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8)
2023(13740)
2022(11032)
2021(10324)
2020(8324)
2019(19128)
2018(18416)
2017(35067)
2016(18543)
2015(21155)
2014(21043)
2013(20748)
2012(19953)
2011(18304)
2010(18681)
2009(18081)
2008(17352)
2007(15512)
2006(14384)
2005(13535)
作者
(52134)
(43491)
(43299)
(41661)
(28137)
(20777)
(19677)
(16825)
(16813)
(15690)
(15042)
(14506)
(14189)
(13915)
(13895)
(13515)
(12911)
(12500)
(12493)
(12074)
(11188)
(10520)
(10420)
(9997)
(9988)
(9913)
(9482)
(9291)
(8769)
(8542)
学科
(98106)
经济(98027)
管理(52174)
(49573)
(39558)
企业(39558)
中国(33604)
方法(33291)
数学(29615)
数学方法(29291)
(28286)
金融(28286)
(26641)
银行(26633)
(25879)
地方(23948)
(22856)
(22216)
(20609)
业经(19899)
(19513)
贸易(19498)
(19039)
(16592)
农业(15245)
地方经济(14281)
(13928)
(13636)
环境(13189)
(12476)
机构
大学(271767)
学院(271044)
(133698)
经济(131277)
研究(102313)
管理(99211)
中国(86857)
理学(83391)
理学院(82464)
管理学(81318)
管理学院(80809)
(62108)
(57879)
科学(54540)
(50920)
财经(48128)
中心(47649)
研究所(45412)
经济学(44232)
(43793)
(40583)
经济学院(39590)
(38141)
北京(37939)
(36129)
财经大学(35576)
(35116)
师范(34874)
(32721)
业大(31299)
基金
项目(165727)
科学(132416)
研究(126142)
基金(123304)
(105588)
国家(104736)
科学基金(89946)
社会(85022)
社会科(80876)
社会科学(80857)
基金项目(62426)
(60318)
教育(56816)
自然(53213)
资助(52121)
自然科(52026)
自然科学(52016)
(51358)
自然科学基金(51142)
编号(49418)
成果(42034)
(38912)
(37996)
重点(37556)
国家社会(36784)
课题(34958)
教育部(34377)
(34123)
中国(33787)
(33365)
期刊
(156843)
经济(156843)
研究(95244)
中国(58236)
(46518)
(44517)
金融(44517)
管理(40381)
(35980)
科学(35155)
学报(34825)
大学(27997)
教育(27157)
经济研究(26952)
学学(26096)
财经(25638)
农业(23828)
技术(23052)
(22363)
业经(21081)
(20205)
问题(20024)
国际(19414)
世界(17608)
技术经济(15095)
统计(14058)
理论(13037)
(12888)
现代(12495)
经济问题(12266)
共检索到448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平  苏治  
2013年的经济增长情况验证了我国的经济减速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在当前消费低迷、出口复苏但难以持续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源自以基建和房地产为代表的投资。2013年,金融扩张已经成为对冲经济增长减速的主要手段,金融扩张虽然在短期对冲经济下滑有一定的作用,但难以持续对冲经济在中长期水平上的"结构性"减速。从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以及跨境资金流动的情况来看,伴随着金融的持续扩张,金融体系风险正在不断积聚。未来的政策选择不应再是短期宏观对冲政策,而应发挥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功能,着眼于体制规则改革,主要包括政府体制转型、供给机制改革、宏观稳定政策与结构转型的平衡和金融体制改革四大方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剑平  
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对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的一点看法。从明年的走势来看,国际环境会好于今年,因为IMF最近发布的关于明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要比今年高出0.6个百分点,这是金融危机以来,IMF对下半年经济增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诸建芳  孙稳存  
2014年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元年。中国经济正经历新旧周期的交替期,拉动上一轮经济周期的因素正在消失,短期内中国经济仍将面临产能过剩和结构失衡的压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一轮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前景?中信证券推出《2014中国经济展望》报告,重点阐述了对全球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对中国2014年经济的展望。报告认为,2014年全球经济将开始脱离底部,美国增长加速,QE逐步退出;欧洲恢复正增长;日本增速放慢;新兴经济体增长分化。中国经济仍处蓄势阶段,GDP将增长7.5%。上半年经济受到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增速较低,下半年随着改革措施的逐步到位,经济有所回升。本刊摘选该报告核心内...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小安  
1998年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展望①钱小安一、1998年金融调控的目标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1998年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1.实行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为了实现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自1998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郑慧  
本文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对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趋势作出展望并对经济发展面临主要问题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熀松  
The author thinks that Chinese economic situation of 2004 was comparatively good, and macroeconomic adjustment effects had been achieved as expected,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of economic structure, wa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financial risks.He also expects a comparatively good performance of Chinese economy in 2005.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郑慧  
2014年的宏观经济增长仍将波澜不惊,但闪光点不会缺乏,那就是改革攻坚战的全面启动,这是中国可能继续向好、实现转型升级目标的根本选择。2013年以来受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和外部经济复苏偏弱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回升形势,这对市场和投资行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钱荒"并不是金融风险的显性化,而反映了市场的急躁情绪。宏观调控思路、方式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铎铎  
本轮经济增速放缓需要从两个视角分析,一个是短期视角,另一个是长期视角。短期看,经济增速放缓的主因是金融去杠杆,主渠道是房地产开发和基建投资下降,民营经济也遭受较大冲击。逆周期宏观调控是应对经济波动的正常操作,也是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正交性的检验和协调配合的探索,不能简单解读为"放水"或政策转向。扶持民营经济的相关政策可以看作在竞争中性原则确立之前的权宜之计,也有稳定预期的作用。长期看,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就业和通胀的折衷,转变为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的折衷。金融去杠杆背后并非表外业务回表和传统体制回归,而是整个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成败,也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打破金融诅咒,续写增长奇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剑平  
2011年,世界经济呈现新兴经济体复苏较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但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分化走势,国内经济出现经济增速同比下降但物价涨幅同比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抓住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物价上涨势头初步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剑平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延续减速态势,但随着稳增长政策措施逐步见效,经济呈缓中趋稳态势,积极因素增多,全年可以实现预期增长目标。预计全年GDP同比增长7.7%,CPI同比上涨2.7%。展望201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宽松,世界经济将继续温和复苏,但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稳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的政策组合将进一步显效,落实"十八大"精神将为经济发展和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企稳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8%左右,CPI上涨3%左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佐望  
本研究的主旨是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论证储蓄扩张不仅不是1989—1990年中国经济滑坡的原因,而且它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基础。收入波动即收入分配相对集中与通货膨胀使得农村居民以及城镇工薪者阶层收入的大幅度贬值才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主因。因此,走出经济低谷的出路在于实行一系列政策调整与体制改革,适度增加农村居民及城镇工薪者阶层的货币收入,同时建立从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通畅桥梁,以为高收入者阶层的剩余货币收入寻找出路,重建顺畅的社会经济循环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泰岩  
本文对2014年我国17本样本期刊上发表的全部学术论文按专题进行分类统计,得出了2014年中国经济研究前20大热点,并参照2003—2013年的热点排名,分析了2014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的排名变化,揭示出2014年中国经济学研究是围绕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进入"新常态"这一主基调展开的,并由此决定了2014年中国经济热点排名变化的动因及其表现出的十大特点,然后从前7大热点问题阐述了2014年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理论进展,最后根据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当代使命探讨了中国经济学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贺铿  
2014年2月21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56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转型与稳中求进的相互关系"。全国人大财经委原副主任贺铿认为,2014年中国经济面临国际经济形势较好、国内通胀压力减弱、畸形消费调整接近到位的有利形势,也面临财政扩张受限、金融风险尤存、遗留后遗症等不利条件。2014年如能解决好扩大内需相关问题,稳步推进改革,就有望使经济增速达到8%。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平  
2015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人均GDP超过了1万国际元的标准,经济进入到二次转型阶段。以人力资本为基准的现代服务业和提升广义人力资本的消费成为经济二次转型的两大引擎。"十三五"期间正是一个从物质增长阶段向以人力资本推动创新驱动阶段转换的重要时期,应积极采取供应侧改革,特别是对税收、国企和政府行政干预体制进行改革,强化市场对创新的激励;放松现代服务业,科教文卫体、信息、金融的管制,打开创新空间,才能有效地促进中国经济的二次转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洪才  
2016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妥善应对风险和挑战,引导形成良好市场预期,全年实现6.7%的GDP增长,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我国经济将延续"缓中趋稳、稳中向好"趋势,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