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0)
2023(9707)
2022(7865)
2021(6953)
2020(5899)
2019(13080)
2018(13043)
2017(24706)
2016(13457)
2015(15300)
2014(15362)
2013(14876)
2012(14349)
2011(13221)
2010(13559)
2009(13083)
2008(12909)
2007(11948)
2006(10968)
2005(10190)
作者
(40237)
(34005)
(33969)
(32406)
(21663)
(16163)
(15197)
(13116)
(12806)
(12234)
(11902)
(11331)
(11182)
(11006)
(10904)
(10358)
(10091)
(9881)
(9811)
(9716)
(8842)
(8324)
(8234)
(7817)
(7757)
(7695)
(7514)
(7434)
(6904)
(6731)
学科
(75837)
经济(75748)
管理(45577)
(38092)
(31977)
企业(31977)
方法(23202)
数学(19879)
数学方法(19613)
地方(18308)
(17488)
中国(17027)
(16665)
业经(15493)
(15487)
(14944)
地方经济(13040)
(12449)
环境(10909)
(10831)
银行(10807)
(10745)
金融(10741)
(10356)
农业(10101)
(9914)
财务(9884)
财务管理(9861)
(9693)
(9510)
机构
大学(205425)
学院(204354)
(94018)
经济(92211)
研究(74513)
管理(73273)
理学(61903)
理学院(61165)
管理学(60093)
管理学院(59704)
中国(57097)
(45279)
(43242)
科学(42836)
(38030)
财经(34776)
研究所(33835)
中心(33121)
(32267)
(31683)
(31290)
经济学(30786)
北京(27530)
业大(27409)
经济学院(27184)
(26606)
(25662)
财经大学(25444)
师范(25407)
(25015)
基金
项目(127964)
科学(100842)
基金(93866)
研究(92955)
(81685)
国家(81037)
科学基金(69180)
社会(62125)
社会科(58898)
社会科学(58882)
(48972)
基金项目(48630)
自然(42801)
教育(42084)
自然科(41756)
自然科学(41744)
自然科学基金(40996)
(40669)
资助(38611)
编号(35766)
成果(30574)
重点(29245)
(28584)
(28417)
(28151)
国家社会(26606)
(25867)
课题(25702)
教育部(24948)
创新(24504)
期刊
(116612)
经济(116612)
研究(67279)
中国(44175)
(36649)
学报(32358)
管理(31096)
(30349)
科学(29617)
大学(25488)
学学(24345)
(21185)
金融(21185)
农业(19676)
财经(19249)
经济研究(19221)
教育(18814)
技术(17922)
(16790)
业经(15821)
问题(14592)
技术经济(11529)
(11501)
世界(10696)
统计(10242)
国际(10106)
(9984)
(9676)
现代(9315)
(9237)
共检索到328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新  
经济转型的实践表明,制度移植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制度设计。而制度移植成功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将移植来的正式制度形式与本土的非正式制度相融合。如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只关注目标制度的形式,而不关心其内涵,必然会与本土的非正式制度形成冲突,导致移植失灵,陷入制度陷阱。文章的主要观点通过对中国和俄罗斯制度创新模式的实证分析得到支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广东  
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需要普遍信任的社会结构和平等的价值观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它与此相悖的价值观和信任结构 ,这种倾向在农村表现得尤为明显。农村浓烈的传统文化背景和供给不充分的正式制度使非正式制度安排严重冲击正式制度安排 ,致使农村难以形成可由第三方裁决的正规契约 ,不利于经济组织的可持续成长。要淡化传统体制和文化对经济组织的负面影响 ,农村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自由流动取决于产权的明晰化。确定农地的私有权、废除现有的户籍制度成为实现这一切的根本条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秦汉锋  
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非正式规则与正式规则内生冲突制度分析,指出在金融变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金融制度安排与传统文化的相容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武锡申  
社会资本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但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不同的观点很多,促成了这种复杂性。组织的视角尤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框架。有理由相信,一个社会的社会资本的构成、质量和数量并不必然是最优的。社会资本受到发展过程的影响,并影响发展过程。在社会资本的提高中,存在着重要的公共角色,但谁来担当这种公共角色,以及这种公共角色应当如何担当,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大量的思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丰雷  江丽  郑文博  
认知、非正式约束与制度变迁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是决定制度变迁过程的关键。目前学界对制度、制度变迁以及非正式约束的内涵界定不一致,特别是对认知作为隐性因素如何影响制度变迁的探索仍有待深入。文章基于文献综述的研究表明:(1)个体认知是制度的内在重要来源,非正式约束是个体认知的外在显化;通过将二者纳入制度变迁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制度和制度变迁的内涵。(2)将认知、偏好等纳入动态制度变迁模型的典型代表学者是诺斯、肖特、青木昌彦以及鲍尔斯;上述学者的研究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认知内生于制度变迁、认知与制度互动演化的经典理论框架。(3)目前的前沿研究则从关注个体认知逐步转向群体共同认知,并运用自然历史分析和计量检验等方法研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领域的认知与制度的互动及演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泾源  
一、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1.1 本文将制度理解为一套支配特定的活动方式和相互关系的行为规则,而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意义上的制度含义。发展到今天的经济学,自然是以有别于其它学科的那种与最大化行为相关的边际分析,来研究人类活动的全部行为和人类行为的全部结果的,因而制度分析应当既包括正式规则约束或正式制度安排,也包括非正式规则约束即非正式制度安排。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金俐  
本文在霍姆斯特朗和泰勒尔的连续投资模型基础上,讨论我国正式信贷市场的制度安排如何影响非正式信贷市场的规模以及政府对待非正式信贷市场的政策选择。本文的基本结论是:我国非正式信贷市场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式制度安排的效率,降低正式市场的进入成本、提高信贷合约的执行力以及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是缩小非正式信贷市场的根本手段;但同时,由于非正式市场在某些贷款活动中具有比较优势,政府没有必要使之完全正式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辉  焦建国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一个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行为习惯等作为"非正式制度约束"而影响着经济制度的选择与变迁过程。用这样的观点分析我国的税制改革,可以发现,我国社会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如权威主义意识,等级文化,中庸,人治与德治,特殊的面子、人情关系,群体意识和平均主义倾向)都在税制改革的制度变迁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我国非正式约束的理论和现实分析有助于说明税制改革任务艰巨的原因,并找出应对策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倩倩  赵志荣  
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是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首要环节,能够从源头上把控政府举债风险。美国市政债务限额管理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尤其是其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联合约束,可以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产生较强的启发意义。本文梳理了现阶段美国市政债务限额管理的相关实践,从中总结并提炼双重制度约束机制。我们认为,美国市政债务限额管理中存在着以透明的信息公开渠道为前提,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双重制度约束机制。这一机制能够从债务信息公开、债务管理责任、主体参与方式等方面对中国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产生一定的启发意义,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财政体系乃至国家治理体系构建。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春玲  
税收流失的治理已成为我国税收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我国税收制度体系中 ,并不缺乏政府建立的正式制度安排 ,而是缺乏非正式制度安排及其环境 ,即缺乏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是造成我国税收流失严重的根本所在。正式制度的约束只有在社会认可并与非正式制度约束相容的情况下 ,才能发挥作用。然而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关键在于强化税收制度的实施机制 ,强化以法律为中心的正式税收制度约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铭  李爽  
与社会资本有关的非正式制度对人类行为和福利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资本和正式制度之间既可能是互补的,也可能是互替的。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化的过程中,社会资本本身及其作用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中国,社会资本的作用及其变化还存在着一定的城乡差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美云  
文章通过阐述法治与市场经济秩序的契合、法治与非正式制度的关联、非正式制度与市场经济秩序的链接、制度实施与制度变迁等内容,建议在深刻认识法治、非正式制度与市场经济秩序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法治体系构建和完善中的继承、移植和本土化创新的关系,注重法治实施;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推进非正式制度变迁;注意制度实施和制度变迁中法治与非正式制度的相容;在法治的框架内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秩序的构建和完善中,分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和社会主导等阶段推进法治建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英子  覃正  
以社会学新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分别从微观创业、中观集体认同、宏观制度三个维度研究了制度与集体认同在非正式经济中对创业机会识别和利用所产生的影响,并以莆田系为案例探讨了中国民办医疗行业的制度创业特征,解析莆田系从追求正当性到合法性的发展过程。从案例研究及理论创新表明:通过集体认同理论揭示了在缺乏正式制度供给的条件下,非正式经济创业者如何创造并接近要素和产品市场的过程和原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英子  覃正  
以社会学新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分别从微观创业、中观集体认同、宏观制度三个维度研究了制度与集体认同在非正式经济中对创业机会识别和利用所产生的影响,并以莆田系为案例探讨了中国民办医疗行业的制度创业特征,解析莆田系从追求正当性到合法性的发展过程。从案例研究及理论创新表明:通过集体认同理论揭示了在缺乏正式制度供给的条件下,非正式经济创业者如何创造并接近要素和产品市场的过程和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力  梅林海  
经济增长中有两种制度安排: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通过法律规定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非正式制度通过意识形态、道德潜规则等发挥作用。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也存在着环境管理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二者以不同的形式,对污染治理起到了积极的管制作用。我国环境管理亟需建立正式管理制度与非正式管理制度共同作用的制度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