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32)
- 2023(9118)
- 2022(7171)
- 2021(6501)
- 2020(5192)
- 2019(12005)
- 2018(11434)
- 2017(22444)
- 2016(11363)
- 2015(13151)
- 2014(13129)
- 2013(13443)
- 2012(13030)
- 2011(12188)
- 2010(12164)
- 2009(11528)
- 2008(11267)
- 2007(10115)
- 2006(9366)
- 2005(8759)
- 学科
- 济(86785)
- 经济(86736)
- 管理(31102)
- 业(29606)
- 方法(28977)
- 数学(25832)
- 数学方法(25783)
- 企(23579)
- 企业(23579)
- 中国(20866)
- 地方(20052)
- 业经(16778)
- 农(15188)
- 贸(14732)
- 贸易(14721)
- 地方经济(14690)
- 易(14283)
- 产业(13403)
- 制(12631)
- 学(11637)
- 融(11596)
- 金融(11596)
- 财(11092)
- 银(10832)
- 银行(10832)
- 行(10595)
- 环境(10576)
- 体(10082)
- 农业(9723)
- 发(9502)
- 机构
- 大学(185818)
- 学院(184510)
- 济(105701)
- 经济(104331)
- 研究(72097)
- 管理(70520)
- 理学(59796)
- 理学院(59179)
- 管理学(58773)
- 管理学院(58396)
- 中国(57533)
- 财(43071)
- 京(38852)
- 经济学(36422)
- 科学(35354)
- 所(35089)
- 财经(34794)
- 经济学院(32675)
- 经(31833)
- 研究所(31407)
- 中心(30814)
- 财经大学(25923)
- 江(25520)
- 北京(25504)
- 院(25137)
- 农(22440)
- 科学院(22058)
- 范(21277)
- 师范(21168)
- 社会(21072)
- 基金
- 项目(113879)
- 科学(92622)
- 基金(87494)
- 研究(86104)
- 家(74616)
- 国家(74142)
- 科学基金(64312)
- 社会(62127)
- 社会科(59463)
- 社会科学(59451)
- 基金项目(44790)
- 省(39962)
- 教育(36577)
- 自然(36541)
- 资助(36401)
- 自然科(35743)
- 自然科学(35734)
- 自然科学基金(35181)
- 划(33547)
- 编号(30885)
- 国家社会(28137)
- 发(27837)
- 部(27408)
- 中国(26029)
- 重点(25445)
- 成果(24731)
- 教育部(24498)
- 发展(24471)
- 展(24156)
- 创(23709)
- 期刊
- 济(122529)
- 经济(122529)
- 研究(65192)
- 中国(34605)
- 财(30692)
- 管理(29344)
- 科学(23407)
- 经济研究(22216)
- 融(22187)
- 金融(22187)
- 农(20669)
- 学报(20402)
- 财经(19742)
- 经(17485)
- 大学(16851)
- 问题(16520)
- 业经(16235)
- 学学(16150)
- 贸(15596)
- 技术(15259)
- 国际(14373)
- 世界(14199)
- 农业(14143)
- 技术经济(12468)
- 统计(10675)
- 经济问题(10253)
- 商业(9559)
- 经济管理(9372)
- 策(9243)
- 教育(9220)
共检索到293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魏后凯
中国产业组织结构的演变 ,大体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逆集中化和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集中化两个阶段。这种演变过程是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依靠市场竞争形成的“优胜劣汰”机制 ,将有利于促进产业的集中化过程。为提高中国产业的集中度 ,增强企业国际竞争能力 ,今后国家产业组织政策应改变过去那种过多采用行政干预的办法 ,逐步转变为以促进有效竞争为基本目标的竞争性政策为中心。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市场竞争 产业集中 竞争性政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戒骄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晓华
随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碳减排措施越来越广泛的实施,碳排放成本将进入企业的成本函数,具有低碳排放能力的企业将拥有"低碳竞争力",进而影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由于不对称的减排义务,现阶段发达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受到削弱,但是从长远来看,发达国家由于碳减排的约束率先行动,更可能在未来的全球低碳经济秩序中抢占先机。向低碳技术、低碳产业转型不但成为未来决定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而且能够创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耀东
本文以综述性的角度 ,分析性地梳理了我国在 1 990 - 2 0 0 0年十年间的产业组织面临的主要理论问题。二十年市场化改革后 ,我国产业组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理论上 ,从引进、吸收到开拓、发展 ;实践上 ,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深化。伴随着这种巨大的改革过程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日益提到改革的日程。在产业组织理论上 ,主要集中于企业规模和规模经济、产业集中度、过度竞争和竞争不足、进入壁垒和退出机制及竞争和管制等问题 ,本文强调了在继续推进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中的作用同时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规范政府在产业组织中的行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海涛
市场竞争促进了产业集中和绩效的同步改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已经发挥的作用表明,对于我国很多控制严格、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改善绩效的主要方法不应当是通过行政手段提高集中程度,而应是加快这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和产权改革。市场条件下的产业集中是产业绩效改善的前提条件,而我国产业集中面临着来自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阻碍。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仍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市场竞争 产业集中 产业绩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春鹏 徐璋勇
以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市场竞争与企业"脱实向虚"的关系,结果发现:市场竞争主要发挥"掠夺"效应,助推了中国企业的"脱实向虚"。机制检验表明,市场竞争通过增强企业跨市场套利动机,提高了企业金融化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竞争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随着融资成本的提升而加剧。最后,考虑企业类型的异质性,发现融资成本的调节效应在民营企业、小型企业中更明显;考虑外部环境的差异性,发现融资成本的调节效应在直接融资水平较低、经济增长较慢地区更突出。
关键词:
市场竞争 脱实向虚 套利动机 融资成本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耀东
本文以综述性的角度 ,分析性地梳理了我国在 1 990 - 2 0 0 0年十年间的产业组织面临的主要理论问题。二十年市场化改革后 ,我国产业组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理论上 ,从引进、吸收到开拓、发展 ;实践上 ,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深化。伴随着这种巨大的改革过程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日益提到改革的日程。在产业组织理论上 ,主要集中于企业规模和规模经济、产业集中度、过度竞争和竞争不足、进入壁垒和退出机制及竞争和管制等问题 ,本文强调了在继续推进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中的作用同时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规范政府在产业组织中的行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江小涓
市场竞争应该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途径江小涓在市场经济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经过16年改革之后,中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在结构调整方面,继续较多地依靠政府的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已经很难做到,而且会引起较多的负面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帅旭 陈宏民
网络外部性效应来源于市场中消费者的趋同效应 ,它往往导致赢家通吃的市场格局。本文从网络外部性的角度研究中国移动通信产业 2 G/1 G和 2 .5 G的市场竞争。研究结果表明 ,在 2 G/1 G的竞争中 ,中国移动的先发优势以及对固网的垄断优势制约了中国联通的发展 ,使其只能充当市场跟随者的角色。随着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移动固网垄断优势的被打破以及网络外部性效应的影响 ,在向 3G过渡的 2 .5 G竞争中 ,联通在 CDMA标准的平台上与移动 GPRS竞争 ,这为联通在市场竞争中胜出提供了契机。但哪种标准将占领市场 ,这将取决于网络效应中消费者对市场的预期以及技术标准对用户安装基础的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白明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现阶段中国既要在中高档产品上与先发国家争夺,又要面对越来越多后发国家在中低档产品上的挑战。为了准确把握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策略,本文通过构建竞争优势模型,按照档次-要素成本曲线所描述的不同位置,相应确定中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差别化的优势定位。
关键词:
国际市场竞争 竞争优势模型 优势定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丹辉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链的深度分解和分工深化,进而引发国际竞争格局变化,全球产业发展和竞争的环境正在发生改变。在不断演化的竞争格局中,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也面临着新的路径。后危机时代,中国应加快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协调,为产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丹辉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要素全球配置催生了模块化生产、合同制造、服务外包等生产方式和商务模式的创新,促使价值链在各国之间不断延展细化,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新型国际分工体系逐步形成。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下,"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陈建安
日本的产业组织结构与市场竞争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陈建安在关于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中,日本产业的组织结构一直被作气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日本企业集团的组织形态及其经济职能、企业间多层次的社会化分工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效的市场竞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申葆嘉
市场经济机制与旅游市场竞争□申葆嘉旅游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旅游市场的竞争理应十分活跃而充满生命力,但是多年来,我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的竞争中出现了许多不如人意的现象———不正当竞争。这种不正当竞争已经给我国旅游发展的正常秩序造成了很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萍
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外零售企业市场竞争的状况,总结了零售产业市场竞争的五大特点,即管理规范程度不断提高、零售产业高投入的特点明显、技术壁垒较低、成本障碍难以逾越、本土化程度大幅上升。提出通过上市和购并等资本运作中的方式降低规模扩张的成本、发挥本土化优势、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求得规模经济和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战略主张。
关键词:
零售产业 市场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