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0)
2023(8561)
2022(6758)
2021(6116)
2020(4887)
2019(11083)
2018(10623)
2017(20792)
2016(11224)
2015(12567)
2014(12663)
2013(12574)
2012(12008)
2011(10839)
2010(11324)
2009(10718)
2008(10580)
2007(9532)
2006(8923)
2005(8151)
作者
(31066)
(25999)
(25904)
(25061)
(16891)
(12119)
(11758)
(9988)
(9778)
(9621)
(9002)
(8491)
(8455)
(8406)
(8332)
(7891)
(7814)
(7459)
(7427)
(7287)
(6724)
(6320)
(6231)
(6149)
(6137)
(5932)
(5638)
(5539)
(5198)
(5164)
学科
(68095)
经济(68052)
管理(38401)
(31676)
(26109)
企业(26109)
(25963)
地方(19542)
方法(19070)
数学(17062)
数学方法(16899)
中国(16701)
(13811)
财政(13082)
(12902)
地方经济(12845)
业经(12788)
(11478)
财务(11464)
财务管理(11422)
企业财务(10880)
(10653)
(10480)
(10070)
(9519)
银行(9511)
(9396)
(9043)
农业(8888)
(8747)
机构
学院(163096)
大学(159570)
(82857)
经济(81311)
管理(60140)
研究(60055)
理学(50252)
理学院(49755)
管理学(49170)
管理学院(48848)
中国(47811)
(45461)
(32491)
科学(31496)
财经(31486)
(30054)
(28301)
经济学(26977)
中心(26707)
(26699)
研究所(26195)
经济学院(23908)
财经大学(22592)
(21382)
北京(21065)
(20912)
(20265)
(19941)
师范(19844)
(18994)
基金
项目(95099)
科学(75388)
研究(74032)
基金(68798)
(57806)
国家(57303)
科学基金(49569)
社会(49443)
社会科(46978)
社会科学(46967)
(36632)
基金项目(34427)
教育(33045)
编号(29766)
(29711)
资助(29028)
自然(28506)
自然科(27821)
自然科学(27815)
自然科学基金(27305)
成果(25705)
(22280)
(21523)
课题(21425)
重点(21270)
国家社会(20809)
(20198)
(19156)
发展(19146)
教育部(19031)
期刊
(105004)
经济(105004)
研究(60426)
(39508)
中国(34240)
管理(24580)
(20919)
金融(20919)
(19328)
经济研究(18796)
科学(17924)
学报(17717)
财经(17107)
(14835)
大学(14451)
业经(14292)
技术(14196)
教育(13967)
学学(13780)
问题(12697)
农业(12639)
(10851)
技术经济(9853)
国际(9332)
世界(8988)
统计(8760)
(8618)
财政(8618)
会计(8387)
经济管理(8179)
共检索到273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腾龙  
财政政策应积极引导资源投向农村、中西部等具有巨大潜力的消费市场,同时创造促进扩大内需的宏观环境和制度背景,实现经济增长模式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彭立峰  
为了抵御东南亚危机造成投资下降的影响、扩大内需,同时也为了保证中央1998年初提出的经济增长8%这一目标能够实现,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中央在1998年下半年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增发了1000亿的国债。这一措施由于决策得当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艳娇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2年3月份以来,受疫情复发和经济下行等叠加影响,我国就业、工业生产、用电货运等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推出6方面33项措施,其中包括6项稳投资促消费举措。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小蒂  
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近期取向:扩大内需关于我国宏观经济是否存在总需求不足的问题,自去年以来一直在学术界引起争议,这一现象本身反映了人们的“认识时滞”。①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总需求不足的具体表现有:(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均呈现负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玲  
一、经济学理论中的消费和消费主体关系的启示 全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个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连接的环节构成的完整过程,消费环节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经济活动能否顺畅地进行而不出现阻滞,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消费,社会消费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社会需求的大小。虽然应该说,从完整的经济过程来看,生产、分配和交换环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社会需求的数量,如生产规模、分配方式、交换时的市场价格等因素都会影响消费者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颖  
本文在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形态的特点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财政政策定位:近期应以刺激消费为主,长期应以结构优化与产业介组为目标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苏宁华  
本文认为 ,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方面起的只是诱导性作用 ,只有资本市场才是刺激内需的关键性因素 ,并针对目前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为英  
针对内需不足的表现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适度减税是扩大内需的现实财政政策选择,并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了适度减税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适度减税的设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程  
本文研究积极财政政策对扩大内需的动态作用,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考察了实行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动态影响。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均有助于扩大内需,且扩大政府支出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扩大内需的效果更为显著。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拉动内需对财政政策较为依赖,税收政策的影响呈持续下降趋势,政府支出的影响则持续上升。总体而言,税收政策对扩大内需的长期影响弱于政府支出。
[期刊] 改革  [作者] 阎滔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伴随着“放乱收死”的周期性体制循环,我国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尽管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慢,有些年份还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始终没有摆脱短缺的困扰,因此也始终没有摆脱或隐或显的通货膨胀阴影。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的过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余佩琨  鲁桂华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衰退迹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开始回落,稳健的财政政策正向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变。本文从加大地震灾区的财政投入、设立支持就业的财政专项资金、降低行政管理费、加大对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的投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和适度提高外债水平六个方面对扩大内需的财政支出政策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建元  
我国实施过的生产建设财政、双元财政、公共财政等模式,都不能满足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控型公共财政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财政体制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实体经济"冷"、金融资产"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需要扩大财政的调控能力,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控制资产价格的过度上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春雷  
短期内,扩大内需政策的重点在于扩大投资需求,改善消费环境;从中长期看,扩大内需的政策着力点应向居民消费特别是中低收入和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倾斜。建议降低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利用税收政策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居民收入比重,扩大居民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红菊  
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信贷出现快速增长,但弱势领域的贷款需求相对银行优质客户仍未得到较好的满足。本文剖析了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并认为财政政策尽管在信贷扶弱领域中得到了部分运用,但仍不足以弥补银行机构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因此财政政策应更加充分地发挥其解决公平的职能,加大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力度,缓解扶弱信贷政策性与商业性矛盾,撬动信贷资金更多地投放到弱势领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大雨  薛敏  
当前,我国部分行业和地区经济增长强劲,但也应看到,经济增长长期以来靠出口和中央地方政府投资拉动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要使经济发展得到长期而有力的支撑,必须在培育民间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方面狠下功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