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1)
- 2023(13980)
- 2022(11501)
- 2021(10579)
- 2020(8699)
- 2019(19492)
- 2018(19449)
- 2017(35838)
- 2016(19363)
- 2015(21796)
- 2014(21713)
- 2013(20450)
- 2012(18581)
- 2011(17002)
- 2010(17588)
- 2009(16098)
- 2008(15215)
- 2007(13855)
- 2006(12394)
- 2005(11129)
- 学科
- 济(92019)
- 经济(91957)
- 管理(61046)
- 业(52532)
- 企(45815)
- 企业(45815)
- 方法(32900)
- 数学(28344)
- 数学方法(27727)
- 中国(23255)
- 地方(21768)
- 业经(19882)
- 农(19514)
- 技术(19219)
- 理论(16946)
- 财(16868)
- 学(16398)
- 环境(15980)
- 制(14461)
- 地方经济(14145)
- 划(13311)
- 农业(12956)
- 银(12444)
- 技术管理(12438)
- 银行(12426)
- 贸(12348)
- 贸易(12335)
- 和(12295)
- 融(12051)
- 金融(12049)
- 机构
- 学院(272148)
- 大学(262067)
- 济(112718)
- 经济(110240)
- 管理(101460)
- 研究(87098)
- 理学(86375)
- 理学院(85463)
- 管理学(83641)
- 管理学院(83142)
- 中国(65718)
- 京(54570)
- 科学(50868)
- 财(50211)
- 江(43444)
- 所(42653)
- 中心(39764)
- 财经(39291)
- 研究所(38085)
- 范(36495)
- 师范(36198)
- 经(35364)
- 州(35208)
- 经济学(34962)
- 技术(34936)
- 农(34576)
- 北京(34463)
- 业大(34083)
- 院(31850)
- 经济学院(31009)
- 基金
- 项目(173047)
- 科学(137342)
- 研究(134103)
- 基金(120949)
- 家(103053)
- 国家(102155)
- 科学基金(89382)
- 社会(84229)
- 社会科(79808)
- 社会科学(79789)
- 省(72906)
- 教育(65294)
- 基金项目(62642)
- 划(58826)
- 编号(57025)
- 自然(54956)
- 自然科(53730)
- 自然科学(53720)
- 自然科学基金(52707)
- 资助(49450)
- 成果(45562)
- 课题(41540)
- 创(40944)
- 重点(39665)
- 发(38794)
- 创新(37299)
- 部(36694)
- 年(34919)
- 项目编号(34384)
- 国家社会(34027)
- 期刊
- 济(134698)
- 经济(134698)
- 研究(82095)
- 中国(61328)
- 教育(44117)
- 管理(42616)
- 财(39968)
- 学报(34100)
- 科学(33420)
- 农(31994)
- 技术(31990)
- 大学(27007)
- 学学(24898)
- 融(23530)
- 金融(23530)
- 经济研究(22531)
- 业经(21761)
- 农业(21681)
- 财经(19726)
- 经(17248)
- 职业(17171)
- 技术经济(15810)
- 问题(15669)
- 统计(14919)
- 策(14530)
- 坛(14459)
- 论坛(14459)
- 图书(13842)
- 科技(13461)
- 商业(12898)
共检索到419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蒋晓蒲 张婧
经济转型环境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描述。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人才培养目标欠缺层次性、师资队伍建设偏重技能性、校企合作流于形式、质量评价方式亟需完善的问题。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评价体系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桂占吉 王弗雄 朱迅德
软件产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软件企业中的开发人员基本上分为系统分析员、程序设计师、程序员三类。这三类人才正常比例应该呈金字塔形,然而我国软件人才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缺乏一大批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程序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应用技能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志卫
高校要培养出优秀的工科实用创新人才,需要建立分类投入、分类指导、分类培养的教育模式,需要建立科学为先、科普为基、科研为主的文化模式,需要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孕育、统筹规划的实践模式等,以建立一个科学的人才培养系统工程。
关键词:
工科 实用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龙志鹤
结合大连大学近几年的办学实践,探索创新秘书人才培养方向与模式,提出“二文三动”的培养方向及“3+1”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优化课程设置模块、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提出“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等。
关键词:
培养方向 培养模式 教学模式 秘书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光礼
近几年来,在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冲击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问题成了我国高教界关注的重点。尽管人们对此提出了很多的改革设想,但是高校真正整体动起来的不多。究其原因,在于当前高校的评价指挥棒太功利,重科研、轻教学;教书育人本来是高校最根本的任务,但慢慢被边缘化了。教学和科研的协调问题呼唤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一、树立科教融合的新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润贤 张新科 王斌
从宏观上分析了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实践了"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三个"1"为时间阶段,以专兼职双重专业导师的"导学、导能、导业"为引导功能,以"十个一"为实践任务,以培养合格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几年的探索实践证明,该模式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质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获得四方互赢前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欢耸
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浙江省首批创新创业学院建设的试点单位探索一条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互联网+"环境下,以"一库四平台"为基础走向"二库六平台"的培养模式可有效地实现校企政之间的无缝对接和创新创业成果的效转化。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建洋 胡荣林 丁卫红 黄明亮 于振洋 高尚兵
针对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的问题,以建设江苏省A类品牌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为契机,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对计算机卓越人才的需求,通过不断改革与尝试,探索并实践拓展内涵融合创业的计算机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不断优化计算机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对满足IT产业卓越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华锋 陶慧
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不断提速,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阶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认知模糊、机制不完善及资源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从教育理念、顶层设计、制度机制、基础保障等方面着手,重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大力培养服务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车美娟
阐述了"工学四合"的提出以及产生过程,并对"工学四合"提出以后在校内和校外产生的变化及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证明"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探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工学四合 人才培养 教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秀敏 黄子辉 李显宁
工学结合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工学结合突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的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2+1"教育教学设计。"2+1"教育教学设计更加强调以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引领顶岗实习的真正落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赖永辉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行业服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按培养工作开展深度和时间的先后次序,探索由熟悉和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开展对外行业工种培训、行业函授培训,承接行业内科研与教研课题,研究成果循环投入日常教学环节,研究成果申报评审和发表,自评估与总结等6个阶段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培养和教师培养两个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冬
本文通过对服务外包这一新兴行业的岗位需求特点分析,指出服务外包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要求,并探讨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目标的方法。
关键词:
服务外包 技能复合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蔚
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发展思路,就必须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突破。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率先通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结论的院校之一,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做了许多研究性工作,形成了具有工贸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威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一是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二是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三是搭建技能大赛平台,促进学生技能提升;四是运用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是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些改革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丰富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
关键词:
高职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能力 实训基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