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47)
2023(15222)
2022(12993)
2021(12035)
2020(10062)
2019(22878)
2018(23159)
2017(43939)
2016(23729)
2015(26548)
2014(26359)
2013(25781)
2012(23469)
2011(21048)
2010(21600)
2009(20334)
2008(19016)
2007(16469)
2006(14955)
2005(13194)
作者
(66160)
(54682)
(54346)
(51997)
(34957)
(26023)
(24876)
(21302)
(20718)
(19538)
(18580)
(18557)
(17346)
(17302)
(16729)
(16647)
(16088)
(16005)
(15568)
(15486)
(13689)
(13398)
(13042)
(12537)
(12401)
(12149)
(12092)
(11923)
(10958)
(10585)
学科
(108604)
经济(108414)
管理(65991)
(58359)
(50393)
企业(50393)
方法(42115)
数学(34636)
数学方法(34268)
中国(27415)
(25050)
地方(24682)
业经(24577)
(23630)
(22156)
(20055)
理论(17693)
(17065)
农业(16251)
(15285)
贸易(15270)
环境(15133)
地方经济(14795)
(14707)
(14615)
(14435)
金融(14432)
(14330)
银行(14297)
(13696)
机构
大学(329769)
学院(329196)
(136198)
经济(133243)
管理(128879)
研究(113060)
理学(111036)
理学院(109797)
管理学(107931)
管理学院(107320)
中国(83405)
(70796)
科学(67729)
(63468)
(56366)
研究所(50579)
中心(50041)
财经(50006)
(48618)
(47291)
(45289)
业大(45199)
(45192)
师范(44853)
北京(44755)
(40987)
经济学(40857)
(39202)
财经大学(36963)
农业(36323)
基金
项目(219897)
科学(172967)
研究(165434)
基金(158184)
(136107)
国家(134921)
科学基金(116321)
社会(105614)
社会科(99322)
社会科学(99287)
(85780)
基金项目(83799)
教育(76194)
自然(73295)
自然科(71474)
自然科学(71460)
(71355)
自然科学基金(70146)
编号(68700)
资助(64487)
成果(56738)
重点(49052)
(48346)
课题(47426)
(47145)
(45192)
国家社会(42667)
项目编号(42640)
教育部(42172)
创新(42087)
期刊
(159472)
经济(159472)
研究(105519)
中国(68316)
(48881)
管理(48253)
学报(47771)
科学(44848)
(43664)
教育(40988)
大学(36824)
学学(34365)
农业(30046)
技术(28748)
(27912)
金融(27912)
经济研究(26755)
业经(24850)
财经(24785)
(21282)
问题(19744)
图书(17128)
技术经济(16432)
理论(15984)
现代(14952)
科技(14680)
商业(14494)
(14437)
实践(14369)
(14369)
共检索到498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贵安  史慧明  谭健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社保审计制度早晚会发生变革。社保审计的变革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既包括社保审计的理念、目标、职责、重点等"形而上"认识层面的更新,也包括"形而下"操作层面的重构。即构建以绩效审计为主的社保审计模式、以审计调查为主的社保审计方式、以跟踪审计为主的社保审计方法、以信息系统为主的社保计算机审计技术,以此形成经济转型时期社保审计变革的基本框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四平  
数字经济的发展给劳动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形式,从中受益最多的当属灵活就业群体。然而灵活就业人员由于其职业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比正规就业人员面临更多的风险,但因为其模糊的劳动关系使得这部分人员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权益与面临的风险不匹配。因此,在界定了灵活就业人员的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完善社保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无涯  钟效哲  
基于当前中国进入转型期的背景,以一个社会保障的视角分析中国商业保险需求内容和形式的变化,认为扩展基本社会保障、规避未知风险及提高家庭保障的商业保险需求被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培育、扩大和激发,目前已有相当规模,但却未被商业保险所契合和满足;建议保险业应提升行业形象、提供多样化产品,同时创新监管、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合作机制,从而实现企业、行业与社会的共赢。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汪连杰  
推动经济结构的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应对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举措,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经济形势,正确理解供给侧改革与社会保障之间的逻辑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供给侧改革的顺利进行。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补短板、降成本、去产能、去库存和产业融合都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该引入制度供给概念,强调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兜底性作用,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推动社会保障的一体化进程,并注重提升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能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岳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任务,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改革的总目标,对国家治理的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作为国家职能的重要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优化,既是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要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适应新的目标,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汪连杰  
推动经济结构的供给侧改革,是我国应对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举措,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应经济形势,正确理解供给侧改革与社会保障之间的逻辑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供给侧改革的顺利进行。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补短板、降成本、去产能、去库存和产业融合都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该引入制度供给概念,强调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兜底性作用,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推动社会保障的一体化进程,并注重提升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桂晓红  
本文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从结构和层次体系上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的参保对象和出资结构,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立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优化社会保障的筹资机制,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建立多层次的社保体系,鼓励传统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开发运动等方面从内容上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桂晓红  
本文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从结构和层次体系上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的参保对象和出资结构,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立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优化社会保障的筹资机制,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建立多层次的社保体系,鼓励传统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开发运动等方面从内容上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崔晓冬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次经济危机到来,各国政府都会通过恰当地运用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政策来缓解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调节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刺激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芳  
该文提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使得失地农民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失地农民的可持续性生计与社会保障问题亟待解决。不同于普通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缺乏可持续性生计,意味着生计方式的断裂,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生活水准与生存方式。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构建失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策略以及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顺利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雯翠   毛赢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提升老年群体福利离不开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的协同推进。本文通过构建包含人工智能、老龄化、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支出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将税额分配内生化,分析老龄化冲击下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两项职能的关系,并讨论人工智能对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职能协同推进的“政策正外部性”。研究发现,在福利最大化条件下,老龄化加速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提高,环境治理支出比例下降,进而对产出、环境质量与居民福利造成不利影响。然而,人工智能可以在提升经济增长活力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的协同推进,带来产出水平与环境质量齐升。具体来讲,人工智能除了实现资本替代劳动、提升生产效率外,还从动态视角对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的职能履行进行了时序上的重新分配:人工智能发展初期,智能生产过程的清洁化为大幅增加的社会保障支出提供了“绿色平台期”;人工智能发展后期,社会保障支出的长期持续增加使政策逐渐放松社会保障职能,加大环境治理支出,这种政策职能的时序重新分配实现了社会保障与环境治理的协同推进。本文提供了老龄化背景下解决政府多项公共服务职能冲突的新视角,对于政府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发展实现环境治理与社会保障的协同共进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晓磊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当今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所带来的正外部性本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被分享,但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并不是渐进式的演变过程,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收益也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被普遍共享,其所带来的成本又被一部分特殊的群体所承担,结果却使得这一部分人成为了社会的边缘弱势群体。而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大量土地被征用造成的失地农民问题就是一个比较显著的表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宝,胡善联  
概述了世界范围健康水平等格局的基本特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变革已经或可能带来的健康不平等问题,提出适应国际研究潮流、加强我国健康不平等研究的迫切要求。并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有关健康不平等的基本概念、研究策略和方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珉  
当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家层面的社会保障体制也在不断完善,大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同时也存在着覆盖面窄、制度不完善以及立法滞后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社会保障的水平,文章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推动社会保障立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华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解决农村居民"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同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