上升挤出了企业信贷资源,加强了信贷的国企偏好,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2)地方政府债务在2009—2018年间使得国企/民企信贷比平均上升24.2%,TFP下降1.7%,产出下降7.2%;(3)金融供给侧改革、打破国企"刚兑"等政策能够缓解地方政府债务累积的信贷错配效应。最后,本文实证检验了模型的机制与结论。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金融压力 信贷错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强 施滢波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8—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并探讨地方政府竞争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环保投资显著正相关,但地方政府竞争会削弱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积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地方政府竞争对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有效性的弱化作用更显著。文章从市场机制角度丰富了企业环保投资影响因素研究的相关文献,对于更好地引导企业环保投资行为具有较强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健慧 张楠
本文探讨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地方政府国企依赖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股权结构维度的混改和国企协同创新绩效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引入非国有股东并不一定能够提升国企协同创新绩效;高层治理维度的混改和国企协同创新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增加非国有股东委派的董监高数量能够促进国企协同创新绩效;地方政府对于国有企业的依赖会抑制国企混改和协同创新,对于国企混改和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更好开展国企混改、激发国有企业创新活力、促进国有企业协同创新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建斌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转型的目标和方向。地方政府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方面具备了一定的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很多实际困难。这对各级地方政府提出了具体要求,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实施配套的对策组合,加快地方政府转型步伐,构建公共服务型地方政府。
关键词:
地方政府 转型 公共服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贾俊雪 罗理恒 顾嘉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本文以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政策为契机,从要素配置视角构建一个相对统一的分析框架,剖析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其蕴含的理论内涵。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总体上有利于遏制环境污染的同时,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弱“U”型(近乎“L”型)影响;这体现在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政策对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随着规制力度增加,不利影响明显减弱、趋于消失。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结果,为基准结论提供了良好的微观证据支持。这表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较好地实现“鱼与熊掌兼得”。要素配置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会影响企业自融资机制,进而对要素配置效率产生弱“U”型影响。本文对于完善地方环境治理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希果 陈尧俊
文章利用固定效应动态面板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从全国以及区域角度对环境规制、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实施不利于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环境规制监督由于效率问题从而不利于地区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环境规制综合衡量指标的环境规制结果有利于经济新旧动能转换。(2)环境规制实施对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资源的挤占效应在东部地区更显著,而环境规制监督效率低下问题在西部地区更显著。(3)地方政府竞争在环境规制监督、实施以及结果三个环节对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影响中均产生带调节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地方政府竞争 经济新旧动能转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菁
以2007-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性债务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债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并存在唯一的门槛值。当地方债务水平低于这一门槛值时,它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一旦超出该门槛值,则会抑制经济增长。同时,欠发达地区相较于发达地区而言,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强度更甚,其门槛值也更高。一旦地方债务水平超出门槛值,地方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也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加明显。因此,"以债务促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应充分考虑地区特质,因地制宜地管控地方债务,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债务控制与风险预警机制,推进存量债务置换,并加强地方债务信息的核算与披露。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洪庆
在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基础上,考虑环境规制对人力资本的作用机制,构建了环境规制和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假说。并且,基于门槛面板估计方法,利用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相关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当环境规制水平比较低时,环境规制和环境规制通过人力资本渠道都会促进经济增长;而当环境规制达到较高水平时,环境规制和环境规制通过人力资本渠道则会抑制经济增长。对于当前中国加强环境治理、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增长,本文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内涵。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门槛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陆立军 陈丹波
针对中国环境规制政策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的特点,本文构建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运用中国省级数据和空间自滞后模型,验证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的污染治理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通过权衡成本和收益实施环境规制策略,存在"逐底竞争"和"趋好竞争"两个均衡点;地方政府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能明显降低本地区的污染排放,但会引发污染的就近转移;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污染治理效应由东向西逐渐增强,而污染转移效应则由东向西逐渐减弱;创新补偿效应是推动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由"逐底竞争"向"趋好竞争"转变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治理 演化博弈 空间计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