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03)
2023(20267)
2022(17048)
2021(15699)
2020(13219)
2019(30163)
2018(30049)
2017(57163)
2016(31290)
2015(35505)
2014(35726)
2013(34839)
2012(32729)
2011(29921)
2010(30820)
2009(28949)
2008(28616)
2007(26077)
2006(23254)
2005(21457)
作者
(91638)
(76559)
(76468)
(72817)
(48855)
(36725)
(34751)
(29651)
(29007)
(27629)
(26252)
(25798)
(24727)
(24663)
(24147)
(23660)
(22893)
(22743)
(22370)
(22020)
(19698)
(19180)
(18815)
(17584)
(17359)
(17311)
(17204)
(17081)
(15608)
(15200)
学科
(138597)
经济(138448)
管理(90109)
(83772)
(68250)
企业(68250)
方法(52453)
数学(45366)
数学方法(44594)
中国(39295)
(37122)
(33303)
地方(32178)
业经(30673)
(29238)
(29002)
农业(24405)
(24027)
贸易(24008)
(23190)
(23185)
银行(23135)
理论(23013)
(22257)
(22216)
金融(22212)
环境(19765)
(19755)
(19631)
(19201)
机构
学院(451878)
大学(449066)
(186820)
经济(182584)
管理(166099)
研究(159700)
理学(140341)
理学院(138681)
管理学(135923)
管理学院(135067)
中国(121756)
科学(96263)
(96189)
(89461)
(82683)
(76435)
研究所(74099)
(72715)
中心(72285)
财经(68496)
业大(64375)
(62219)
(61732)
师范(61623)
北京(61591)
农业(59531)
(57518)
(57189)
经济学(56935)
经济学院(50738)
基金
项目(285099)
科学(222870)
研究(211926)
基金(202213)
(175463)
国家(173929)
科学基金(147899)
社会(132047)
社会科(124976)
社会科学(124942)
(114132)
基金项目(104801)
教育(100142)
(95527)
自然(93690)
自然科(91491)
自然科学(91467)
自然科学基金(89759)
编号(88273)
资助(84271)
成果(74381)
重点(65286)
(64780)
课题(63287)
(62737)
(59310)
创新(55383)
教育部(53833)
(53773)
科研(53726)
期刊
(223387)
经济(223387)
研究(141581)
中国(101951)
(71538)
(70317)
学报(69058)
管理(65593)
科学(63154)
教育(61144)
大学(52491)
学学(48947)
农业(47982)
(47347)
金融(47347)
技术(42867)
业经(35920)
经济研究(35732)
财经(34553)
(29847)
问题(28112)
(25921)
(23330)
技术经济(23040)
统计(22943)
图书(22417)
(21282)
(20962)
国际(20700)
世界(20620)
共检索到713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钮晓洁   李锴璇  
<正>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内生驱动,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保障。在当前经济增长上行压力趋紧的形势下,解决就业难和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性问题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现实要求,以产业和教育深度融合、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为特征的产学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较好地适应形势需要,为社会共同参与全过程人才培养开辟了新的路径。基于此,由胡海青编著的《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政策的制度分析》(科学出版社2020年12月版)一书,着眼新时代发展中人才培养的新变化与新要求,从制度理论构建的视角出发,采用理论分析、
关键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海青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中撰文,聚焦于美国、德国、加拿大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政策与实践,从政策目标与行动框架、政策工具和实施机制三个维度对这三个国家的案例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并提出对我国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启示。国际上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政策与实践的成功案例对我国产学合作培养人才具有重要启示,作者在研究中选取、分析了以下三个成功案例:第一个是美国STW机会法案与STW体系。STW法案的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艳  荆静  高丙云  
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通过对中国海洋大学产学合作实践的研究,总结成功实施这一模式的保障条件,并从组建校外专家委员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办学等方面论述实施产学合作的基本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大农  戚亚光  
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高职人才培养需要可遵循的主导模式。而从现代教育思想与高职教育的普遍趋势看,这种主导模式理应是"双证融通,产学合作"。高职教育要实施这一主导模式,必须抓好六个环节,即构建质量标准、重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评价方法、建设实训基地、提升师资队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童云飞  刘桂林  
"全程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全程、全面、全方位参与高职教育的一种有效模式,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在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中,即从学校的专业设置到毕业生的就业全过程中,都有企业的参与。它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创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视友  刘录敬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结构性矛盾的有效手段。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合作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运行机制不健全、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不到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与内容特色不突出、师资力量与教学需要不适应、教学手段与方法不科学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从完善法规制度,细化合作规范;健全组织体系,加强纵深合作;理顺工作思路,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充实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手段,强化能力培养等六个方面加以改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宝勇  
通过对高等学校产学研用合作培养运行机制的系统研究,使得高等教育能够摆脱象牙塔式教育的束缚。只有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高等学校的知识理论更新速度才会更快,学科专业设置与发展才会更趋合理化。高等学校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并且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并应用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新要求。通过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运行机制的构建,使社会企事业单位由单纯的用人单位转变为联合培养单位,双方需要共同组织管理、共同实施培养育人的过程,进一步保证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工作的顺畅执行。解决了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合作普遍存在的企事业单位积极性不高、规模难以扩大和合作难以持久的困局。实现高等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互相依存,满足当前新形势下市场竞争中共谋发展的长期方针与举措。高等学校真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鲁丽丽  
在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中,国际贸易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行业、产业发展。在产学结合办学模式下,国际贸易的人才培养需依据专业特点和实践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行"学工交替"、项目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同时推进"双师"制度,结合绩效工资改革,创新高校薪资分配机制,以激励办学过程中的各主体和客体合作共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栋明  卢玉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凤翔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既是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办出特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可靠保证。本文对我校产学合作模式的实践和探索进行了概括与总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小雄  
所谓"2+1"人才培养模式,简言之就是高职三年学制,用两年完成专业基础、专业理论课学习,第三年到企业进行生产性顶岗实习。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走的是"校企交融、工学交替"之路。广东白云学院从2003年开始试行至今,"2+1"模式已取得阶段性成功,成为白云构建特色创品牌的一大办学亮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伟强  刘晓明  
"整合—互动"型校企合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包含构成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行方式两个部分。其构成要素包括高职院校、行业企业、政府、市场四个方面,其中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是主体,政府是主导,市场是中介。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运行与目标达成离不开决策指挥机构的外部保障、咨询参谋机构的技术支持、具体执行机构的关键驱动和监督反馈机构的重要保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青  罗秋兰  黄秉钱  
产学合作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趋势,笔者分析了实施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以广西工学院为例详细地论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已取得的显著成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玉华  刘建超  熊熙  汤立民  
阐述了高职教育中实施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早期产学合作教育的成功实践,对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依托航空企业提升产学合作层次,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产学合做教育所做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海青  
目前我国产学合作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增强企业的参与动力。研究表明,激励我国企业参与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的因素包括利益算计和价值恰当考量;阻碍因素是利益算计和信息不对称;近六成企业的参与属于战略性慈善行为。在实践中,由于现行政策与企业属性的交互作用,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盛行。为此,我国应制定产学合作人才培养专门政策,创新政策工具,优化实施机制,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