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8)
2023(8100)
2022(6475)
2021(5731)
2020(4746)
2019(10685)
2018(10227)
2017(20360)
2016(10701)
2015(11732)
2014(11897)
2013(11762)
2012(11226)
2011(10317)
2010(10391)
2009(9854)
2008(9455)
2007(8516)
2006(7760)
2005(7378)
作者
(31747)
(26907)
(26667)
(25763)
(17152)
(12705)
(12076)
(10236)
(9924)
(9611)
(9575)
(8867)
(8714)
(8663)
(8603)
(8147)
(7792)
(7751)
(7536)
(7455)
(6824)
(6571)
(6439)
(6248)
(6225)
(6013)
(5895)
(5556)
(5542)
(5188)
学科
(68660)
经济(68583)
管理(30277)
(27113)
方法(21480)
(21358)
企业(21358)
数学(19174)
数学方法(19016)
地方(17164)
中国(14219)
(13104)
地方经济(12550)
(12548)
业经(12317)
(11966)
(11754)
(9245)
金融(9245)
(9039)
(8819)
银行(8806)
(8485)
农业(8340)
环境(8034)
(7773)
贸易(7767)
经济学(7765)
产业(7481)
(7467)
机构
大学(161940)
学院(161122)
(80076)
经济(78695)
研究(61501)
管理(57103)
理学(48711)
理学院(48101)
管理学(47372)
管理学院(47042)
中国(46045)
(36783)
科学(34865)
(33010)
(31397)
财经(28832)
研究所(28238)
经济学(27183)
中心(26656)
(26125)
(25612)
(24232)
经济学院(24086)
(21875)
业大(21336)
财经大学(21280)
北京(20877)
(20123)
师范(19925)
农业(19715)
基金
项目(103204)
科学(81942)
基金(77223)
研究(73787)
(67985)
国家(67478)
科学基金(57269)
社会(51215)
社会科(48658)
社会科学(48647)
基金项目(39881)
(38652)
自然(35031)
自然科(34213)
自然科学(34204)
自然科学基金(33631)
(32551)
教育(32542)
资助(31520)
编号(26876)
重点(23746)
(23492)
(23434)
国家社会(22682)
成果(22537)
(20901)
(20783)
教育部(20348)
(19901)
人文(19761)
期刊
(95670)
经济(95670)
研究(54016)
中国(31759)
(29091)
学报(25330)
(23466)
科学(23367)
管理(22837)
大学(19380)
学学(18719)
(17447)
金融(17447)
经济研究(17164)
财经(16154)
农业(15283)
(14070)
技术(12580)
业经(12442)
问题(12195)
教育(11165)
技术经济(9401)
(9159)
统计(8908)
世界(8778)
国际(7915)
(7909)
(7805)
经济问题(7757)
商业(7278)
共检索到252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秋菊  景维民  
包容性增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公平与正义的科学内涵,是一种理想的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转型深化阶段,中国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以包容性增长理念为引导,将经济转型、政治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等多种转型相互融合与协同推进,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良好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长庚  田龙鹏  陈彬  
"包容性增长"理念已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新共识,包容性增长指数的测算使得评估制度变迁的整体效应成为可能。本文构建并测算了改革开放33年来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指数"。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包容性水平不断提升。运用SVAR模型检验发现:(1)基本经济制度、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均能显著提升中国的包容性增长水平,表明"中国模式"具有明显的制度优越性;(2)三种经济制度变迁均能促进经济增长,对外开放影响最大,贡献度达35.9%;(3)中国特色市场化改革并非扩大而是能缩小收入差距,这主要得益于"市场之手"与"政府之手"的双重调控。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背景下,尤其要注重发挥对外开放的经济...
[期刊] 改革  [作者] 向书坚  郑瑞坤  
基于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增长模式背景,通过分解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结构,突破以往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建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不足,将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思想引入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研究中,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关系图以及能够反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1995~2006年为例,测评经济增长质量总指数及其分指数,据此判断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状况及增长模式的进程,以期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研究提供一个实证分析框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潘雅茹  罗良文  
本文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门限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廉洁度、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廉洁度和基础设施投资均对包容性增长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但现阶段廉洁度水平削弱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的提升作用,且上述结论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存在廉洁度门槛,不同廉洁度水平下,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高廉洁度时基础设施投资显著促进了包容性增长的提升,而低廉洁度时基础设施投资显著阻碍了包容性增长的提升,且相对于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而言,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对廉洁度的要求更高。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牟天琦  刁璐  霍鹏  
伴随数字经济高速发展与数字基础设施快速建设,城乡数字接入机会日渐趋向平等,但农村居民的信息素养先天处于弱势地位,城乡居民数字应用能力差异引致的数字应用鸿沟问题日益严峻。本文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数字技能的培育是当下实现城乡包容性增长的关键之匙。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调查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城乡居民数字技能的掌握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掌握数字技能显著地提升了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改善城乡收入格局。此外,各项数字技能的掌握对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线上商务技能、工作学习技能和娱乐社交技能对收入提升的作用力度依次递减,娱乐社交技能部分抵消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正效应。就传导机制而言,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从投融资两端提升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可得性以及居民创业的意愿与创收的概率,同时上述效应在以往难接触到传统金融资源的农村居民更明显。基于此,本文不仅从数字技能的视角为"经济功能性活动的实践需依托于相应可行能力"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而且识别了数字时代下实现城乡包容性增长的前提条件。本文的研究对为何培育数字技能以及如何选择技能培育路径具有现实的政策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于敏  王小林  
本文首先对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由4个维度、7个领域、13个指标组成的包容性增长指数;然后对评价指标赋权重,形成了一套包容性增长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该指标体系对1990-2009年中国的包容性增长进行了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提出了建议。评价结果发现,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包容性趋势,经济增长迅速并且带来了就业增长,提高了人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社会保障水平,但是中国包容性增长整体水平比较低,并且发展缓慢,收入不平等越来越显著,成为中国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巨大障碍。因此,应该从实现机会平等角度设计政策,追求经济增长的包容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春苗  郑江淮  
本文将内需规模吸引外资进入所引发的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竞争纳入存在"熊彼特式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探讨开放视角下扩大内需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机理,并采用2008-2016年34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和2008-2014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经验验证。结果表明,内需型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国别间包容性增长,却不利于国内包容性增长;内需扩张对国别间包容性增长影响效应受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的调节,而对国内包容性增长影响效应受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和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共同调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勋  万广华  张佳佳  何宗樾  
人类正在经历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巨大且深远。中国尤其得益于互联网革命,使得中国实现了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本文将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相结合,评估互联网革命所推动的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首先,基于分样本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的数字金融不但在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更快,而且显著提升了家庭收入,尤其是对农村低收入群体而言。可见,数字金融促进了中国的包容性增长。其次,对于数字金融至包容性增长的传导机制,本文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帮助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创业行为,并带来了创业机会的均等化。最后,通过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特别有助于促进低物质资本或低社会资本家庭的创业行为,从而促进了中国的包容性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上铭  
文章通过对包容性增长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炼出包容性增长的核心内涵是"公平"与"增长"两个目标的协调发展。基于泰尔指数模型构建了描述"社会公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公平指数"和"包容性经济增长指数",并测算我国2003-2010年的包容性经济增长指数。利用我国2003-2010年的相关财政支出数据对财政支出指标与包容性经济增长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协整分析,结果发现:在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的财政支出规模对我国的包容性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还提出了扩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在教育、医疗和科技等领域的支出规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社会经济分化日益严重,冲突凸显,如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成为当下中国经济急需解决的问题,包容性增长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包容性现状如何,未来如何进一步实现经济增长的包容性成为我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包容性增长相关概念的界定,选择基于隶属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国1978—2009年经济增长的包容性进行考察和测度。结果显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的包容性不容乐观,仅是"基本包容",要真正实现包容性增长任重而道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海燕  徐宝亮  
二元经济结构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并成为桎梏各国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因素。本文分别以综合二元反差指数、包容性增长系数作为衡量二元经济结构与包容性增长的指标来构建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对我国1978~2012年二元经济结构与包容性增长的互动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增长提高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长期显著地促进作用,且其贡献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最终稳定在高水平;二元经济结构强化对包容性增长在当期没有明显影响,但随后包容性增长表现出显著的、持久的恶化倾向,同时其贡献度经历短期的持续上升后稳定在相对低水平。基于本文结论,政府需要在提高经济增长包容性与促进二元经济转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龙朝阳  
"包容性发展"是当前中国需要积极倡导、不断探索实践的重大命题,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在2011年度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中,消除贫困与教育差距、增强社会的包容性更是焦点议题之一。虽然理论界对包容性发展的理念与政策内涵已展开广泛讨论,但对如何践行包容性发展至今缺乏清晰一致的认识。包容性发展的实质是经济增长与民生发展的有机协同,当前践行包容性发展需把民生事业摆在首要位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利蕊  
一、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包容性增长中的积极作用。1.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房地产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所占的比重正逐年增长。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国民经济核算原理,房地产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也具有乘数效应,同时具有乘数—加速数效应。统计数字表明:房地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都处于平均数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洪川  胡鞍钢  
未来世界走向将根本改变两个世纪以来"大分化"趋势,将走向南北国家"大趋同"趋势,其中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五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中国。本文通过对人均GDP、人类发展指数、贫困发生率、收入基尼系数四维指标对五大国发展分析(1980-2015),预计了发展趋势(2015-2030)。从人均GDP相对水平看,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呈现发展趋同;从人类发展指标看,人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甚至跃迁,尤其是中国最显著,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人类发展水平的进步;从贫困发生率来看,五大人口国家大幅度减少绝对贫困人口,进而导致世界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其中中国贡献最大;从基尼系数来看,中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他各国呈现较为复杂的情形,中国走上全面包容性增长轨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凯  刘力臻  
对新中国60年经济增长质量的定量分析,是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一次重要突破。文章在透析"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基础上,从数量、效益、稳定性和民生福利等方面构建了四维三层综合评价体系,使用"逐层"纵向拉开档次法,从动态时序角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包容性增长视角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依次呈现波动平稳、波动上升和稳步提升三种状态,相继出现四次较大波动。如何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