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27)
- 2023(5797)
- 2022(4508)
- 2021(3784)
- 2020(3092)
- 2019(6790)
- 2018(6506)
- 2017(12290)
- 2016(6546)
- 2015(7339)
- 2014(7290)
- 2013(7413)
- 2012(7284)
- 2011(6953)
- 2010(7123)
- 2009(6756)
- 2008(6344)
- 2007(6037)
- 2006(5731)
- 2005(5357)
- 学科
- 济(56434)
- 经济(56407)
- 管理(18612)
- 地方(15622)
- 方法(15166)
- 业(14128)
- 数学(13762)
- 数学方法(13693)
- 地方经济(12030)
- 中国(11078)
- 企(11046)
- 企业(11046)
- 业经(9896)
- 学(8367)
- 农(7923)
- 财(6886)
- 环境(6698)
- 制(6694)
- 经济学(6588)
- 产业(6524)
- 融(6091)
- 金融(6091)
- 发(5893)
- 农业(5662)
- 银(5596)
- 总论(5583)
- 银行(5579)
- 贸(5463)
- 体(5462)
- 贸易(5459)
- 机构
- 学院(105134)
- 大学(104576)
- 济(58860)
- 经济(57900)
- 研究(42745)
- 管理(36085)
- 中国(32039)
- 理学(29962)
- 理学院(29620)
- 管理学(29240)
- 管理学院(29040)
- 财(24542)
- 科学(22792)
- 所(21950)
- 京(21525)
- 经济学(20585)
- 研究所(19643)
- 财经(19133)
- 经济学院(18175)
- 中心(18080)
- 经(17294)
- 江(16664)
- 农(15982)
- 院(14956)
- 北京(14047)
- 财经大学(13975)
- 科学院(13588)
- 省(13066)
- 业大(12876)
- 州(12807)
- 基金
- 项目(62893)
- 科学(49470)
- 基金(46078)
- 研究(45885)
- 家(40331)
- 国家(40059)
- 科学基金(33692)
- 社会(32438)
- 社会科(30905)
- 社会科学(30896)
- 省(23872)
- 基金项目(23070)
- 教育(19751)
- 划(19720)
- 资助(19351)
- 自然(19332)
- 自然科(18861)
- 自然科学(18852)
- 自然科学基金(18517)
- 编号(16486)
- 发(15730)
- 重点(14643)
- 国家社会(14496)
- 济(14267)
- 经济(14147)
- 部(14063)
- 成果(13525)
- 发展(13214)
- 展(13047)
- 创(12506)
共检索到175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俞志宏
一、经济体制转轨:城镇失业率上升的制度性诱因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以来,带有集权色彩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解体,而市场经济体制则沿着渐进式的轨道逐渐确立。毫无疑问,经济体制转轨最关键,最艰难的一环是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小茼 孙小茜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之一,就业、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024年“就业难”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失业率是一个关键的经济指标,反映了国家的就业状况。文章从我国失业率的现状、产生失业的原因和影响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失业率现状 产生原因应对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心愉 滕贞旭
我国正处于经济战略转型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一般风险和市场经济战略转型过程中的特有风险同时存在,企业面临的风险变得更加复杂。这些错综复杂的风险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其触发的条件和机理又是什么?如果不能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一旦企业风险汇聚、触发,所影响的将不仅仅是企业自身,而且很可能是整个宏观经济。文章通过剖析现阶段我国企业风险存在的根源和触发机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企业和政府各自所应采取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
企业风险因素 触发条件 风险管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严青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失业率却居高不下,出现了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现象。本文回顾了我国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分析了我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现状,认为我国经济政策的逆就业倾向、转型期失业显性化、产业结构失衡和贸易产品升级换代是导致我国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确立以就业优先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鼓励灵活就业等缓解高失业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经济转型 高增长 高失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武 陈晓剑
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探讨了经济转型国家失业率与外资流入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失业率的转型国家将会造成严重的资本流入损失。本文的实证中还隐含了一个结论就是 :采取激进方式转制的国家导致了比采用渐进方式转制的中国造成了更多的外资流失。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转制的有效性
关键词:
转型经济 失业率 资本流入损失 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韩军 李宏彬 张俊森
中国城市的失业率存在显著的差异,如果比较不同的教育群体,不同性别和不同出生组别的话。相对而言,在所有教育组内,年轻群组内存在比年老群组更高的失业率。年老群组在他们劳动生涯内,失业率长期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然而对于年轻群组,情况大相径庭:失业率差异增大。对于年轻群组而言,失业率和教育程度呈现反向关系:大学以上教育依然维持最低失业率水平。性别的失业率差距随着教育程度的降低而扩大:最大差距出现在低等教育组。除此以外,出生组别之间的失业率差异随着年龄增加而扩大,而且这种差距也是在低等教育女性组最为明显,这也意味着低等教育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我们对于这种群组之间的失业率差距提供了解...
关键词:
群组特征 失业率 国有企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晓燕 钟学旗
一、我国经济增长状况和失业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98年到2002年5年里,我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8.3%,年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2003年到2007年,经济增长率年均保持在10%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幼樵
许多经济指标通常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然而在特殊的条件下的经济指标相背离并非意味着产生了新的经济逻辑。我国目前出现的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同步攀升的现象是经济复苏时的必然,它并不违背任何经济规律。而随着经济增长率提高的延续,最终失业率必定趋于下降。
关键词:
失业率 经济增长率 背离 流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健西 郝辽钢
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对转型期我国劳资关系协调措施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利用SPSS软件分析调研数据,得到转型期我国劳资关系的基本状况。进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诱导产生劳资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协调措施。
关键词:
转型期 劳资关系 协调措施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武 陈晓剑
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探讨了经济转型国家失业率与外资流入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失业率的转型国家将会造成严重的资本流入损失。本文的实证中还隐含了一个结论就是 :采取激进方式转制的国家导致了比采用渐进方式转制的中国造成了更多地外资流失。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转制的有效性。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马文秀
近年来,日本的失业率水平不断攀升,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企业大量破产倒闭,企业开业率低于破产率;经济结构改革导致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终身雇佣制弊病表面化,雇佣方式呈现多样化;人们就业观念的变化。
关键词:
日本 失业率 攀升 原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蓓 舒蕾
准确、及时评估劳动力市场景气程度,对货币政策制定非常重要,但失业率这一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主要参考指标近年来在美欧时常“失真”,主要表现为失业率低估了劳动力市场疲软程度,这一现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尤为突出。欧美失业率指标低估劳动力市场疲软程度自2020年5月以来,美国失业率持续走低,但隐形失业人口数量庞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失业率急剧上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5月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下一步将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将城镇新增就业、调查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6月1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有关部门扩大统计范围,将"调查失业率"真正变成权威数据。李克强表示,"调查失业率"对于判断宏观经济状况具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长缨 李西文
本文对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论,剖析了信息不对称的深层次原因,特别考察了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并从现金管理的视角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现金管理 ERP系统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彪
主导国家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因此提高生产率才是政府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目标和依据。无论是空间上的"腾笼换鸟",还是加大研发投入比例,或者调整产业结构,都不能成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标志和政策导向。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持续的下行压力,本质上是因为生产率的持续下降与要素成本上升的共同作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措施,是要启动国家层面的、新一轮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这是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重塑的利器,是产业升级的一把金钥匙,也是一种比较容易操作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