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4)
- 2023(14600)
- 2022(12365)
- 2021(11386)
- 2020(9595)
- 2019(21893)
- 2018(21571)
- 2017(42334)
- 2016(22587)
- 2015(25420)
- 2014(25445)
- 2013(25434)
- 2012(23352)
- 2011(21112)
- 2010(21098)
- 2009(19891)
- 2008(19725)
- 2007(17557)
- 2006(15938)
- 2005(14492)
- 学科
- 济(114239)
- 经济(114112)
- 业(84856)
- 企(83598)
- 企业(83598)
- 管理(81979)
- 方法(47016)
- 数学(37414)
- 数学方法(37099)
- 财(30320)
- 业经(30060)
- 制(24906)
- 中国(23952)
- 地方(23014)
- 务(22374)
- 财务(22315)
- 财务管理(22294)
- 银(22048)
- 银行(21901)
- 企业财务(21194)
- 行(20532)
- 农(20483)
- 学(20394)
- 和(19143)
- 理论(18801)
- 技术(18345)
- 划(16910)
- 融(16606)
- 金融(16605)
- 贸(16209)
- 机构
- 学院(332360)
- 大学(332243)
- 济(143451)
- 经济(140578)
- 管理(137022)
- 理学(117405)
- 理学院(116155)
- 管理学(114529)
- 管理学院(113912)
- 研究(108648)
- 中国(87248)
- 京(70254)
- 财(66174)
- 科学(63550)
- 所(53858)
- 财经(53199)
- 江(49519)
- 中心(48690)
- 研究所(48663)
- 经(48144)
- 农(45235)
- 北京(44635)
- 业大(44147)
- 经济学(43990)
- 范(40528)
- 州(40298)
- 师范(40229)
- 财经大学(39444)
- 经济学院(39357)
- 院(39128)
- 基金
- 项目(217301)
- 科学(172350)
- 研究(160425)
- 基金(159629)
- 家(136975)
- 国家(135764)
- 科学基金(118658)
- 社会(103531)
- 社会科(98203)
- 社会科学(98174)
- 基金项目(84745)
- 省(83721)
- 自然(76297)
- 自然科(74537)
- 自然科学(74521)
- 自然科学基金(73245)
- 教育(72302)
- 划(69400)
- 资助(65782)
- 编号(64517)
- 成果(51729)
- 部(47980)
- 重点(47543)
- 创(46055)
- 发(45880)
- 课题(43395)
- 创新(42790)
- 国家社会(42483)
- 教育部(41984)
- 人文(41536)
- 期刊
- 济(166074)
- 经济(166074)
- 研究(104182)
- 中国(58694)
- 管理(56628)
- 财(53702)
- 学报(46423)
- 科学(45313)
- 农(39585)
- 融(39565)
- 金融(39565)
- 大学(35677)
- 学学(33884)
- 技术(30114)
- 教育(29605)
- 财经(27970)
- 经济研究(26743)
- 农业(26028)
- 业经(24932)
- 经(23962)
- 问题(20383)
- 技术经济(19652)
- 理论(17203)
- 现代(16627)
- 商业(15553)
- 实践(15280)
- 践(15280)
- 贸(15050)
- 财会(14795)
- 科技(14720)
共检索到502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萧松华
市场经济的典型运作方式是,一切经济活动的重大决策都是由存在于这个经济的多元化的经济主体,根据一切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供求情况而独立地作出,而不是由政府或其代表——国家计划来安排。显然,目前我国的银企关系与这种体制不相适应。 要建立与新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银企关系,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外部环境。 第一,银企双方都须具有明确的产权界限,这样,银企双方才有动力和压力,才会自求发展,社会才会进步。 第二,银企双方必须是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必须是在法律上和经济上独立自主的实体,企业应当可以自行策划经营活动,而不受制于任何不合理经济规律、不合实际的行政命令或政府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葆
建立转轨时期新型银企关系刘葆(一)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主要障碍障碍之一:企业高负债经营和专业银行不良债权增加。目前,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十分沉重,据国有资产管理局数据,我国现有国资产总额为41370亿元,负债额为31049亿元,负债率为75.1%。如果考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戴璐
中国资本市场长期持续的双高现象,偏离了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要求,其背后是在转型经济的融资环境影响下银企博弈的结果。银行在贷前以及贷后监督角色的欠缺,给了企业操纵借贷时间、传递误导信号的机会,以此扩大其当期融资能力并服务于跨期融资。当实际控制人具有掏空动机时,短期借款会明显超过正常经营的需要。在双高后期,为免各自利益受损,银企达成合谋,企业则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借新还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冯嗣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彪
我们曾在一篇论文中从银行的角度,分析了企业信贷约束软化问题,指出信贷软约束虽然可以使企业长期无偿地多占用信贷资金,但同时也形成对银行的“硬依赖”,使自己陷入一种“受制于银行”的境地。本文则换一个角度,即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一下企业“受制于银行”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然后从中引伸并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双向选择的实际进程。银企双向选择经历了一个由外在的信贷联系到内在的产权融合的过程,银企产权融合直接导致产融结合,它既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我国新型银企关系的必然走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嗣全
作者以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从企业融资和信息不对称角度对银企关系的发展及其与社会有效资本形成的关系作了理论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应选择以产融结合为主,发展阶段银企关系为辅,初始银企关系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银企关系格局的构想
关键词:
银企关系,资本形成,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秦宪文 夏江海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银企关系初探●秦宪文夏江海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银企关系的目标模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的要求,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协调银企关系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银企关系的传统模式及其改革现状,银企关系的目标模式应具有以下特点:(一)银企双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万里 岳改焕
我们认为,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核心是硬化银行与企业间的信用关系,真正建立起“平等自主、互惠互利、竞争选择”的新型银企关系。1.完善法制,硬化约束,建立契约式的银企合作关系。一是要继续完善规范银企关系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针对银行与企业已经制订了一套比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魏广富 姚建勋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构建银企新型关系魏广富,姚建勋银行信贷业务活动是由信贷主体与客体双方构成的,在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过程中,随着业务性质由供给向经营的根本转变,银企关系也必须相应转变。因此,构建银企新型关系是专业银行建立商业化经营机制的重要组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 江
本文从金融交易形成的角度,界定了银行与企业金融交易关系的基本规定性,通过对转轨经济中我国银企关系的变迁及其内在缺陷的分析,阐述了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银企关系的基本理论框架与改革思路,并揭示了金融制度或规则的完善、信用环境的规范对银企金融交易关系重构的意义。
关键词:
转轨经济 银企关系 制度变迁 重新构造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阳林
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关系新探阳林一、企业过度负债是影响银企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因从十余年的改革实践着,尽管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总体而言,改革进程迟缓,步且艰难.除少数企业很快适应市场经济大潮的"水性",如鱼得水,自...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苟文均
在过渡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资不抵债的银行维系着高度分散的企业贷款,新兴的、富有竞争潜力的企业的经济扩张却难以取得银行信贷的支持、这种状况对微观经济活力的严重约束和对宏观经济秩序的极大破坏,使得企业改革与金融改革的相互依存性日益加强、成本最小的改革是运用强而有力的政府力量来尽快完成体制的变迁,建构新型的市场性银企关系,确立银行和企业的高效、理性的经济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