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90)
- 2023(13846)
- 2022(11413)
- 2021(10176)
- 2020(8710)
- 2019(19979)
- 2018(19409)
- 2017(37766)
- 2016(20229)
- 2015(22987)
- 2014(23085)
- 2013(22882)
- 2012(21528)
- 2011(19752)
- 2010(20161)
- 2009(19571)
- 2008(18629)
- 2007(17007)
- 2006(15219)
- 2005(14095)
- 学科
- 济(102501)
- 经济(102386)
- 管理(62159)
- 业(58947)
- 企(48076)
- 企业(48076)
- 方法(37927)
- 数学(33559)
- 数学方法(33288)
- 中国(30373)
- 融(28418)
- 金融(28414)
- 财(27031)
- 银(26831)
- 银行(26804)
- 行(25839)
- 地方(24592)
- 农(24435)
- 制(24117)
- 业经(21645)
- 学(18647)
- 务(16876)
- 财务(16835)
- 农业(16820)
- 财务管理(16795)
- 体(16196)
- 贸(16052)
- 贸易(16040)
- 企业财务(16001)
- 易(15541)
- 机构
- 学院(298428)
- 大学(298371)
- 济(137530)
- 经济(134773)
- 管理(110843)
- 研究(104419)
- 理学(94078)
- 理学院(93042)
- 管理学(91635)
- 管理学院(91066)
- 中国(85576)
- 财(65764)
- 京(61723)
- 科学(59146)
- 所(53020)
- 财经(51277)
- 中心(49173)
- 农(47689)
- 研究所(47468)
- 江(46337)
- 经(46203)
- 经济学(44903)
- 业大(40484)
- 经济学院(40290)
- 北京(39173)
- 财经大学(37792)
- 农业(37028)
- 院(36891)
- 州(36519)
- 范(36499)
- 基金
- 项目(188404)
- 科学(148473)
- 研究(139583)
- 基金(137532)
- 家(118311)
- 国家(117324)
- 科学基金(100432)
- 社会(91744)
- 社会科(87114)
- 社会科学(87088)
- 省(73443)
- 基金项目(72244)
- 教育(63260)
- 自然(61525)
- 划(60890)
- 自然科(60067)
- 自然科学(60049)
- 自然科学基金(59001)
- 资助(56199)
- 编号(55851)
- 成果(46544)
- 重点(42863)
- 部(42511)
- 发(42077)
- 创(39314)
- 制(39133)
- 课题(39006)
- 国家社会(38682)
- 创新(36995)
- 教育部(36992)
- 期刊
- 济(159022)
- 经济(159022)
- 研究(94777)
- 中国(61022)
- 财(53241)
- 农(44040)
- 融(43583)
- 金融(43583)
- 学报(43008)
- 管理(41680)
- 科学(40226)
- 大学(33333)
- 学学(31763)
- 农业(27966)
- 财经(27148)
- 经济研究(26314)
- 技术(25635)
- 教育(25373)
- 经(23402)
- 业经(23151)
- 问题(20496)
- 技术经济(16455)
- 贸(16188)
- 理论(15038)
- 统计(14753)
- 世界(14352)
- 业(14310)
- 国际(14179)
- 商业(13690)
- 版(13390)
共检索到466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曲迎波
中国的融资制度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由原来的不涉及既有主体利益的增量改革、边际改革逐步向涉及既有集团利益的存量改革深化,融资制度的改革已经进入利益调整阶段。这一阶段,各主体在融资制度变迁问题上,动力并不完全一致:国家作为融资制度变迁的主导者,改革动力的大小取决于政府对融资制度改革的收益与风险的判断;地方政府、其他微观主体和各级代理人的动力存在不足现象。多种力量博弈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影响着融资制度变迁。
关键词:
融资制度 制度变迁 经济转型 金融企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春霞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然而民营经济融资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笔者试图从民营经济融资的金融制度变迁视角来分析民营经济融资问题,并探讨改善民营经济融资的途径。
关键词:
民营经济 金融制度 变迁 融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宗新
经过 2 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基本实现了传统财政供给型融资制度向现代市场型融资制度的有力切换。然而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经济体制的转换与融资制度的发展之间产生的矛盾与摩擦 ,造成金融资源逆配置 ,融资制度的内在效率相对低下 ,这必然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和阻滞 ,导致中国现实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由于金融资源逆配置的根源是融资制度本身存在的三重内在缺陷 ,即结构性缺陷、体制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 ,因而提高融资制度绩效、克服融资制度缺陷的根本路径就在于中国融资制度的市场化创新。
关键词:
制度绩效 内生缺陷 金融资源逆配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应展宇
中国证监会一直试图通过再融资规则的改变来调控上市公司行为,实现市场的有序发展。配股、增发以及可转换债券等途径的创设及其准入门槛的"宽紧"调整成为中国再融资监管的核心。以额度分配为核心的证券发行制度决定了1999年之前的再融资监管规则的整体架构,而当核准制实施后,市场化规则的引入尽管强化了外部约束,但股权分置制度的存在一度使再融资监管陷入困境。当股权分置改革初步完成后,危机驱动的信贷扩张迫使监管当局重新设计再融资监管架构,在净资产收益率要求基础上引入了现金股利分配要求。中国现行再融资规则带有明显的过渡性,应在未来重新定位。
关键词:
权益再融资 监管规则 制度变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郭旭新
本文运用随机动态博弈理论,通过对制度的结构动态分析,阐明了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经由有限理性个体的行为机制,作用于制度变迁过程的机理,并由此论证转型过程中秩序对于成功实现制度创新的根本意义。尤其是,当经济转型所引起的不确定性,导致制度变迁的多向性(或多重均衡性),从而难以自发达到“有效”的渐近稳定均衡时,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转型经济国家在促进秩序重建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葛兆强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方法,从经济学与金融学结合上,对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十五”期间的金融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改革 制度变迁 中国金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健 杨永春
以我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城市数据为基本资料,采用生产函数,利用制度变迁因子,对转型期制度变迁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做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不但具有空间的分异性,亦具有等级分异性;同时,与制度要素相比,资本投资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劳动力数量的投入不显著。
关键词:
转型期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方洁
融资机制的运行效率是一个国家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制度性基础。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普遍存在,它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了融资绩效。因此,判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孰优孰劣及其适用性,关键在于这种融资制度能否有效减少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进而促进金融体系的有效性。一般而言,直接融资要求的信息充分程度较高,发展中国家具有发展间接融资的相对优势,应重视培育有效的银行体系,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
关键词: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信息不对称 金融中介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佩 李芸
由于我国现实条件的限制 ,间接融资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 ,仍将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模式。但新形势下的间接融资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为提高间接融资下的资金配置效率 ,银行业的改革至关重要。
关键词:
企业 融资制度 间接融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国民
融资制度模式选择有其内在逻辑,既不全是自发的随意的,又不全是受制于政府意图;既有历史继承性(受现存的融资制度的影响),又深受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内在因素对融资制度需求的影响。中国转型经济中之所以依然将融资制度模式选定为银行主导型融资制度,有两个原因:历史继承和实体经济发展对融资制度的要求。
关键词:
转型经济 融资制度 银行主导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曾凯 冯涛
由于金融制度的供求失衡,民间金融有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我国民间金融制度的创新同样表现出很强的制度变迁特征,而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中间作用不容忽视。这其中折射出相关利益主体的反复博弈与较量,并最终表现为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推动民间金融从非组织化向组织化方向演进并逐步实现合法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民间金融民主化的过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方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2 0余年来体现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均衡性。本文从变迁方式、变迁构架和变迁内容三个方面论述这一特点。认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之间、技术性生产边界和结构性生产边界之间、体制内存量变迁和体制外增量变迁之间存在非均衡性。三个方面的症结都和政府有关 ,因此政府改革将成为今后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巧根
“细节决定成败”。近年来,管理会计研究开始关注其细节的变迁问题,并从制度的核心概念入手,设计出由制度领域向行为领域转化的框架结构。研究管理会计的变迁可以正确认识管理会计工具(如成本企画)中存在的问题,便于积极寻求解决对策。
关键词:
管理会计变迁 路径 规则 成本企画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马蔡琛
[摘 要]我国建国以来预算管理制度变迁大体经历了产生、长期相对稳定,“供给主导型”和“中间扩散型”与“供给主导型”并存等四个阶段。今后,“中间扩散型”与“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模式将长期并存,随着制度变迁中新的“第一行动集团”的成熟,逐步向“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