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34)
2023(5083)
2022(3858)
2021(3129)
2020(2601)
2019(5695)
2018(5519)
2017(10689)
2016(5518)
2015(6277)
2014(6314)
2013(6551)
2012(6533)
2011(6223)
2010(6760)
2009(6953)
2008(5539)
2007(4906)
2006(4728)
2005(4390)
作者
(17506)
(14767)
(14691)
(14150)
(9577)
(6949)
(6598)
(5697)
(5580)
(5342)
(5239)
(4889)
(4849)
(4760)
(4695)
(4514)
(4349)
(4249)
(4127)
(3904)
(3839)
(3609)
(3595)
(3520)
(3506)
(3341)
(3162)
(3032)
(2904)
(2896)
学科
(52355)
经济(52334)
管理(16459)
地方(14807)
方法(13518)
(12357)
数学(12120)
数学方法(12066)
地方经济(11705)
(10218)
企业(10218)
中国(9363)
业经(8840)
(7818)
(6593)
金融(6593)
(6340)
(6332)
经济学(6244)
产业(6012)
(6012)
环境(5874)
(5540)
银行(5533)
(5385)
(5288)
总论(5235)
信息(5103)
(4986)
(4769)
机构
学院(91890)
大学(91490)
(52228)
经济(51393)
研究(36933)
管理(32120)
中国(28421)
理学(26944)
理学院(26638)
管理学(26306)
管理学院(26122)
(21240)
科学(19224)
(18659)
(18429)
经济学(18093)
财经(16807)
研究所(16704)
中心(15924)
经济学院(15923)
(15176)
(14062)
(12771)
财经大学(12309)
(12136)
北京(11904)
科学院(11543)
社会(11058)
(11044)
师范(10984)
基金
项目(54828)
科学(43434)
基金(40514)
研究(40173)
(34930)
国家(34677)
科学基金(29586)
社会(28822)
社会科(27412)
社会科学(27401)
(20654)
基金项目(20458)
教育(17304)
(16847)
资助(16829)
自然(16808)
自然科(16403)
自然科学(16398)
自然科学基金(16099)
编号(14438)
(13541)
(12997)
经济(12886)
国家社会(12830)
重点(12563)
(12275)
成果(11920)
发展(11532)
(11377)
教育部(10900)
期刊
(66523)
经济(66523)
研究(33444)
中国(17204)
(16138)
管理(14289)
经济研究(12263)
学报(12080)
科学(11752)
(11439)
金融(11439)
(11364)
财经(9855)
大学(9726)
学学(9462)
(8737)
技术(8337)
问题(8152)
业经(7880)
农业(7479)
技术经济(6616)
世界(6141)
统计(6042)
(6006)
国际(5588)
经济问题(5289)
(5155)
经济管理(4992)
经济学(4977)
改革(4849)
共检索到151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辉  
东亚此次金融动荡根源于经济成长转型期的“断层危机”,这种“断层危机”是工业化升级转型的必然产物,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中国在未来10年内,也将面临产业的全面升级,也将会遇到转型障碍。为此,必须:(1)回补基础结构;(2)推动整体升级;(3)把握需求结构变动趋势,重新构造产业布局;(4)寻求体制转轨与产业升级的平稳过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红涛  张志超  
本文从中国社会转型期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入手,剖析了经济发展模型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对于解决中国生态危机的战略意义,并尝试给出中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公共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艳华  
伴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社会转型期的就业危机日益凸显。开展职业教育是应对就业危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制度提出了诸多严峻的挑战,亟需采取相应的政策举措。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曹晶  
在社会全面转型过程中,农村教育由于受到再分配和市场两种机制的双重边缘化,而使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在城乡之间明显失衡。这种失衡状态,强化了教育促进复制式社会流动的功能,而非替代式的社会流动功能。它直接带来的后果是农村教育中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兴起,并进而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的全面受损。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香玲  冯芳军  
本文以某连锁零售企业为例,探讨了人才储备计划的实施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邹志强  
近年来,土耳其经济的持续疲弱反映出国家经济治理的危机:经济增长缓慢使之成为陷入失速的"经济大国";经济结构脆弱使之成为缺乏后劲的新兴大国;经济发展模式失色使之成为日益孤立的地区大国。土耳其的经济治理危机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绝对化的新自由主义理念及治理实践在土耳其的失败。国家权力在经济领域中的角色将进一步凸显,经济发展模式出现新的强势转向。同时,国内政治经济发展与国际体系结构之间表现出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埃尔多安和正义与发展党着力打造的"新土耳其"具有推动国家治理转型的积极内涵,虽然遭遇重大挫折,但在新形势下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Hansjorg Herr  Jan Priewe  
高投资需求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国有企业可能因三种因素而触发转型危机:现有亏损和坏账的真实数据比目前的统计数据恐怕要高;如果继续拖延国有企业重组,如果保持、甚至软化预算约束,如果债务升级,那么长期债务积累的危险将会增加;如果货币、财政和工业政策出现急转弯,对国有企业实行硬预算约束,而造成大批企业倒闭、失业急剧上升、投资减少及金融体系重大冲击。要避免转型危机,就必须把渐进转型所“创造”的时间果断用于推动重组。财政扩张对需求会有短期影响,抵抗通货紧缩,而不造成通货膨胀压力,但对未来能否保持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行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Hansjorg Herr  Jan Priewe  
中国经历了长达 2 0余年的高速经济增长 ,成功地避免了严重的转型危机。作者通过实证分析认为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源泉在于高投资需求 ,有些潜在因素可能引发延后的转型危机。
[期刊] 改革  [作者] 薛澜  张强  钟开斌  
2 0 0 1年美国“9·1 1”事件后 ,危机事件处理已经成为任何国家 (地区 )政府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近期发生的SARS事件 ,不仅是一次恶性疫病的传播 ,更已发展成为开放条件下信息多元化背景下的全球性公共危机 ,这不仅对我国的政府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提出重大挑战 ,关系到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而且也构成了对全球协同应对危机能力的严峻考验。本文通过对SARS事件的危机特性分析 ,并在更广层面上展开中国转型期面对的可能危机 ,揭示出危机事件的常态性和不可回避性以及进行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紧迫性 ;在积极防范多元化危机的同时 ,必须对我国旧有的危机管理体系进行重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薛澜  张强  钟开斌  
本文通过对中国的现有社会状况的描述,全景地勾勒出目前我国危机形态的特点,并因循社会、组织到个人的逻辑过程,揭示社会转型期我国危机事件高频发生的潜在诱因,说明危机事件的常态性以及进行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紧迫性;最后,在解析我国现有的危机管理理念和系统设置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的危机管理经验提出建立我国危机管理体系、实现"危机管理常规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石磊  
1.中国经济自1991年底进入新一轮增长波动。自上而下的动员、各地的恢复性调整和过去10多年积蓄的增长潜力加速释放,使经济增长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达到经济体系所能承载的峰值。强劲的增长反弹、存量结构调整与增量扩张速度的不对称、投资扩张的乘数效应与通货膨胀之间的高度关联,和中央对种种“过热”信号的积极反应,引起经济学界对此次波动作了多角度的判断。我们的问题是:80年代中期以来始终困扰经济稳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通货膨胀都属于增长型膨胀,是否意味着中国当前的经济运行仍在重复80年代的循环程式?在市场具有充分弹性条件下,最终需求扩张一般不会导致持续的通货膨胀或“过热”,而中国的此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德全  
过剩经济的出现,是中国20年市场化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带有明显的体制转轨变型特征,具有过剩经济层次低,经济基础脆弱,过剩与不足并存的特点,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此,除需要财政、货币、产业、投资、就业、分配、流通、消费等政策高度协调一致发挥作用外,要改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战略,确立以公平为基础,效率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战略,切实施行科技发展与创新战略,营造良好社会保障环境,是为根本之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冯卓  
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环境治理体制缺乏协调性、统一性,政府部门以GDP为导向的绩效标准影响环境治理的效果,环境治理相关法规和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不完善,不利于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等问题。对此,应明确资源产权,完善资源的定价机制;完善强化环境治理的相关财税政策;改革环境治理管理体制,强调环保机构垂直管理中的独立性和执行力;建立科学全面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环境治理法律法规,强化赔偿和监督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粗放的增长方式向集约的增长方式转变、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和现代化社会转化这样一个三重转型时期。这一转型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少要到本世纪中叶才能完成。本文仅根据中国过去20年制度变迁的历史以及反映这一历史过程的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演变,对未来20年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做一个粗略的展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田生  谢元态  李贤海  
地租问题,是马克思《资本论》中阐述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中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个现实疑难问题。本文拟就经济转型期所必须面对的地租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理论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