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5)
2023(8190)
2022(6526)
2021(5666)
2020(4721)
2019(10672)
2018(10412)
2017(20444)
2016(11073)
2015(12372)
2014(12182)
2013(12454)
2012(11850)
2011(11029)
2010(11276)
2009(10600)
2008(10302)
2007(9237)
2006(8607)
2005(7875)
作者
(34246)
(29249)
(29063)
(27807)
(18559)
(13893)
(12952)
(11275)
(11043)
(10544)
(10392)
(9782)
(9739)
(9559)
(9485)
(8884)
(8495)
(8389)
(8359)
(7909)
(7620)
(7235)
(7035)
(6892)
(6717)
(6661)
(6505)
(5976)
(5938)
(5679)
学科
(71970)
经济(71905)
管理(28534)
(25531)
方法(21808)
(19962)
企业(19962)
数学(19103)
数学方法(18917)
地方(17394)
(16907)
中国(13940)
(13620)
(13362)
业经(12814)
地方经济(12586)
(12032)
税收(11383)
(11320)
经济学(10326)
农业(9451)
(9230)
土地(8861)
环境(8819)
(8115)
(8101)
金融(8100)
(7727)
(7723)
贸易(7718)
机构
大学(170629)
学院(169626)
(80589)
经济(79177)
研究(67125)
管理(59736)
理学(50798)
中国(50731)
理学院(50091)
管理学(49137)
管理学院(48810)
科学(40797)
(37145)
(36249)
(35517)
研究所(32263)
(30570)
财经(29067)
中心(28613)
(26958)
经济学(26901)
(26294)
业大(24667)
(24119)
农业(23900)
经济学院(23894)
北京(22843)
(22292)
师范(22089)
财经大学(21354)
基金
项目(109561)
科学(86765)
基金(81918)
研究(76131)
(73363)
国家(72867)
科学基金(61106)
社会(51493)
社会科(48842)
社会科学(48826)
基金项目(42510)
(40996)
自然(38888)
自然科(37931)
自然科学(37920)
自然科学基金(37256)
(35284)
资助(33300)
教育(32985)
编号(28292)
重点(25595)
(25144)
(24302)
成果(23529)
国家社会(22694)
(21673)
科研(20728)
创新(20534)
教育部(20355)
课题(20224)
期刊
(97450)
经济(97450)
研究(56676)
中国(34229)
学报(28720)
(28016)
(27886)
科学(27853)
管理(22697)
大学(21038)
学学(20347)
农业(18531)
经济研究(16978)
财经(15403)
(15140)
金融(15140)
(13366)
技术(12780)
业经(12686)
问题(12352)
教育(10534)
技术经济(9853)
(9526)
世界(9165)
资源(9162)
(9122)
统计(9110)
(8804)
国际(8736)
(8551)
共检索到267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贤磊  曲福田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保障农民权益的政策体系比较,研究经济转型期的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形成机理及其分配机制,为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保障农民权益提供政策性参考。研究方法:理论模型法、实证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经济转型期土地征收增值收益由自然增值和土地价格扭曲两部分组成,其中政府失灵导致价格扭曲是现有土地征收中收益分配不当、农民权益受损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改革的首要任务不是自然增值分配规则的变更,而是要消除土地价格扭曲,让市场成为调节国家和农民利益的主要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底亚玲  郝晋珉  朱道林  
为了解决土地征收带来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针对如火如荼的征地制度改革,从我国征地制度状况、农地产权制度现状、农地价格构成和土地被征收后增值空间来源等方面对征收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提出土地增值收益的存在是客观的,运用产权理论进行收益分配对征地制度改革和创新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拓  
在现行土地征收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安排中,地方政府通过以原用途和年产值为核心制定的征地补偿方式分配农地征收增值收益的"显"性分配规则在实践中的执行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显"规则忽视了土地征收行为可能造成征收人和被征收之间的利益冲突,缺乏明确有效的救济措施。地方政府为实现征地目标,有意识地默许通过"显"规则之外的途径——"潜"规则来提高补偿额以消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但是双规则共存的土地增值分配机制背离了社会公正与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必须缩小或杜绝分配的"潜"规则,在不同层面对"显"规则进行系统设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付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也不断加快,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也不断的完善,但在征地补偿中出现的问题尚未有效的解决,其中关于土地增值收益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导致土地征收补偿不合理,引发了政府和农民的矛盾、农民集体上访等一系列群体事件。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的内涵界定,分析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农村土地征收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建议,为土地征收补偿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鹏  张安录  
经济发展使得城市增长具有必然性,而城市增长又会带来城市内外特定区位土地价格的增加。城市边界区土地价格具有自身的特点,从动态的城市地价模型分析来看,其增值不仅来自于外部性作用,还得益于城市的扩张。城市的扩张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于城市化和收入的增加导致城市地租曲线整体向外平移;二是即使人口保持不变,但由于交通的改善使得城市地租曲线逆时针旋转。不能以农业地价来定量边界区土地价格。因为该区土地增值不仅仅来自于外部性,农民具有参与增值分割的权利。应该重新建立土地征收补偿的价格体系,保护农民的合法权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诸培新  唐鹏  
农地征收出让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到"三农"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样本县市2006—2011年间农地征收与出让中的土地收益分配格局抽样调查与分析发现,尽管国家不断地提供农地征收补偿标准,但农地非农化征收与出让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收益占土地出让收益比例偏低,约在3%~16%之间,而地方政府的收益份额在75%以上。其根源是现行的农地征收补偿原则是以农地的农用价值一次性补偿给失地农民及其集体,割断了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路径。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构建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需要改革现行征地补偿制度,从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缩小征地补偿范围、市场化补偿、实物性补偿、失...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明  
在现行政府获取房地产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中,以土地出让金为代表的地租"一股独大",导致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功能紊乱,已成为房地产税改革的制约因素;房地产各环节税种搭配极不合理,呈现出显著的一次性特征。要实现房地产增值收益的公平合理分配,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租税兼收混合体制,解决租税混乱和房地产税收缺位的问题,必须实现由"土地财政"向土地税收转型,从根本上规范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扩大个人存量住房评估征税,优化转移环节税种,建立健全房地产增值收益税收调节的长效机制。夯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私人财产权属性,为健全我国房地产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奠定产权法律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开勤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形成于建国初计划经济时期,对新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征地制度的弊端日趋显现:征地范围不明确、补偿标准有失公平、补偿费用偏低、失地农民安置欠妥、征地程序不合理以及征地中出现的腐败问题等等。因此,征地制度改革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探讨,其中,征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是倍受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征用土地增值的原因入手,对征用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进行探讨。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袁春明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征收范围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逐步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是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根本要求。这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需要 ,又可以减少税收流失 ,也有利于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因此 ,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 ,实行全面型增值税势在必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相木  陈阳  
研究目的:对已有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的分析路线和主要议题进行结构性的总体把握,揭示该项研究的脉络演变及趋势,以期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在研究范式上的改进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内学界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四条分析路线,即基于增值贡献的分配研究、基于地租形态的分配研究、基于产权归属的分配研究、基于公平正义的分配研究。研究结论:今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应在以下四方面作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增值的本质及规律;土地增值分配机制的选择和政策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靳相木  陈阳  
研究目的:对已有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的分析路线和主要议题进行结构性的总体把握,揭示该项研究的脉络演变及趋势,以期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在研究范式上的改进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内学界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四条分析路线,即基于增值贡献的分配研究、基于地租形态的分配研究、基于产权归属的分配研究、基于公平正义的分配研究。研究结论:今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应在以下四方面作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增值的本质及规律;土地增值分配机制的选择和政策工具组合;具体形式下土地增值形态的划分及定量核算;当前阶段土地增值在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合理分配的客观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素兰  高成凤  于丽娟  
本文阐述了我国土地征用与增值收益分配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从分析土地增值收益内涵、成因入手,针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利益失衡矛盾焦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姜海  陈乐宾  
研究目的:构建一种调查分析失地农民、政府官员、在耕农民、城市居民、高校学者等相关群体关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公平共识状况的方法,为征地问题研究和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指数分析、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关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公平的群体共识与分歧并存,被调查对象总体上处于弱共识水平;(2)关于土地增值收益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的群体间共识度高于规则公平、结果公平;(3)失地农民、在耕农民、城市居民、专家学者、行政官员的群体内共识度依次递减,分别为0.66、0.63、0.59、0.57、0.50;(4)对于是否按照农民意愿进行补偿、是否允许在耕农民分享收益、开发区用地是否属于公共利益等,存在严重的社会分歧。研究结论:应通过社会价值观念引领,制度环境改革完善和建立利益协调沟通机制等增进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公平群体共识,为改革提供有利的社会基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进才  徐艳红  庞欣超  姚喜军  郝梦洁  靳春燕  
研究目的:基于农地征收转用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的形成机理以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过程中参与主体的贡献及风险,探寻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比例。研究方法:德尔菲法、"贡献—风险"分析法。研究结果:投资增值、用途转变增值、供求增值和政策性增值对土地总增值的贡献比例分别为17%、51%、16%和16%;农民、集体、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对土地总增值的贡献比例为12%、22%、50%和16%;按照"贡献—风险"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法确定各参与主体的收益分配比例为农民、集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31%∶16%∶32%∶21%。研究结论:土地增值收益的形成主要是因投资、用途转换、供求关系变化以及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参与主体通过对增值因素产生作用对增值收益的形成做出相应的贡献,同时承担相应风险。"贡献—风险"分析法充分考虑了各方利益主体对土地增值收益的贡献及其承担的风险,体现了按贡献分配、按风险调节的分配思路,同时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利益,方法基本可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