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3.137.184.154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49)
2023(15418)
2022(12899)
2021(11865)
2020(10136)
2019(23499)
2018(22946)
2017(44126)
2016(23883)
2015(27635)
2014(27668)
2013(27683)
2012(26409)
2011(24126)
2010(24125)
2009(22897)
2008(22781)
2007(20515)
2006(18218)
2005(16704)
作者
(72981)
(61346)
(61286)
(58594)
(39270)
(29745)
(27842)
(23948)
(23458)
(21823)
(21316)
(20700)
(19761)
(19718)
(19546)
(19090)
(18292)
(18222)
(17802)
(17683)
(15399)
(15275)
(15089)
(14156)
(14052)
(13819)
(13619)
(13356)
(12494)
(12306)
学科
(123150)
经济(123011)
管理(68636)
(64715)
方法(52796)
(51580)
企业(51580)
数学(46894)
数学方法(46466)
中国(31764)
(29294)
(28926)
地方(24831)
(24703)
业经(22994)
(22387)
贸易(22377)
(21683)
(21116)
农业(19513)
(17635)
金融(17633)
(17403)
银行(17345)
(16605)
(16081)
环境(16033)
(15975)
财务(15945)
财务管理(15900)
机构
大学(367541)
学院(362204)
(163896)
经济(160796)
管理(135016)
研究(132393)
理学(116129)
理学院(114773)
管理学(112804)
管理学院(112153)
中国(101147)
科学(79306)
(78141)
(74009)
(68830)
(64603)
研究所(62329)
财经(59007)
中心(58811)
(54239)
(53683)
业大(53443)
经济学(52772)
农业(51132)
北京(49944)
经济学院(47467)
(46844)
(46531)
师范(46007)
财经大学(43740)
基金
项目(234940)
科学(185447)
基金(175042)
研究(165654)
(154528)
国家(153294)
科学基金(129945)
社会(109508)
社会科(103813)
社会科学(103785)
基金项目(91112)
(87727)
自然(83838)
自然科(81980)
自然科学(81949)
自然科学基金(80575)
教育(75603)
(75333)
资助(73838)
编号(63304)
(53940)
重点(53333)
成果(52275)
(50737)
(47336)
国家社会(46869)
教育部(46230)
科研(45506)
创新(44514)
课题(44462)
期刊
(184736)
经济(184736)
研究(112177)
中国(71066)
学报(61184)
(58167)
(56991)
科学(55934)
管理(50415)
大学(45866)
学学(43465)
农业(38977)
(35525)
金融(35525)
经济研究(31727)
教育(31247)
财经(31247)
技术(28742)
(26979)
业经(26270)
问题(24262)
(21934)
(21696)
统计(19925)
技术经济(19740)
世界(19498)
国际(19190)
(17408)
(17251)
商业(16798)
共检索到55346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杭斌  申春兰  
本文依据中国实际对Davidson等人提出的误差修正机制(ECM)作了重要修正:即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不断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并利用1978~2002年的有关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的主要结论是:(1)1990年之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比例相对稳定,而1990年之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和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为持续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派生控制机制和比例控制机制对短期消费的影响也发生了相应变化。(2)受长期均衡比例下降影响,1990年后消费和收入的走势开始分叉,但这并不说明消费与收入之间没有协整关系,而是存在一种变协整关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杭斌,申春兰  
Data from 1978 to 2002 and a state space model are used to make empirical study for the consumer behavior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The main conclusions are:First,before 1990 the long-run ratio between consumption and income was relatively stable;however,after 1990 both long-run MPC and long-run APC have been declining continuously.Secondly,affected by the declining ratio of long-run Equilibrium,trends of consumption and income have turned to be.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谷成  范丽霞  冯中朝  
文章在通过对中国农户消费———收入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两个变量的误差修正模型,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农户消费———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希望能为分析中国农户消费的行为特点和刺激农户消费的政策选择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昌浩  阮萍  
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收入变化对消费支出是如何产生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大小 ,在全国及不同省市的具体表现则各有差异。本文主要运用协整技术研究云南省城镇居民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程度 ,运用消费敏感性分析方法 ,探讨边际消费倾向波动的原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树才  蒋诗  
该文结合中国自1995-2012年18年城镇居民相关经济数据,利用跨时叠代模型与C-D效用函数,探讨了最初消费倾向不同的消费者其消费、效用随预期通胀率与利率变化的关系,得出中国城镇居民短期消费具有理性。因此,通货膨胀连同利率变化对消费的实际影响较弱,改变消费者最初消费倾向的政策能够明显提高消费者消费与效用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燕  
考虑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因素,本文采用Gregory和Hansen等首先提出的考虑结构突变可能性的5种模型对1978-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进行了Gregory-Hansen协整检验,为了进一步验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基于不同方法检验了变结构协整关系的存在性和协整向量的稳定性。实证结果表明: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消费之间确实存在着含时间趋势的水平项漂移的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建立了消费收入的误差修正模型,由此可以看出消费者会根据长期均衡关系很快调整消费。要扩大消费就要在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同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攀娜  徐博韬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的国民经济数据的收集,建立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建立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和检验,研究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分类特征分别进行分析引导,以提高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宏观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灵芝  肖邦明  王雅鹏  
文章采用1984~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数据,利用回归分析发现工资性收入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经营性收入,进而基于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ECM),建立了工资性收入与生活消费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调整关系。结果表明,在长期均衡中,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工资收入弹性为0.53;而从短期来看,误差修正项以57.67%的比例对下一年度的生活消费产生修正的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其工资性收入的关系说明,提高中国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能够避免政策的短期效应而达到促进消费长期稳定增长的效果。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杭斌  郭香俊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习惯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消费的影响,结论是:1.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已经习惯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他们追求的目标是保持消费长期稳定增长,而不是消费在各个时期的均匀分配,从而各期消费的效用是相互关联的。2.习惯形成参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就越低。即习惯形成下的消费行为类似于谨慎导致的消费行为。3.较高的储蓄率增强了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消费的惯性越强,收入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就越小。随后本文把习惯形成和缓冲储备储蓄理论结合在一起,利用1997-2007年中国26个省(直辖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习惯形成和收入不确定性都是导致中国城镇居民高储蓄现象的重要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宇  
消费可以分为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两个类别,耐用品在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是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一个特征。通过我国城镇居民的耐用品消费分析后发现: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跨期替代弹性大约是0.75。另外,期内替代弹性和跨期替代弹性呈现同向变动的特点,而非耐用品消费支出的系数、主观折旧率和跨期替代弹性表现出反向变动的特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臧旭恒  张继海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收入差距与总消费是负相关的,即缩小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政策将提高总消费。因此,我们应在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努力促进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逐步形成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所占比例均较小的“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光建  
最近10年来,如何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一直是我国经济学界讨论的重要课题。围绕着这一课题,学者们发表了大量的论著,力图探索消费需求变动的规律性。河北经贸大学许永兵教授的专著《消费行为与经济增长—以中国城镇居民为例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通过对转轨期我国居民消费行为与经济增长问题进行的讨论,可以使我们对消费行为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享光  谢富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凤  
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人民银行总行等六部委1997年所进行的中国城镇居民生活进步状况调查资料,利用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最低收入户处于相对贫困状况,收入未能达到基本需求支出;其它收入户生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地区间生活消费上差距很大;从地区内部看,各地区都存在一个相对贫困的群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龙志和  王晓辉  孙艳  
本文选择某省会城市 1 999— 2 0 0 1年家计调查中家庭食品消费的平行面数据 ,对消费习惯形成模型进行估测 ,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对食品消费具有显著作用 ,且家庭财产对居民食品消费习惯的形成作用不大。本文第一部分介绍本研究采用的消费习惯形成模型 ;第二部分是数据选择与估算方法 ;第三部分对消费习惯形成经济计量模型估算结果分析 ,最后是研究结论。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