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75)
2023(5276)
2022(4185)
2021(3615)
2020(2892)
2019(6375)
2018(6065)
2017(11906)
2016(6211)
2015(7004)
2014(6887)
2013(6785)
2012(6718)
2011(6392)
2010(6636)
2009(6254)
2008(5701)
2007(5288)
2006(5101)
2005(4721)
作者
(17748)
(14751)
(14595)
(14306)
(9442)
(6768)
(6650)
(5748)
(5582)
(5326)
(5276)
(4822)
(4748)
(4741)
(4681)
(4484)
(4391)
(4174)
(4131)
(3796)
(3750)
(3604)
(3496)
(3458)
(3446)
(3342)
(3098)
(2930)
(2899)
(2888)
学科
(53069)
经济(53038)
管理(19505)
地方(16235)
方法(12690)
地方经济(12003)
(11939)
数学(11311)
数学方法(11288)
中国(10431)
(9823)
企业(9823)
业经(9262)
(8902)
(7834)
经济学(6670)
(6649)
(6585)
(6556)
环境(6522)
国家(6491)
产业(6241)
财政(6005)
(5769)
(5765)
金融(5765)
信息(5307)
总论(5302)
(5220)
(5135)
机构
学院(96838)
大学(96713)
(55675)
经济(54858)
研究(37564)
管理(35294)
理学(29779)
理学院(29464)
管理学(29224)
管理学院(29009)
中国(28159)
(25395)
经济学(19459)
财经(19222)
(19069)
科学(18655)
(18383)
(17366)
经济学院(17157)
研究所(16201)
中心(15938)
(14571)
财经大学(14042)
(13078)
北京(12234)
(11732)
社会(11696)
师范(11683)
(11356)
科学院(11206)
基金
项目(57906)
科学(46373)
研究(44607)
基金(43139)
(36204)
国家(35950)
社会(32454)
科学基金(31105)
社会科(30937)
社会科学(30928)
基金项目(21837)
(21754)
教育(19058)
资助(17563)
(17453)
自然(16477)
编号(16413)
自然科(16056)
自然科学(16051)
自然科学基金(15765)
国家社会(14528)
(14352)
成果(14107)
(13720)
经济(13598)
(13090)
重点(12991)
发展(12593)
(12430)
课题(11954)
期刊
(71009)
经济(71009)
研究(37438)
(20019)
中国(18593)
管理(15139)
经济研究(13361)
财经(11176)
科学(10783)
学报(10453)
(10397)
金融(10397)
(9843)
(9334)
大学(8673)
问题(8632)
技术(8454)
学学(8379)
业经(8234)
技术经济(6914)
世界(6343)
(6200)
统计(6070)
农业(5956)
教育(5662)
经济问题(5613)
经济管理(5452)
改革(5415)
(5415)
(5219)
共检索到159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尚宇梅  
经济适用房由于建设用地划拨、政策的不完善、退出机制的不健全、居民住房档案和收入信息系统不健全而无法准确界定住房保障对象等原因,使得地方政府由于局部利益的诱惑,以中央政府的行为预期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存在与中央政府的博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颜洪平  王贤彬  
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在于理顺了中央政府、地方官员以及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稳定子博弈完美均衡的委托代理框架下,抓住政治集权、经济分权的特征,考察了中央与地方官员之间的博弈行动,将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行为模型化。地方经济发展本身面临不确定性,其发展绩效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官员的努力程度,发展收益在政府和企业间的分配取决于地方官员的清廉程度,而地方官员的努力程度和清廉程度均取决于中央提供委托代理合约的具体特征。研究发现,中央能够对地方官员设置合理的政治激励与经济报酬激励,以获得高政治支持,进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经济收益的合理分配,增进经济增长与和谐共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峰  西宝  王琳  
针对环境规制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行为互动,从演化博弈论的研究视角探讨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决策演化过程。通过建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中参与者的行为特征。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参与者的行为演化规律、分析了参与者的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环境规制系统的初始状态、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成本和环境规制收益、中央政府的监查成本以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处罚额都会影响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降低中央政府的监查成本、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查力度和违规处罚力度,降低环境规制成本、提高环境规制收益,将有利于促使地方政府执行环境规制,从而达到改善环境质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邓志强  罗新星  
从博弈论的角度,对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博弈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在当前体制下,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长期的环境利益是地方政府的一种理性选择。最后提出规范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基本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池波  崔元锋  
本文运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动态博弈理论,即动态贝叶斯—纳什均衡(BayesianNashequilibrium)博弈,分析了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农业投资的行为动机和价值取向,描述了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之间农业投资的动态博弈过程,诠释了两级政府难以增加农业投资的深层次原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长青  陈东旭  李晓亮  
作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耕地在保障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证社会和谐以及保全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节约集约用地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耕地保护已成为一项重要国策。然而,在中央政府付出了巨大的财政补贴和成本之后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借助演化博弈方法并以耕地价值为基础构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策略互动的支付矩阵,探究其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中央政府长期单纯地对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进行激励或惩罚作用不大;中央政府即使在短期内可以通过加强惩罚力度和提高奖励来促使地方政府对耕地进行保护,但地方政府经过长期的系统博弈演化仍会趋于不保护耕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许颖  
笔者通过数据实证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行为上发生的变化,并且用博弈模型解释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政府投资行为适应性的结果,探讨了中央政府如何通过最优基础设施投资补贴率来加强投资调控能力和提高投资调控效率;特别指出了在中央政府支配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基础设施投资最优的方法与途径,并给出相关投资政策措施的理论解释和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夏永祥  王常雄  
本文描述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策博弈的凸现与加剧,认为这种政策博弈的制度性根源是市场取向的分权制以及以GDP为核心的政绩指标考核体系,制度性根源对政策博弈具有传导机制。这种政府博弈的积极影响促进了中央政府政策的更加合理、完善,而消极影响则是中央政府调控能力大打折扣、中央政府遭遇信任危机和扰乱市场秩序。治理途径则在于建立新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采取消除政策博弈的措施,即真正做到财权与事权的统一、建立居民的退出与呼吁机制、构建更加合理的政绩观与指标考评体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浩  刘玉  舒求  
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在维持全国政策的一般性、总结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云南地区和当地各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阶段性,形成了分别针对少数民族、内地移民和各经济部门并与政治、军事政策相协调的经济政策,成为国家经济政策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合理延伸。更为重要的是,秦汉中央政府还将先进的生产方式引入云南地区,尤其是使少数民族基层民众从中获得收益,以先进的生产方式瓦解落后制度的经济社会根基,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进步,从根本上保证了云南边疆的稳定和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再起  徐艳飞  
地方政府的集体利益偏好就是追求预算外收入。以此为逻辑起点,利用1985—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表明,官员集团(尤其是中下层官员)"预算外收入"的集体利益偏好与高层官员"政治晋升"的个体利益偏好、地方政府的利益激励与中央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高度共融。不同时期差异显著:1993年以前,地方政府追逐预算外收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反过来会抑制地方政府的预算外收入扩张;1993年之后,二者相互促进,且预算外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大于之前。根据两阶段的实证结果差异,可以进一步推知,对于整个地方政府而言,政治晋升激励优先于以预算外收入为主要表现的财政激励。随着现有地方政府行为模式负效应尽显,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建华  
"去产能"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首,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虽已经过近二十年的治理,综合运用了行政、财税、金融、法律等各方面措施,但产能过剩问题不仅未得到明显改善反而显得愈发严重,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相关产业政策的有效性。从现有文献来看,大多是从"市场失灵"、"体制扭曲"等方面讨论产能过剩的形成原因,但对去产能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执行效果缺乏系统性分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产业政策的制定主体和执行主体,二者的博弈直接影响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建立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演化博弈模型,用以研究分析影响地方政府执行去产能政策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对提高去产能政策的执行效果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洪名勇  涂炜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的博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所有制结构的增量调整和存量调整。在我们的博弈模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上的博弈策略是不一样的。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所有制结构的增量调整和存量调整的实际来看,不同的博弈策略确实导致了不同的所有制结构调整速度。与我们的博弈模型大体一致,地方政府在与中央政府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博弈时,不同的地方政府所选择的调整速度又是有差异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邵传林  何磊  
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该工程进展顺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财政补贴陆续到期,却未能解决退耕还林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从博弈论的视角探讨退耕还林实施中的行为主体关系有利于该工程成果的巩固和工程的持续推进。文章首先评述退耕还林的相关文献,然后,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户与政府以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互动关系。文章得出的关键结论有:在贴现因子足够大的条件下任何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所带来的收益都小于长期合作所带来的长远收益,农户和政府采取长期合作是理性的选择行为;在中央政府先行动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所带来的收益要大于中央政府后行动所带来的收益。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提出要确保国家政策的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峰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领域的博弈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值得决策部门关注。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模型以及地方政府之间博弈的攀比效应可以解释博弈的内在形成机理。博弈既有积极效应,也有消极效应。当前博弈失序之矫正的关键在于加快制度创新,强化监管力度;加强预期研究,打造诚信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