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8)
2023(8563)
2022(6767)
2021(5976)
2020(4790)
2019(10513)
2018(10261)
2017(19171)
2016(9556)
2015(10383)
2014(10050)
2013(9790)
2012(9402)
2011(8772)
2010(9044)
2009(8642)
2008(8222)
2007(7628)
2006(7014)
2005(6342)
作者
(26595)
(22482)
(22358)
(21223)
(14472)
(10491)
(9875)
(8560)
(8410)
(7940)
(7835)
(7352)
(7290)
(7156)
(6886)
(6860)
(6627)
(6347)
(6317)
(5774)
(5721)
(5260)
(5245)
(5184)
(5155)
(5025)
(4781)
(4657)
(4384)
(4296)
学科
(65811)
经济(65769)
管理(34857)
(31879)
(29091)
企业(29091)
方法(18421)
地方(17374)
技术(14915)
数学(14845)
数学方法(14752)
中国(14680)
业经(14396)
地方经济(12864)
技术管理(11593)
(10758)
(9803)
产业(9711)
(9381)
理论(9366)
(8948)
(8610)
金融(8610)
(8231)
银行(8226)
(8004)
环境(7933)
(7821)
经济学(7663)
(7365)
机构
学院(147018)
大学(146271)
(76003)
经济(74774)
管理(58077)
研究(51278)
理学(49784)
理学院(49284)
管理学(48754)
管理学院(48443)
中国(38502)
(32265)
(29229)
科学(26216)
财经(25447)
经济学(25309)
(23946)
(22974)
(22401)
经济学院(22329)
中心(22048)
研究所(21323)
财经大学(18722)
北京(18556)
(18432)
(18417)
师范(18333)
(17731)
商学(17204)
商学院(16997)
基金
项目(91849)
科学(75470)
研究(71842)
基金(67659)
(56896)
国家(56419)
社会(50683)
科学基金(50420)
社会科(48237)
社会科学(48227)
(36831)
基金项目(35169)
教育(32102)
(29392)
自然(28456)
自然科(27855)
自然科学(27850)
自然科学基金(27415)
编号(26938)
(25836)
资助(25465)
创新(23039)
(21961)
国家社会(21815)
成果(21780)
重点(20732)
(20224)
课题(19714)
发展(19031)
(18758)
期刊
(93355)
经济(93355)
研究(51637)
中国(30560)
管理(27058)
(24527)
科学(17180)
经济研究(16690)
教育(15817)
学报(14922)
技术(14765)
(14317)
金融(14317)
财经(14129)
(13251)
业经(13039)
大学(12602)
(12545)
学学(11850)
问题(11137)
技术经济(10902)
农业(8659)
科技(8574)
(8202)
商业(8165)
(8010)
世界(7720)
经济管理(7475)
统计(7362)
现代(7293)
共检索到232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辉亮  舒晓婷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型期的理论创新。新中国建立以来,以孙冶方、马寅初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关于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按劳分配、速度与比例、经济核算、经济效果、社会主义再生产等问题进行的探索和思考,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些创新性的研究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起点。其中孙冶方的《把计划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和《从"总产值"谈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辉亮  舒晓婷  
经济转型升级的内涵经历了体制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深化与发展,从其发展轨迹大致可将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理论创新的重点则各有差异。本文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运红   杨金华  
文章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统计数据,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科技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制造业高度化和合理化转型升级,通过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通过科技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效率推动制造业高度化和合理化转型升级。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科技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效率在制造业高度化转型升级中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在制造业合理化转型升级中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度化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时间异质性,但对制造业合理化转型升级的影响不存在时间异质性;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度化和合理化转型升级的影响均存在空间异质性,对沿海区域的影响效应比内陆区域更显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宋汉光  
从宏观经济发展过程来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其必然性。宁波作为沿海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条件更好、迫切性更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优化经济生产要素配置,引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本文以宁波为例,提出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并从当前所面临的形势角度,提出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思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静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以专业市场为依托,以小商品为特色,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温州经济以低端产业、低附加值产品、低层次技术、低价格竞争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2009年下半年开始,温州市先后制定了汽摩配、电气、船舶、泵阀等十大行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不少企业自发走上改造升级之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中小企业产业升级温州银行业根据中小企业特点,以丰富中小企业担保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顾国达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高速增长、快速创新,并广泛应用到现代经济活动中,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下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李晓钟著,浙江大学出版社)一书,正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围绕智能服务产业化发展、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厉以宁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理论上有两个重大突破。第一,明确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有利于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通过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来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第二,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的好处,一是法人治理结构在混合所有制下硬容易健全、完善和发挥作用;二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是民间资本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资本量不断增加。国有企业改革首先要改革国有资本配置机制,按照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管理。企业家的使命是创新和转型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薇   卫珂卉  
数字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核心驱动力。区别于以往研究多从宏观视角考察数字经济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影响,在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框架进一步拓展完善的基础上,从创新要素配置这一微观视角,对数字经济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间接作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数字经济通过人力和资本创新要素配置的中介效应正向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绿色化,反向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且更多依赖资本创新要素的配置来影响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并存在区域异质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江苏省政府研究室、江苏省财政厅联合调研组  
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江苏作为全国第一批"营改增"试点省份,认真贯彻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在促进结构性减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发展活力、优化国际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当前,"营改增"已经在全国有序扩围。破解突出问题,谋求最佳效应,必须切实加强税制改革顶层设计、优化"营改增"税率结构、统一区域性财税政策、加快增值税立法进程,推动"营改增"走上规范化、法治化、科学化轨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尚新  
数字经济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借鉴资源依赖的观点,考察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创新的影响,并以中国A股商贸流通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正向促进商贸流通企业的创新活动。此外,数字经济正向推动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商贸流通企业创新有积极的显著影响。同时,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企业创新中具有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国杰  冯娇  闫泽鹏  
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理论,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转型升级影响因素构建模型,并运用AHP法进行权重分析,实证分析辽宁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辽宁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艳  
人口老龄化问题导致人口结构失衡,并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生了一定影响。人口结构变动一方面会导致政府加大对福利支出的投入,减缓经济转型进程,另一方面老龄化人口也会带来明显的"银发经济",提升服务业市场需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本文基于区域创新视角,使用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2002-2017年我国大陆除西藏外的30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实证结果证明,从全国、东部和西部经济区来看,人口结构失衡与经济结构升级存在明显负相关性;从中部经济区来看,人口结构失衡产生了较强的"银发经济"特征,促进了第三产业增长和总体经济结构升级。而区域创新则存在较强杠杆效应,能够有效减缓人口结构失衡对经济结构转型的负面影响,但这一效应在中部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毕家寅   齐英  
数字经济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通过创新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经济的生产、交流和消费方式,对消费提质转型升级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本文从产品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两个视角出发,探究数字经济对消费提质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旨在引导各地方政府积极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消费提质转型升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消费提质转型升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产品创新在数字经济与消费提质转型升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经济与消费提质转型升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斌  
耗散结构理论对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以下观点: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需分开,产业转型是由突破性创新导致的产品线拓展进而达到转型目的,产业升级是由渐进性创新导致的产业链提升进而达到升级目的;产业结构类似于耗散结构,满足开放、远离非平衡及涨落等条件,但是其作为社会系统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此外,采用Fe、Re、SYS-GMM等多种计量方法对分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研发对产业转型具有显著的作用,无论研发经费还是专利授权均是如此,这一结果在产业升级回归估计中同样成立。同时,动态面板数据回归估计结果也表明,研发本身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验证了静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