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10)
2023(12493)
2022(10290)
2021(9362)
2020(7981)
2019(18147)
2018(17525)
2017(33424)
2016(18597)
2015(21124)
2014(21344)
2013(20965)
2012(19631)
2011(18005)
2010(18271)
2009(16995)
2008(16893)
2007(15494)
2006(13707)
2005(12374)
作者
(58321)
(48852)
(48809)
(46673)
(31002)
(23626)
(22231)
(19430)
(18289)
(17203)
(16940)
(16057)
(15734)
(15335)
(15315)
(15270)
(14999)
(14569)
(14087)
(13975)
(12552)
(12097)
(11982)
(11249)
(11021)
(10831)
(10780)
(10665)
(9892)
(9715)
学科
(94658)
经济(94577)
管理(51203)
(47579)
(37814)
企业(37814)
方法(36815)
数学(32841)
数学方法(32535)
中国(21718)
(21294)
地方(21099)
(19609)
(19479)
业经(18195)
(16072)
(15707)
贸易(15703)
(15206)
农业(14372)
地方经济(13793)
环境(12855)
(12347)
银行(12292)
(12124)
金融(12122)
(12069)
(11816)
财务(11795)
财务管理(11765)
机构
大学(281322)
学院(278803)
(122367)
经济(119869)
管理(101289)
研究(100835)
理学(87499)
理学院(86395)
管理学(84799)
管理学院(84281)
中国(72707)
科学(62514)
(58810)
(55025)
(52721)
(52656)
研究所(48058)
业大(45692)
中心(44673)
农业(43742)
(43150)
财经(42455)
经济学(38907)
(38433)
北京(36854)
(36800)
师范(36333)
(35599)
经济学院(34998)
(33504)
基金
项目(183169)
科学(142473)
基金(131776)
研究(128783)
(116992)
国家(115977)
科学基金(97514)
社会(82860)
社会科(78475)
社会科学(78447)
(72929)
基金项目(69991)
自然(63406)
自然科(61949)
自然科学(61921)
(61474)
自然科学基金(60837)
教育(60499)
资助(53460)
编号(50775)
重点(42088)
成果(41136)
(40478)
(40353)
(38204)
课题(36301)
科研(35635)
创新(35619)
大学(34965)
计划(34857)
期刊
(138371)
经济(138371)
研究(84427)
中国(56054)
学报(50447)
(48736)
科学(43481)
(41289)
大学(36908)
管理(35506)
学学(35045)
教育(32363)
农业(32344)
(24054)
金融(24054)
经济研究(23347)
技术(23171)
财经(22150)
业经(20465)
(19170)
问题(18099)
(17533)
技术经济(15604)
(14551)
(14236)
统计(13645)
商业(13601)
世界(12577)
业大(12396)
(12385)
共检索到417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陆景  
市场经济的确立在整个社会层面产生了诸多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便是使个人行为的选择性增强,而不再被动地接受社会的安排。上海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举生对高中阶段教育的选择即义务后教育分流成了人生第一次重要的选择。为了研究经济转型对学生选择的影响,我们课题组于1997年5月(学生填报升学志愿的时候)对上海市5所普通中学的52名初三学生作了个别访谈,其中包括了不同学习成绩和家庭背景的学生。访谈的方式是让他们就初中毕业选择志愿的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此外还与一些教师、校长和教导主任进行了访谈和座谈。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晓霞  
当前初中毕业生在升学选择方面存在严重误区 ,即认为只有上普通高中 ,进而读大学才是最佳选择 ,而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则注定前途黯淡。针对这一误区 ,本文提出的对策重在消除人们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偏见 ,建议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自身实际情况 ,以科学、理智的态度对待升学选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施雨丹  郑桂卿  
当前,选择留在澳门读书成为澳门高中毕业生求学的主体,去中国台湾地区读书的学生数量已超过内地,保送成为澳门高中毕业生选择内地读书的主要方式。本论文以跨境升学研究的推拉力理论为基础,运用访谈法对澳门高中毕业生选择升学流向地区和推拉力因素进行了分析。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影响学生升学选择的重要因素,表现出年轻群体新的价值取向。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邱国华  
近几年来,上海的初中毕业生人数有较大幅度增长,1997午达到2上万人,比上年增加40%。大幅度增长的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安排,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注视。同时,社会的迅猛发展,提高了上海市民的教育需求层次,增强了他们的选择意识,也必然影响到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观念。此外,经济转型期的产业结构调整、用工制度改革、新增劳动力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向个人自主择业过渡等等,也都对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和就业选择带来深刻的影响。在统筹研究中等教育结构时,既要立足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要、注重受教育者个人及家庭对教育的需求,这就要求掌握本届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有关学生初中毕业后的升学与就业意向。为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敏  
毕业生就业、提升学校的整体就业率,不仅是制约大学生人生规划的重要因素,也关系着高校自身的发展。但相比一线大城市,地方高校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2013年,河南省的高校毕业生达51.4万人,总数再创新高,但同时也被称为最难就业季。尽管河南省多措并举,想尽办法破解这一难题,采取通过各种平台组织多种形式的招聘会、后期加强帮扶、实施专门项目等措施,该年度河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仍只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叶红  
毕业生党建工作与毕业班工作是当期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认为,通过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毕业生党支部的教育与引导,健全毕业生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实现毕业生党建工作与毕业班工作双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文明  
对906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与就业愿望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初中毕业生主要选择继续升学,表示直接就业的学生仅占7.8%。其中,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占20.6%,一半以上学生选择普通高中。研究发现,影响初中毕业生分流选择的主要因素不是家庭经济状况,而是学习成绩,成绩越好的学生选择普高得越多。为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建议重新审视中等职业教育定位,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教育资助政策,并在初中阶段加强毕业生升学与就业指导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映  范国锋  
通过对广东省东莞市5镇10所初中进行调查,探讨初中毕业生教育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问题。研究发现:就读普通高中仍是初中后大多数学生的首要选择。女生、本地户籍学生、预期学业成绩较高的学生选择普通高中的比例更高。实证分析表明,初中毕业生性别、兄弟姐妹数、户籍所在地、预期学业成绩、教师建议、相关教育政策等因素与学生教育需求显著相关,对学生教育选择意愿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应尊重初中毕业生的教育需求,适当调整普职比例;做好初中后教育分流,改善高中阶段教育性别结构;深化中高考制度改革,完善外来人口子女报考政策;提高初中教师指导水平,加强初中生学业生涯规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星霞  牛丹丹  
在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背景下,我们必须关注农村初中毕业生的教育选择问题。本文基于农村初中毕业生中考前后教育选择的微观调查数据,揭示了农村初中毕业生教育选择意愿与选择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目前,"普职大体相当"的制度约束、中等职业学校缺乏吸引力、农村初中学校升学质量较低等是农村初中毕业生在做教育选择时面临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我们要兼顾学生需求,适当扩大普高招生规模;要加强学校建设,增强学校的吸引力;要重视升学指导,提高农村初中学校升学质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志德  沈红  
本研究利用对江西省所做调查的数据 ,运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 ,对在高校收费条件下影响农村高中毕业生升学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在所有被考虑的自变量相同的情况下 ,被调查学生的升学意愿与高考有关科目成绩排名、母亲的期望程度、学生就读学校的类别、学生对国家所做的承诺以及家庭是否以政府或社会救济为经济来源之一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他因素对升学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巍  周建平  郭本禹  
职业可能自我的良性发展直接关乎大学生群体的职业发展、自我实现与社会化进程,也直接影响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决策。本研究尝试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采用叙事访谈法,探讨了来自4所高校的6名优秀毕业生职业可能自我的本土化特征,并尝试用华人本土心理学理论和自我同一性状态理论诠释相关访谈材料。结果显示:处于家族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大学生群体就业现状呈现两极分化特征,人情社会与逐渐固化的社会阶层加剧了中国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失衡与凝固。最后,文章针对高校、家庭教育与大学生本人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应对上述困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肖非  陈墨  
对北京市四所聋校毕业班110名聋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毕业班聋生的职业期望表现出以下三个主要特点:聋生的职业价值观以福利保健因素为主导,呈现出明显的物质性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聋生的职业期望会更符合社会现实,表现出更高的合理性;聋生的职业期望受自我评价及社会支持(含家庭支持、学校支持、及社会整体性支持)的影响,并受相关背景因素的影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良焜  杨钋  
本文利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了预测和评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就业优势领域的新思路。研究发现,多元经济计量模型预测出同一专业或行业毕业生的收入和就业率随着其他背景因素取值的不同而不同,预测更贴近毕业生实际的专业就业率和专业与行业的收入。该模型还显示在相同背景因素条件下,不同专业或行业预测值的排序与背景因素取值无关。比较计量方法和通常使用的描述统计方法,在专业与行业预测值的优势排序方面,两种方法的结论高度一致,事后预测结果则表明计量方法具有较大的优势。本文的计量模型可以用来精细地预测特定群体的收入均值和就业率,甄选优势专业和行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中超  岳昌君  
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2007年、2011年和2013年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学历层次和专业领域对高校毕业生初职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发现,学历层次和专业领域是影响毕业生初职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因素,硕士毕业生、理工类专业的毕业生初职社会经济地位回报高于本专科毕业生、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生;没有足够证据表明与本科毕业生相比,家庭背景对硕士毕业生初职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要弱,但专业领域能调节家庭背景对初职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为维持阶层优势或实现向上流动,不利家庭出身的学生一般会通过追求研究生学历或选择求职时容易摆脱家庭背景束缚的理工类专业来实现,而优势家庭的教育策略则更加多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袁建华  朱世开  
受各种因素影响,会计专业毕业生面临着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了解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与就业期望,可以为日后指导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意见及建议。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研究山东农业大学2015届会计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与就业期望,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就业意向与实际就业单位排序基本一致,但对不同行业的选择比例有较大差别;择业时所看重的因素,工资排第一位,其次是发展空间;预期的工资水平与其实际工资水平相差较大。这说明大学生择业更趋向于务实性和功利性,更多追求物质待遇和发展前景,而较少考虑专业对口问题。并且工资期望较高,这不利于顺利就业。在分析调查结果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