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38)
2023(11117)
2022(9265)
2021(8302)
2020(7214)
2019(16538)
2018(16169)
2017(32284)
2016(17533)
2015(19867)
2014(20119)
2013(20053)
2012(18942)
2011(17224)
2010(17417)
2009(16215)
2008(16045)
2007(14569)
2006(12744)
2005(11671)
作者
(51727)
(43740)
(43411)
(41778)
(27982)
(20989)
(19957)
(17011)
(16347)
(15489)
(15035)
(14564)
(14062)
(13795)
(13767)
(13520)
(13057)
(12866)
(12623)
(12453)
(10941)
(10794)
(10503)
(10058)
(9964)
(9891)
(9661)
(9513)
(8921)
(8704)
学科
(96505)
经济(96405)
管理(47692)
(46219)
方法(38072)
(36435)
企业(36435)
数学(34085)
数学方法(33820)
地方(22132)
中国(21967)
(21649)
(21286)
(18385)
业经(17549)
(15411)
农业(14391)
地方经济(13819)
(13602)
贸易(13598)
(13117)
(12863)
金融(12861)
(12736)
银行(12712)
(12560)
财务(12538)
财务管理(12502)
(12147)
环境(12010)
机构
大学(261345)
学院(260953)
(121004)
经济(118680)
管理(96810)
研究(93440)
理学(83138)
理学院(82178)
管理学(80840)
管理学院(80332)
中国(70019)
科学(55298)
(54384)
(54067)
(48388)
(45086)
研究所(43758)
财经(43352)
中心(41934)
经济学(39553)
(39483)
(39311)
业大(37708)
经济学院(35557)
农业(35340)
北京(34051)
(33171)
师范(32871)
(32810)
财经大学(32138)
基金
项目(168919)
科学(133076)
基金(124183)
研究(121740)
(108383)
国家(107512)
科学基金(91425)
社会(80385)
社会科(76256)
社会科学(76233)
基金项目(65330)
(65038)
自然(57556)
自然科(56181)
自然科学(56160)
自然科学基金(55203)
教育(55020)
(54563)
资助(51481)
编号(47402)
成果(38913)
(38397)
重点(38305)
(37763)
(34213)
国家社会(34127)
课题(33006)
教育部(32957)
科研(32432)
(32338)
期刊
(137404)
经济(137404)
研究(80563)
中国(47763)
(43066)
(41337)
学报(40716)
科学(37217)
管理(34247)
大学(30702)
学学(29343)
农业(27368)
(25436)
金融(25436)
经济研究(23763)
财经(22959)
技术(21258)
教育(20521)
业经(19976)
(19857)
问题(18174)
技术经济(14867)
(14714)
统计(14426)
(13936)
世界(13244)
商业(12599)
(12559)
(12049)
理论(11794)
共检索到391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倪青山  陈国强  宋蕾  
基于1985~2012年城镇居民收入分组数据,分析了经济结构转换、投资增长以及经济开放程度的改变对于各收入组收入增长的不同效应,以及这一期间相应宏观经济变量对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均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会拉大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第三产业比重增加更有利于高收入人群收入提高;国内投资与利用外资、经济开放程度对城镇不同收入组收入增长都具有不同的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杭斌,申春兰  
Data from 1978 to 2002 and a state space model are used to make empirical study for the consumer behavior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The main conclusions are:First,before 1990 the long-run ratio between consumption and income was relatively stable;however,after 1990 both long-run MPC and long-run APC have been declining continuously.Secondly,affected by the declining ratio of long-run Equilibrium,trends of consumption and income have turned to be.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杭斌  申春兰  
本文依据中国实际对Davidson等人提出的误差修正机制(ECM)作了重要修正:即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不断变化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并利用1978~2002年的有关数据和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的主要结论是:(1)1990年之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比例相对稳定,而1990年之后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和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为持续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派生控制机制和比例控制机制对短期消费的影响也发生了相应变化。(2)受长期均衡比例下降影响,1990年后消费和收入的走势开始分叉,但这并不说明消费与收入之间没有协整关系,而是存在一种变协整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陶前功,鲍春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凯强  
文章基于2000年-2007年县级地区,分析了均衡性转移支付经济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均衡性转移支付具有良好的效率和公平特征,县级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比值提高10%,该地区实际GDP增长率将提高0.46%,且其城乡人均纯收入差额将降低145.1元。文章的结论也为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金波  
文章在Barro、Devarajan生产性政府模型基础上,将社会保障这一变量引入模型,通过跨期最优和一般均衡理论将家庭部门、生产部门、政府部门三部门有机结合,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模型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城镇居民最优消费增长率与稳态消费水平的偏效应为正,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和稳态消费水平。其次,在模型基础上同时控制了居民货币工资、财产收入、以及价格总水平因素下,运用1998-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考察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金波  
文章在Barro、Devarajan生产性政府模型基础上,将社会保障这一变量引入模型,通过跨期最优和一般均衡理论将家庭部门、生产部门、政府部门三部门有机结合,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模型表明: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城镇居民最优消费增长率与稳态消费水平的偏效应为正,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能够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和稳态消费水平。其次,在模型基础上同时控制了居民货币工资、财产收入、以及价格总水平因素下,运用1998-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考察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十分显著,政府每增加1万元的社会保障支出所引起的城镇居民消费增加幅度在1.469—4.357单位内变动。最后,通过稳健性检验,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影响效果在东中西三大区域呈阶梯型递减态势。但是,社会保障支出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效果依然明显,二者仍然正相关。最后,给出了文章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振亚  张小青  
经济转型期间,农村居民消费的非均衡性主要表现为地区间的不均衡。地区间城镇居民消费非均衡性有两种情况,一是东部地区内部的不均衡大于地区间的不均衡;二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的不均衡小于地区间的不均衡。地区间城乡居民消费的非均衡性主要表现为:西部地区内部城乡居民消费的不均衡性最大,东部和中部不均衡程度基本相同。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因城乡和地区而各异;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较弱。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淑娜  
以河南省126个县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人口数量、GDP总量等指标,采用传统统计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年河南省人口-经济空间分布的整体不均衡性、局部不均衡性以及不均衡性的空间关联模式进行研究。30年来,河南省人口-经济分布的整体匹配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呈波动式缓慢变化;局部不均衡在1980—1995年持续加强,表现在人口-经济协调型县域数量持续减少而经济极化型、经济超前型、人口超前型、人口极化型县域数量持续增加;1995年之后呈波动式变化。人口-经济不均衡性的全局空间关联模式为聚集模式,且聚集程度呈波动式增强的趋势;经济极化聚集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昌浩  阮萍  
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收入变化对消费支出是如何产生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大小 ,在全国及不同省市的具体表现则各有差异。本文主要运用协整技术研究云南省城镇居民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程度 ,运用消费敏感性分析方法 ,探讨边际消费倾向波动的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钦  田森  潘杰  
坚持公平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本文评估了覆盖2.5亿城镇人口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个人受益的公平性。理论模型显示,对于政府提供的均等化基本医疗保险,高收入参保人群的受益超过低收入人群。我们利用2007—2011年"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调查"数据,通过两部模型(Two ParT Model)等方法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个人的受益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理论模型分析结论保持一致。本文的基本判断是:均等化补偿制度下的基本医疗保险将造成低收入参保人受益的劣势,且由于低收入人群健康水平更差,这样的制度设计将加剧健康的不公平。本研究将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侃  
文章提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均衡性和均衡指数概念,设计出两种应用均衡指数研究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方法: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均衡矩阵法和优势———均衡指数法,并以我国31个省域经济2002年经济综合竞争力均衡性分析为实证加以说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小兰   朱颖  
研究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对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完成物流业“双碳”目标具有政策理论指导意义。基于2004—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数据,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对物流业碳排放效率非均衡性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4—2019年,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处于持续改善过程,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物流业碳排放效率有显著非均衡性,超变密度是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非均衡性的主要来源,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是物流运输强度、运输结构、对外开放水平等多个驱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缩小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超变密度贡献率,利用各驱动因子间的协同驱动效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政策,实现从资源优先到效率优先的转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小兰   朱颖  
研究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对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完成物流业“双碳”目标具有政策理论指导意义。基于2004—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数据,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对物流业碳排放效率非均衡性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4—2019年,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处于持续改善过程,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的物流业碳排放效率有显著非均衡性,超变密度是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非均衡性的主要来源,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空间分异是物流运输强度、运输结构、对外开放水平等多个驱动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缩小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碳排放效率超变密度贡献率,利用各驱动因子间的协同驱动效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异化政策,实现从资源优先到效率优先的转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静  
本研究构建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2011-2020年我国城乡消费差距对商贸流通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城乡消费差距对商贸流通经济的影响作用存在明显的非均衡化特征,两者在东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正向关系,而在西部地区呈现出负向关系,并且这一结果同时适用于消费绝对差距及相对差距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的情形,而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东西部地区边际消费倾向作用机制的差异性。提出要优化社会收入分配结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商贸流通体系,为居民消费扩展提供流通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