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89)
- 2023(19585)
- 2022(16680)
- 2021(15328)
- 2020(12974)
- 2019(28939)
- 2018(28663)
- 2017(54663)
- 2016(29695)
- 2015(32941)
- 2014(32425)
- 2013(31695)
- 2012(28921)
- 2011(26405)
- 2010(26442)
- 2009(24834)
- 2008(23829)
- 2007(21106)
- 2006(18666)
- 2005(16459)
- 学科
- 济(126418)
- 经济(126267)
- 管理(90152)
- 业(83137)
- 企(70316)
- 企业(70316)
- 方法(50194)
- 数学(43031)
- 数学方法(42561)
- 中国(33120)
- 财(31234)
- 农(30856)
- 业经(28318)
- 学(27140)
- 地方(26889)
- 制(25502)
- 技术(21755)
- 贸(21025)
- 贸易(21009)
- 农业(20718)
- 易(20346)
- 理论(19577)
- 银(19304)
- 银行(19234)
- 务(19087)
- 财务(19011)
- 环境(19001)
- 财务管理(18979)
- 和(18485)
- 融(18375)
- 机构
- 大学(418869)
- 学院(418191)
- 济(171700)
- 经济(168149)
- 管理(161551)
- 研究(143661)
- 理学(139610)
- 理学院(138020)
- 管理学(135600)
- 管理学院(134840)
- 中国(106125)
- 科学(88776)
- 京(88517)
- 财(79103)
- 所(72424)
- 农(70232)
- 研究所(65934)
- 业大(64051)
- 中心(63942)
- 财经(62677)
- 江(61963)
- 经(56862)
- 北京(55604)
- 农业(55048)
- 范(54005)
- 师范(53398)
- 经济学(52446)
- 院(51961)
- 州(49384)
- 经济学院(46900)
- 基金
- 项目(285259)
- 科学(223776)
- 研究(206263)
- 基金(206193)
- 家(181123)
- 国家(179617)
- 科学基金(153574)
- 社会(131564)
- 社会科(124657)
- 社会科学(124627)
- 省(112367)
- 基金项目(109245)
- 自然(99568)
- 自然科(97220)
- 自然科学(97192)
- 自然科学基金(95479)
- 教育(94599)
- 划(94187)
- 资助(83740)
- 编号(82782)
- 成果(67025)
- 重点(64257)
- 创(62256)
- 部(61926)
- 发(61123)
- 课题(57699)
- 创新(57632)
- 国家社会(54293)
- 科研(54040)
- 教育部(53193)
- 期刊
- 济(193734)
- 经济(193734)
- 研究(124762)
- 中国(83472)
- 学报(69895)
- 农(63903)
- 科学(62523)
- 管理(61845)
- 财(60927)
- 大学(52661)
- 学学(49925)
- 教育(46439)
- 农业(43266)
- 融(36517)
- 金融(36517)
- 技术(35802)
- 经济研究(32045)
- 财经(31355)
- 业经(30828)
- 经(26991)
- 问题(24398)
- 业(22546)
- 科技(21515)
- 技术经济(21010)
- 版(20094)
- 图书(19087)
- 理论(19024)
- 商业(18678)
- 现代(18424)
- 贸(18225)
共检索到620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霍咏梅 杨清臣 杨丽霞
与传统正规就业相比,灵活就业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政府政策等外在因素影响。鉴于灵活就业在我国发展的现状,我国需要重新设计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角色,应该以多重思路构建灵活就业的政策体系,坚持就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政府要把扶持和激励结合起来,使灵活就业者既得到了政策实惠又不依赖政府。
关键词:
灵活就业 制度创新 经济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邓玲 刘安凤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新目标,对就业的关注从量的提高逐步转到质的改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对就业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对滞后的就业创业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德敏 杜健勋
循环经济是基于资源稀缺性理论产生并发展的,其思想可追溯至中国的远古时代,而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则是西方发达国家首先阐述并实践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循环经济是后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所能找到的最理想的经济发展形态,它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法律规范的明确指引与切实保障。我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8年8月29日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于2009年1月1日正式施行。文章描绘了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保障下的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图景,以各行为主体的权利义务为基点,实现产业合理布局、区域循环有序与微观消费的生态和谐。基于资源稀缺性的理论背景与现实基础来探讨循环经济与资源稀缺性的互动关系模型,强调了边际收益与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易棉阳
新中国经历了三次经济转型: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向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转型、新民主主义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由于企业是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所以企业制度创新就成为经济转型的关键。从经济史的视角探究经济转型与企业制度创新,深入总结经济转型的历史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此种考虑,中国经济史学会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于2015年7月11日到12日在湖南工业大学召开主题为"经济转型与企业制度创新"的学术会议,36位学者参加了会议,现将学者们的观点作一简要综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勤 程雅馨 邹建刚
互联网经济下由于生产组织方式、企业边界、技术进步、管理与组织创新等发生变化,就业方式和就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雇佣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从引发雇佣关系转型的关键的因素出发,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互联网经济下雇佣关系的转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的创新措施。互联网经济下雇佣关系的职业类型、雇佣性质、雇佣结构、雇佣方式等特征发生转变,更加灵活、松散的灵活雇佣关系模式大量存在,占到六成以上,这种雇佣关系在互联网经济下将成为主流雇佣关系模式。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人力资本价值共创、共享、共治"的管理新模式、建立灵活雇佣关系的劳资冲突预警机制、创新预防灵活雇佣关系风险的策略、变革雇主策略,由"控制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康宁 闵维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平录 李东红 邢小强
本文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面板模型测算了区域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双向FDI对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效率具有左偏特征,存在改进空间;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均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然而,随着各地区整体制度环境的改善,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加深,双向FDI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会逐渐减弱。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林 陈书全
环境问题也是制度问题。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也是制度缺陷或制度供给不足产生的症结。因此,探寻我国经济发展中环境恶化的深层次根源,提出相应的环境改进策略,进行制度创新,是实现环境、资源与经济共生的必然选择和惟一途径。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制度约束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盛 陈逸沁 毛莘娅
本文探究了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理论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激发创新活跃度,进而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数据,构建了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创新活跃度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一结论在选用制造业合理化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及运用多种回归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激发创新活跃度是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制。最后,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表现为“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的特点和区域异质性,并且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提升作用显著大于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建光
发展循环经济面临许多非技术性难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加以破解。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安排,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对循环经济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协调循环经济运行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规范循环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激励和引导人们作出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行为,降低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所发生的交易费用,塑造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秩序。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包括法律制度、政策和市场运行机制。循环经济制度安排要坚持"以人为本",循环经济制度创新要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循环经济制度构建要着力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度安排 制度创新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唐凯娥 魏炼红 李忠云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保障农民工进城稳定,就业是关键,但农民工进城就业要受到现行户籍制度、就业选择与劳动用工制度等制约。目前,制度障碍是农民工进城就业困难、就业保障不足的重要原因。这就要大胆创新推进改革,打破现行制度的限制,尽快制定与完善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法律制度,为农民工进城就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切实保障农民工进城稳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林木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新型的分工组织形式——企业社会性分工或企业网络分工应运而生,在全球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并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企业社会性分工是指最终产品的生产不再像过去那样被局限于一个企业,甚至不再被局限于一个国家,而往往是在跨国公司的主导下,数百乃至成千上万家企业结成分工网络,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组织生产、提供产品和服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关大卫
经济发展离不开制度创新。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制度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经济活动行为准则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以及制度的规模经济功能,是产业升级的制度需求。产业升级背景下,革新制度创新理念,强化政府职能作用,打破行政垄断,坚持制度创新,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业升级 经济发展 制度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关大卫
经济发展离不开制度创新。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制度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经济活动行为准则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以及制度的规模经济功能,是产业升级的制度需求。产业升级背景下,革新制度创新理念,强化政府职能作用,打破行政垄断,坚持制度创新,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业升级 经济发展 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